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辦法

某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9559

第一條為了有效落實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職責,從源頭上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真正做到明確責任,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根據《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446號令)、《煤礦隱患排查和整頓關閉實施辦法(試行)》(安監總煤礦字[2005]134號)、《關于煤礦企業建立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排查制度的通知》(京煤安監〔2005〕56號)、《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以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煤礦礦長保護礦工生命安全七條規定》(第58號)要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各生產礦井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條本辦法中安全隱患是指重大安全隱患、較大事故隱患、一般安全隱患。重大安全隱患要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446號令)和《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試行)》(安監總煤礦字[2005]133號)進行認定;較大事故隱患按照公司《關于印發北京昊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礦較大事故隱患排查和督辦管理辦法的通知》京昊華經發[2011]114號文件中確定的12項內容,認定為較大事故隱患。

第四條隱患的認定和治理,實行公司、礦、科段管理制度。

各生產礦井科段正職組織本科段范圍內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將排查治理結果報告本礦安監部門;煤礦主要負責人組織本礦井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將排查治理結果報告公司安全監察部;公司主要負責人負責組織安排對各生產礦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并督促落實。

第五條逐級建立隱患排查治理組織機構。公司隱患排查治理機構由安全監察部、生產技術研發部、采購供應部、運銷部及相關部室負責人組成;各礦隱患排查治理機構由煤礦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監察部門和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科段隱患排查治理機構由科段正職、副職、技術人員和班隊長組成。

第六條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全公司隱患排查工作的監督管理,并整理隱患排查情況,每旬通報隱患排查治理進展情況,監督各礦井進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生產技術研發部負責隱患認定標準的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和保證措施的具體要求,操作人員的培訓要求和強制執行措施的內容,指導協助各礦進行隱患排查。

公司生產技術部負責召開公司隱患排查會,每月召開一次,組織安全、生產、技術、采購、運銷等部室管理人員以及公司高管參加,組織研討確定公司級隱患,研定隱患的治理措施。

第七條煤礦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煤礦主要負責人對本礦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治理全面負責;礦安監站站長對本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監督落實負責;各主管副礦長對本專業隱患排查治理負直接領導責任;各科、段正職負責本科、段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八條員工必須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可能發生事故情況、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提出建議。

第九條員工的培訓工作要針對礦井具體條件和人員素質情況加大培訓力度,著力提高操作技能、規范操作水平,提高識別危險因素和正確處理危險因素的能力。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第十條隱患排查遵循“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原則,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隱患認定標準進行排查,范圍要涵蓋煤礦生產的所有環節、所有過程、所有地區、所有設備設施和所有人員,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際”。煤礦“三違”行為要納入隱患排查工作范圍進行管理,對“三違”行為要認真排查治理并建檔管理和上報。隱患治理必須做到技術措施、安全保證措施、專項技能培訓、強制執行措施和資金保障五到位。

第十一條各科段正職負責每天組織本科段副職、技術員、隊長、班長對本單位的所有工作面(崗點)存在的一般科段級隱患,達不到隱患級別的安全問題進行排查、安排治理工作。科段盯崗人員負責對單人崗位和流動作業人員的管理,每班要不少于一次進行巡視,每班對其安全可靠程度進行綜合評價并留有文字記錄;班組長負責每班對工作面(崗點)存在的安全問題和派班單的安全提示進行排查和監督治理工作。

各專業副礦長負責在主要負責人或委托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的全面隱患排查會前,組織本專業科段正職及相關科室參加,進行較大事故隱患、本專業認定一般礦級安全隱患、科段不能解決的安全問題進行排查工作。

第十二條煤礦主要負責人或委托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安全、生產、技術、副總以上的領導,每月兩次全面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排查內容:煤礦重大安全隱患和各專業副礦長組織的專業隱患排查出的較大事故隱患及一般礦級隱患。發現重大安全隱患立即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產生重大隱患的原因、現狀、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治理結果等。公司安全監察部把各礦情況匯總后向上級煤礦安全監察部門報告。

