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泥攪拌樁監理實施細則

水泥攪拌樁監理實施細則

2024-07-10 閱讀 6999

依據標準?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水泥及外摻劑質量設計要求查產品合格證書或抽樣送檢2水泥用量參數指標查看流量計3樁體強度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4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一般項目1機頭提升速度m/min≤0.5量機頭上升距離及時間2樁底標高mm+200測機頭深度3樁頂標高mm+100

-50水準儀(最上部500mm不計入)4樁位偏差mm<50用鋼尺量5樁徑<0.04D用鋼尺量,D為樁徑6垂直度%≤1.5經緯儀7搭接mm>200用鋼尺量注:主控項目全面檢查,一般項目可按20%抽查。質量標準依據標準?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水泥及外摻劑質量設計要求查產品合格證書或抽樣送檢2水泥用量參數指標查看流量計3樁體強度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4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一般項目1機頭提升速度m/min≤0.5量機頭上升距離及時間2樁底標高mm+200測機頭深度3樁頂標高mm+100

-50水準儀(最上部500mm不計入)4樁位偏差mm<50用鋼尺量5樁徑<0.04D用鋼尺量,D為樁徑6垂直度%≤1.5經緯儀7搭接mm>200用鋼尺量注:主控項目全面檢查,一般項目可按20%抽查。

控制點

1.防止攪拌不均勻⑴施工前對整套設備進行檢修,檢查攪拌機及各種計量設備使之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⑵保證攪拌時間,增加拌和次數,提高攪拌轉數,調整鉆進速度

⑶保證單位時間注漿相等,不得中斷注漿

⑷拌制固化劑(水泥或水泥砂漿以及減水劑)不得任意加水,保證水灰比及拌合程度2.防止噴漿不正常⑴設備經試運轉,保證正常工作

⑵噴漿口采用逆止閥(單向球閥)防止泥土倒灌

⑶泵與輸漿管應清洗干凈,在集漿池上方細篩過濾防止雜物倒入

⑷保證水灰比合適3.防止抱鉆,冒漿⑴硬土層下沉太慢時適量沖水

⑵提高樁頂處水泥摻量,一般為15%左右。

⑶提高攪拌速度,減小鉆進速度防止冒漿4.樁頂強度低⑴樁頂標高1m內進行復攪加注漿

⑵提高樁頂處水泥摻量,一般為15%左右。

⑶實際樁頂標高預留1/2m鑿除部分。風險分析:

水泥攪拌樁作為無支撐檔土結構,在基坑開工程中使用頻率相當高,施工工藝日趨成熟。攪拌樁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樁位準確,保證垂直度偏差在允許偏差范圍內,以保證基坑開挖工程順利施工。作為防水擋土設施,水泥攪拌樁之間搭接對工程最終質量影響甚大,施工過程中經常對施工機械進行檢查,保證其正常運行,另外,加強漿液管理,保證前后臺協調一致。由于攪拌樁送漿時需要一定壓力,應對周圍敏感建筑物、管線進行監測,做到信息化施工。施工過程中如發生意外事故,如停漿、冒漿、抱鉆等,應會同有關人員妥善處理,并應對處理措施可行性進行周密研究,確保工程質量。如地下水有流速,施工采用攪拌樁應慎重考慮。

無支撐水泥攪拌樁分項工程,如在冬期施工,混凝土摻加的防凍劑必須確認合格,劑量要準確,攪拌水、骨料加熱、保溫、養護必須符合冬期施工要求,防止混凝土受凍的質量事故的發生。預檢項目:

1.施工方案?(1)人員、機械配備

(2)施工參數

(3)成樁順序

(4)質量保證措施2.施工場地平整、堅實、清理好地下、地上障礙物3.施工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正常4.原材料(水泥外摻劑)符合質保書試驗項目:——按設計要求

