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部生活辦公設施建設工作規定
1概述
為規范項目部工作環境、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建設的管理,保障員工安全和健康,營造文明舒適健康的生活、辦公環境,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各工程項目經理部(以下簡稱項目部)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的管理,包括生活區、辦公區建設,水電消耗、垃圾處理、化糞池、場區綠化等。
3職責和權限
3.1項目部應按照創建文明工地要求及《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標識指南》,推行現代管理方法,在工程開工前,將項目部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工作納入施工組織設計。
3.2項目部應有一名領導分管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工作。
3.2.1負責根據本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組織制定生活區、辦公區的平面圖和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施工方案。
3.2.2負責組織實施項目部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施工方案,并落實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的資源條件。
3.2.3負責檢查考核本規定的實施效果,不斷改進和完善項目部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管理。
3.3項目部應有具體的職能部門負責項目部的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工作。
3.3.1分管部門負責制定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方案,報項目部分管領導審批后執行,并負責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日常管理工作。
3.4項目部應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項目部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的相關工作:
3.4.1辦公室、后勤部門、安全部門,應做好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的選址、安全評估或評價、消防、治安保衛等工作。
3.4.2財務部門,應配合做好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有關費用的收支和結算。
3.4.3機務部門,應配合做好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用電負荷的校核及有關機械電動設備的維修保養。
4實施要求
4.1生活區、辦公區設施建設
4.1.1生活區、辦公區應科學選址,選擇不容易受到海嘯、臺風、強風、風暴潮、洪水等自然災害正面襲擊和選擇上風方向不容易受到有毒氣體、廢氣等污染危害以及地下沒有地下管線或原存放生產過危險化學品的場所,與山坡、圍墻、塔吊、高壓電線等之間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盡量遠離噪聲、廢氣等污染源,無坍塌或高空墜物等危及安全的隱患。
4.1.2生活區、辦公區建設視環境需要,一般使用硬質材料圍墻,圍墻高度不低于2米,防盜設施可靠。
4.1.3生活區、辦公區場地及主要道路應硬化處理,區容區貌整齊美觀,綠化布局合理。
4.1.4?生活區、辦公區消防設施和安全通道,供電設施和線路、給排水管網和供排氣管網應布置合理。
4.1.4.1生活區、辦公區應具備通水、通電條件。
4.1.4.2生活區、辦公區布局及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服務標準,并在依法取得施工許可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將消防設計文件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4.1.4.3生活、辦公用房應當實用美觀、隔熱通風,符合規范性房屋結構及施工管理的要求,提倡采用裝配式標準化簡易房結構,有條件的配置空調設備,區域應符合防臺、防洪、防澇要求。環境綠化應保持整齊美觀,無垃圾和污水。
4.1.4.4建立逐級防火責任制,有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有義務消防隊(組),消防器材配備合理、齊全有效;有消防設施布置、逃生路線和出口圖標,每月應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并有記錄;
4.1.4.5重點部位消防工作要定點、定人、定措施;加強消防安全培訓,對火災隱患能及時發現并立即整改;不發生一般及以上等級火災事故。
4.1.5認真實施企業形象視覺識別系統,生活區、辦公區應印制有中交集團徽標和企業名稱,有宣傳四航發展戰略目標、四航精神、四航價值觀和激勵員工優質、高效、安全干好工程的標識;設立工程銘牌、安全生產紀律牌、企業文化宣傳牌等。
4.1.6辦公用房應按項目部的工作職能設置各辦公部、室,各辦公室門口應有部、室標牌。生活設施應包括:宿舍、食堂、活動室、浴室、廁所等。
4.1.7辦公室、員工宿舍、生活設施布局合理、整齊有序,門窗完好無損;室內外環境整潔,物品不亂堆亂放,不亂拉電線,有節水節電措施。
4.1.8寒冷地區在冬季需配置取暖設施,并在使用前經安全檢查合格。
4.2生活區
4.2.1生活區(宿舍、食堂)應當盡量與辦公區域分開,如采用規范房屋結構或磚木結構,墻面應抹灰刷白,地面硬化處理,保證通風采光,保持清潔衛生。
4.2.2生活飲用水源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設專人供水和專用保溫飲水桶,
