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防汛管理制度范文

消防防汛管理制度范文

2024-07-10 閱讀 2880

1、消防工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立足于自防自救,落實各項防火措施。

1.1分公司布置和組織本單位的防火宣傳教育工作。

1.2定期組織防火檢查,研究整改火險隱患和不安全因素。

1.3對專職、義務消防組織和職工,加強管理教育和學習訓練,

1.4發生火災后,立即報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積極組織補救,協助有關部門追查火災事故原因,并提出處理意見。

1.5進行季節性和專業性防火檢查,監督執行防火制度,督促解決火險隱患。

2、施工現場必須設置臨時消防設施和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

3、高層建筑施工現場的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必須與建筑物高度同步裝備:設消防水池、高壓水泵,高壓水泵應專線供電,供水管直徑應不小于76㎜。每層設直徑為65㎜的消防接口,從第四層起,每隔一層配備一條長度為20米的消防水帶。

4、根據不同場所中可能發生火險的物料、器材的性質,按規定選用和配備各種類型、規格的手提滅火器,配備的數量要求如下(以面積為單位):

4.1電機房、電工房、垂直運輸設備的操作室、值班室、臨時動火作業場所等配備不少于1個。

4.2易燃易暴物品庫、可燃物堆放場、木制作場所等,50㎡以內配備不少于2個。非易燃的材料庫每50㎡內不少于1個。

5、消防器材管理

5.1建立嚴格的消防器材管理制度,指定專人保管,落實責任。

5.2各種消防器材是消防專用工具,受國家法律保護,嚴禁他用,如有違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處理,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5.3各種消防器材用于撲救火災,用完后立即整理放回原處,如有損壞,應報安全管理部門,并報損重新配發。

5.4消防器材一律由公司安全管理部統一購置,按各工程公司需用實際數量和預計施工現場的需要配發,需用單位必須事先提出下一年度的需用計劃,否則不予配發。

5.5凡配發各工程公司(項目部)、承包單位的消防器材,必須妥善保管,不得損壞或丟失,要定期檢查、保養,冬季要做好保溫工作,使各種消防器材經常處于完好狀況。

5.6嚴禁對消防器材亂拿亂放,嚴禁動用消防栓、嚴禁埋壓、圈占、堵塞消防器材和消防通道。

6、倉庫防火管理

6.1要有嚴格的消防制度和責任制。

6.2庫房和庫區,必須設置明顯的嚴禁煙火標語牌。

6.3易燃易、暴物品的堆放,要與煙火明火作業場所及高壓架空線保持適當的防火距離。

6.4倉庫區域內,必須能使消防車通暢。

6.5庫房內嚴禁亂拉臨時照明線,要隨時檢查庫房內的電器設備、電線、燈具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6.6倉庫的窗戶應向外開,保持庫內通風良好,通道及出口不準堵塞,要保持通暢無阻。

6.7非工作人員,不得私制進入庫內,必須進庫時,要經過本庫保管員同意方可。

6.8儲存化學易燃物品倉庫,應根據物品的性質,安裝防爆、隔離或密封式的電器照明設備。

6.9庫區設置消防給水設施,保證消防供水,應設有適當數量的消防器材,并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查維修,保持完整好用。

7、施工現場防火管理制度

7.1施工現場易燃材料的堆放,應遠離火源、電源,應隨用隨運,不宜堆集過多。

7.2施工現場的各種生產、生活用火,如熬瀝青、烘爐、電器焊及燒水鍋爐,冬季取暖火爐等安裝、移動、增減等,必須經施工安全員和安全管理部批準。

7.3凡在有易燃物、材料場、倉庫等地施工,嚴禁使用各種明火,禁止吸煙,不得攜帶火種及其他引火物進入上述地區,在施工現場要設有吸煙室。

7.4架設臨時動力、照明電源線,應符合要求,嚴禁與金屬材料接觸或無安全措施橫穿馬路。

8、施工現場臨時動火審批制度

8.1施工現場需動火時,必須到安全管理部辦理動火手續后,方能動火。

8.2施工現場使用電爐子,必須到安全管理部領取準用證,方可使用。

9、施工現場無消防制度和消防設施以及消防器材罰項目部500元。

10、施工現場無動火許可證擅自動火造成事故罰項目部500元、安全員200元。

11、防汛管理

根據白銀市區的氣候,每年的6月至9月為汛期。為保證公司生產經營,職工生活的正常進行,避免國家和職工生命財產遭受損失。各分公司、項目部在組織好生產的同時,還要做好年度防汛工作

11.1根據公司防汛工作的安排,建立年度防汛責任制,成立防汛領導小組,確保安全防汛工作的完成,在防汛工作中,要求各分公司、項目部顧全大局,團結協作,服從統一指揮,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嚴防麻痹思想,提高警惕,執行防汛責任制。

11.2成立各分公司、項目部的防汛搶險隊,按時上報安全管理部搶險隊人員名單,搶險車輛的牌號,按搶險隊員人數配備應急搶險工具。

11.3每年各分公司、項目部要將準備好搶險的物質器材及工具進行檢查、更新、調配并保證其處于完好狀態,真正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用