1.成樁試驗確定施工參數2.成樁后七天內質量跟蹤檢驗?用輕便觸探器中勺鉆鉆取樁身土樣觀察和判別樁身強度。3.水泥土試塊制作樁頭取樣做抗壓強度試驗,承重樁應取90d后試件,支護樁取28d后試件4.單樁或復合地基的靜載試驗達到28d齡期時按每個場地不少于三點做靜載試驗旁站檢查:

1.鉆進就位設備平整度,導向架垂直度2.樁底噴漿≥30秒3.故障停漿后繼續鉆進應下沉1/2m搭接斷樁后,再次提升4.搭接時間超過24小時?超過上述時間,最后一根樁應空鉆留出榫頭,以待下一根樁搭接實測檢查:

1.樁位位置按圖要求2.鉆進速度,機頭提升速度,送漿壓力??按設計規范要求3.水泥用量,水灰比?按設計要求;一般水泥摻入量10%~15%(即每立方米土體滲入水泥180~250kg)水泥漿的水灰比選用0.45~0.554.現場記錄及時、規范、準確5.樁長按設計要求6.原材料應符合質保書隱蔽工程驗收:

提供資料:施工組織設計水泥質保書,復驗單水泥土試塊報告攪拌樁施工匯總表,原始記錄施工竣工圖技術核定單工程量變更簽證事故處理報告

篇2:水泥攪拌樁監理實施細則

依據標準?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水泥及外摻劑質量設計要求查產品合格證書或抽樣送檢2水泥用量參數指標查看流量計3樁體強度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4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一般項目1機頭提升速度m/min≤0.5量機頭上升距離及時間2樁底標高mm+200測機頭深度3樁頂標高mm+100

-50水準儀(最上部500mm不計入)4樁位偏差mm<50用鋼尺量5樁徑<0.04D用鋼尺量,D為樁徑6垂直度%≤1.5經緯儀7搭接mm>200用鋼尺量注:主控項目全面檢查,一般項目可按20%抽查。質量標準依據標準?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水泥及外摻劑質量設計要求查產品合格證書或抽樣送檢2水泥用量參數指標查看流量計3樁體強度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4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定辦法一般項目1機頭提升速度m/min≤0.5量機頭上升距離及時間2樁底標高mm+200測機頭深度3樁頂標高mm+100

-50水準儀(最上部500mm不計入)4樁位偏差mm<50用鋼尺量5樁徑<0.04D用鋼尺量,D為樁徑6垂直度%≤1.5經緯儀7搭接mm>200用鋼尺量注:主控項目全面檢查,一般項目可按20%抽查。

控制點

1.防止攪拌不均勻⑴施工前對整套設備進行檢修,檢查攪拌機及各種計量設備使之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⑵保證攪拌時間,增加拌和次數,提高攪拌轉數,調整鉆進速度

⑶保證單位時間注漿相等,不得中斷注漿

⑷拌制固化劑(水泥或水泥砂漿以及減水劑)不得任意加水,保證水灰比及拌合程度2.防止噴漿不正常⑴設備經試運轉,保證正常工作

⑵噴漿口采用逆止閥(單向球閥)防止泥土倒灌

⑶泵與輸漿管應清洗干凈,在集漿池上方細篩過濾防止雜物倒入

⑷保證水灰比合適3.防止抱鉆,冒漿⑴硬土層下沉太慢時適量沖水

⑵提高樁頂處水泥摻量,一般為15%左右。

⑶提高攪拌速度,減小鉆進速度防止冒漿4.樁頂強度低⑴樁頂標高1m內進行復攪加注漿

⑵提高樁頂處水泥摻量,一般為15%左右。

⑶實際樁頂標高預留1/2m鑿除部分。風險分析:

水泥攪拌樁作為無支撐檔土結構,在基坑開工程中使用頻率相當高,施工工藝日趨成熟。攪拌樁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樁位準確,保證垂直度偏差在允許偏差范圍內,以保證基坑開挖工程順利施工。作為防水擋土設施,水泥攪拌樁之間搭接對工程最終質量影響甚大,施工過程中經常對施工機械進行檢查,保證其正常運行,另外,加強漿液管理,保證前后臺協調一致。由于攪拌樁送漿時需要一定壓力,應對周圍敏感建筑物、管線進行監測,做到信息化施工。施工過程中如發生意外事故,如停漿、冒漿、抱鉆等,應會同有關人員妥善處理,并應對處理措施可行性進行周密研究,確保工程質量。如地下水有流速,施工采用攪拌樁應慎重考慮。

