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管理制度

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9369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一步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現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監控管理制度。

一、安全隱患的概念及分級

(一)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是危險的根源,包括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重大危險源是長期或臨時的生產、搬運、使用和儲存危險物質,或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二)安全隱患是指控制、約束、管理這些危險物的裝備、系統、設施、人員、管理制度和體制等方面可能出現漏洞使危險物質突變形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具體指違反《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等國家、上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條例、指令等有關這些危險物質的管理規定、標準及要求。重大隱患:主要指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電、小煤窯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日常管理安全隱患:除重大隱患以外的安全隱患。

(一)礦長是礦隱患排查的第一責任者。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安全生產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考核落實,安全費用的籌集、使用和管理,安全培訓教育及安全事故處理等方案的決策權和批準權,監督、檢查同級副職及各礦井一把手的安全生產工作。

(二)總工程師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對隱患排查治理技術工作全面負責,負責一通三防、防治水方面重大隱患的排查治理和監管。

(三)各分管領導對正職負責,負責分管范圍內的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和監管。

(四)各業務科室是重大隱患排查治理技術方案的審查、批準及上報部門,是本專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執行的業務主體。

(五)各區、隊、車間負責人是本責任區域安全隱患現場排查第一責任人。

(六)安全部門是重大隱患排查的管理和監督部門,對重大隱患排查工作負責,并負責隱患的收集、匯總和上報,是隱患排查治理的驗收牽頭組織部門。

三、安全隱患分級監控管理制度

礦井是重大危險源監控及重大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單位,對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危險源監控及隱患排查治理全面負責,對日常安全生產方面的隱患排查治理負全面責任。對“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電、小煤窯管理”重大隱患需安全投入的負及時上報、技術方案編制、工程費用計劃建議和治理期間全面管理責任。每月由主要負責人主持進行一次全面隱患排查工作,并對日常隱患和重大隱患分別建檔管理。

四、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程序(一)日常安全隱患管理。礦井按照國家及上級規定,組織進行定期、不定期全面系統的隱患排查,屬于日常安全隱患,礦井自行合理使用各類費用,確定治理管理方法,認真組織排查治理,確定重大隱患,并制定相應的監管、治理措施及方案。(二)重大安全隱患管理。礦井對“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電、小煤窯管理”等重大隱患及需要進行系統、環節、主要設備、裝備改造的治理方案報礦相關部室和安監局。待公司決定下達計劃后,積極組織處理。(一)安全科每月底前對查出的安全隱患認真進行篩選分級,將篩選出的重大安全隱患和整改措施由計算機網絡及書面報礦匯總。(二)每季度首月3日前,將上季度本單位重大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并提交書面報告報安監局。書面報告必須經總工、礦長簽字。(三)重大安全隱患報告包括產生重大隱患的原因、現狀、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監管措施和整改結果等內容。(四)安全隱患在未整改之前,必須每次都上報,直至整改完畢,對于低級高報的,經上級研究確定后要做降級處理時積極實施整改。(一)建立相應的安全隱患檔案化管理制度。(二)列入礦重大危險源及重大隱患管理監控檔案的項目,工程竣工后及時上報安監局進行驗收。竣工驗收的項目報告單報安監局及相關業務部室,進行工程消號,否則視同未完成論處。

篇2: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管理辦法

1編制目的?

為加強公司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管理,杜絕安全隱患事故的發生,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2編制依據?

2.1《煤礦安全規程》。

2.2《煤礦安全監察條例》。

2.3國家及煤炭行業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的相關規定。

3適用范圍?

3.1貴州****礦業有限公司。

4管理辦法細則

4.1總則

4.1.1為了排查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有效促進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整改,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隱患排查和整頓關閉實施辦法(試行)》、《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試行)》和《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等有關文件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辦法。

4.1.2本辦法所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一般隱患由公司總經理或副總經理指定隱患整改責任人,負責責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對限期整改的隱患,由整改責任人負責監督檢查和整改驗收,驗收合格后報公司總經理或副總經理審核簽字備案。

重大隱患由公司總經理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整改的內容、資金、期限、下井人數、整改作業范圍,并組織實施。整改項目結束后,由總經理按照重大隱患的整改驗收標準組織自檢。

礦井重大隱患自檢合格后,按分級監控要求及時向上級公司安全監察部門、生產技術部門以及當地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部門進行報告。申請報告應包括整改方案中的內容、項目和自檢結果,并有公司主要負責人簽署的驗收意見。

4.1.3公司各部門、各隊要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查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發現存在重大隱患,要立即停止生產,并向公司主要負責人報告。

4.1.4有重大事故隱患的,必須立即停止生產,排除隱患。

4.1.5重大事故隱患分級排查治理責任追究,應當堅持寧嚴勿寬,責任到人,加大追究的原則。

4.2隱患治理責任制

4.2.1公司各部門、各區隊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整改)的責任制,組織職工發現和排除隱患。

