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石門揭煤過程管控制度

石門揭煤過程管控制度

2024-07-10 閱讀 6267

總則:煤礦石門揭煤必須100%實行監管人員現場盯守。

1、煤礦揭煤前應按規定及時編制《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

2、煤礦《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按規定進行會審并簽字確認。

3、《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上級集團公司批準方可組織實施。

4、煤礦必須將經上級集團公司批準的《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報監管部門備案并同意組織實施。

5、煤礦必須按經批準備案的《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施工。

6、煤礦上級集團公司必須指派專人現場督促煤礦落實石門揭煤各項安全技術措施。

7、在煤安分局指派專人現場盯守、監督下,煤礦才能按照《石門揭煤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揭煤工作。

8、建設礦井在石門揭煤前,必須安裝完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或瓦斯抽采系統運行正常才能進行石門揭煤。

9、建設礦井在石門揭煤前必須實施瓦斯抽采。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石門揭煤過程管控制度

總則:煤礦石門揭煤必須100%實行監管人員現場盯守。

1、煤礦揭煤前應按規定及時編制《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

2、煤礦《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按規定進行會審并簽字確認。

3、《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上級集團公司批準方可組織實施。

4、煤礦必須將經上級集團公司批準的《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報監管部門備案并同意組織實施。

5、煤礦必須按經批準備案的《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施工。

6、煤礦上級集團公司必須指派專人現場督促煤礦落實石門揭煤各項安全技術措施。

7、在煤安分局指派專人現場盯守、監督下,煤礦才能按照《石門揭煤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揭煤工作。

8、建設礦井在石門揭煤前,必須安裝完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或瓦斯抽采系統運行正常才能進行石門揭煤。

9、建設礦井在石門揭煤前必須實施瓦斯抽采。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寬帶接入工程安全風險管控預案

********建設項目寬帶接入工程(第一批)安全風險管控預案

編制單位:

二零**年九月八日********

一、編制目的

因工程涉及專業較多,施工范圍廣,施工點比較分散,故發生安全生產事件的可能性仍存在。本預案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人為本,善待生命”的原則,以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預測、預防為重點,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目標,統一指揮、分級負責,一旦發生此類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編制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全生產法》、《工傷保險條例》、《通信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法律法規。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組織體系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包括:監理公司安全應急指揮部、專家組、固原項目部安全應急小組。

2、指揮機構及職責

2.1固原項目部安全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成員:

2.2主要職責:

(1)下達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

(2)負責公司內部救援物資和人員的調配,協調指導應急救援工作;

(3)負責審定向上級部門報送的應急救援報告;

(4)研究決定應急救援中的其他重大事項。

四、危險源和控制措施

1、搬運裝卸電桿、笨重物

危險源:失落

可造成的危害:人身傷害,損壞物件

防范措施:1、檢查搬運工具、繩索是否牢固。2、搬運時統一指揮,精力集中。3、檢查重物的支撐物是否牢固可靠。4、搬運后搬運笨重物位置有醒目標志。

2、立、換、拆電桿

危險源:傾倒

可造成的危害:人身傷害、損壞線纜

防范措施:1、立桿前,保證挖桿洞深度符合設計標準。2、挖桿洞,必須開馬槽到洞底部。3、立桿統一指揮,分工明確,一氣完成。4、立桿后,夯實桿根周圍,培土5公分。

3、桿上(安裝支撐物)、線上(掛鉤)高處作業

危險源:墜落

可造成的危害:人生傷害

防范措施:1、上桿前,檢查電桿是否牢靠,是否有電力線等障礙物。2、檢查安全帽、腳扣、安全帶等是否牢靠。3、上桿后扣好安全帶方可操作,上下落物用繩吊落,不可拋上拋下。4、下桿前,檢查操作部分是否牢靠。

4、電力線附近施工,光、電纜與電力線交越或與電力線路同桿架設

危險源:碰擊高低壓電力線

可造成的危害:觸電

防范措施:1、與電力線交越施工,必須先切斷電源。若無法切斷,則需做好防護措施。2、上桿前,戴安全帽、穿絕緣鞋、工具需有絕緣措施。然后用電筆、或反手測試是否有電,確認后方可施工。

2、新設、更換拉線,架設吊線、架空光(電)纜

危險源:未加固的鋼絞線

可造成的危害:人生傷害

防范措施:1、檢查緊線工具無滑絲,安全可靠。檢查地錨深度和拉線材料符合設計要求。2、拆除舊拉線、舊吊線必須先用緊線工具做好輔拉線、輔吊線后,慢慢松掉拉線抱箍、夾板,等無拉力后方可拆除舊拉線、舊吊線等。