4.2.3宿舍應當遠離施工區域,以保證安靜的環境條件。
4.2.4食堂的設置應當遠離廁所、垃圾場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場所。
4.2.5廁所布局合理,蹲位與人數比例按常規設置,有條件的應設置水沖式廁所。
4.2.6?廁所、沖涼房等公共衛生設施能正常使用,廁所要建有化糞池。衛生有專人負責,定時清掃、清掏,保持清潔衛生。
4.2.7生活污水應符合排放標準后方能排出。生活垃圾應定點堆放、落實處置途徑并及時處理,嚴禁亂扔亂棄。
4.3辦公區
4.3.1辦公用房應與生活用房、機具及材料停放場地應適當分開,場地及主要道路應硬化處理并適當綠化。
4.3.2辦公區圍墻進出口通道應設置大門,有嚴格的值班警衛制度,配備必須的值班警衛人員,有明確的責任;
4.3.3大門醒目處應按《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標識指南》的有關規定,懸掛中交集團徽標和企業名稱的標識牌,有標明工程項目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和開工日期、施工許可證批準文等工程銘牌和安全生產紀律牌、企業文化宣傳牌等。
4.3.4辦公區大門內應空置一定的場地,中央應設置一支中交集團規定標識的司旗、一支安全旗標識旗及一支國旗的旗桿,正對大門。
4.3.5有比較規范的“圖、表、欄”,即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組織機構框架圖、工程形象進度圖、施工網絡圖、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圖、創建文明工地目標措施表、廠務公開欄、勞動競賽評分欄等。
4.3.6主要領導辦公室、資料室、庫房、財會室、貴重儀器(物品)存放點、食堂儲物柜、飲水爐等重要部位有防范措施,不發生惡性事件和破壞事故,不發生大宗財物被盜。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19*12月26日通過);
5.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
5.3《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全國人大常委會1997年11月1日通過);
5.4《突發公共衛生事故應急條例》(國務院常務會議2003年5月9日通過)。
5.5?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標識指南
5.6?四航局《創建文明工地、文明船舶管理辦法》
6?附錄
6.1生活區、辦公區文明建設檢查表
篇2:項目部生活辦公設施建設工作規定
1概述
為規范項目部工作環境、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建設的管理,保障員工安全和健康,營造文明舒適健康的生活、辦公環境,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各工程項目經理部(以下簡稱項目部)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的管理,包括生活區、辦公區建設,水電消耗、垃圾處理、化糞池、場區綠化等。
3職責和權限
3.1項目部應按照創建文明工地要求及《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標識指南》,推行現代管理方法,在工程開工前,將項目部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工作納入施工組織設計。
3.2項目部應有一名領導分管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工作。
3.2.1負責根據本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組織制定生活區、辦公區的平面圖和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施工方案。
3.2.2負責組織實施項目部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施工方案,并落實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的資源條件。
3.2.3負責檢查考核本規定的實施效果,不斷改進和完善項目部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管理。
3.3項目部應有具體的職能部門負責項目部的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工作。
3.3.1分管部門負責制定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方案,報項目部分管領導審批后執行,并負責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日常管理工作。
3.4項目部應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項目部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的相關工作:
3.4.1辦公室、后勤部門、安全部門,應做好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的選址、安全評估或評價、消防、治安保衛等工作。
3.4.2財務部門,應配合做好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有關費用的收支和結算。
3.4.3機務部門,應配合做好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臨時設施建設用電負荷的校核及有關機械電動設備的維修保養。
4實施要求
4.1生活區、辦公區設施建設
