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模板系統管理規定

模板系統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1096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市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管理,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建筑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與專家論證暫行辦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行政區域內在建房屋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購置與租賃、方案編制與論證、搭設與拆除、驗收與使用、監督管理等相關活動。

第三條建筑工程管理局是我市在建房屋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監督的管理部門。

各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在建房屋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監督的管理。

第二章鋼管、扣件的購置租賃與維修保養

第一節購置

第四條產權單位是指自行購置使用鋼管、扣件的施工單位和向建筑工地出租鋼管、扣件的租賃單位。

第五條產權單位應購置外徑為48mm,壁厚為3.5mm的鋼管,鋼管必須符合《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的規定;扣件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

第六條購置前,產權單位應通過互聯網等方式核查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及檢測報告等有關技術資料,確認產品證件齊全有效。

第七條?產權單位應按照有關標準對鋼管、扣件的外觀質量等進行檢查驗收,并簽字確認。其外觀質量檢驗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的要求。

第八條產權單位應建立鋼管、扣件使用檔案,檔案應包括以下資料:

(一)?產品購銷合同、生產許可證、質量合格證、檢測報告等;

(二)?歷次租賃使用合同及使用臺帳;

(三)?歷次檢測、檢驗等相關資料;

(四)?日常維修保養記錄;

(五)?其它資料。

第二節租賃

第九條租賃單位必須依法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未辦理合法手續的單位和個人一律不得向施工現場出租鋼管、扣件及其它配件。

第十條產權單位與使用單位應簽訂質量協議,同時應當出具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檢測報告等有關材料。租賃單位應對出租的鋼管、扣件的質量和安全性能負責。

第三節維修保養

第十一條產權單位應對回收入庫的鋼管、扣件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要按使用年限、規格分類存放。庫房應防潮、防雨。

第十二條產權單位應按規定每年不少于2次對鋼管、扣件進行除銹、涂刷防腐漆及更換破損零部件等維修保養。

第十三條產權單位應建立淘汰報廢制度,鋼管、扣件具有下列之一的應做報廢處理:

(一)鋼管表面有裂縫的;

(二)鋼管有孔洞的;

(三)鋼管表面壓痕深度大于0.5mm的;

(四)鋼管內外表面銹蝕深度大于0.5mm的;

(五)扣件有裂縫的;

(六)扣件有變形的;

(七)鋼管、扣件租賃使用超過8年的;

(八)經檢測力學性能達不到要求的。

第三章方案的編制與論證

第一節方案的編制

第十四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前必須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以下簡稱安全方案),安全方案應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編制,編制人員應具有本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第十五條安全方案應根據工程建設標準和勘察設計文件,并結合工程項目和分部分項工程的具體特點進行編制。除工程建設標準有明確規定外,安全方案主要應包括工程概況、周邊環境、理論計算(簡圖、詳圖)、施工工序、施工工藝、安全措施、應急預案、勞動力組織、使用的設備、器具與材料等內容。

第十六條安全方案應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技術部門組織施工技術、設備、安全、質量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審核。審核合格后,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第十七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組織本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提報的安全方案進行審核,審核合格后,報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和建設單位審批。

第十八條安全方案的編制、審核、審批人等應在其方案審批表上簽名并注明技術職稱。

第二節設計與計算

第十九條下列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必須進行計算:

(一)搭設高度超過24m的腳手架;

(二)懸挑式腳手架;

(三)分段搭設的腳手架;

(四)落地式接料平臺;

(五)高度在4m以上的模板支撐系統;

(六)搭設在地面或樓板上的腳手架或模板支撐系統,應對其地基或樓板的承載力進行驗算。

第二十條腳手架及接料平臺的荷載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裝修用腳手架荷載不得大于2kN/m2;

(二)結構用腳手架荷載不得大于3kN/m2;

(三)懸挑腳手架施工荷載不得大于2kN/m2;

(四)腳手架上人斜道荷載不得大于2kN/m2;

(五)接料平臺總面積不得大于12m2,荷載不宜大于1.2kN/m2,且總荷載不得大于12kN。

第二十一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計算內容主要包括:

(一)縱向、橫向水平桿等受彎構件的強度和連接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計算;