3、工程割接

危險源:計劃、方案不嚴密,未按方案操作

可造成的危害:通信系統癱瘓

防范措施:審核割接計劃、方案是否合理嚴密,割接方案需經建設單位和監理審批通過,割接時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廠商督導等幾方都應在場,并嚴格按照方案流程操作。

五、安全生產應急處理流程

六、具體場景應急處理措施

1、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1)發現和呼救。傷害事故發生后,第一發現者應立即大聲呼救并向現場負責人報告。

(2)消除危險。傷害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緊急時為第一發現者)應首先判斷危險是否已消除。通常情況下事故發生現場仍有發生新的危害的可能,應采取適當處理消除或防止新的危害。

(3)現場急救。針對不同的傷害事故,施用不同的急救方法。

(4)電話求援。傷勢較重時應立即撥打電話急救(120),報告傷害事故原因、大致傷勢、傷者所在地位置、交通情況、聯系人等情況,并在電話中征詢有關現場急救的措施,在救護人員到達之前盡可能減弱傷害的影響。如120電話不通也可撥打110或119電話或當地其他應急電話尋求幫助。

(5)運送傷者。在傷者急需送院急救而救護車輛不能及時來到現場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迅速作出判斷,使用現場或路過的車輛將傷者送往附近醫院。攔截路過的車輛時應注意攔車者本人的安全。運送傷者的車輛上應有人看護,可打開雙跳燈,并提醒車輛駕駛員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忙中出錯,發生新的危險。

(6)保護現場。應安排專人保護現場,維持現場秩序,防止圍觀群眾對救護工作的影響。必要時應向圍觀者說明危害并疏散人群。

(7)逐級報告。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向總監(項目負責人)報告,請示后續應急措施。總監(項目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根據事故危害嚴重程度是否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并立即向分公司總經理和公司安全生產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

(8)現場調查和善后處理。接到輕傷以上人身傷害事故的報告后,公司安全主管部門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赴現場調查原因、善后處理。

2、觸電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1)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使觸電人員脫離電源;脫離電源方法如下:

①高壓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使觸電者帶電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等方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觸電者未脫離高壓電源前,現場救護人員不得直接用手觸及傷員。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保證自己免受電擊。

②低壓觸電脫離方法:低壓設備觸電,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絕緣自己進行救護。為使觸電者脫離導電體,最好用一只手進行。

③落地帶電導線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的帶電高壓導線,在未明確線路是否有電,救護人員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絕緣靴、帶好絕緣手套)后,才能用絕緣棒撥離帶電導線。救護人員應疏散現場人員在以導線落地點為圓心8米為半徑的范圍以外,以防跨步電壓傷人。

(2)發現者應即時向單位領導匯報,明確事故地點、時間、受傷程度和人數;調度應根據現場匯報情況,決定停電范圍,下達停電指令。

(3)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同時用電話等快捷方式向當地的120搶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3、車輛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1)應急處理流程

①人員受傷時,立即求助過往車輛和人員,搶救傷員;

②車輛著火時,應立即使用車載滅火器滅火,并把傷員安置在安全處請求救助;

③報警:撥打“110”電話報警,詳細報告事故地點、具體傷情;

④在來車方向設置警告牌,防止因忙亂導致新事故發生;

⑤逐級向地區(或項目)經理、分部經理報告事故情況,分部經理接到報告后組織人員趕赴事故現場;

⑥事故調查、善后處理。

(2)現場搶救措施

①現場搶救的基本順序:先呼救,再搶救。先搶救人員,后搶救財物。先搶救重傷人員,后搶救輕傷人員。

②搶救受傷者方法:

a.止血。血應充分利用現場材料。頭部可以包扎、四肢出血可以使用止血帶,在四肢出血的肢體近端用帶子綁緊,如在胸腹部可用衣物等壓迫止血。

b.保持呼吸道暢通。傷員可能會有很多的嘔吐物,這樣會造成窒息,用手將其頭偏向一側,同時清除口腔內殘物。

c.當傷員心跳、呼吸停止時,在醫生未到之前可使用人工胸外按摩、以及人工呼吸。

d.當傷員處于被動體位,如被車卡住或被車壓著,應盡量避免暴力硬拉等方法,應等待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后使用合理的方法處理。

e.發生車輛著火時,如果是看見黑煙,煙濃度不大,要馬上停車,最短的時間拿滅火器滅火

(但是要注意,這種情況的火災蔓延極其迅速),如果煙很大,千萬不要隨便打開前蓋,無論是前置發動機,還是后置發動機,無論是柴油機,還是汽油機。因為火勢仍然控制在發動機蓋下燃燒,沒有形成熱對流,可燃物也相對不多,火勢燃燒較為緩慢,對撲救有利,一旦開啟前蓋,新空氣會迅速進入,火苗會立即噴出,容易把人燒傷。這時候就帶上手套,將前引擎蓋打開一條逢,將滅火器的噴嘴對準起火冒煙的位置先連續短射幾次,然后觀察起火部位情況。如果發現沒有明火或者沒有黑煙冒出,在點射幾下后最好找旁人打開引擎蓋,再打開的同時對準起火位置的根部連續噴射。

