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雨季防汛防洪隱患排查制度
汛期即將來臨,為切實做好本礦企業的防汛工作,防范暴雨洪水引發煤礦事故,確保安全度汛,現就制定防汛防洪制度如下:
(一)進一步健全防洪抗災制度,全面落實責任制
我礦要按照上級領導部門統一部署,全面做好防汛工作,要進一步健全防范暴雨引發事故災難的組織機構和機制,成立以企業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電)領導小組,加強對防汛工作的領導,編制雨季“三防”工作措施,明確“三防”工作的重點、難點、責任人和防控措施,及時召開會議,研究、檢查防汛工作落實情況。
(二)制定汛期礦井防治水措施,加大巡視檢查力度
制定完善礦井水患防治措施,堅持“先探后掘,有掘必探”的原則,明確專人負責對井上、下水文變化情況跟蹤調查分析,督促檢查探放水措施的落實情況。要及時掌握本礦及相鄰礦井的開采情況,特別是對鄰近關閉煤礦的采空區及積水情況進行詳細摸查,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及時排除隱患,堅決防止透水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防汛物資和防洪設施管理,做好應急搶險準備工作
定期對井上下供電設備、礦井排水設備、防雷電裝置進行維護檢修,加強對矸石山、煤倉排水設施的檢查、維修,確保礦井供電和排水設備、設施完好。要及時疏通防洪溝渠,修筑防洪堤壩,河溝沿岸及地勢低洼地區不得存煤,更不能建辦公和職工宿舍等建筑。每次降大到暴雨前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和巖溶塌陷等情況,山區及易發生泥石流地區,雨天要密切監測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等可能發生的災害情況,防止發生傷亡事故。要備足防汛物資,一旦災害事故發生,確保物資和人員能及時調動和到位。
(四)建立重大水害隱患及時撤人制度
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發淹井等事故災害緊急情況下及時撤出井下人員的制度。發現暴雨洪水災害嚴重、可能引發淹井時,必須立即撤人停產,在確認隱患已徹底消除后方可恢復生產。未制定防范暴雨洪水引發事故災難治理計劃和防范措施,雨季不得進行井下生產作業。
(五)加強汛期安全調度和值班工作
煤礦各科室、各部門要實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應有2名主要領導帶班,保證通訊、調度系統暢通,及時掌握本地區、本單位煤礦企業的防汛情況。出現重大險情要及時采取措施,并按有關要求立即上報。
篇2:酒店廚房防風防汛應急措施
酒店廚房防風、防汛的應急措施
1、組織相應的應急小組,部門經理為負責人,部門主管為小組成員協助及督促員工進行相應的行動。
2、密切注意是否對食品的原材料供應造成影響程度,特別是瓜果蔬菜類的供應,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其的影響危害性減少到最低。
3、員工上下班時必須注意安全,有必要時最好選擇留宿酒店。
4、積極響應和參與酒店的應急措施,以酒店的利益為本,盡量地最快地采取相應的措施使酒店的損失程度減少至最低。
篇3:碼頭防臺防汛規定
1.一般要求
1.1在公司防臺防汛指揮部領導下,碼頭成立防臺防汛小組。
1.2碼頭日常的防臺防汛工作,由防臺防汛小組負責。非常天氣時,碼頭主任具體負責。
1.3特殊情況下,防臺防汛小組成員應晝夜值班指揮防臺防汛工作。
2.防臺防汛重點部位
2.1碼頭橋面上的管線、照明燈及其他附屬設備。
2.2各泊位的護舷。
2.3航行標記(航標燈、浮標、疊標)。
3.汛期檢查
3.1汛期前,防臺防汛小組對下列部位進行全面檢查:
(1)輸油臂底腳螺絲及基礎是否牢固,靜止位置是否正確,有無固定器材;
(2)輸油軟管位置是否放置得當,有無固定手段;
(3)碼頭消防器材是否固定得當;
(4)護舷是否完整、牢固;
(5)碼頭接地線是否良好;
(6)照明燈架是否牢靠;
(7)通訊聯絡是否暢通;
3.2檢查出的問題及隱患由防臺防汛小組及時對匯總問題并提出整改方案。
4.汛期物資準備
4.1準備足夠草袋、沙石,并裝好備用;
4.2準備鐵鍬、鎬頭等工具,以做疏通之用;
4.3準備繩索、夾具,以備加固捆綁用;
4.4準備安全帶、救生圈等,以備搶險搶救用;
4.5準備手拉葫蘆等起重工具,以做吊運之用;
4.6準備檢修工具,以做搶修之用;
4.7準備干糧、食品,以備被困碼頭時用。
5.惡劣氣候下的操作
5.1雷電時停止裝船作業。
5.2強風時
(1)六級以上風力時應停止登高作業。
(2)六級以上持續風力時,停止輸油臂使用并進行加固。
(3)必要時,應根據公司命令撤出碼頭人員。
5.3暴雨時認真檢查排水暢通情況,發現堵塞應及時排除。認真檢查配電室是否進水,必要時聯系停電。低位房屋應在門口堵上沙袋以防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