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院干部人事檔案轉遞制度
學院干部人事檔案轉遞制度
一、干部工作調動后,應及時將其人事檔案轉至新單位。
二、轉遞干部人事檔案,必須通過機要轉遞或派黨員干部專人送取,不得郵寄或交干部本人自帶。
三、轉出的干部人事檔案必須完整齊全,并按《干部檔案整理工作細則》進行規范整理。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轉出,未經規范整理的檔案不得轉遞。
四、轉遞干部人事檔案,必須按“轉遞干部人事檔案材料通知單”詳細登記,嚴密包封。
五、檔案轉出1個月后未收到檔案回執,應及時與接收單位聯系,嚴防檔案丟失。
六、違犯檔案轉遞制度,造成檔案丟失,發生抽取、更換檔案材料等現象的,要追究當事人和管理人員的責任。
篇2:干部人事檔案轉遞制度
干部人事檔案轉遞制度
1、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在接到干部調動、任免通知后,一周內將應轉出的干部人事檔案整理好,轉給新的干部人事檔案主管部門。
2、縣和相當于縣以上的各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可直接相互轉遞干部人事檔案。
3、轉遞干部人事檔案,不得用平信、掛號、包裹等公開郵寄,必須嚴格密封,通過機要交通轉遞。沒有機要交通的地方和單位,要選派政治可靠人員(兩名)專門送取。嚴禁將干部人事檔案交本人自帶。
4、轉出檔案,保證齊全完整,轉出時不得扣留或分批轉出。
5、轉遞干部人事檔案,必須按《轉遞干部檔案材料通知單》所列項目認真填寫,及時在《干部人事檔案轉出登記簿》上進行登記,建立轉出干部人事檔案卡片,并注銷底冊。
6、收到檔案的單位,經核對無誤后,要在回執上簽字蓋章及時返回,逾期未退者,轉出單位要進行追查,以防丟失。
篇3: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規定
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
1.員工調配、任免、考察考核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種登記表(如職工履歷表、登記表),任免呈報表(包括上報的考察材料),鑒定、民主評議和組織考核形成的綜合材料,離退休審批表,軍隊轉業部門審批表等。
2.錄用和聘用工作中形成的錄用和聘用審批表,政審材料,續聘審批表,退職材料。
3.出國出境人員審批表、登記表及在外表現情況的鑒定材料。
4.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的工、青、婦等群眾團體代表會以及民主黨派代表會的代表登記表和委員的簡歷表、政績材料。
5.辦理工資、待遇工作中形成的審批表和解決待遇問題和審批材料。
6.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工作中形成的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資格申報表,專業技術職務考績材料以及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審批表。
7.員工更改姓名、民族、年齡、入黨入團時參加革命工作時間等過程中形成的個人申請表,組織審查報告,上級批復以及所依據的證明材料。
8.黨團組織建設中形成的入黨志愿書(1-2份系統的)和轉正申請書、自傳、政審材料、黨員登記表、不予登記的決定、組織審批意見及所依據的材料,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中形成的組織意見。民主評議黨員登記表,優秀黨員事跡及審批材料。認定為不合格黨員被勸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實依據材料和審批材料,*材料,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組織意見;入團志愿書、申請書、團員登記表、退團材料;加入民主黨派的材料。
9.干部審查工作中形成的調查報告、結論、上級批復、個人結論的意見、檢查交待、旁證材料;甄別復查結論、調查報告、批復及有關的主要依據材料。
10.表彰獎勵活動中形成的各種先進人物登記表、審批表、先進模范事跡。
11.各種處分決定、調查報告、上級批復、本人交待及旁證材料、刑事判決書。
12.員工的創造發明、科研成果、著作、譯著和有重大影響的論文等目錄。
13.體格檢查中確診有殘疾的體檢表及工傷致殘確定殘廢等級的材料。
14.辦理喪事活動中形成的悼詞、訃告;非正常死亡的調查報告。
15.高等教育、國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干部進修、培訓工作中形成的學生(學員)登記表、學習成績登記表、畢業登記表,授于學位的材料,學歷證明書,學習鑒定材料。
16.學生學籍變動記錄材料。
17.學生在校期間每學年的思想品德評定表。
18.畢業學生體檢表。
19.其他可供組織參考有保存價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