安全設施設備驗收掛牌使用制度
為了確保各項安全設施、設備的組裝搭設,切實做好施工生產(chǎn)中的事故預防或減輕事故傷害,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嚴格做到規(guī)范齊全,提高安全設施、設備的完好率。為此制定如下驗收制度。
施工現(xiàn)場的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和新搭設的腳手架、模版、臨時用電、起重機械和機具、施工電梯、施工機具與設備以及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高處作業(yè)與“四口”、“五鄰邊”防護、新技術、新工藝等,工程實施前必須經(jīng)過安全、設備部門驗收,驗收合格手續(xù)辦理完畢后方可使用。
安全驗收必須嚴格遵照標準、規(guī)定,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設計要求,嚴格把關,并辦理書面簽字手續(xù),驗收人員對方案、設備、設施的安全保證性能負責。
因設計方案變更,重新安裝或架設的高大、重要的防護設施及大型設備須重新進行驗收;停止使用一個月以上、六級以上大風及大雨雪后的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必須重新檢查驗收。
一、大型設備裝拆,必須持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fā)的有效許可證,嚴禁無證單位承接任務,安裝完畢須經(jīng)公司安全科、動力設備科、施工現(xiàn)場的安全員、機管員、電氣負責人共同組織驗收。由公司安全科簽發(fā)驗收記錄,并經(jīng)機械檢測中心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
大型機械設備(塔吊、物料提升機與電梯)在進入施工現(xiàn)場后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嚴禁拆除機械設備上的自動報警信號裝置,其調(diào)試與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yè)人員負責進行。
二、施工現(xiàn)場上所有的鄰邊、洞口、通道等安全防護設施。搭設前,必須按專項方案由技術員、施工員對架子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搭設完畢后,由技術員、施工員和安全員共同參與驗收,不合格的安全設施必須整改符合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每驗收一次須做好驗收記錄。
三、井架搭設前,由施工員、技術員、按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做井架搭設安全技術交底,接受人審閱簽字后,方可搭設。井架搭設完畢后,經(jīng)企業(yè)與項目部安全員、項目技術負責人共同對其驗收,做好驗收記錄,掛上驗收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四、臨時用電設施、裝置,通電前必須由電氣負責人、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通電使用,并做好驗收記錄。
五、中小型機械使用前,由機管員、安全員、施工員負責檢查,填寫書面驗收記錄,合格掛牌后方可使用。
六、凡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經(jīng)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審定發(fā)證,并持證上崗。
七、處于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嚴禁對其進行維修,保養(yǎng)和調(diào)整等作業(yè)。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非機操作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yè)區(qū)和操作室內(nèi),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操作。
