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安全工器具管理辦法
一、總則
1、檢修部為了加強現場的登高安全工器具規范化管理,防止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2、登高工器具主要分為:移動梯子、安全帶(繩)、安全網、升降梯、移動平臺等(腳手架不在此列)。
3、登高工器具的定期試驗,依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規定執行。工器具試驗結束必須出具試驗合格證,標明試驗剮勢和下次試驗的日期,試驗結果應存檔備案。
4、引用標準:《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電力安全手冊》(19971SBN7-80125-175-*)。
二、使用管理規定
1、登高工器具在使用前,使用者應仔細核查標牌上所標明的試驗日期和荷重,檢查外觀的完好情況,使用中必須嚴格遵守《電業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和工器具說明書。
2、嚴禁使用不合格或超過試驗周期的登高工器具。
3、各類登高工器具必須嚴格按其性能使用,不準相互代替使用。
4、禁止在地面有油、結冰、易滑、強腐蝕性場所,以及轉動部分無防護設施、周圍有危險性較大的場所使用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
5、安全帶在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合格,使用時安全帶應高掛低用,必須掛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或專用的鋼絲繩上;禁止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6、在壩頂、陡坡、屋頂、桿塔、吊橋以及其他危險點邊沿進行工作時,臨空一面應裝設安全網或防護欄桿。
7、在梯子上工作時,梯子與地面的斜角度為60度左右。工作人員必須登在距梯頂不少于1米的梯蹬上工作。梯子的支柱須能承受工作人員攜帶工具攀登時的總重量;如梯子長度不夠而需將兩個梯子連接使用時,須用金屬卡子接緊,或用鐵絲綁接牢固。
三、維護保管制度
1、檢修部各單位應規范登高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維護、檢測管理工作。
2、生產現場使用的登高工器具應分類建立清冊,并登記、編號,指定專人保管,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做好記錄,確保登高工器具處于完好狀態
3、登高工器具應放在干燥、清潔、無腐蝕性的專門庫房或場所,防止銹蝕。腐爛等。
4、配有橡膠制品的登高工器具應防止和油脂類的物質接觸。
5、靠放的梯子角度應適當或將梯子掛放,嚴禁和其他物體一塊堆放,避免重踩,防件損壞。
6、安全帶、安全網應儲藏在干燥、通風的倉庫內,不準接觸高溫、明火、強酸和尖尖銳的物件,不準過于曝曬。
7、使用或存放的各類登高工器具合格標簽應完好。損壞、報廢的登高工器具應貼不合格標簽,不得混放。
8、工器具的使用單位和維修部門不得任意改變原設計參數,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與原有規格不符的零部件。工器具如不能修復或修復后仍達不到應有的安全技術要求必須辦理報廢手續。
9、現場配置的機械動力的登高工器具具(液壓升降臺、電動升降臺梯等)應避免露天存放,并對各部件定期進行保養和防腐。
10、電動登高工器具應保證電氣設備絕緣良好,操作控制回路完好。
11、對機械、電動登高工器具的定期維護、保養和檢修應由設備責任單位專人負責,應有完整的記錄。
四、登高工器具制作
1、根據生產需要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必須選擇合格的金屬、木材、竹子。
2、移動梯子不允許用毛竹捆綁制作,荷載不得小于90KG,階梯距離不大于40厘厘米,檔距均勻、水平,橫木必須嵌在支柱上,禁止用釘子制作,防滑裝置齊全;人字梯鉸鏈牢固,限制開度拉鏈齊全。
3、移動平臺高度不超過3米,四周要設置牢固的護欄和防滑裝置,上下樓梯或爬梯,材質可選用合格的金屬、木材、竹子,禁止用釘子制作。
4、高凳、木踏梯制作高度不得超過1.5米,支柱不少于四只,支柱之間設置拉筋。凳面水平、平整、穩定,頂部平面寬度不小于25厘米;高凳支柱之間每一跨度不超過2米,木板厚度不小于5厘米;木踏梯長度不超過1米(木板厚度不小于3厘米),防滑裝置齊全,上下臺階至少為二級,材質選用合格的木材,打榫眼制作,禁止用釘子制作。
5、長期使用的高凳、木踏梯,制作完成后必須進行油漆(主體為深紅色,臺階邊為黃色),并統一編號。
五、定期檢查、試驗規定
1、升降機的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升降機的電源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損、破裂;
(2)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3)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輕快,、無阻滯現象;
(4)電氣保護裝置是否良好;
(5)定期檢查,除以上檢查項目外,還必須測量工具的絕緣電阻。
2、安全帶每半年抽檢一次。
(1)圍桿帶做凈負荷試驗,在2250牛頓的拉力下拉Smin,無破斷可繼續使用。
