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電動工器具安全管理辦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電動工具的管理內容和考核辦法。
本標準適用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手持電動工具的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
3?術語和定義
3.1手持式電動工具:是指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手持操作或可以手動移動的專用工器具。主要有:
電鉆、沖擊電鉆、電錘、電動磨光機、手提砂輪、角向砂輪、電動割刀、電烙鐵、行燈(手提照明電燈)和行燈變壓器、移動式碘鎢燈架、多功能電源線盤、電動吹塵器、電吹風等。
3.2電動工具按觸電保護分類:
3.2.1Ⅰ類工具:
指工具在防止觸電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還將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與固定線路中的保護(接地)導線連接起來,使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在基本絕緣損壞時不成為帶電導體。
3.2.2Ⅱ類工具:
指工具在防止觸電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還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附加安全預防措施和沒有保護接地或依賴安裝條件的措施。
Ⅱ類工具分絕緣外殼Ⅱ類工具和金屬外殼Ⅱ類工具,在工具的明顯部位標有Ⅱ類結構符號“回”。
3.2.3Ⅲ類工具:
是指工具在防止觸電保護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電壓供電和在工具內部不會產生比安全特低電壓高的電壓。
4?職責
4.1安全監察部負責電動工器具的安全監督管理。
4.2?使用部門負責所用電動工器具的安全管理,對其職工安全正確使用電動工器具負責。
4.3物資部負責購置經國家檢驗部門認可、符合國家或專業標準、并有安全許可證和附有檢驗合格證、使用說明書、制造廠、絕緣等級的合格產品。嚴禁擅自采購不合格產品.
5?管理內容要求與方法
5.1電動工器具的檢查、維修:
5.1.1電動工器具在發出或收回時,保管人員必須進行一次日常檢查;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須進行日常檢查。
5.1.2?電動工器具使用前必須檢查以下項目:
5.1.2.1是否清潔、完好;
5.1.2.2外殼、手柄有無裂縫和破損;
5.1.2.3連接部分可靠緊固,無銹蝕、斷裂或缺損;
5.1.2.4無機械損傷、變形、老化、碳化等現象;
5.1.2.5保護接地或接零線是否正確、牢固可靠;
5.1.2.6是否符合設備的電壓等級;
5.1.2.7軟電纜和軟線(電源線)是否完好無損;
5.1.2.8斷路器(電源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陷、破損;
5.1.2.9電氣保護裝置是否良好,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5.1.2.10插頭是否完整無損;
5.1.2.11工器具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輕快,無障礙;
5.1.2.12有無安裝漏電保護器,動作是否正常;
5.1.2.13是否進行了定期檢驗和在有效期內。
5.1.3電動工器具如有損壞或定期檢驗、日常檢驗不合格時,由所屬部門負責送出修理,修理后的工器具應要求修理部門出具合格證明,并貼上修理合格標簽,注明修理單位。
5.1.4電動工器具的維修必須由具有相應維修資質的單位進行。
5.1.5使用單位和維修部門不得任意改變工具的原設計參數,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與原有規格不符的零部件。
5.1.6電動工器具的電氣絕緣部分經修理后,必須進行電阻值的測量(表1)和絕緣耐壓試驗(表2)。
表1
測量部位
絕緣電阻(MΩ)
Ⅰ類工具
Ⅱ類工具
Ⅲ類工具
帶電零件與外殼之間
2
7
1
表2
試驗電壓的施加部位
試驗電壓(V)
Ⅰ類工具
Ⅱ類工具
Ⅲ類工具
帶電零部件與外殼之間
僅由基本絕緣與帶電零部件隔離
950
380
由加強零部件與帶電零件隔離
2800
5.2電動工器具的使用
5.2.1電動工器具在使用前,操作者應認真學習,遵守產品說明書要求,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并按5.1.2條規定進行工器具的常規檢查。
5.2.2不熟悉電氣工器具使用方法的工作人員不準擅自使用電氣工器具。