4.1.1生活區、辦公區應科學選址,選擇不容易受到海嘯、臺風、強風、風暴潮、洪水等自然災害正面襲擊和選擇上風方向不容易受到有毒氣體、廢氣等污染危害以及地下沒有地下管線或原存放生產過危險化學品的場所,與山坡、圍墻、塔吊、高壓電線等之間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盡量遠離噪聲、廢氣等污染源,無坍塌或高空墜物等危及安全的隱患。
4.1.2生活區、辦公區建設視環境需要,一般使用硬質材料圍墻,圍墻高度不低于2米,防盜設施可靠。
4.1.3生活區、辦公區場地及主要道路應硬化處理,區容區貌整齊美觀,綠化布局合理。
4.1.4?生活區、辦公區消防設施和安全通道,供電設施和線路、給排水管網和供排氣管網應布置合理。
4.1.4.1生活區、辦公區應具備通水、通電條件。
4.1.4.2生活區、辦公區布局及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服務標準,并在依法取得施工許可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將消防設計文件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4.1.4.3生活、辦公用房應當實用美觀、隔熱通風,符合規范性房屋結構及施工管理的要求,提倡采用裝配式標準化簡易房結構,有條件的配置空調設備,區域應符合防臺、防洪、防澇要求。環境綠化應保持整齊美觀,無垃圾和污水。
4.1.4.4建立逐級防火責任制,有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有義務消防隊(組),消防器材配備合理、齊全有效;有消防設施布置、逃生路線和出口圖標,每月應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并有記錄;
4.1.4.5重點部位消防工作要定點、定人、定措施;加強消防安全培訓,對火災隱患能及時發現并立即整改;不發生一般及以上等級火災事故。
4.1.5認真實施企業形象視覺識別系統,生活區、辦公區應印制有中交集團徽標和企業名稱,有宣傳四航發展戰略目標、四航精神、四航價值觀和激勵員工優質、高效、安全干好工程的標識;設立工程銘牌、安全生產紀律牌、企業文化宣傳牌等。
4.1.6辦公用房應按項目部的工作職能設置各辦公部、室,各辦公室門口應有部、室標牌。生活設施應包括:宿舍、食堂、活動室、浴室、廁所等。
4.1.7辦公室、員工宿舍、生活設施布局合理、整齊有序,門窗完好無損;室內外環境整潔,物品不亂堆亂放,不亂拉電線,有節水節電措施。
4.1.8寒冷地區在冬季需配置取暖設施,并在使用前經安全檢查合格。
4.2生活區
4.2.1生活區(宿舍、食堂)應當盡量與辦公區域分開,如采用規范房屋結構或磚木結構,墻面應抹灰刷白,地面硬化處理,保證通風采光,保持清潔衛生。
4.2.2生活飲用水源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設專人供水和專用保溫飲水桶,
4.2.3宿舍應當遠離施工區域,以保證安靜的環境條件。
4.2.4食堂的設置應當遠離廁所、垃圾場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場所。
4.2.5廁所布局合理,蹲位與人數比例按常規設置,有條件的應設置水沖式廁所。
4.2.6?廁所、沖涼房等公共衛生設施能正常使用,廁所要建有化糞池。衛生有專人負責,定時清掃、清掏,保持清潔衛生。
4.2.7生活污水應符合排放標準后方能排出。生活垃圾應定點堆放、落實處置途徑并及時處理,嚴禁亂扔亂棄。
4.3辦公區
4.3.1辦公用房應與生活用房、機具及材料停放場地應適當分開,場地及主要道路應硬化處理并適當綠化。
4.3.2辦公區圍墻進出口通道應設置大門,有嚴格的值班警衛制度,配備必須的值班警衛人員,有明確的責任;
4.3.3大門醒目處應按《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標識指南》的有關規定,懸掛中交集團徽標和企業名稱的標識牌,有標明工程項目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和開工日期、施工許可證批準文等工程銘牌和安全生產紀律牌、企業文化宣傳牌等。
4.3.4辦公區大門內應空置一定的場地,中央應設置一支中交集團規定標識的司旗、一支安全旗標識旗及一支國旗的旗桿,正對大門。
4.3.5有比較規范的“圖、表、欄”,即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組織機構框架圖、工程形象進度圖、施工網絡圖、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圖、創建文明工地目標措施表、廠務公開欄、勞動競賽評分欄等。
4.3.6主要領導辦公室、資料室、庫房、財會室、貴重儀器(物品)存放點、食堂儲物柜、飲水爐等重要部位有防范措施,不發生惡性事件和破壞事故,不發生大宗財物被盜。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19*12月26日通過);
5.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
5.3《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全國人大常委會1997年11月1日通過);
5.4《突發公共衛生事故應急條例》(國務院常務會議2003年5月9日通過)。
5.5?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標識指南
5.6?四航局《創建文明工地、文明船舶管理辦法》
6?附錄
6.1生活區、辦公區文明建設檢查表
篇3:衛生技術人員梯隊建設計劃和管理措施
衛生技術人員梯隊建設計劃和管理措施
1.目的
加強醫院人才隊伍建設,保障醫院高速穩定發展。
2.范圍
適用于人才引進及培養工作。
3.內容
1.人才隊伍建設
(1)實施總量控制,結果調整,微觀靈活放開原則。醫院總人數按病床定編,總理實行宏觀控制管理,分類管理、科學合理設置崗位。按專業、技術、年齡結構進行調整與擴充,衛生技術人員穩定在85%,行政工勤(含副系列)占15%;制定各科室人力資源配置原則和實施方案,以病人為中心,按需設置定編。