4、發生盜竊、搶劫案件時的應急處理措施:

(1)發生盜竊案件時

①保護好現場,立即拔打110報警;

②對現場情況進行偵察確認,向主管領導報告;

③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工作;

④對現場進行了解和筆錄及財物損失預估;

⑤公安人員到達現場時應配合公安人員進行勘察工作;

⑥對發生的盜竊情況進行記錄并向上級領導匯報。

(2)發生搶劫案件時

①立即拔打110報警,同時向主管領導報告;

②犯罪嫌疑人如仍在現場,應組織現場人員,立即實施抓捕;

③追捕犯罪嫌疑人時,遇敵眾我寡,敵強我弱時,應采取“敵逃我追,敵強我纏,一邊追一邊聯絡”

的方法,等待支援的公安人員趕到后一起抓捕犯罪嫌疑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④將相關的資料、線索及抓獲的犯罪嫌疑人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并積極配合公安人員進行偵破工作;

⑤對現場情況做好記錄,并向上級領導匯報。

5、地震應急處理措施:

(1)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加強我公司防震減災工作,提高地震應急能力,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在有關我公司涉及業務地區的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我公司按照應急預案采取緊急措施,服從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和民政部門指揮。

(2)臨震應急反應,接到政府發布的臨震預報后,領導小組應及時主持召開應急會議,宣布進入臨震應急狀態。按做好地震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進一步學習和熟悉地震應急預案、應急工作程序,開展防震科普知識的強化培訓、避震及疏散演練,落實搶險救災設備、物資保障,檢查并排除水、火、電、暖設施和危險建筑物等安全隱患。

(3)震時應急反應,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地震應急工作小組自動統一指揮、協調全體職工疏散、搶險救援等應急處置工作。

①立即部署、協調和開展應急救援和救護工作。保持與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地震部門、民政部門的通信聯系,向有關部門了解地震震級、發生時間和震中位置、震情趨勢等情況。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積極爭取救災物資,安排好職工生活。

②立即按照應急預案和人員疏散、轉移方案,組織全體職工按疏散、轉移至安全區域,防止強余震造成人員傷亡。在疏散、轉移時,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救護措施。.

③立即組織青壯年本著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就近組織開展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人員;協助專業救援隊搜救被埋人員。醫療救護組組織醫護人員開展救護工作,對需要救治的傷病員組織現場搶救,并幫助其迅速脫離危險環境;協助衛生醫療救護隊搶救傷病員、開展疾病預防和水源衛生監控等工作。

④協助有關部門對震后破壞的供排水、供電、道路、基礎設施進行搶排險,盡快恢復基礎設施功能;組織力量配合有關部門盡快恢復供水、供電。協助公安、消防部隊撲滅火災和保護重點文檔資料、重要設施。

⑤盡快組織人力,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維護公共秩序,配合公安部門預防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加強對公共財產、救濟物品集散點等重點部位的警戒。

⑥在開展救援工作的同時,立即將傷病員數量、救治情況、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災損失的初步估計等情況報告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和民政部門、公司領導。

(4)應急響應終止。地震災害救援工作完成,傷病員在醫療機構得到救治,員工情緒穩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及時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6、山體滑坡及泥石流應急處理措施:

(1)應急匯報:安排員工對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發部位經常巡查,特別是長時間降雨和暴雨期間要派專人巡查(巡查人員不少于兩人)。發現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事故后,立即向總監理工程師匯報,由總監理工程師匯報建設單位。

(2)危急事件的預防:

①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發生期間和終止后,要按照事故調查規程和項目監理部防止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措施要求,及時分析和預測事故發展可能帶來的后果,預先采取有針對性地措施進行防范。

②2加強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發部位的巡查。

③各級人員要群策群力,要顧全大局,針對事故的蔓延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在事故發生后,保持與建設聯系,匯報事故情況和搶險進展情況,請求上級部門援助。

(3)預案啟動:

①項目部應進行常規檢測和日常巡查。并對發現的危巖立項處理,做好預防工作。當發現危巖滑動或巖石掉落時,報告項目經理或總工程師,項目經理或總工程師根據實際情況下令撤離工作人員到安全位置,并按預案啟動程序啟動應急預案。若危及人身安全時,工作人員可邊撤離邊匯報;

