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第二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實施辦法

第二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實施辦法

2024-07-10 閱讀 3729

第四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實施辦法

根據衛生部頒發的《繼續醫學教育規定》和《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辦法》及山東省有關規定,特制定我院繼續醫學教育實施辦法。

一、目的

繼續醫學教育是繼畢業后醫學教育之后,以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主的一種終生性醫學教育。通過各種培訓使醫教研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有明顯提高,并涌現出更多更出色的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

二、對象

60歲以下,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包括醫護技藥)完成畢業后醫學教育或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衛生技術人員,以及未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各類衛生技術人員,必須每年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學習。

三、管理機構及任務

繼續醫學教育實行分級管理,在院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的領導下,由人事科、科教科為主要職能部門,建立院、科二級管理網絡。業務科室分管教育的科主任(科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具體負責該科的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并指定專人進行科級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登記,科主任審核后簽字認可。每年3月以科室為單位報人事科核實,并登記學分。

四、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的獲取及計分細則

學分分類

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分為Ⅰ類學分和Ⅱ類學分兩類。

(一)Ⅰ類學分授予范圍

1、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中醫藥繼續教育委員會審批認可的或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舉辦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2、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審批認可的或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基礎舉辦的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3、各醫療、科研、教學單位和學術團體報經全國或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批準舉辦的繼續醫學教育專項備案項目;

4、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和綜述;

5、市(廳)級以上科研立項、獎勵。

(二)Ⅱ類學分授予范圍:

1、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審批認可的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2、自學、外出進修等;

3、出版專業著作、譯著,在市級以下刊物發表論文等;

4、其他形式的繼續教育活動。

學分規定

(一)繼續醫學教育對象每年都必須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其任職期內平均每年取得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不得少于25學分,當年所獲學分不得少于20學分,其中Ⅰ類學分不低于10學分。Ⅰ類學分可替代Ⅱ類學分,但Ⅱ類學分不能替代Ⅰ類學分。

(二)經單位批準,參加在職學歷(學位)教育的,在規定學制年限內,年度學習成績合格者,視為完成當年的25學分。

(三)經單位批準,凡到外單位進修(含出國進修)滿6個月及以上,經考核合格者,視為完成當年規定的25學分。

學分授予標準

(一)Ⅰ類學分

1、參加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學員經考核合格,3小時授予1學分;講課人每小時授予2學分;

2、參加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學員經考核合格,按6小時授予1學分,講課人每2小時授予1學分;

國家級、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由主辦單位按規定授予學分,并頒發由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驗印的國家級、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分證書。每個項目所授學分數,最多不超過25學分。

3、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和綜述,按以下標準計算學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類推)

國外刊物10、9、8學分

具有國際標準刊號(ISSN)

和國內統一刊號(CN)的刊物6、5、4學分

省級刊物5、4、3學分

4、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在立項當年按以下標準授予學分:

第一承擔者―第五承擔者(余類推)

國家級課題5、13、11、9、7學分

省(部)級課題10、8、7、6、5學分

市(廳)級課題8、6、5、4、3學分

5、獲得市(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獎的當年按以下標準授予學分:

國家級獎:一~三等獎前五位均授予25學分,六位以后授予20學分;

省(部)級獎:按獲獎者排序授予以下學分:

第一至第五位(余類推)

一等獎20、19、18、17、16學分

二等獎15、14、13、12、11學分

三等獎10、8、7、6、5學分

市(廳)獎:按獲獎者排序授予以下學分:

第一至第五位(余類推)

一等獎10、8、7、6、5學分

二等獎9、7、6、5、4學分

三等獎6、4、3、2、1學分

科技成果獎的計分按最高獎項計,不重復計分。

上述3~5項經省、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審核有關原始資料后授予相應學分,并出具學分證明。

(二)Ⅱ類學分

1、參加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員經考核合格,每6小時授予1學分,講課人每小時授予1學分。每個項目最多不超過25學分;

2、自學是繼續醫學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凡自學與本學科專業有關的知識,并寫出綜述,經單位(科室)評審合格后,每2000字可授予1學分,但每年最多不超過5學分;

3、學習由全國或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制定或指定的有關“四新”的自學資料、雜志、音像教材等,經本單位(科室)考核合格后,可按委員會規定的學分標準授予學分;

4、到外單位(含國外)進修6個月以內者,經考核合格,由接受進修單位或派出單位每1個月授予3學分;

5、在市級及內部刊物發表論文和綜述,按以下標準計算學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類推)

市級刊物4、3、2學分

內部刊物3、2、1學分

6、正式出版專業著作、教材,于出版當年按每編寫1000字授予1學分;譯著按每1500漢字授予1學分。該類學分最多不超過25學分;

7、撰寫出國考察報告、國內專題調研報告,每3000字授予1學分,最多不超過10學分;

8、由單位組織的學術報告、專題講座、技術操作示教、手術示范、新技術推廣等,每次主講人可授予2學分,參加者授

予0.5學分。參加者每年獲得的該類學分,最多不超過10學分;

