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項目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5525

為了加強高空作業安全管理,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員工、外來勞務工、承包單位人員及其他人員。

一、基本要求

1.作業人員必須年滿18周歲,經醫療部門體檢符合高處作業健康檢查標準才能登高。外包工、臨時工亦按本規定進行體檢,離退休人員禁止高處作業。

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上崗前的工作交底等工作,掌握登高作業知識和技能。

二、高處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

1.培訓教育要根據作業的特點和危險性,對高處作業人員進行高處作業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教育,并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和作業環境的變化,隨時補充必要的針對性的教育。

2.臨時登高作業人員在工作之前,由本車間的主管領導參照本規定結合實際進行具體教育,并做好記錄。

三、安全技術措施準備

1.為了保證高處作業的安全進行,登高作業中需要的各類安全技術措施,應事先計劃,納入生產準備。

2.實施步驟:

⑴各項目主管負責安全措施;組織落實;

⑵安全組負責督促檢查;

⑶高處作業所需搭設的腳手架,必須符合有關腳手架搭設的規定。

3.車間負責聯系協調工作。

四、對作業人員的要求

1.作業人員應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等勞防用品,作業時要扣緊帽帶,佩戴好安全帶,安全帶在使用時要高掛低用,并掛在牢固的結構件上,防止位移。

2.作業人員在作業時要做到“四個必有”。

⑴有洞必有蓋;

⑵有邊必有欄(1050mm);

⑶洞、邊無欄無蓋必有網;

⑷電梯口必有門聯鎖。

3.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六不準”、“十不登高”的規定。

⑴六不準

○1不準往下亂拋物件;

○2不準背向下扶梯;

○3不準穿拖鞋、涼鞋、高跟鞋;

○4不準嬉鬧、睡覺;

○5不準身體靠在臨時扶手或欄桿上;

○6不準在安全帶未掛牢時作業。

4.十不登高

⑴患有禁忌癥不登高;

⑵未經認可或審批的不登高;

⑶沒有帶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不登高;

⑷腳手板、跳板、梯子不符合安全要求不登高;

⑸攀爬腳手架或設備不登高;

⑹穿易滑鞋、攜帶笨重物件不登高;

⑺石棉瓦、玻璃鋼上無墊腳板不登高;

⑻高壓線旁無隔離措施不登高;

⑼酒后不登高;

⑽照明不足不登高。

5.如遇身體不適,及時向帶班者提出。

6.了解作業內容,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規程。

7.高作業時,對物件采取穩固措施,防止松動滑落,禁止高空拋物的情況發生。

8.避免一垂線上的立體交叉作業同時進行,特殊情況必須有防范措施。

9.當接到管理人員、安全員暫停指令時,服從現場指揮。

10.使用登高作業臨時搭設的扶梯時,梯子上端高出600mm以上,并綁扎牢固,梯子與地面的夾角以60-70度為宜,下端采取防滑措施,上端無法固定時必須有人監護。

11.上下扶梯時,必須面向梯,雙手扶梯,不準一手拿物,一手扶梯,如帶手套應帶五指手套。

12.禁止兩人同時在同一梯子上緊跟上下,或是兩人同時站在同一梯子上作業,梯子有人時不得移位,特殊情況下兩人同時站在同一梯子上要保證梯子有足夠的強度。

13.高度2米以上搭設的腳手架,寬度不得小于二塊標準的寬度(特殊情況不得小于450mm),擱置處和板與板之間應用繩索式夾具固定,腳手板與結構件之間的間隙不得大于300mm,如超過,下面必須拉好安全網。

14.同一塊腳手板上不得超過2人站立,在腳手板上走動時,至少應用單手扶著扶手。

15.高處作業區不應有砂石、油污、潤滑脂等易滑物品,廢棄物應及時清除。

16.冬天有冰、雪、霜時必須在工作前將作業現場清掃干凈并采取防滑措施。

17.嚴禁將軟管、電線、氧乙炔皮帶等掛放在護欄、鋼絲繩等設備上。

18.高處作業所用的物料、工具應安放穩妥,禁止拋擲。

19.傳接物件時,切實做到從手交到手,上下傳遞物件時必須用足夠強度的繩索捆扎好,以免跌落傷人。

20.不得擅自拆除扶手、護欄、網、蓋板等安全設施,如需拆除必須做好保護措施,同時掛牌警示。

21.在特殊場所需要使用吊籠、吊橋進行高處作業的,應仔細檢查吊籠、吊橋的吊耳、吊索的安全技術狀況,吊籠、吊橋僅供載人使用,嚴禁人、物混裝。

22.在高處作業中使用的竹梯、吊籠、腳手架,必須由物資供應部、安保保障部、質量監督部派專業人員定期進行檢查。

23.操作人員工作前應對作業現場環境進行安全檢查,如發生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停止作業,待不安全因素排除后,才能繼續工作。

五、對設施的檢查要求

1.對高處作業現場進行下列內容檢查

⑴欄桿、繩索是否拉緊,高度是否達到要求。

⑵腳手板擱架(支架)的焊接是否良好,銷子、卸扣是否插好。

⑶腳手板擱放、重疊深度是否足夠,嚴實。

⑷搭設腳手架除專業人員檢查外,操作人員還需進行自查。

⑸檢查腳手架發現有隱患時,立即向管理人員報告,由腳手架專業人員來整改。

2.檢查作業場地周圍的孔、洞、預留口等,是否已鋪設好圍欄,網蓋板,警告牌等防范措施,并注意現場四周變化情況。在敞開處周圍臨時堆放物必須距離敞開口1米外,高度不得超過1米。