(二)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三)連墻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的計算。

第二十二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宜采用經過建設部鑒定的施工安全設施計算軟件進行計算。

第三節方案的論證

第二十三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模板支撐系統稱為高大模板支撐系統:

(一)高度超過8m的現澆混凝土梁板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二)跨度超過18m現澆混凝土梁板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三)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板250mm厚)的現澆混凝土梁板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四)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梁500mm寬*1000mm高)的現澆混凝土梁板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五)滑模模板及其它特殊腳手架(搭設高度超過30m的構筑物腳手架)。

第二十四條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方案必須經專家論證審查。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組織腳手架及高模板支撐系統方案的論證審查工作。

第二十五條安全方案審批通過后,施工總承包單位應從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方案論證審查專家庫中抽取5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到施工現場進行論證審查工作。施工、監理等單位的專家應合理配置,并不應超過專家組總人數的一半。

第二十六條對大型、特別復雜的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方案,必須聘請全國知名、權威專家進行論證審查。施工總承包單位聘請的專家庫以外的全國知名權威專家人員應上報青島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備案。

第二十七條下列人員應列席論證會:

(一)?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安全管理機構負責人、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員;

(二)?方案編制人員;

(三)項目總監理工程師。

第二十八條專家組在論證審查前,應到實地查看現場情況,嚴格執行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本著安全可靠的原則對安全方案進行論證審查。

第二十九條專家組應對專項施工方案的內容是否完整,數學模型、驗算依據、計算數據是否準確以及是否符合有關工程建設標準等進行論證審查,形成一致意見后,提出書面論證審查報告。專家組成員本人應在論證審查報告上簽字、注明技術職稱,并對審查結論的技術安全性負責。

第三十條施工總承包單位應按照專家組提出的論證審查報告對安全方案進行修改完善;修改后,應經施工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后,方可實施。

第三十一條專家組認為安全方案不合理或需重新編制的,施工總承包單位應按照專家組論證審查意見重新編制其方案,經審批后再次聘請進行專家論證審查。

第三十二條專家組論證審查報告應作為安全方案的附件一并存檔。施工總承包單位應將專家組論證審查報告報送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第三十三條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組織原專家組對大型、特別復雜的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回訪,專家組應為施工現場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及特殊腳手架的搭設提供技術服務。

第四章搭設要求

第一節前期準備

第三十四條搭設與拆除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作業人員應是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的架子工,按規定進行健康體檢,并經安全培訓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三十五條鋼管、扣件進入施工現場使用前,項目經理、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材料員、項目總監、產權單位負責人等應共同按批次對其外觀質量等進行聯合檢查驗收,并履行簽字手續。

?第三十六條外觀質量檢驗、生產許可證、質量合格證、檢測報告等有關資料應齊全有效,并存放工地備查。

第三十七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應當根據安全方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對操作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第二節腳手架的搭設

第三十八條建筑物高度低于30m時,可采用落地式外腳手架按規范一次性搭設;建筑物高度大于30m時,應采取懸挑式腳手架分段搭設,每段搭設高度不得超過20m。

第三十九條腳手架必須搭設雙排,腳手架立桿縱距不大于1.5m,橫距不大于1.2m,大橫桿步距不大于1.8m。

第四十條懸挑腳手架懸挑梁必須使用16號以上工字鋼或槽鋼。懸挑梁尾端應使用φ16以上鋼筋錨固在工程結構上,錨固點不少于2處;懸挑梁前端應采用φ14以上鋼絲繩進行吊拉卸荷。

第四十一條腳手架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卸料平臺、模板支撐體系、物料提升機及外用施工電梯等相連接。

第三節接料平臺的搭設

第四十二條?接料平臺搭設形式有兩種:落地式、懸挑式。

第四十三條落地式接料平臺搭設高度不得大于30m,各桿件的間距應由計算決定,但縱橫向立桿間距及大橫桿的步距均不應大于1.2m。接料平臺架體應設置縱橫向剪刀撐。

第四十四條懸挑接料平臺的懸挑梁應采用16號以上工字鋼或槽鋼。懸挑梁尾端放置在建筑結構上的長度不應小于1.2m,使用φ16以上鋼筋錨固在工程結構上,錨固點不少于2處;懸挑梁前端應采用φ14以上的鋼絲繩進行吊拉卸荷,吊拉點不少于2處。接料平臺兩側主梁