(2)統籌規劃,招聘高學歷人才,加快人才隊伍的梯隊建設。依據醫院專業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逐步地招聘高學歷人才,招聘的形式有重點,有選擇的到國內知名醫學類院校直接招聘,社會公開招聘。為吸引優秀的博士、碩士研究生老我院工作,醫院將采取兩項措施: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改善醫院的硬件設施和外部環境,為他們營造良好、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二是制定相應的招聘高學歷人才政策,加大高學歷人才招聘力度。按照醫院發展規劃,今后5年內至少招聘博士研究生30名,碩士研究生200名。
(3)引進由專業特長的學科帶頭人和急需人才,積極開展新項目,促進醫院專業學科的發展。面向社會招聘“成品”人才,凡符合我院高層次人才引進規定,愿到我院從事醫學臨床診療工作,優先聘用。
(4)創新人才培訓機制,儲備有用之才。
a)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前沿水平的學科帶頭人,5年內重點選拔40—50名中青年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其中5-10名成為國內同學科領域知名專家,8—15名成為省內同學科領域知名專家。人才梯隊建設的五年目標:擁有一定數量的50歲左右的學術帶頭人;45歲左右在省內由一定知名度的學科接班人;40歲左右在技術上嶄露頭角的重點培養對象;35歲左右發展前途和極具潛力的后備人才。制度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選派優秀中青年骨干到國內一流醫院深造,利用參加學術會獲取新信息、新技術、新思路。不斷探索培養學科帶頭人的新途徑。鼓勵創新創業,營造有利于學科帶頭人成長的良好環境氛圍;
b)提高在職學歷教育,堅持院校培養為主,自學為輔,鼓勵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到國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攻讀在職學歷、學位,優化學歷結構;
c)加強繼續教育,使衛生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不斷優化。醫院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建立醫院自主、個人自覺的繼續教育運行機制和終身學習體系,把繼續教育作為晉級,晉升和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必備條件。
(5)加強與國內知名大醫院合作,帶動我院專業學科的快速發展。
2.在未來五年內與國內知名大醫院的合作與交流,對重點專業進行重點扶持的計劃:
(1)具有針對性地引進國內外知名大醫院的先進技術。
(2)聘請客座專家為我院重點專業的兼職教授,定期來院進行講學核技術指導。
(3)選派專業人才到國內知名大醫院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通過技術引進,客座教授的技術指導,專業人才的培訓,帶動專業的快速發展,使其重點專業水平在我市乃至我省同專業中達到領先水平,爭取創出市級乃至省級的拳頭專業并通過對重點專業的扶持來帶動其他專業的發展。
3.保障措施
(1)堅持重業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關鍵崗位傾斜的原則,建立按崗定酬、按業績定酬的分配制度。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學歷條件,穩定學術技術帶頭人隊伍。
(2)高薪招聘有專業特長的學科帶頭人(市級以上拔尖人才),凡待研究課題來院的人才,醫院確保科研啟動經費到位。協助辦理家屬調動、工作安排及子女入學,優先選拔派往先進國家進修學習。
(3)改革現行用人制度和獎勵辦法,破格任用和重獎學術、技術成就卓著、有創新成果者,獎勵有創新思路或有開發前景的課題研究者。加大獎勵力度,拿出專項資金鼓勵大家發表論文。
(4)不斷開闊視野,改變觀念,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制定政策鼓勵職工外出進修學習,提供機會走出國門,向國際先進學習,舉辦學術講座,創建良好的學習風氣,創造濃厚的學歷氛圍。
(5)建立健全科學的衛生人才評價體系和使用機制:堅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建立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檔案(學歷,學位、執業證書,職稱證書等資料),依據標準和程序對各類各級醫護人員的履職能力、技術能力、服務質量、職業道德進行評價,量才用人,擇優聘任,科學選拔。
(6)加快我院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推行人事聘用、薪酬分配和崗位考核制度,創新人才激勵競爭機制,重點抓住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三個重要環節,使優秀人才脫衣而出。
(7)提高引進人才質量。堅持公開、公正、透明的選拔人才原則,嚴格按照醫院引進人才標準和程序招聘人才,引進人才層次不斷提高,人才選拔程序不斷優化。
(8)為優秀人才搭建發展平臺。依據各專業特點設置等級崗位,為專業技術人員搭建悌式奮斗目標,制度崗位任職條件和任期目標,實行競爭上崗、聘約管理。
(9)全院要從戰略高度認識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列入議事日程,擺到突出位置,要把人才培養經費列入財政計劃,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技師研究解決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在今后醫院的發展與建設中,我院要在此基礎上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有特色的、有競爭力的明星醫院。總體達到市級先進水平,在全省達到骨干地位。我們將以寬廣的技術平臺吸引人才,以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滿足人才,以和諧的氛圍留住人才,以競爭的機制激勵人才,以輝煌的事業造就人才,以人性化法規制度保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