無支撐水泥攪拌樁分項工程,如在冬期施工,混凝土摻加的防凍劑必須確認合格,劑量要準確,攪拌水、骨料加熱、保溫、養護必須符合冬期施工要求,防止混凝土受凍的質量事故的發生。預檢項目:

1.施工方案?(1)人員、機械配備

(2)施工參數

(3)成樁順序

(4)質量保證措施2.施工場地平整、堅實、清理好地下、地上障礙物3.施工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正常4.原材料(水泥外摻劑)符合質保書試驗項目:——按設計要求

1.成樁試驗確定施工參數2.成樁后七天內質量跟蹤檢驗?用輕便觸探器中勺鉆鉆取樁身土樣觀察和判別樁身強度。3.水泥土試塊制作樁頭取樣做抗壓強度試驗,承重樁應取90d后試件,支護樁取28d后試件4.單樁或復合地基的靜載試驗達到28d齡期時按每個場地不少于三點做靜載試驗旁站檢查:

1.鉆進就位設備平整度,導向架垂直度2.樁底噴漿≥30秒3.故障停漿后繼續鉆進應下沉1/2m搭接斷樁后,再次提升4.搭接時間超過24小時?超過上述時間,最后一根樁應空鉆留出榫頭,以待下一根樁搭接實測檢查:

1.樁位位置按圖要求2.鉆進速度,機頭提升速度,送漿壓力??按設計規范要求3.水泥用量,水灰比?按設計要求;一般水泥摻入量10%~15%(即每立方米土體滲入水泥180~250kg)水泥漿的水灰比選用0.45~0.554.現場記錄及時、規范、準確5.樁長按設計要求6.原材料應符合質保書隱蔽工程驗收:

提供資料:施工組織設計水泥質保書,復驗單水泥土試塊報告攪拌樁施工匯總表,原始記錄施工竣工圖技術核定單工程量變更簽證事故處理報告

篇3:某水泥土攪拌樁濕法監理實施細則

水泥土攪拌樁濕法監理實施細則

為了更好的對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充分發揮監理的監督和管理的作用,特制定水泥土攪拌樁濕法監理實施細則。

1、總則

工程監理改建工程項目中,大部分軟土地基處理采用濕噴樁進行加固處理。濕噴樁是利用水泥或水泥系材料為固化劑,通過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就地將原位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形成水泥土圓柱體。由于固化劑和土之間產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圓柱樁體具有一定的強度,樁體周圍的土得到部分改善,組成具有整體性、水穩性和一定強度的復合地基,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不均勻沉降,達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2、施工前的監理實施細則

濕噴樁施工的場地,事先回填整平到設計高程,清除雜物,查明施工段落上空和地下有無管線。若有,承包人應提前向監理組和指揮部匯報,以便及時妥善解決。

2.1機械設備監理實施細則

2.1.1濕噴樁機必須采用專用濕噴樁機,嚴禁采用粉噴樁機改裝。鉆頭應為雙十字鉆頭,嚴禁使用利用自重下沉和無檔位直接利用卷揚機進行提升的鉆機。輸送管長度一般不大于60m,擺放平順,管道最大長度不得大于80m,接頭最多不超過兩個。機械動力應大于45kw以上,鉆頭葉片三層,每層兩片,上下間距為30cm水平刀片與水平夾角為30℃,每片葉片寬10cm:鉆頭的直徑磨損不得大于2cm

2.1.2每臺濕噴樁必須配備能夠自動記錄、打印處理深度,單位長度水泥漿用量,復攪深度、水泥漿比重的電腦記錄裝置,即能打印每根樁施工過程中鉆頭每次下鉆深度及提高高度的全過程記錄和水泥漿漿量、水泥漿用量曲線圖和水泥漿比重,所有數據必須實時打印。