八、安全防護用品、設施運抵工地后由項目物資、安質(zhì)人員一同進行驗收,驗收內(nèi)容有:廠家必須提供的經(jīng)營或生產(chǎn)許可證、產(chǎn)品合格證或產(chǎn)品檢驗合格證、稅務證、資質(zhì)證書、使用說明書等(復印件即可);采購計劃、合同、實物名稱、規(guī)格、型號、等級是否一致、包裝是否完好、隨行的貨票、出場證、合格證是否齊全、數(shù)量是否相符、外觀有無殘缺(如受潮、腐蝕等現(xiàn)場)。需要檢測的應按規(guī)定進行測試,并按規(guī)定登記造冊。
九、公司職能部門在對項目的檢查中,將對安全防護用品、設施的采購質(zhì)量、使用、維護要求進行重點檢查,嚴禁購買不合格和不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設施。
十、入庫的產(chǎn)品應存放在貨架上,分門別類有序存放,露天臨時存放時,應在底部加墊架空,表面防水布遮掩防雨。
十一、施工現(xiàn)場的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配件必須由專人管理,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yǎng),建立相應的資料檔案,并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時報廢。
篇2:氧氣乙炔天然氣二氧化碳皮管掛牌安全管理規(guī)定
1.目的為了保證氧氣、乙炔(天然氣)、二氧化碳皮管現(xiàn)場安全使用,便于管理,現(xiàn)做如下規(guī)定:2.編號各車間單位現(xiàn)場使用的皮管、頭尾兩頭必須分別掛牌,指定編號的標牌,各車間單位編號如下:1.船體車間為:CT------***2.舾裝車間為:*Z------***3.電裝車間為:DZ------***4.輪機車間為:LJ------***5.船臺車間為:CTT------***6.動力科為:DC------***3.要求3.1各車間單位將氧、乙炔(天然氣)、二氧化碳皮管編號于10月30日以前報安保科備查,(標牌自做,規(guī)格30㎝*60㎝的金屬牌,編號打印)。3.2各車間每月對所掛牌必須有專人檢查,凡損壞、丟失、模糊不清的及時更換,各承包隊兼職安全員必須經(jīng)常自檢自查,車間、承包隊兼職安全員對檢查的各種皮管必須有記錄并負責。4.處罰4.1安保科安全員每天對現(xiàn)場施工的各種皮管掛牌進行安全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xiàn)不掛牌或模糊不清或損壞的給予批評教育或經(jīng)濟處罰(每根違章皮管扣款50元)。5.執(zhí)行時間本規(guī)定自2009年12月10日執(zhí)行。6.記錄SF-QR-222-08《車間(科室)皮管檢測記錄表》
篇3:鉆井二公司上鎖掛牌安全管理規(guī)范
1目的
為強化能量和物料隔離管理,防止危險能量和物料意外釋放,避免事故的發(fā)生,特制定本規(guī)范。
2適用范圍
本規(guī)范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以及為公司服務的承包商。
3參考文件
長城鉆探工程公司上鎖掛牌安全管理規(guī)范
4術語和定義
4.1危險能量
不加控制,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或財產(chǎn)損失的電、機械、水力、氣動、化學、熱或任何其它形式的能量。
4.2隔離
將閥件、電器開關、蓄能配件等設定在合適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設施使設備不能運轉或危險能量和物料不能釋放。
4.3貯存能量
在設備隔離后能繼續(xù)存在的能量。如:包含在彈簧、飛輪、壓力流體或氣體、電容器或重物中的能量。
4.4隔離裝置
防止危險能量和物料傳遞或釋放的機械裝置。如:電路隔離開關、斷開電源或保險開關、管道閥門、盲板、機械阻塞或用于阻塞、隔離能源的類似裝置。
4.5安全鎖
用來鎖住隔離裝置的器具。
4.6上鎖設施
保證能夠上鎖的輔助設施。如:鎖扣、閥門鎖套、鏈條等。
4.7危險警示標牌
標明何人、何時上鎖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鎖或隔離點上的標牌。