4.2.1.1公司總經理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整改)工作負全面責任。應當每月組織一次由相關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職工參加的事故隱患排查,對查出的隱患要登記建檔。要定期聽取有關人員及部門對事故隱患排查的匯報,督促和檢查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計劃和資金的落實,組織健全機構、配備人員、組織制定崗位責任制,主持召集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辦公會及工作會議,及時作出決策和下達指令。

4.2.1.2公司總工程師對本公司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整改)工作負技術領導責任,負責組織制定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計劃和安全技術措施,確定崗位責任、開展科研攻關、推廣應用新技術,組織安技措資金計劃,參加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對查出的隱患,要組織公司有關領導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安全技術評審,通過評審對排查出的隱患按A、B、C三級進行分級。

4.2.1.3公司分管副總經理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負直接領導責任,同時協助總經理開展事故隱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負責組織實施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計劃,監督檢查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落實情況,組織實施整改隱患的各項措施,參加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

4.2.1.4公司各部門、各隊負責人,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整改負技術責任。協助總工程師組織制定、審批和落實整改隱患的安全技術措施,參加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

4.2.1.5公司安全部門主任對公司的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負監察責任;公司安全部門分管副主任,對各自分管范圍內的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負有安全監察直接責任。負責監督檢查本企業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和業務保安責任制的履行情況,參加事故隱患的排查,跟蹤落實隱患的現場整改情況,對各自分管范圍內的事故隱患實行閉合管理,并建立和保管好事故隱患整改臺賬。

4.2.1.6公司各業務部門,是事故隱患排查和實施整改的責任部門,對隱患排查、整改負生產技術管理責任。具體負責事故隱患排查、制定具體整改方案、指導整改方案的實施以及現場整改過程中的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工作。

4.2.1.7基層區隊區隊長、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整改負全面責任。每天組織一次對本區隊(本項目、下同)事故隱患的排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及時整改,對排查出來的事故隱患要登記建檔,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匯報事故隱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情況。

4.2.1.8基層區隊、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技術員),對本區隊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負技術管理直接責任。負責編制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的安全技術措施,現場指導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

4.2.1.9基層區隊、含施工單位的班組長(跟班副隊長),對本班組生產作業場所存在的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負直接責任。作業前,必須認真排查本班組生產作業場所存在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提出在工作過程中應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在生產過程中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對依靠本班組力量無法進行整改,或一時不能徹底整改的事故隱患,必須及時向區隊、公司調度室以及公司安全部匯報。

4.2.1.10、基層區隊、施工單位的現場作業人員,對所在崗位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負責。必須每班排查本崗位事故隱患,對排查出來的事故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改;如不能整改的,必須及時向班組長和區隊帶班干部進行匯報,同時,在現場作業過程中,必須無條件接受各級領導及安全管理人員交辦的事故隱患整改任務,并按要求完成隱患整改工作。

4.3隱患分級管理和監控

4.3.1對事故隱患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和監控。定期組織對事故隱患進行一次徹底排查,對所排查出來的各類隱患按照下述方法進行分類和定級,對事故隱患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按事故隱患類別分為十類,分別是頂板、通風、瓦斯、煤塵、機電、運輸、放炮、火災、水災和其它。

4.3.2按事故隱患危害程度、治理難度分為三級,分別是A級、B級、C級。A級屬礦井自身一時難以處理,需要(集團)公司或省、市有關部門組織、幫助或協調處理的;B級為礦井自身能處理的;C級為區、部、隊能及時或現場處理的。

4.3.3A級隱患是指危害嚴重,可能造成重特大傷亡事故或者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治理難度大,需由能發公司或省、市有關部門組織、幫助或協調處理的隱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為A級隱患。

4.3.3.1超能力、超強度或超定員組織生產。

4.3.3.2未依照規定實施防突出措施;

4.3.3.3揭煤前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統;或抽放系統、瓦斯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

4.3.3.4通風系統不完善、不可靠,進入煤巷施工前未建立全負壓通風系統的;井下存在無風、微風、循環風、老塘風和串聯通風;掘進工作面局扇一機供兩頭;主扇帶病運轉、備用主扇不完好、擅自停開主扇、局扇和瓦斯抽放泵;礦井總風量不足。

4.3.3.5有嚴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處理。

4.3.3.6超層越界開采。

4.3.3.7井下存在未熄滅火區,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處理。

4.3.3.8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設備、材料、工藝,礦井有以掘代采、以探代采行為,通風、排水、提升、壓風設備安全檢驗檢測不合格。

4.3.3.9沒有雙回路供電系統。

4.3.3.10無完善的防塵供水系統。

4.3.3.11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煤炭生產許可證從事生產,以及將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維修作業進行勞務承包。

4.3.3.12有其他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

4.3.4B級隱患是指危害比較嚴重,可能造成傷亡事故或者經濟損失,或者治理難度比較大,需有一定的工程量,需由公司限期解決的隱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為B級隱患。