第十三條各單位要及時組織全面安全隱患排查、較大隱患排查和重大隱患排查,排查后一個工作日內將排查情況上報公司安全監察部。紙版經礦長簽字后留存備查,上報公司安監部電子版。下半月的全面隱患排查、較大隱患排查和重大隱患排查合并召開,最遲于28日前上報公司安監部。

各礦隱患排查分三級,一般隱患、較大事故隱患和重大隱患,達不到隱患級別的問題,確定為安全工作提示。其中一般隱患分礦級和科段級,所有上報材料中的隱患應包括礦級隱患、較大事故隱患,以及未消解的科段級隱患。礦級隱患、較大事故隱患,必須由副礦長以上管理人員負責。

第十四條各礦要在月底把當月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總結,并制定隱患治理計劃。在每月最后一次全面排查后,將排查情況、本月隱患排查總結及隱患治理計劃于28日前上報公司安全監察部。

隱患問題按照專業(采煤、煤巷掘進、巖石掘進、機電、運輸、一通三防、地測防治水和礦壓)分類填寫隱患治理統計表,每一項隱患問題要制定出治理措施、治理期間的安全保證措施、治理責任人和完成治理的時間期限,并且由主管礦長簽字認可。紙版經主管礦長簽字后留存備查,上報公司安監部電子版。

總結報告和治理統計、計劃格式,由安全監察部另發電子版。

第十五條安全隱患如果當月沒有完成治理的,下月仍然上報并注明,直到隱患徹底解決為止。不存在安全隱患的也要填寫隱患排查治理統計表,注明沒有隱患,并由主管礦領導簽字。

第十六條煤礦發現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要立即停止生產,排除隱患。

工作面(崗點)排查存在較大事故隱患時,必須先停產,后治理,影響較大事故隱患治理范圍內的工作面(崗點)也必須停產。

發現存在一般隱患能立即解決的要按規定進行治理,不能立即解決的要按照“五定”的原則,定項目、定措施(包括隱患治理措施和隱患治理期間的安全保證措施)、定資金、定責任人、定時間限期治理。

科段地面排查出的一般科段級隱患,要將排查結果一方面向礦安監部門報告,另一方面要在派班指令單中明確安全技術措施、整改時間、整改責任人、驗收人,進行治理。

科段井下現場排查出的一般安全隱患,要將治理隱患的安全技術措施、整改時間、整改責任人、驗收人報告值班人員,值班人員同意后進行隱患治理。

第十七條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實行分級管理。

一般隱患由煤礦主要負責人明確隱患治理責任人,責成立即解決或限期治理,治理完成后由治理責任人負責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報煤礦主要負責人審核簽字備案;

較大事故隱患治理工作,由煤礦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治理的內容、資金、期限、下井人數、整改作業范圍,并組織實施,隱患治理完成后由煤礦主要負責人組織按照標準驗收。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較大事故隱患治理情況的督察。

對于存在重大隱患的礦井或生產地區,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進行全面治理,由公司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治理的內容、資金、期限、下井人數、整改作業范圍,并組織實施,隱患治理完成后由煤礦主要負責人組織按照標準進行初步驗收。公司安全生產副總經理負責重大安全隱患的驗收,各礦安監站負責對一般安全隱患治理的驗收。

第十八條隱患治理工作參加人員必須全面掌握處理隱患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經專項培訓后,具備合格的專項操作技能。帶班領導人員還應掌握強制執行措施內容,并認真執行。隱患治理期間,該區域人員都必須了解安全保證措施內容并嚴格執行。

第十九條公司安全監察部每月針對各礦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內容包括:礦、科段是否按規定進行隱患排查、上報是否全面、是否制定了安全技術措施和治理期間的安全保證措施、是否對員工進行專項安全技術培訓,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并對完成的隱患治理項目進行抽查。如果發現有未排查出的隱患,要先查領導下井記錄,再查責任范圍,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二十條公司生產技術研發部對各專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內容包括:排查的隱患問題是否全面、制定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間的安全保證措施是否完善、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并對隱患治理進行督促和業務指導。