4.8試驗/測試
驗證系統(tǒng)或設備隔離的有效性(如驗證聯(lián)鎖裝置或其它妨礙隔離的因素已解除)。
5職責
5.1公司裝備科負責組織制定、管理和維護本規(guī)范,負責上鎖掛牌作業(yè)的HSE管理與考核工作。
5.2公司質(zhì)量安全環(huán)保科為本規(guī)范的執(zhí)行提供監(jiān)督、咨詢和支持。
5.3各單位負責上鎖掛牌作業(yè)程序的日常HSE管理工作,并提供資源保障。
6管理要求
6.1基本要求
6.1.1在進行作業(yè)時,為避免設備設施或系統(tǒng)區(qū)域內(nèi)蓄積危險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釋放,對所有危險能量和物料的隔離設施均應上鎖掛牌。
6.1.2隔離或控制危險能量和物料的方式主要包括:
——斷開電源或對電容器放電;
——隔離壓力源或釋放壓力;
——停止轉動設備并確保其不再轉動;
——釋放(容器、管線等)貯存的能量和物料;
——放低設備,確保其不因重力而移動;
——固定設備,防止平面移動。
6.1.3在開始工作前,參與作業(yè)的所有人員都有責任確認隔離已到位并執(zhí)行本規(guī)范。與隔離點有關的人員應及時溝通上鎖掛牌的動態(tài),在跨班作業(yè)的整個工作期間應始終保持上鎖掛牌。
6.1.4上鎖掛牌應由作業(yè)者本人進行操作,并保證安全鎖和標牌置于正確的位置。特殊情況下,本人上鎖有困難時,應在本人目視下由他人代為上鎖(如上鎖點在管架上)。
6.1.5為確保作業(yè)安全,作業(yè)人員可要求增加額外的隔離與上鎖掛牌。作業(yè)人員對隔離、上鎖的有效性有懷疑時,可要求對所有的隔離點再做一次測試。
6.1.6使用安全鎖時,應隨鎖附上危險警示標牌,上鎖必須掛牌。在特殊情況下,如特殊尺寸的閥門或電源開關無法上鎖時,經(jīng)確認,并經(jīng)書面批準后,可以只掛警示標牌,不用上鎖,但應采用其它輔助手段,達到與上鎖相當?shù)囊蟆?/p>
6.1.7上鎖掛牌后,應通過試驗或檢測確認危險能量和物料已去除或已被隔離。對所有存在電氣危險的設備,斷電后應實施驗電或放電接地試驗。
6.2上鎖掛牌
6.2.1辨識
在隔離、上鎖掛牌前,應辨識所有危險能量和物料的來源及類型。需要控制的危險能量主要包括以下種類:
——電能:電流或電子流(如微電流、微電壓等);
——動能:運轉的設備等;
——勢能:蒸汽、壓縮氣體、真空、加壓液體、彈簧、張力桿、配重等;
——化學能:危險化學品;
——熱能:電熱、冷卻系統(tǒng)。
6.2.2隔離
任何一項非常規(guī)或危險性作業(yè)都必須考慮能量源的隔離。如果存在需要隔離的能量源,必須編寫和實施能量隔離方案。隔離方案應明確隔離方式、隔離點及上鎖點清單。“能量隔離方案”參見附錄1。根據(jù)危險能量和物料性質(zhì)及隔離方式選擇相匹配的斷開、隔離裝置。隔離裝置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內(nèi)容:
——滿足特殊需要的專用危險能量隔離裝置;
——安裝上鎖裝置的技術要求;
——按鈕、選擇開關和其它控制線路裝置不能作為危險能量隔離裝置;
——控制閥和電磁閥不能單獨作為流體隔離裝置;
——應使用合適的方法確認危險能量或物料已被去除或完全隔離。在試驗不能完全確認的情況下,應進行測試確認;
——因系統(tǒng)設計、配置或安裝的原因,能量可能再積聚(如有高電容量的長電纜),應采取相應措施;
——系統(tǒng)或設備包含貯存能量(如彈簧、飛輪、重力效應或電容器)時,貯存的能量應被釋放或使用組件阻塞;
——在復雜或高能電力系統(tǒng)中,應考慮安裝防護性接地;
——可移動的動力設備(如燃油發(fā)動機、發(fā)動機驅動的設備)應采取可靠措施(如去除電池、電纜、火花塞電線或相應措施)使其不能運轉。
6.2.3上鎖掛牌
6.2.3.1根據(jù)上鎖點清單,對已完成隔離的隔離設施選擇合適的鎖具、填寫警示標牌,對上鎖點上鎖掛牌。
6.2.3.2公司采用個人上鎖的方式上鎖掛牌。
6.2.4確認
6.2.4.1上鎖掛牌后要確認危險能量和物料已被隔離或去除。如,釋放能量或物料,觀察壓力表、視鏡或液面指示器,確認貯存的危險能量已被去除或已適當?shù)刈枞?目視確認組件已斷開、轉動設備已停止轉動;對暴露于電氣危險的工作任務,應檢查電源導線已斷開,上鎖必須實物斷開且經(jīng)測試無電壓存在。
6.2.4.2在釋放危險能量或物料前,應當先觀察壓力表或液面指示器等以確認儀表處于工作狀態(tài),確認危險能量或物料隔離及釋放有效。在確認過程中,應避免產(chǎn)生其它的危害。