2.1.3所有的電流表、電壓表合和電腦計量裝置以及泥漿泵壓力表等裝置必須經過計量部門的標定認可,關鍵設備上計量部門的簽封應完整,每臺設備必須經監理人員現場試樁后由駐地監理組統一發放進場設備準許證方可使用。

2.1.4對檢查合格的機組進行編號、掛牌,要表明鉆機的編號、機長、質檢員、技術員等相關內容。

2.1.5施工前丈量鉆桿的長度,并標上顯著的標志,以便掌握鉆桿鉆入深度、復攪深度、保證設計樁長

2.2進場材料的監理實施細則

2.2.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應對廠家進行考察、了解。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與技術規范的標準,供應量應能滿足施工進度要求。外摻劑為生石膏粉,參考摻入量為2%(占水泥重量),生石膏粉中SO4含量不小于40%,0.08mm方孔篩篩余小于15%,該石膏粉與水按1:O.5混合后,在密閉條件下48小時不產生凝結

2.2.2建立進場水泥批次、數量、出廠日期、檢驗批復文件的編號、現場存放地點以及相應所使用的施工路段的原材料臺帳制度,要求現場監理簽字確認

2.2.3進場水泥要按規范要求存放和保管,要防潮、防雨,對受潮、結塊的嚴禁使用

2.2.4建立各樁機的施工記錄臺帳,并隨時檢查及時簽證,其統計數據用以對實際用量進行總量核對。

2.3測量放樣監理實施細則

根據事前經監理組批準的樁位布置圖,準確放樣,并用木樁或竹簽標示樁位,杜絕邊施工邊放樣,樁位必須經監理組測量工程師認可。

2.4現場工藝性試樁監理實施細則

2.4.1為確定各種技術參數,按首件工程認可制要求進行工藝性試樁,施工參數包括輸漿走漿的時間、停漿時間、攪拌軸下鉆提鉆的速度(檔位)電流值以及到達硬質層時電流突變的位置等;各項技術參數參考值如下:

下鉆速度,參考值V=0.5-1.0m/min提鉆速度,參考值V=0.5-0.8m/min攪拌速度,參考值V=30-50r/min噴漿時管道壓力,參考值0.2-0.6MPa

2.4.2試樁時必須在監理人員的監督下進行,試樁成功后承包人必須對試樁進行總結,并對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監理組對其施工工藝提出復評意見,總監提出終評意見,并形成首件工程總結報告,并將取得的施工工藝參數掛牌標明在施工現場以便執行檢查。

3、施工操作監理實施細則

3.1施工場地要求整平到整平高程,必須清除地面以下的一切障礙物(包括石塊、樹根、垃圾等),對水塘地段應排水清淤,清淤后再回填粘性土(不得回填雜土)至整平高程

3.2鉆孔前準確測放軸線和樁位,并用竹簽或木樁標定,樁位布置與設計圖誤差不得大于5cm。

3.3嚴格控制鉆孔下鉆深度,噴漿高程及停漿面,確保樁長和噴漿量達到規定要求,水泥損耗不得大于1%。

3.4為確保攪拌樁的垂直度,應注意起吊設備的平整度和導向架對地面的垂直度,一般應使垂直度偏差不超過1.5%。

4、施工過程控制監理實施細則

4.1對承包人自檢體系、質保措施的監理實施細則

4.1.1檢查施工工藝流程是否滿足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的要求,特別是注意打設深度和水泥用量的控制方法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4.1.2檢查承包人的自檢體系,必須保證每臺樁機、任何施工時間都至少有一名自檢員在場,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和施工記錄

4.1.3檢查承包人的質量保證措施的落實,包括對進場材料的檢查制度,保證現場施工質量控制,施工記錄真實、及時、規范的制度,以及配合現場監理人員實施旁站監理的制度

4.2對承包人施工工藝的監理實施細則

4.2.1定位

樁機到達指定樁位后對中,當地面起伏不平時,應調整樁機身,使設備保持水平攪拌軸呈豎直狀態防止樁體傾斜;