第四十五條懸挑接料平臺應設計成定型化、工具化產品,四周圍護高度宜為1.5m,其周邊按規定設置兩道防護欄桿,并用竹膠合板等進行硬防護。

第四十六條接料平臺上應在明顯處設置標志牌,規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載荷。接料平臺應為獨立的受力系統。

第四節腳手架的安全防護

第四十七條?建筑物外側應實行全封閉圍擋,腳手架應按規定設置密目安全網。

第四十八條?腳手架操作層安全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腳手架搭設應高于操作層1.5m以上;

(二)在操作層上,腳手架外側大橫桿與腳手板之間要按要求設置兩道防護欄桿和擋腳板,上欄桿高度為1.2m,下欄桿高度0.6m,擋腳板高度為18cm;

(三)操作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嚴禁出現探頭板。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應大于40cm;使用木腳手板時,接頭處應采用對接平鋪,接頭處下方必須設置兩根小橫桿,并用定型化的腳手板卡帶固定;

(四)操作層腳手板與墻體的距離不應大于15cm,超過時應加設腳手板進行有效防護;

(五)腳手架操作層下方三步架內,必須按照操作層的要求,層層加設防護欄桿、擋腳板,滿鋪腳手板,腳手板內側與墻體距離應滿足規范要求。

第四十九條?腳手架內距地面3.2m處應設置首層安全平網,每隔不大于10m再設層間安全平網。安全平網內側距墻體不應大于15cm,大于時應加設安全平網進行有效防護。

第五十條?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配置滅火裝置并設專人監護。

?第五節模板支撐系統的搭設

第五十一條模板支撐系統應采用鋼管和扣件搭設,嚴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設。采用工具式等其它形式搭設的模板支撐系統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嚴禁鋼管扣件和工具式腳手架混合搭設。

第五十二條模板支撐系統的基礎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每根立柱底部均應設置木墊板和鋼底座。

第五十三條模板支撐系統應按要求設置立柱和縱橫向掃地桿及大橫桿,各桿件的間距均由計算決定,同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一)?模板立柱間距不應大于1.2m;

(二)?第一步大橫桿的步距均不應大于1.8m,其它大橫桿

的步距均不應大于1.2m;

(三)?最高一步大橫桿與模板支撐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

50cm。

第五十四條模板立柱頂部應采用可調U型托直接支頂在底模的主梁上,不得將立柱頂端與做主梁的鋼管用扣件連接;可調頂托絲杠伸出長度不應大于200mm。

第五十五條4排及以上立柱的模板支架應按下列規定設置豎向和水平剪刀撐:

(一)模扳支架外圍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支架內部中間每隔5-6根立桿或5-7m應在叢、橫向的整個長度和高度上分別連續設置剪刀撐。

(二)當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包括8m)時,除應在其底部、頂部設置水平剪刀撐外;還應在模板支架中間的豎向剪刀撐的頂部平面內設置水平剪刀撐。

第五十六條4排以下立桿的模板支架,應在外圍縱向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模板支架外圍橫向外側立面(即兩端外立面)和沿縱向每隔4根立桿從下至上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當設置剪刀撐有困難時,可采用之字斜桿支撐。

第五十七條模板支撐系統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腳手架、接料平臺、物料提升機及外用電梯等相連接。

第五章?驗收、使用與拆除

第一節檢查驗收

第五十八條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方案編制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及項目總監應對腳手架與模板支撐系統分階段進行聯合驗收,經檢查合格并履行簽字手續后,方可投入使用;經專家論證的腳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應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技術、安全、設備部門及監理單位項目總監進行聯合檢查驗收。

第五十九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下列階段應進行檢查與驗收:

(一)基礎完工后;

(二)腳手架搭設完10~13m高度,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6m高度后;

(三)達到設計高度后;

(四)操作層上加設荷載及澆筑混凝土前;

(五)混凝土澆注完后;

(六)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或雨雪天氣后。

第二節使用管理

第六十條作業層上的施工載荷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澆注混凝土時,施工單位應派專人對模板支撐系統進行觀測,發現異常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