6.2.5試驗
6.2.5.1為確認危險能量或物料被有效隔離,應對設備進行試驗。試驗方法應考慮正常啟動方法和其它非常規(guī)的運轉方式。在進行試驗時,應解除所有可能會阻止設備啟動或移動的限制條件(如聯(lián)鎖)。對設備進行試驗前,應清理該設備周圍區(qū)域內(nèi)的人員和設備。
6.2.5.2對安裝有測試按鈕的設備,應在切斷電源箱開關之前,先按測試按鈕以確認按鈕正常,上鎖后,再進行確認測試,以確保電源確實被切斷。
6.3個人上鎖
6.3.1個人上鎖是指用個人鎖對隔離點進行鎖定。
6.3.2實施上鎖時,應在作業(yè)許可證簽發(fā)前停機(泵)、沖洗、排空并執(zhí)行上鎖掛牌測試程序。
6.3.3屬地主管根據(jù)隔離方案在每個上鎖點上鎖,同時,每一名在該設備上作業(yè)的人員在相應的上鎖點鎖上個人鎖,同時掛上危險警示標牌。
6.3.4上鎖掛牌后,上鎖者應親自或目視進行測試,確認隔離效果,如:再次確認泵不能啟動、檢查接地、檢查壓力、氣體檢測等。
6.3.5測試結束后,所有上鎖人員需在能量隔離方案上簽字確認。
6.3.6上鎖時,若作業(yè)人員需要在工作完成前離崗,應告知接班人員或其直線主管,接班人員先上鎖掛牌,交班人員才可解除其個人鎖。
6.4電氣個人上鎖
6.4.1在進行電氣設備維修工作時,由電氣工作人員對電氣隔離點進行上鎖、掛牌及測試后,由維修作業(yè)人員確認并上鎖、掛牌。屬地主管在現(xiàn)場的啟動按鈕/開關處掛警告標識。
6.4.2主電源開關是電氣驅動設備主要上鎖點,附屬的控制設備(如現(xiàn)場啟動/停止開關)不可作為上鎖點。
6.4.3若電壓低于220V,拔掉電源插頭可視為有效隔離。若插頭不在作業(yè)人員視線范圍內(nèi),應對插頭上鎖掛牌,以防止他人誤插。
6.4.4如回路采用保險絲/繼電器控制供電,無法上鎖時,應拆下保險絲并加警示標牌。
6.4.5如必須在裸露的電氣導線或組件上工作時,上一級電氣開關應由電氣工作人員斷開或目視確認開關已斷開,若無法目視開關狀態(tài),可以將保險絲拆除或斷開線路。
6.4.6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用電設備,不能僅依靠現(xiàn)場的啟動按鈕來測試確認電源是否斷開,遠程控制端必須置于“斷開”狀態(tài)并上鎖掛牌。
6.5解鎖
6.5.1解鎖分為正常解鎖和非正常拆鎖。
6.5.1.1正常解鎖即由上鎖者本人進行的解鎖。
6.5.1.2非正常拆鎖指上鎖者本人不在場或沒有解鎖鑰匙時,且其警示標牌或安全鎖需要移去時的解鎖。
6.5.2正常解鎖
作業(yè)完成后,屬地主管確認設備、系統(tǒng)符合運行要求,每個上鎖掛牌的人員應親自解鎖,他人不得替代。
6.5.3非正常拆鎖
上鎖掛牌的人員不在上鎖現(xiàn)場或沒有解鎖鑰匙時,在獲得正式授權后可以拆鎖。拆鎖程序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
1.與鎖的所有人聯(lián)系并取得其允許;
2.經(jīng)屬地主管和維修人員雙方確認下述內(nèi)容后方可拆鎖:
——上鎖的理由;
——目前工作狀況;
——設備已完成檢查;
——解除該鎖及標牌符合安全條件。
6.6安全鎖具、危險警示標牌管理
6.6.1個人鎖和鑰匙歸個人保管并標明使用人姓名。個人鎖不得相互借用。
6.6.2各單位要建立安全鎖具發(fā)放回收記錄。“安全鎖具及危險警示標牌發(fā)放回收記錄”參見附錄2。
6.6.3危險警示標牌的設計應與其它標牌有明顯區(qū)別。警示標牌應包括標準化用語(如“危險,禁止操作”或“危險,未經(jīng)授權不準去除”)。危險警示標牌應標明員工姓名、上鎖日期、崗位及理由。
6.6.4使用中危險警示標牌不能涂改,并滿足上鎖使用環(huán)境和期限的要求。使用后的標牌應集中銷毀,避免誤用。“安全鎖、上鎖設施、危險警示標牌(示例)”參見附錄3。
6.6.5危險警示標牌除了用于上鎖掛牌隔離點外,不得用于其它目的。
6.6.6一把鎖只能有一把鑰匙。如果有備用鑰匙,則應制定備用鑰匙控制程序。原則上備用鑰匙只能在非正常拆鎖時使用,其它任何時候,除備用鑰匙保管人外,任何人都不得接觸備用鑰匙。嚴禁私自配制鑰匙。
6.6.7上鎖設施除應適應上鎖要求外,還應滿足作業(yè)現(xiàn)場防火防爆等安全要求。
7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