9、參加臨床病理討論會、多科室組織的案例討論會,大查房,每次主講人可授予1學分,參加者授予0.2學分。參加者每年獲得的該類學分,最多不超過10學分。

上述Ⅱ類學分,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由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頒發學分證書,院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由單位繼續教育主管部門登記學分,醫務科、護理部組織的繼續醫學教育由相應主辦部門登記學分;科室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分由科室記分員登記,科主任簽字,有關佐證材料由科室負責保存,并送科教科一份備案。

(三)參加現代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按該項目的規定學分授予標準記分。編制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課件腳本,按項目主講人的學分授予標準記分。

五、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登記本

1、證書內容分三類,培訓類主要記載參加培訓班、研究班、學術技術講座等情況;成果類記載已經各級主管部門鑒定的成果,以鑒定證書中所列人員為準;著作論文類以正式發表的為準。

2、證書存放人事科,每年3月份以科室為單位(原件為準)統計上報,由人事科組織填寫、審核報上級人事部門,蓋章有效。

六、繼續醫學教育經費

繼續教育經費本著合理使用和節約的原則。一般情況下,應就近或參加本院的各種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外出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及學術活動的相關費用按有關規定執行。

七、任期考核

在繼續醫學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衛生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任期考核驗證工作由各級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負責實施。原則上,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負責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申報人員的任期考核,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負責中級及以下專業技術職務申報人員的任期考核(如上級主管部門授權,則我院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進行任期考核)。衛生技術人員任職期間,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累計平均每年不低于25學分,且Ⅰ類學分不低于規定標準的,為繼續醫學教育任期考核合格,發給《山東省繼續醫學教育考核證書》。繼續醫學教育任期考核合格,是衛生技術人員參加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聘任和執業再注冊的重要依據。

八、獎懲

(一)醫院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中成績突出的科室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獲得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獎勵5000元,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獎勵2000元,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獎勵1000元。

(二)對在繼續醫學教育活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衛生技術人員,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年度考核不合格或緩聘、低聘、解聘衛生技術職務和不準參加相應技術職務資格考核、不予執業再注冊的處理。

1、不服從本單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安排的;

2、未達到學習目標的基本要求,修業不合格的;

3、學習期間違反辦學單位的有關規定和制度,造成不良影響的;

4、未獲得規定學分的;

5、在學分登記、年度和任期考核中弄虛作假的。

篇2:附屬醫院護士繼續教育制度

附屬醫院護士繼續教育制度

1、全院護士一律納入繼續教育范疇,人人有記錄,個個有學分手冊。

2、護理部每月組織全院性業務學習和護理查房。

3、全院護士參加全院業務學習、科室業務學習、各種培訓班學習、外出進修、自覺參加各種技術學術活動,參加科研,寫論文。

4、護理部對全院護士按計劃進行三基理論與技術培訓,定期考核。

5、新任護士長,參加院內或院外短期護理管理學習班學習。

6、鼓勵年輕護士通過不同途徑不斷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

7、護理部按計劃,有目的選派護士外出進修深造。

8、繼續教育成績入技術檔案,作為晉升、提級、獎勵重要依據。

篇3:附屬醫院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附屬醫院職工繼續教育制度

一、業務學習

1、各科室每2周安排1次業務實習。學習內容自定。學習時間應相對固定,以查記錄為準。

2、全院性業務學習或學術交流每月1-2次

3、臨床各科室參加全院業務學習的人數,每次不能低于科室總人數(醫、護)的15%,低于5人的科室,每月參加學習不少于1人次。

4、參加工作不滿5年的醫護人員,每年繼續教育學習不少于10次,五年以上者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每年不少于5次(以學分本記錄為準),此學分作為本院申請晉升資格必備條件。

5、凡全院性學習,必須自帶繼續教育學分本進行登記、蓋章,過期不補。

二、學術會議

1、凡是國家一級學會、江西省級學會、**市級學會召開的學術年會,可憑論文原件和會議通知書到教學科研管理科(外省市各協會組織的學術會議不在參加之列)。

2、省級、市級學會的委員可參加本學會召開的年會。

3、若年會論文錄用者,每年每專科限一人參加。多個合著的論文,每一篇只推薦一人參加年會。

4、外出參加業務專題學習班原則上不予批準。如確因醫院業務工作需要,須經分管院長同意并報院長批準。

5、參加院外學術會議的審批程序及會議經費按醫院《員工手冊》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進修培訓

1、進修培訓原則上不安排半年以上的普通進修。

2、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安排的專項進修程序為:

1)個人書面申請;

2)經科室同意,申請書需注明進修專題、時間、地點、科主任簽署"此項目技術為我院(或我科)目前尚未開展的新技術,同意派某某到某某地進修學習或參加某某培訓班"等字樣;

3)業務主管部門(醫務科、護理部)負責人簽署意見;

4)報教學科研管理科備案;

5)報分管院長審批;

6)提交院長辦公會會討論同意后,按相關程序聯系進修。

3、收到接受單位進修通知書后,持原審批申請經院長批準后,到教學科研管理科備案,由教學科研管理科協助辦理相關事宜,并通知人事處及業務主管部門。

4、外出進修學習或參加培訓班回院后,學習項目作為引進的一項新技術應用于臨床,并向院學術委員會和教學科研管理科提交書面報告備存。進修費用須在上述工作審查合格后方能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