5.2.3使用手提式電動工器具應戴絕緣手套。不準提著電動工具的導線或轉動部分,因故離開工作場所或暫時停止工作或臨時停電時,須立即切斷電源。
5.2.4?手持式電動工器具應根據不同的工作場所,合理使用。
5.2.4.1在一般場所,為保證使用者的安全,應選用Ⅱ類電氣工器具。如使用Ⅰ類電器工器具,必須采用其他安全保護措施,如裝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s的漏電保護器,或1比1安全隔離變壓器等,使用者應帶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墊上工作。
5.2.4.2在潮濕的場所或金屬構架等導電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應使用Ⅲ類電動工器具。如使用Ⅰ類電器工器具,應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s的漏電保護器。
5.5.4.3在狹窄的場所如鍋爐、容器、管道內工作,應使用Ⅲ類電器工器具。
5.5.7.4在特殊環境如濕熱、雨天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蝕性氣體的場所,使用的電動工器具必須符合相應的保護等級和安全技術要求。
5.5.8任何單位和個人嚴禁使用不合格、超過試驗周期或檢驗標簽的電動工器具。
5.3電動工器具的保管及檢驗
5.3.1除個人長期使用的安全工器具由個人保管外,短期或臨時使用的安全工器具,由使用單位或班組集中保管,指定專人負責,使用時統一辦理手續。
5.3.2電氣絕緣工器具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存放在較為干燥通風的室內場所。
5.3.3各部門、班組(值、專業)應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臺帳和清單,按規定填寫工器具的型號、技術規范、制造廠家和安全許可證號、購進日期、檢驗日期、下次檢驗日期、試驗結果、合格證號等。
5.3.4同類型的電動工器具各部門應實行統一順序編號。
5.4電動工器具的檢驗
5.4.1電動工器具應每六個月(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的規定進行一次定期檢查。對檢驗合格的工器具應貼合格標簽,并由檢驗人簽名。檢驗工作由設備管理部聯系,各部門安全員負責組織、協調和安排,安全監察部監督。部
5.4.2在潮濕和溫度變化頻繁或條件惡劣的地方應相應縮短電動工器具的檢查周期。
5.4.3在雨季節前對工器具應及時進行檢查。
5.4.4長期擱置不用的電氣工具,在使用前必須測量絕緣電阻。如果絕緣電阻小于表1規定的數值,必須進行干燥處理或維修,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4.5電動工具如有絕緣損壞、電源線護套破裂、保護線脫落、插頭插座裂開或有損于安全的機械損傷等故障時,應立即進行修理,在未修復前,不得繼續使用。
5.4.5電動工器具的檢查、校驗應按5.1條要求并符合表1、表2的規定。
6檢查與考核
6.1本標準由各部門及安監部負責檢查與考核。
6.2違反本標準中的任意一項,扣50—300元。
篇2:登高安全工器具管理辦法
一、總則
1、檢修部為了加強現場的登高安全工器具規范化管理,防止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2、登高工器具主要分為:移動梯子、安全帶(繩)、安全網、升降梯、移動平臺等(腳手架不在此列)。
3、登高工器具的定期試驗,依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規定執行。工器具試驗結束必須出具試驗合格證,標明試驗剮勢和下次試驗的日期,試驗結果應存檔備案。
4、引用標準:《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電力安全手冊》(19971SBN7-80125-175-*)。
二、使用管理規定
1、登高工器具在使用前,使用者應仔細核查標牌上所標明的試驗日期和荷重,檢查外觀的完好情況,使用中必須嚴格遵守《電業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和工器具說明書。
2、嚴禁使用不合格或超過試驗周期的登高工器具。
3、各類登高工器具必須嚴格按其性能使用,不準相互代替使用。
4、禁止在地面有油、結冰、易滑、強腐蝕性場所,以及轉動部分無防護設施、周圍有危險性較大的場所使用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
5、安全帶在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合格,使用時安全帶應高掛低用,必須掛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或專用的鋼絲繩上;禁止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6、在壩頂、陡坡、屋頂、桿塔、吊橋以及其他危險點邊沿進行工作時,臨空一面應裝設安全網或防護欄桿。