第六十一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使用過程中,基礎應保持穩固、排水暢通,基礎周邊不得隨意開挖。

第六十二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項目經理、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及項目總監每周應對下列重點項目進行檢查并簽字確認:

(一)各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二)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三)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四)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超過規定標準;

(五)安全防護是否嚴密;

(六)是否有超載現象

(七)規范標準要求的其它內容。

?第三節拆除管理

第六十三條模板支撐系統拆除前,項目總監、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應核查混凝土強度報告,達到拆模強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審批簽字手續。

第六十四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拆除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監護,嚴禁非操作人員靠近拆除區域。

第六十五條腳手架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第六十六條腳手架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

第六十七條拆除的鋼管、扣件及其它配件嚴禁從高處拋擲至地面。

第六章?監督管理

第六十八條各施工企業應將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作為重大隱患源實行“標示”管理,要設專人負責,重點監控,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第六十九條監理單位應當對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履行監理責任,對搭設與拆除、混凝土澆筑實施旁站監理,發現安全隱患應責令整改,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拒不停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七十條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檢查,對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實行“點控”管理,嚴肅查處違反本規定的各類行為。

篇2:模板系統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市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管理,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建筑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與專家論證暫行辦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行政區域內在建房屋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購置與租賃、方案編制與論證、搭設與拆除、驗收與使用、監督管理等相關活動。

第三條建筑工程管理局是我市在建房屋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監督的管理部門。

各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在建房屋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監督的管理。

第二章鋼管、扣件的購置租賃與維修保養

第一節購置

第四條產權單位是指自行購置使用鋼管、扣件的施工單位和向建筑工地出租鋼管、扣件的租賃單位。

第五條產權單位應購置外徑為48mm,壁厚為3.5mm的鋼管,鋼管必須符合《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的規定;扣件必須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

第六條購置前,產權單位應通過互聯網等方式核查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及檢測報告等有關技術資料,確認產品證件齊全有效。

第七條?產權單位應按照有關標準對鋼管、扣件的外觀質量等進行檢查驗收,并簽字確認。其外觀質量檢驗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的要求。

第八條產權單位應建立鋼管、扣件使用檔案,檔案應包括以下資料:

(一)?產品購銷合同、生產許可證、質量合格證、檢測報告等;

(二)?歷次租賃使用合同及使用臺帳;

(三)?歷次檢測、檢驗等相關資料;

(四)?日常維修保養記錄;

(五)?其它資料。

第二節租賃

第九條租賃單位必須依法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未辦理合法手續的單位和個人一律不得向施工現場出租鋼管、扣件及其它配件。

第十條產權單位與使用單位應簽訂質量協議,同時應當出具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檢測報告等有關材料。租賃單位應對出租的鋼管、扣件的質量和安全性能負責。

第三節維修保養

第十一條產權單位應對回收入庫的鋼管、扣件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要按使用年限、規格分類存放。庫房應防潮、防雨。

第十二條產權單位應按規定每年不少于2次對鋼管、扣件進行除銹、涂刷防腐漆及更換破損零部件等維修保養。

第十三條產權單位應建立淘汰報廢制度,鋼管、扣件具有下列之一的應做報廢處理:

(一)鋼管表面有裂縫的;

(二)鋼管有孔洞的;

(三)鋼管表面壓痕深度大于0.5mm的;

(四)鋼管內外表面銹蝕深度大于0.5mm的;

(五)扣件有裂縫的;

(六)扣件有變形的;

(七)鋼管、扣件租賃使用超過8年的;

(八)經檢測力學性能達不到要求的。

第三章方案的編制與論證

第一節方案的編制

第十四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前必須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以下簡稱安全方案),安全方案應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編制,編制人員應具有本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第十五條安全方案應根據工程建設標準和勘察設計文件,并結合工程項目和分部分項工程的具體特點進行編制。除工程建設標準有明確規定外,安全方案主要應包括工程概況、周邊環境、理論計算(簡圖、詳圖)、施工工序、施工工藝、安全措施、應急預案、勞動力組織、使用的設備、器具與材料等內容。