第二十一條礦安監站負責本礦范圍內的安全隱患的認定;檢查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保證措施是否到位;檢查專項安全培訓工作;監督安全隱患治理的全過程;及時匯總和上報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情況;總結分析在隱患排查和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對不按規定進行隱患排查的行為進行處罰。

第二十二條建立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分析制度,煤礦各專業負責人(各專業主管副礦長)每月要對自己分管范圍的安全狀況進行分析評價,在隱患排查的基礎上形成安全狀況評價報告,經主管副礦長簽字后后留存備查,在次月5日前上報公司安監部電子版。礦安監部門要對沒有按計劃完成治理的以及重復出現的隱患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應對措施,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各專業分析評價報告和治理計劃格式,由安全監察部另發電子版。

第二十三條建立煤礦安全隱患治理驗收受理制度,受理人對完成治理的安全隱患要及時受理,負責監督、檢查、指導、追究并組織驗收。

第二十四條建立科段安全隱患責任追究制度,發現一次存在未治理安全隱患或處理不當的,責令立即整改,提出警告,由科段正職寫出整改意見報礦。發現兩次上述情況的科段,將該科段定為安全重點管理科段,定為安全重點管理的科段是礦安全檢查的重點。發現三次未治理隱患,或處理不當,或同種現象再三發生的,給予科段正職免職處理,其他責任人員由礦追究責任。

第二十五條嚴格執行班前會制度,由科段長或值班人員對安全隱患治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和注意事項,并留有文字記錄。

第二十六條沒有告知員工工作現場和崗位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防范措施的,或在隱患治理中對參加治理的員工沒有進行專項安全技術培訓的,給予科段正職罰款500元至1000元。

第二十七條煤礦沒有成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組織機構和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或沒有按公司規定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處罰煤礦主要負責人2000元/次,并責令立即改正。

第二十八條煤礦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沒有排查出來或排查出來沒有向公司報告而被公司檢查發現的,一般隱患對礦責任人罰款1000元至2000元,重大隱患罰款2000元至5000元,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二十九條煤礦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不按照要求進行治理的,對煤礦主要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每次罰款3000元。

第三十條排查出來的隱患不認真進行治理又沒有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的,給予相關負責人1000元罰款。

第三十一條不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隱患治理的,給予隱患治理負責人500元至1000元罰款,并通報批評。

第三十二條煤礦不按規定時間上報隱患排查結果和隱患治理完成情況、未按要求建立隱患排查檔案的、或者礦安全隱患排查資料不全的,給予礦安監部門負責人罰款1000元。

第三十三條各礦安監站、公司安監部要建立事故隱患舉報記錄,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舉報積極進行核查,并于10日之內給予舉報人答復。對舉報事實核實后,按舉報的事實和情節給第一舉報人予以表揚或獎勵,獎勵金額為100-1000元。

第三十四條各生產礦要建立本單位安全生產隱患舉報獎勵辦法。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解釋權昊華能源公司。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自2014年-月-日起施行。原《北京昊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辦法》(京昊華經生發[2010]175號)、《關于修改、補充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辦法的通知》京昊華經發[2011]225號同時廢止。

篇2: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規則

為切實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治理工作,建立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根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縣境內的縣道、鄉道和村道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二條?隱患界定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包括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點段。

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指在一定時期內,在一條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數量或特征與該道路其他正常位置相比,明顯突出的某些地點或路段。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點段,指道路陡坡、彎急、臨水、臨崖、臨巖等危險點段以及由于自然災害、人為因素等原因造成公路損毀、難以保證車輛正常通行、危及行車安全的某一地點或某一路段。

第三條?排查重點

(一)陡坡、彎急、連續下坡、視距不良、臨水臨崖、路側險要等路段;

(二)交通標志標線、安全防護設施缺失以及設計、渠溝不合理的道路平交路口;

(三)縣、鄉、村道平交路口指示、讓行標志、減速設施,彎、坡及通村過鎮等人口聚集區路段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等;