11.4各工程公司(項目部)要對自己的辦公地點、廠房、宿舍、高低壓供應線路、排水溝施工現場在汛期來臨之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處理不了的隱患上報公司安全管理部,由公司安排解決。

11.5公司在汛期期間成立防汛領導小組,安排值班人員,防汛值班人員領導上崗負責并配備適當的管理人員和值班用車,值班人員要按值班表做好交接班記錄。

11.6防汛發生的費用進入生產成本,凡所發生的費用較大者,要事先上報公司,經批準后實施。

11.7參加防汛值班人員,要按時上崗,保證通訊工具暢通,認真負責,要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

11.8對防汛工作失職和不顧全大局而造成事故,使國家財產遭受損失者情節輕者罰款500元—1000元,情節嚴重者追究刑事責任。

12、本辦法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負責解釋。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2:企業雨季防汛防洪隱患排查制度

汛期即將來臨,為切實做好本礦企業的防汛工作,防范暴雨洪水引發煤礦事故,確保安全度汛,現就制定防汛防洪制度如下:

(一)進一步健全防洪抗災制度,全面落實責任制

我礦要按照上級領導部門統一部署,全面做好防汛工作,要進一步健全防范暴雨引發事故災難的組織機構和機制,成立以企業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電)領導小組,加強對防汛工作的領導,編制雨季“三防”工作措施,明確“三防”工作的重點、難點、責任人和防控措施,及時召開會議,研究、檢查防汛工作落實情況。

(二)制定汛期礦井防治水措施,加大巡視檢查力度

制定完善礦井水患防治措施,堅持“先探后掘,有掘必探”的原則,明確專人負責對井上、下水文變化情況跟蹤調查分析,督促檢查探放水措施的落實情況。要及時掌握本礦及相鄰礦井的開采情況,特別是對鄰近關閉煤礦的采空區及積水情況進行詳細摸查,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及時排除隱患,堅決防止透水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防汛物資和防洪設施管理,做好應急搶險準備工作

定期對井上下供電設備、礦井排水設備、防雷電裝置進行維護檢修,加強對矸石山、煤倉排水設施的檢查、維修,確保礦井供電和排水設備、設施完好。要及時疏通防洪溝渠,修筑防洪堤壩,河溝沿岸及地勢低洼地區不得存煤,更不能建辦公和職工宿舍等建筑。每次降大到暴雨前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和巖溶塌陷等情況,山區及易發生泥石流地區,雨天要密切監測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等可能發生的災害情況,防止發生傷亡事故。要備足防汛物資,一旦災害事故發生,確保物資和人員能及時調動和到位。

(四)建立重大水害隱患及時撤人制度

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發淹井等事故災害緊急情況下及時撤出井下人員的制度。發現暴雨洪水災害嚴重、可能引發淹井時,必須立即撤人停產,在確認隱患已徹底消除后方可恢復生產。未制定防范暴雨洪水引發事故災難治理計劃和防范措施,雨季不得進行井下生產作業。

(五)加強汛期安全調度和值班工作

煤礦各科室、各部門要實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應有2名主要領導帶班,保證通訊、調度系統暢通,及時掌握本地區、本單位煤礦企業的防汛情況。出現重大險情要及時采取措施,并按有關要求立即上報。

篇3:A尾礦庫排洪設施防汛措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排洪設施

1、尾礦庫必須設置排洪設施,并滿足防洪要求。

2、尾礦庫的排洪方式,應根據地形、地質條件、洪水量、調洪能力、回水方式、操作條件與使用年限等因素,經過技術比較確定。通常宜采用排水井(斜槽)?排水管(隧洞)排洪系統。有條件時也可采用溢洪道或截洪溝等排洪設施。企業遵循設計文件要求,施工建設設計文件確定的排洪設施。

3、其他的排洪設施如壩肩截水溝;壩體外坡面的壩面排水溝;匯水面積大時應設山坡截水溝。

4、排洪設施應經常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5、尾礦庫排水構筑物停用后,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及時封堵,并確保施工質量。嚴禁在排水井井筒頂部封堵。

二、防汛措施

1、汛前應成立防汛搶險指揮部,統一指揮汛期的防汛工作。

2、汛期應設置專人24小時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注意庫區、壩體、庫區水位及溢洪道泄洪情況。

3、值班人員應配置有線和無線電話。

4、庫區須設置強光照明。照明燈光應覆蓋庫區道路、壩體、排洪設施、匯水區及泄水口。

5、汛期應配備應急搶險物資,存放于便于應急使用的地點。

6、汛期前應對排洪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7、汛期前根據確定的排洪底坎高程,將排洪底坎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擋板全部打開,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

8、排出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內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

9、非緊急情況,未經技術論證,不得用常規子壩擋水。

10、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降雨后發生垮壩事故。

11、連續降雨后,采取相關措施(降低庫水位、維護壩面、疏通排水溝等),防止發生垮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