第十六條安全方案應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技術部門組織施工技術、設備、安全、質量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審核。審核合格后,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第十七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組織本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提報的安全方案進行審核,審核合格后,報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和建設單位審批。

第十八條安全方案的編制、審核、審批人等應在其方案審批表上簽名并注明技術職稱。

第二節設計與計算

第十九條下列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必須進行計算:

(一)搭設高度超過24m的腳手架;

(二)懸挑式腳手架;

(三)分段搭設的腳手架;

(四)落地式接料平臺;

(五)高度在4m以上的模板支撐系統;

(六)搭設在地面或樓板上的腳手架或模板支撐系統,應對其地基或樓板的承載力進行驗算。

第二十條腳手架及接料平臺的荷載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裝修用腳手架荷載不得大于2kN/m2;

(二)結構用腳手架荷載不得大于3kN/m2;

(三)懸挑腳手架施工荷載不得大于2kN/m2;

(四)腳手架上人斜道荷載不得大于2kN/m2;

(五)接料平臺總面積不得大于12m2,荷載不宜大于1.2kN/m2,且總荷載不得大于12kN。

第二十一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計算內容主要包括:

(一)縱向、橫向水平桿等受彎構件的強度和連接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計算;

(二)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三)連墻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的計算。

第二十二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宜采用經過建設部鑒定的施工安全設施計算軟件進行計算。

第三節方案的論證

第二十三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模板支撐系統稱為高大模板支撐系統:

(一)高度超過8m的現澆混凝土梁板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二)跨度超過18m現澆混凝土梁板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三)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板250mm厚)的現澆混凝土梁板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四)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梁500mm寬*1000mm高)的現澆混凝土梁板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五)滑模模板及其它特殊腳手架(搭設高度超過30m的構筑物腳手架)。

第二十四條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方案必須經專家論證審查。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組織腳手架及高模板支撐系統方案的論證審查工作。

第二十五條安全方案審批通過后,施工總承包單位應從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方案論證審查專家庫中抽取5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到施工現場進行論證審查工作。施工、監理等單位的專家應合理配置,并不應超過專家組總人數的一半。

第二十六條對大型、特別復雜的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方案,必須聘請全國知名、權威專家進行論證審查。施工總承包單位聘請的專家庫以外的全國知名權威專家人員應上報青島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備案。

第二十七條下列人員應列席論證會:

(一)?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安全管理機構負責人、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員;

(二)?方案編制人員;

(三)項目總監理工程師。

第二十八條專家組在論證審查前,應到實地查看現場情況,嚴格執行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本著安全可靠的原則對安全方案進行論證審查。

第二十九條專家組應對專項施工方案的內容是否完整,數學模型、驗算依據、計算數據是否準確以及是否符合有關工程建設標準等進行論證審查,形成一致意見后,提出書面論證審查報告。專家組成員本人應在論證審查報告上簽字、注明技術職稱,并對審查結論的技術安全性負責。

第三十條施工總承包單位應按照專家組提出的論證審查報告對安全方案進行修改完善;修改后,應經施工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后,方可實施。

第三十一條專家組認為安全方案不合理或需重新編制的,施工總承包單位應按照專家組論證審查意見重新編制其方案,經審批后再次聘請進行專家論證審查。

第三十二條專家組論證審查報告應作為安全方案的附件一并存檔。施工總承包單位應將專家組論證審查報告報送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第三十三條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組織原專家組對大型、特別復雜的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回訪,專家組應為施工現場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及特殊腳手架的搭設提供技術服務。

第四章搭設要求

第一節前期準備

第三十四條搭設與拆除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作業人員應是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的架子工,按規定進行健康體檢,并經安全培訓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三十五條鋼管、扣件進入施工現場使用前,項目經理、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材料員、項目總監、產權單位負責人等應共同按批次對其外觀質量等進行聯合檢查驗收,并履行簽字手續。

?第三十六條外觀質量檢驗、生產許可證、質量合格證、檢測報告等有關資料應齊全有效,并存放工地備查。

第三十七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應當根據安全方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對操作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第二節腳手架的搭設