(2)懸掛安全帶沖擊試驗按5%抽檢,80kg重量做自由落體試驗,若不破斷,該批安全帶可繼續使用。
(3)沖擊抽試的樣帶,不準繼續使用。
(4)安全帶統一送專業機構進行檢驗、編號,每半年檢驗一次。
3、本單位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按規定每半年進行一次定期試驗。
4、檢修部各單位制作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完工后,由制作單位和申請制作單位驗收,執行驗收簽字制度。使用單位領到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后,必須按規定進行荷載承重試驗,做好編號、貼上試驗標簽、登記入冊。
六、修理、報廢制度
1、凡出現金屬部件、木制及竹制構件明顯腐蝕、嚴重變形、損壞的移動梯子、移動平臺、高凳、木梯要及時辦理報廢手續,貼上不合格標簽,不得再繼續使用。
2、梯子如發現螺絲或鉚釘松動、梯架變形、橡皮腳損壞均應停止使用,貼上不合格標簽,及時安排修理,保證其完好。
3、對不能修復或報廢的登高工器具應作報廢處理,不得轉手他人。
4、各單位登高工器具管理和保管人員必須保證按期試驗和檢查。
收貨部制度
篇2:工器具設備安全防護用具管理規定
1.目的
保證施工工器具、設備狀態良好、無缺陷,防止設備事故發生;保證個人安全防護用具安全可靠。
2.施工機具的管理
2.1安裝人員在施工中,應按施工規定選用機具,并利用施工間隙對所用機具進行檢查、保養。
2.2指定專人負責機具的維修工作,以保證各種機具出于良好狀態。
3.工器具、設備的日常檢查
3.1對起重工器具、設備,如吊車、吊裝帶、手板葫蘆、鋼絲繩等必須在每天使用前進行外觀檢查。
3.2板手、梯子、手持電動工器具等,每日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
3.3個人用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工器具,如:安全帶、安全繩、安全帽、高處作業工具包等,每日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
4、安全防護用具管理
4.1安全防護用具應統一采購,統一發放,統一管理。
4.2腳手架、安全防護網應經常檢查加固。
篇3:電力施工機械工器具安全制度
1目的和適用范圍
我公司是電力建設的施工企業,施工機械、工器具的安全對對于生產任務的完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施工機械、工器具也是完成生產任務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了滿足電力建設施工發展的需要。為了把好機械、工器具的購買維修使用關,確保施工中的安全。
2機械、工器具的種類:
2.1.1施工車輛(不包括汽車、吊車)牽引、張力等車輛。
2.1.2起重工具:主要是指的轉換、傳遞用的工具。
2.1.3汽、柴油、電動工具:主要是指以汽、柴油、電能為能源的施工機具。
2.1.4高空工具:主要指高空作業施工的支持與防護工具。
2.1.5專用安全工具或設備,重要的勞動保護用品。
2.1.6絕緣工具。
3機械、工器具的購買和依據
3.1機械、工器具的購買必須是經過領導同意,按計劃進行。
3.2生產廠家必須是國有企業或知名度較高的、信譽較好的廠家。
3.3廠家必須提供國家對產品鑒定的報告書、生產許可證、還有使用說明書,以及產品的各種技術標準。
3.4所購大型機械生產廠家應有一支及時的售后服務隊伍。
4機械、工器具驗收和試驗:
4.1書檢查銘牌與外形尺寸應相符。
4.2外觀檢查:逐個逐件目視過關檢查。
4.3壽命與可靠性檢查:檢查易損部位、保安裝置等。
5性能試驗檢查、抽樣比例與重點檢查項目檢查項目:
5.1施工車輛:牽引設備都應進行額定負荷、啟動、剎車試驗,必要時進行循環試驗。
5.2起重工具:抽樣4-8%,分別做100%、125%額定符合條件下的工作試驗檢查及外型尺寸有無變形或其他異常現象。
5.3汽、柴油、電動工具:抽樣3-6%進行額定荷載試驗,多次啟動停止,檢查是否超溫及使用可靠性。
5.4高空工具:應進行額定荷重試驗,檢查薄弱環節與使用壽命。
6所有的試驗都應按規定的周期進行,有安監人員參加,并做好記錄。
7大型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前要要經必要的培訓工作,使用后應加強機具的管理維修。使用時出現的問題,各隊也應及時向公司安全保衛處、技術質量處報告,以便及時研究處理。保證人身、設備安全及工程進度。
8機械工器具的使用和保養:
8.1各處的機械、工器具管理部門對機械、工器具的安全負全責,對所發放的工具必須保證100%的完好率,否則不能發放。發放前應使用發放記錄,退回后應及時修理與保養。
8.2各項目部、班組在領用工器具時,除填寫領用記錄外,還應認真對工器具的外觀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每日工作前還應對所使用工器具進行外觀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8.3各項目部、對、班組內自己的工器具,除了每天外觀檢查外,還應每月一次對所使用的工器具進行一次檢查和維護。保證所使用工器具處在一個合格的狀態。同時應建立維修記錄。
8.4凡因機械、工器具在使用范圍內出現各種不安全現象,都要追究發放、維修人員的責任。
8.5所用機械工機具的周期試驗,必須按照規定執行,各處的領導要給予足夠的人力、物力保證,由安監人員監督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