4.2.2攪拌下沉

下鉆時,噴漿口到達地面線電腦開始計數,此時操作人員應通知質檢人員和現場監理,對起點進行確認。確認后即可下鉆,攪拌軸下沉過程中速度可由電流表的電流控制,工作電流不應大于額定的電流值,在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值幾乎為定值,當電流值突變時說明已鉆到硬質層,再繼續下鉆50cm作為最后的樁長;

4.2.3漿液的制備與輸送。

按要求配置水泥漿,嚴格控制水泥漿的比重,對每盤漿體進行抽檢,檢測合格的水泥漿方可泵送,壓力控制在0.4~0.6Mpa;水泥漿拌和時間不得少于3分鐘,制備好的水泥漿不得離析、沉淀,水泥漿存放時間不得大于2小時,否則應予廢棄。已制備好的水泥漿在倒入漿池時,應加篩過濾,以免漿內結塊。

4.2.4噴漿攪拌提升。

攪拌軸下鉆到設計深度后,開啟灰漿泵,按先前確定的速度(檔位)均勻的邊噴漿邊提升;為了保證樁的完整性,應嚴格控制噴漿停漿時間,開鉆后要連續作業,嚴禁在尚未噴漿的情況下進行提鉆作業。為了保證樁體漿體的均勻

性,濕噴樁下鉆時不宜噴漿。

4.2.5重復攪拌

攪拌軸提升至設計頂標高時,關閉灰漿泵,集料斗中的水泥漿應正好用完。為使軟土和水泥漿攪拌更加均勻,必須再次將攪拌軸邊旋轉邊沉入土中至設計深度后,再將攪拌軸提升出地面;

4.2.6清理移位

在噴漿結束攪拌軸提出地面后將粘附在攪拌頭上的泥土清洗干凈,然后移位。當被加固的土質很差,攪拌機一次噴漿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常采用兩次噴漿在復攪時補足漿量,然后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4.2.7填寫施工記錄

施工記錄可反映每根樁施工全過程的真實情況,應按照規范規定的內容填寫,凡是需要了解的施工問題,都應從施工記錄上找到答案。

4.3施工現場管理監理實施細則

濕噴樁屬隱蔽工程,其質量控制應貫穿于施工全過程,故施工過程中,經理部質檢員及技術人員要參與各環節的管理,工程監理實行全過程旁站。現場監理人員做好現場監理記錄,并檢查承包人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質檢人員是否能跟班管理和及時處理問題,若未能落實質保措施,要責令整改直至下達停止該施工隊伍的施工。

4.3.1為保證樁端施工質量,當漿體到達噴漿口后,應噴漿30s,再均勻攪拌提升,距離地面一米時減慢提升速度,距離地面25cm的位置停止噴漿但應注意停留幾秒鐘的時間,保證樁頭施工質量;

4.3.2嚴格控制下鉆深度、噴漿高程及停漿面,確保樁長和噴漿量達到規定要求。

4.3.2濕噴樁要穿透軟土層到達強度相對較高的持力層,并深入土層50cm,持力層深度除根據地質資料外,還應根據鉆進電流表的讀數來確定,當鉆桿鉆進時電流表的讀數明顯上升,說明已進入硬土層,如能持續50cm以上,則說明已進入持力層。如實際樁長與設計樁長不符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a、如達到設計樁長軟土層仍未穿透時,應繼續鉆進,直至深入持力層50cm為止

b、如未達到設計樁長在已探明已鉆至硬土層的情況下,至少應深入持力層50cm

c、凡是施工樁長與設計樁長不符時,分析原因及時匯報,經現場工程監理簽任,經工程監理組報總監認可;如出現大面積樁長不符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報指揮部及設計院進行設計變更。

4.3.3復攪必須達到全樁長

4.3.4對輸漿管要經常檢查,不得漏漿,其直徑以49~53mm為宜

4.3.5進場施工的每臺鉆機都必須試樁,以確認每臺鉆機的工藝,性能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清除出場。