4.3.4.1瓦斯超限作業、瓦斯經常超限、炮后瓦斯超過3%、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定未采取措施解決處理或未處理到位。

4.3.4.2排放瓦斯無措施或措施不落實。

4.3.4.3井下電氣設備失爆。

4.3.4.4存在水患未按規定填繪采掘工程平面圖,在存在水患情況下作業未編制針對性安全措施。

4.3.4.5啟封火區、火區下開采、火區鄰近區域開采無安全措施。

4.3.4.6掘進工作面不按規定設雙風機、雙電源或雙風機不能自動切換。

4.3.4.7斜井人車保護裝置失效、提人絞車不使用動力制動、專用信號失靈。

4.3.4.8井田范圍內或井田周邊廢棄礦井水文地質資料不清。

4.3.4.9無設計或不按設計施工。

4.3.4.10無作業規程作業,未執行“一工程一措施”。

4.3.4.11未嚴格遵守巷道貫通程序,巷道貫通無措施或措施不落實,貫通后不及時調整通風系統。

4.3.4.12未嚴格遵守巷道揭煤程序。

4.3.4.13井下風門不聯鎖或聯鎖失效。

4.3.4.14其他

4.3.5C級隱患是指危害比較輕,或者對安全生產有一定影響,需由基層區(隊)、基層業務部門解決的隱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為C級隱患。

4.3.5.1主副提升絞車、主提升皮帶、壓風機、主扇、主排水泵等設備保護不全、不可靠,鋼絲繩磨損斷絲超限不及時更換,不按規定定期進行安全檢驗檢測和檢查;

4.3.5.2回采工作面懸頂面積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不采取措施或不執行人工強制放頂;

4.3.5.3采掘工作面不采取綜合防塵措施或積塵超標;

4.3.5.4報廢采區、報廢采煤工作面、廢舊巷道、獨頭盲巷未按規定及時封閉;

4.3.5.5采掘工作面過斷層、破碎帶、舊巷、采空區時無針對性安全措施或措施不落實;

4.3.5.6采煤工作面上下兩口不暢通,兩巷失修嚴重,巷道斷面小于原設計20%;

4.3.5.7監測、監控系統傳感器設置數量不足、安設位置不當、調校不及時、瓦斯超限后不能斷電和聲光報警;

4.3.5.8采煤工作面缺失或失效支柱達5%以上;

4.3.5.9不按月填繪采掘工程平面圖或圖紙弄虛作假;

4.3.5.10其他安全生產隱患。

4.3.6采煤、掘進、機電、運輸提升、通防、巷修、火工品、水文地質及其它相關方面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每周要與安監部門一起召開一次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分析會;區隊每天要分析一次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情況。每次會議都要有原始記錄。

4.3.7公司安全部要建立隱患整改檔案,對各類隱患實行“誰排查、誰簽字,誰整改、誰簽字,誰驗收、誰簽字”的閉合管理。

煤礦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排查和整改情況匯總表,要及時報送相關領導和部門,并及時下發到基層相關單位。

4.3.8公司安全部、工程部負責協調、跟蹤、督查B級隱患整改治理情況、解決B級隱患整改情況。

4.4隱患的建檔和上報

4.4.1公司業務部門、安全部對查出的安全隱患,要及時下發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或安全監察意見書,并跟蹤落實隱患整改的情況;對未按期完成隱患處理或因安全隱患處理不當而造成事故的,要依照責任追究等相關文件的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4.4.2公司安全部要加強對所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的跟蹤落實,及時進行統計匯總,實行檔案化閉合管理。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情況檔案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安全隱患的名稱和級別、危害程度、產生的原因和現狀、所采取的整改方案及安全措施、整改的單位和整改責任人、組織和參加整改驗收的人員、整改結果等內容。

4.4.3基層各區隊應當于每月25日前將本月安全隱患的落實整改情況,以及所排查出來的當月的安全隱患,向公司安全生產部提交書面報告。在每季度第一個月的5日前,要將上季度重大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本季度所排查出來的重大安全隱患,向公司安全部提交書面報告,公司安全部進行匯總,編制成冊,向能發公司、當地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提交書面報告。上述報告均要經總經理(礦長)簽字。報告的主要內容要包括:產生重大隱患的原因、現狀、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整改結果等內容。重要情況應當隨時報告。

4.5責任追究

4.5.1公司定期、不定期的對煤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進行檢查,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和危及工人生命安全的重大隱患仍繼續生產作業的部門、區隊,立即責令停產整頓,并根據公司下發的相關處罰條例進行處罰。公司安全部設立舉報電話(0857-7445036),對群眾舉報的事故隱患等安全生產問題,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4.5.2公司每季度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一次考核。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資料管理規范的單位,給予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獎勵;對事故隱患舉報有功人員給予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獎勵。

對事故隱患排查不細、治理不力、履行監督職責不到位、資料管理混亂的單位(部門、隊),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責任人給予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5其它

5.1本辦法由安全部負責編制、修訂和解釋。

5.2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