第三十八條建筑物高度低于30m時,可采用落地式外腳手架按規范一次性搭設;建筑物高度大于30m時,應采取懸挑式腳手架分段搭設,每段搭設高度不得超過20m。

第三十九條腳手架必須搭設雙排,腳手架立桿縱距不大于1.5m,橫距不大于1.2m,大橫桿步距不大于1.8m。

第四十條懸挑腳手架懸挑梁必須使用16號以上工字鋼或槽鋼。懸挑梁尾端應使用φ16以上鋼筋錨固在工程結構上,錨固點不少于2處;懸挑梁前端應采用φ14以上鋼絲繩進行吊拉卸荷。

第四十一條腳手架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卸料平臺、模板支撐體系、物料提升機及外用施工電梯等相連接。

第三節接料平臺的搭設

第四十二條?接料平臺搭設形式有兩種:落地式、懸挑式。

第四十三條落地式接料平臺搭設高度不得大于30m,各桿件的間距應由計算決定,但縱橫向立桿間距及大橫桿的步距均不應大于1.2m。接料平臺架體應設置縱橫向剪刀撐。

第四十四條懸挑接料平臺的懸挑梁應采用16號以上工字鋼或槽鋼。懸挑梁尾端放置在建筑結構上的長度不應小于1.2m,使用φ16以上鋼筋錨固在工程結構上,錨固點不少于2處;懸挑梁前端應采用φ14以上的鋼絲繩進行吊拉卸荷,吊拉點不少于2處。接料平臺兩側主梁

第四十五條懸挑接料平臺應設計成定型化、工具化產品,四周圍護高度宜為1.5m,其周邊按規定設置兩道防護欄桿,并用竹膠合板等進行硬防護。

第四十六條接料平臺上應在明顯處設置標志牌,規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載荷。接料平臺應為獨立的受力系統。

第四節腳手架的安全防護

第四十七條?建筑物外側應實行全封閉圍擋,腳手架應按規定設置密目安全網。

第四十八條?腳手架操作層安全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腳手架搭設應高于操作層1.5m以上;

(二)在操作層上,腳手架外側大橫桿與腳手板之間要按要求設置兩道防護欄桿和擋腳板,上欄桿高度為1.2m,下欄桿高度0.6m,擋腳板高度為18cm;

(三)操作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嚴禁出現探頭板。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應大于40cm;使用木腳手板時,接頭處應采用對接平鋪,接頭處下方必須設置兩根小橫桿,并用定型化的腳手板卡帶固定;

(四)操作層腳手板與墻體的距離不應大于15cm,超過時應加設腳手板進行有效防護;

(五)腳手架操作層下方三步架內,必須按照操作層的要求,層層加設防護欄桿、擋腳板,滿鋪腳手板,腳手板內側與墻體距離應滿足規范要求。

第四十九條?腳手架內距地面3.2m處應設置首層安全平網,每隔不大于10m再設層間安全平網。安全平網內側距墻體不應大于15cm,大于時應加設安全平網進行有效防護。

第五十條?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配置滅火裝置并設專人監護。

?第五節模板支撐系統的搭設

第五十一條模板支撐系統應采用鋼管和扣件搭設,嚴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設。采用工具式等其它形式搭設的模板支撐系統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嚴禁鋼管扣件和工具式腳手架混合搭設。

第五十二條模板支撐系統的基礎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每根立柱底部均應設置木墊板和鋼底座。

第五十三條模板支撐系統應按要求設置立柱和縱橫向掃地桿及大橫桿,各桿件的間距均由計算決定,同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一)?模板立柱間距不應大于1.2m;

(二)?第一步大橫桿的步距均不應大于1.8m,其它大橫桿

的步距均不應大于1.2m;

(三)?最高一步大橫桿與模板支撐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

50cm。

第五十四條模板立柱頂部應采用可調U型托直接支頂在底模的主梁上,不得將立柱頂端與做主梁的鋼管用扣件連接;可調頂托絲杠伸出長度不應大于200mm。

第五十五條4排及以上立柱的模板支架應按下列規定設置豎向和水平剪刀撐:

(一)模扳支架外圍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支架內部中間每隔5-6根立桿或5-7m應在叢、橫向的整個長度和高度上分別連續設置剪刀撐。