4.3.6水泥漿從拌和機倒入儲漿桶時,需過濾、清除雜物。儲漿桶容量要適當,既不會造成漿體不足而斷樁,又能避免多余漿體留在桶內造成浪費;

4.3.7施工時因故停漿,要及時記錄中斷深度,如停機超過3h,為防止漿體結硬堵管,應盡快對輸漿管路進行清洗;在12h內采取補噴處理措施,必須將攪拌軸下沉至停漿點以下1.0m,等恢復供漿再噴漿提升。并將補噴情況填報于施工記錄內,超過12h的應采取補樁措施

4.3.8采用濕噴樁處理的小型構造物路段,承包人施工前需將原地面整平至整平高程,整平高程應高于基礎底標高50cm,帶施工結束后,需經檢測達到良好以上才能挖至樁頂標高,然后施工構造物基礎。開挖基孔時,基底標高以上50cm,用人工開挖,以防斷樁;

4.4質量檢查及驗收監理實施細則

4.4.1質量檢查的監理實施細則

a.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檢查噴漿量、樁長、復攪長度以及是否進入持力層及施工過程中有無異常現象,記錄處理方法以及措施。

b.濕噴樁成樁七天后,由承包人(現場監理、駐地監理組、業主質檢人員到場)進行開挖自檢,觀察樁體成型情況及攪拌均勻程度,測量成樁直徑,并如實做好記錄,并采用輕便觸探儀檢查樁的質量,根據擊數用對比法判定樁身強度,抽檢頻率2%,如發現凝體不良現象等情況,應及時報廢補樁。

c.成樁28天后由現場監理工程師(駐地監理組及指揮部質檢人員到場地隨機指定,要樁體上部樁頂以下0.5cm,1.0cm,1.5cm)截取整段樁體并分成三段進行樁的無側限抗壓強試驗,28天的無側限抗壓強度≥1.0Mpa并推算90天的無側限抗壓強,無側限抗壓強度≥1.2Mpa

d.在以上檢查合格的前提下,由指揮部指定的檢測單位組織進行全身的鉆芯及標貫試驗,抽查頻率為2‰,主要檢查:是否貫穿軟土層樁身的長度,噴漿量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樁身成型情況,水泥土攪拌均勻程度、樁身的強度。抽查中如出現實際施工長度與設計長度不符的樁,并以此數據作為計量的一個依據。

4.4.2濕噴樁質量檢驗標準的監理實施細則

濕噴樁施工質量允許偏差符合下表要求,質量檢驗合格后監理工程師應填寫濕噴樁現場質量檢驗報告單表

檢查項目質量標準檢查方法和頻率

樁位偏差(mm)≤50抽查2%

深度偏差(mm)≤50抽查2%

樁徑(mm)不小于設計抽查2%

樁長(mm)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

傾斜度(%)≤1.5查施工記錄

單樁用漿量誤差(%)<1查施工記錄

樁體無側限抗壓強度(Mpa)不小于設計2‰

4.4.3工程驗收段落施工結束后,應對完成的濕噴樁進行檢測。檢測的內容:外觀成型,樁距、樁徑樁數。并報指揮部檢測中心進行抽查。

5、試驗的監理實施細則

5.1水泥試驗、外加劑試驗、水泥土配合比試驗

5.2鉆芯取樣,檢測頻率為2‰

6、監理日記應記錄內容的監理實施細則

施工日期、施工段落、樁距、樁徑、樁長、水泥臺賬的記錄等

7.濕噴樁施工及監理用表的監理實施細則

7.1中間檢驗申請單7.2工程報驗單7.3漿體攪拌樁現場質量檢驗報告單7.4濕噴樁成樁現場開挖目測情況記錄表7.5濕噴樁的強度質量檢測結果匯總表7.6濕噴樁施工原始記錄7.7水泥用量臺賬7.8濕噴樁樁位平面圖7.9濕噴樁施工電腦記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