(四)農村道路特別是鄉、村道路線形未與路面同步改造、安全設施缺失以及事故多發點段;

(五)違規占道堆物、停車、作業、經營等行為;

(六)新建、改建后的道路投入使用后存在事故頻發路段的排查以及道路配套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的排查。

第四條?責任分工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在縣安委會統一組織下,按照屬地監管、行業監管和綜合監管的原則開展工作。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監管責任,以屬地監管和行業監管為主。

(一)縣公安交警部門負責事故多發路段的排查工作,并提出治理意見報縣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縣安委辦”);

(二)縣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縣道、鄉道安全隱患點段的排查工作,并提出治理意見報縣安委辦;

(三)各鎮人民政府負責村道安全隱患點段的排查工作,并提出治理意見報縣安委辦;

(四)縣安監部門負責對上報的隱患進行分類匯總整理,建立信息檔案,提出治理意見,報縣安委會審核通過。

第五條?督辦落實

(一)縣安委會負責按“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實用高效”原則,對排查出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進行會審,研究制定安全隱患“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落實整改方案,交辦相關部門和各鎮限期完成治理任務;

(二)各有關部門、各鎮人民政府負責按照縣安委會治理整改方案要求進行落實和治理,治理結束后報縣安委辦驗收銷號;

(三)縣安監部門負責對排查確定和掛牌督辦整改的安全隱患治理進行督查督辦,對報請驗收銷號的隱患進行銷號和備案工作。

第六條?責任追究

(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行一季一排查一交辦一通報和半年一檢查、年底一考核的工作機制。各鎮、各有關部門應將《石泉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登記表》于每季度末月25日前報縣安委辦。縣安委會應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召開工作會議,對排查出的上一季度安全隱患進行會審、制定整改交辦方案和通報治理情況。年度考核工作由縣安委辦按照《石泉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考核獎懲辦法》實施考核。

(二)對不認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職責或者驗收不合格的單位,由縣安委會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安委會將組成調查組,進行責任倒查;對查證屬實并負有責任的領導和責任人依法實施責任追究。

1、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不力、制度不落實,受到上級領導批評、新聞媒體曝光的;

2、對應該排查出來的隱患沒有排查出來,導致發生較大以上(含較大)交通事故的;

3、對排查出來的隱患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導致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

4、在工作中存在其他嚴重失職、瀆職問題的。

第七條?本辦法由縣安委會辦公室(縣安監局)負責解釋。

第八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加油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專項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生產法》及財政部、國家安監總局《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提取費用的規定,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暫行辦法》規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列入安全生產費用,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企業安全生產條件,治理安全隱患。油站的隱患治理資金由油站經理自行籌措。油站要在安全生產經營活動中安排用于隱患治理的資金,確保隱患整治資金的落實。安全管理部負責監控。

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應當按照"項目計取、確保需要、企業統籌、規范使用"的原則進行管理。財務應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納入公司財務安全費用計劃,保證專款專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

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應當用于以下事項:

安全隱患或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支出和其他與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直接或相關的支出。

四、核算員應建立安全費用臺帳,記錄安全生產費用的費率、數額、支付計劃、使用要求、調整方式等條款。安全治理工作結束,多余的安全生產費用納入財務,由主辦會計管理。

五、油站經理對安全生產費用全面領導。審批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經費使用報告、安全經費提取和使用情況年度報告。

六、財務部負責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審核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安全經費使用等,根據年度安全生產計劃,做好資金的投入落實工作,建立安全經費臺帳,確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時。

七、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審核、匯總并編制公司安全費用投入計劃,審核安全投入報告,監督檢查安全投入落實情況,匯總并建立公司安全經費投入臺帳,編制年度安全經費提取和投入情況報告。

八、安全生產費用實行專戶核算。企業應當按規定范圍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擠占。年度結余資金結轉下年度使用;安全生產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

九、各部門主管按照職責分工對有關專業安全生產費用計取、支付、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十、發現安全費用支取人擅自挪用安全費用的,公司將按情節嚴重程度嚴肅處理,處理辦法由董事會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