7、在梯子上工作時,梯子與地面的斜角度為60度左右。工作人員必須登在距梯頂不少于1米的梯蹬上工作。梯子的支柱須能承受工作人員攜帶工具攀登時的總重量;如梯子長度不夠而需將兩個梯子連接使用時,須用金屬卡子接緊,或用鐵絲綁接牢固。
三、維護保管制度
1、檢修部各單位應規范登高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維護、檢測管理工作。
2、生產現場使用的登高工器具應分類建立清冊,并登記、編號,指定專人保管,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做好記錄,確保登高工器具處于完好狀態
3、登高工器具應放在干燥、清潔、無腐蝕性的專門庫房或場所,防止銹蝕。腐爛等。
4、配有橡膠制品的登高工器具應防止和油脂類的物質接觸。
5、靠放的梯子角度應適當或將梯子掛放,嚴禁和其他物體一塊堆放,避免重踩,防件損壞。
6、安全帶、安全網應儲藏在干燥、通風的倉庫內,不準接觸高溫、明火、強酸和尖尖銳的物件,不準過于曝曬。
7、使用或存放的各類登高工器具合格標簽應完好。損壞、報廢的登高工器具應貼不合格標簽,不得混放。
8、工器具的使用單位和維修部門不得任意改變原設計參數,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與原有規格不符的零部件。工器具如不能修復或修復后仍達不到應有的安全技術要求必須辦理報廢手續。
9、現場配置的機械動力的登高工器具具(液壓升降臺、電動升降臺梯等)應避免露天存放,并對各部件定期進行保養和防腐。
10、電動登高工器具應保證電氣設備絕緣良好,操作控制回路完好。
11、對機械、電動登高工器具的定期維護、保養和檢修應由設備責任單位專人負責,應有完整的記錄。
四、登高工器具制作
1、根據生產需要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必須選擇合格的金屬、木材、竹子。
2、移動梯子不允許用毛竹捆綁制作,荷載不得小于90KG,階梯距離不大于40厘厘米,檔距均勻、水平,橫木必須嵌在支柱上,禁止用釘子制作,防滑裝置齊全;人字梯鉸鏈牢固,限制開度拉鏈齊全。
3、移動平臺高度不超過3米,四周要設置牢固的護欄和防滑裝置,上下樓梯或爬梯,材質可選用合格的金屬、木材、竹子,禁止用釘子制作。
4、高凳、木踏梯制作高度不得超過1.5米,支柱不少于四只,支柱之間設置拉筋。凳面水平、平整、穩定,頂部平面寬度不小于25厘米;高凳支柱之間每一跨度不超過2米,木板厚度不小于5厘米;木踏梯長度不超過1米(木板厚度不小于3厘米),防滑裝置齊全,上下臺階至少為二級,材質選用合格的木材,打榫眼制作,禁止用釘子制作。
5、長期使用的高凳、木踏梯,制作完成后必須進行油漆(主體為深紅色,臺階邊為黃色),并統一編號。
五、定期檢查、試驗規定
1、升降機的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升降機的電源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損、破裂;
(2)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3)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輕快,、無阻滯現象;
(4)電氣保護裝置是否良好;
(5)定期檢查,除以上檢查項目外,還必須測量工具的絕緣電阻。
2、安全帶每半年抽檢一次。
(1)圍桿帶做凈負荷試驗,在2250牛頓的拉力下拉Smin,無破斷可繼續使用。
(2)懸掛安全帶沖擊試驗按5%抽檢,80kg重量做自由落體試驗,若不破斷,該批安全帶可繼續使用。
(3)沖擊抽試的樣帶,不準繼續使用。
(4)安全帶統一送專業機構進行檢驗、編號,每半年檢驗一次。
3、本單位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按規定每半年進行一次定期試驗。
4、檢修部各單位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完工后,由制作單位和申請制作單位驗收,執行驗收簽字制度。使用單位領到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后,必須按規定進行荷載承重試驗,做好編號、貼上試驗標簽、登記入冊。
六、修理、報廢制度
1、凡出現金屬部件、木制及竹制構件明顯腐蝕、嚴重變形、損壞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要及時辦理報廢手續,貼上不合格標簽,不得再繼續使用。
2、梯子如發現螺絲或鉚釘松動、梯架變形、橡皮腳損壞均應停止使用,貼上不合格標簽,及時安排修理,保證其完好。
3、對不能修復或報廢的登高工器具應作報廢處理,不得轉手他人。
4、各單位登高工器具管理和保管人員必須保證按期試驗和檢查。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