3.作業前應檢查,熟悉逃生通道。

4.敞開處的防護設施嚴禁隨意拆除。

5.對防踏空用具、網、蓋板等,使用前應完好,并符合安全要求。

篇2:油庫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減少油庫高處作業過程中墜落、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確保職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指高處作業是指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有墜落可能的位置進行的作業。

高處作業分為四級:

高度在2-5米,稱為一級高處作業;

高度在5-15米,稱為二級高處作業;

高度在15一30米,稱為三級高處作業;

高度在30米以上,稱為特級高處作業。

第三條進行三級、特級高處作業時,必須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見附件)。高處作業許可證由作業負責人填寫,經油庫負責人審批,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監督檢查。未辦理作業許可證,嚴禁進行三級、特級高處作業。

第四條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以及其他不適于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第五條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衣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

第六條因事故或災害需進行特殊高處作業,包括強風、異溫、雨天、霧天、夜間、帶電、懸空和搶救高處作業,要制定作業方案,并經油庫負責人審批。緊急情況為搶救人員時,可由施工負責人或其他領導在保護救護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口頭批準,作業后立即報油庫負責人。

第七條本規定從印發之日起執行。本規定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標準、法令、法規執行。

篇3:中石化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基本要求

(1)高處作業是指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舍2米),有墜落可能的位置進行的作業。

(2)進行15米(合15米)以上的高處作業,應辦理“中國石化高處作業許可證”(詳見附件,以下簡稱許可證)。凡經高處作業特殊培訓的崗位人員(如油田企業井架工、供電線路外線工等)、在正式巡檢路線進行正常高處檢查的人員等不需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

(3)高處作業涉及用水、臨時用電、進入受限空間等作業時,應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

2管理內容及要求

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包括危害識別、作業人員的基本要求、許可證辦理程序、作業安全措施、作業人員的職責、許可證管理等。

(1)危害識別

①進行高處作業前,應針對作業內容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及安全措施。

②將安全措施填入許可證內。

(2)作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①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精神病以及其他不適合高處作業疾患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②作業人員應熟悉高處作業有關的安全知識,掌握操作技能。

(3)許可證辦理程序

①施工單位負責人持施工任務單,到各企事業單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統稱各單位)基層單位辦理許可證。

②各單位基層單位負責人應對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進行確認后,簽發許可證。

③施工單位負責人應向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各單位基層單位與施工單位現場安全負責人時高處作業的全過程實施現場監督。

④高處作業完工后,各單位基層單位與施工單位現場安全負責人應在許可證完工驗收欄簽字。

(4)作業安全措施

①各單位基層單位與施工單位現場安全負責人應對作業人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其內容包括所從事作業的安全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意外的處理和救護方法等。

②應制定應急預案,其內容包括作業人員緊急狀況下的逃生路線和救護方法,現場應配備的救生設施和滅火器材等。現場人員應熟知應急預案的內容。

③高處作業人員應使用與作業內容相適應的安全帶,安全帶應系掛在施工作業處上方的牢固構件上,不得系掛在有尖銳棱角的部位。安全帶系掛點下方應有足夠的凈空。安全帶應高掛低用。在進行高處移動作業時,應設置便于移動作業人員系掛安全帶的安全繩。

④勞動保護服裝應符合高處作業的要求。對于需要戴安全帽進行的高處作業,作業人員應系好安全帽帶。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進行高處作業。

⑤高處作業嚴禁上下投擲工具、材料和雜物等。所用材料應堆放平穩,必要時應設安全警戒區,并派專人監護。工具在使用時應系有安全繩,不用時應放入工具套(袋)內。在同一墜落方向上,一般不得進行上下交叉作業。確需進行交叉作業時,中間應設置安全防護層,其中對于墜落高度超過24米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安全防護。

⑥高處作業人員不得站在不牢固的結構物上進行作業,不得在高處休息。在石棉板、瓦棱板等輕型材料上方作業時,必須鋪設牢固的腳手板,并加以固定。

⑦高處作業應使用符合安全要求、并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的腳手架。夜間高處作業應有充足的照明。

⑧供高處作業人員上下用的梯道、電梯、吊籠等應完好,高處作業人員上下時手中不得持物。

⑨在鄰近地區設有排放有毒、有害氣體及粉塵超出允許濃度的煙囪、設備的場合,嚴禁進行高處作業。如在允許濃度范圍內,也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⑩遇有不適宜高處作業的惡劣氣象條件(如六級風以上、雷電、暴雨、大霧等)時,嚴禁露天高處作業。

(5)作業人員的職責

①持有經審批同意、有效的許可證方可進行15米以上(含15米)高處作業。

②在作業前充分了解作業的內容、地點(位號)、時間和作業要求。熟知作業中的危害因素和許可證中的安全措施。

③對許可證上的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

④對違反本規定強令作業、安全措施不落實的,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并向上級報告。

⑤在作業中發現情況異常或感到不適等情況,應發出信號,并迅速撤離現場。

(6)許可證的管理

①許可證是進行高處作業的依據,不得涂改;如確需修改時。

應經簽發人在修改內容處簽字確認。許可證應妥善保管,保存期為一年。

②許可證一式兩聯,各單位基層單位留存第一聯,施工單位作業現場負責人持有第二聯。

③許可證中各欄目,應由相應責任人填寫,其他人不得代簽。

④許可證的有效期為作業項目一個周期。當作業中斷,再次作業前,應重新對環境條件和安全措施予以確認;當作業內容和環境條件變更時,需要重新辦理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