(二)當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包括8m)時,除應在其底部、頂部設置水平剪刀撐外;還應在模板支架中間的豎向剪刀撐的頂部平面內設置水平剪刀撐。

第五十六條4排以下立桿的模板支架,應在外圍縱向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模板支架外圍橫向外側立面(即兩端外立面)和沿縱向每隔4根立桿從下至上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當設置剪刀撐有困難時,可采用之字斜桿支撐。

第五十七條模板支撐系統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腳手架、接料平臺、物料提升機及外用電梯等相連接。

第五章?驗收、使用與拆除

第一節檢查驗收

第五十八條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方案編制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及項目總監應對腳手架與模板支撐系統分階段進行聯合驗收,經檢查合格并履行簽字手續后,方可投入使用;經專家論證的腳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應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技術、安全、設備部門及監理單位項目總監進行聯合檢查驗收。

第五十九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下列階段應進行檢查與驗收:

(一)基礎完工后;

(二)腳手架搭設完10~13m高度,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6m高度后;

(三)達到設計高度后;

(四)操作層上加設荷載及澆筑混凝土前;

(五)混凝土澆注完后;

(六)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或雨雪天氣后。

第二節使用管理

第六十條作業層上的施工載荷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澆注混凝土時,施工單位應派專人對模板支撐系統進行觀測,發現異常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

第六十一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使用過程中,基礎應保持穩固、排水暢通,基礎周邊不得隨意開挖。

第六十二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項目經理、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及項目總監每周應對下列重點項目進行檢查并簽字確認:

(一)各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二)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三)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四)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超過規定標準;

(五)安全防護是否嚴密;

(六)是否有超載現象

(七)規范標準要求的其它內容。

?第三節拆除管理

第六十三條模板支撐系統拆除前,項目總監、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應核查混凝土強度報告,達到拆模強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審批簽字手續。

第六十四條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拆除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監護,嚴禁非操作人員靠近拆除區域。

第六十五條腳手架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第六十六條腳手架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

第六十七條拆除的鋼管、扣件及其它配件嚴禁從高處拋擲至地面。

第六章?監督管理

第六十八條各施工企業應將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作為重大隱患源實行“標示”管理,要設專人負責,重點監控,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第六十九條監理單位應當對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履行監理責任,對搭設與拆除、混凝土澆筑實施旁站監理,發現安全隱患應責令整改,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拒不停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七十條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檢查,對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的安全實行“點控”管理,嚴肅查處違反本規定的各類行為。

篇3:學校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學校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學校對食堂、商店、浴池送貨車輛及工作人員平時進出校門管理,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維護學生安全和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現做出如下規定:

一、關于送貨車輛進出學校的規定

  1、送貨車輛進校必須向輔警出示學校統一制作的送貨卡,在校門警衛室登記后方可進校。

  2、超過2噸以上車輛禁止進校。

  3、司機酒后禁止入校。

  4、送貨車輛在學校規定時段即每天上午:8:55――9:40、下午:2:35――3:20允許進校。

  5、課間學生在校園活動時間禁止出校。

  6、送貨車輛在校園內必須緩速行駛,禁止鳴笛。

  7、食堂泔水車進校時間為學生就餐半小時后,等待學生就餐結束方可收集殘食。

  8、送貨車卸貨完畢須經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人員準許方可出校,下課時間不準出校。

二、關于工作人員進出學校的規定

  1、食堂、商店、浴池工作人員進出校門必須向輔警出示工作牌。

  2、工作人員晚上外出時必須于當晚學生就寢熄燈前(21:40)返校。

  3、食堂制作早餐工作人員早晨入校時間為:4:00――4:30。

  4、食堂、商店、浴池工作人員騎自行車到校門必須下車推行,騎摩托車和電動車的在校園要緩速行駛,停放在摩托車棚。

三、違章處理辦法

  1、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員對送貨車負有安全管理全部(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責任。凡是送貨車在校園肇事的未經學校準許一律不準出校,根據肇事情節追究車主和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員責任。

  2、凡是頂撞輔警,無理取鬧的車主和工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違章強行進入者,輔警有權代表學校扣車、報警。

  3、工作人員未經當日值班領導批準,不準帶其他人員入校。工作人員在校園內要檢點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發現言語過激、行為失當者隨時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