②泥石流一般發生在持續暴雨時期,因此在長時間降雨或降特大暴雨時,加強巡回觀察,做好山體滑坡及泥石流的預防和應急搶險,當發現山體滑動或出現泥石流時,立即報告項目經理或總工程師,項目經理或總工程師根據實際情況按預案啟動程序下令啟動應急預案。當危及人身安全時,可先疏散危及安全的職工,撤離搶險人員到安全位置;

(4)應急應對

①提高全體員工對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事故的認識,掌握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形成原因、特性、表象和預防等基本知識,提高預防、搶險救援的成功率。

②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事故發生后,按照事態的嚴重程度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人員搶險或組織全體人員搶險。汛前,由項目經理帶隊組織各部門經理及技術人員對山體滑坡及泥石流易發部位進行認真巡查,完善措施。并必須備足生活、醫療、救護車輛等急需品。

7、各類安全事故的搶救措施

(1)高處墜落事故的搶救措施

墜落在地的傷員,應初步檢查傷情,不要搬動搖晃;立即撥打報警;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注意固定頸部、胸腰部脊椎,搬運時保持動作一致平穩,避免脊柱彎曲扭動加重傷

(2)觸電事故的搶救措施

一旦發生觸電傷害事故,首先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方法是切斷電源開關,用干燥的絕緣木棒、布帶等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其次將觸電者移至空氣流通好的地方,情況嚴重者,應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臟復蘇法搶救,同時就近送醫院。

觸電事故搶救方法

①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動。

②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③觸電后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于平直狀態,避免脊椎受傷。

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①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聽――用耳貼近用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②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則可判定為呼吸、心跳停止。

③心肺復蘇法

a.觸電傷員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搶救。三項基本措施: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壓(人工循環)。

b.通暢氣道: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應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并迅速用一個手指或用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通暢氣道可采用仰頭抬頦法。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即可通暢,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加重氣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壓時心臟流向腦部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

c.對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頭上的手指,捏住傷員的鼻翼,在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秒―5秒。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

d.胸外按壓:正確的按壓位置是保證胸外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確定正確按壓位置的步驟如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處的中點;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抬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的按壓位置。

正確的按壓姿勢是達到胸外按壓效果的基本保證。正確的按壓姿勢如下: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站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cm――5cm(兒童和瘦弱者酌減);按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按壓必須有效,其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到頸動脈搏動。操作頻率,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5:1),反復進行。

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①按壓吹氣1分鐘后(相當于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秒――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②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秒時間吹氣1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

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

①心肺復蘇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實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②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往醫院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蘇法搶救。

③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溫度降低,爭取心腦完全復蘇。

傷員好轉后的處理:

①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②初期恢復后,傷員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

③現場搶救用藥:現場觸電搶救,對采用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應持慎重態度。如沒有必要的診斷設備和條件及足夠的把握,不得亂用。在醫院內搶救觸電者時,由醫務人員經醫療儀器設備診斷后,根據診斷結果再決定是否采用。

(3)機械傷害事故的搶救措施

①對于一些微小傷,工地救護人員可以進行簡單的止血、消炎、包扎;

②傷勢較重的應立即撥打緊急搶救或就近送醫院。

(4)中毒事故的搶救措施

施工現場一旦發生中毒事故,工地救護人員應將中毒者移至通風處,同時撥打報警電話或立即送醫院搶救。

(5)交通事故的搶救措施

①止血。血應充分利用現場材料。頭部可以包扎、四肢出血可以使用止血帶,在四肢出血的肢體近端用帶子綁緊,如在胸腹部可用衣物等壓迫止血;

②保持呼吸道暢通。傷員可能會有很多的嘔吐物,這樣會造成窒息,用手將其頭偏向一側,同時清除口腔內殘物;

③當傷員心跳、呼吸停止時,在醫生未到之前可使用人工胸外按摩、以及人工呼吸;當傷員處于被動體位,如被車卡住或被車壓著,應盡量避免暴力硬拉等方法,應等待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后使用合理的方法處理;

④發生車輛著火時,如果是看見黑煙,煙濃度不大,要馬上停車,最短的時間拿滅火器滅火(但是要注意,這種情況的火災蔓延極其迅速),如果煙很大,千萬不要隨便打開前蓋,無論是前置發動機,還是后置發動機,無論是柴油機,還是汽油機。因為火勢仍然控制在發動機蓋下燃燒,沒有形成熱對流,可燃物也相對不多,火勢燃燒較為緩慢,對撲救有利,一旦開啟前蓋,新空氣會迅速進入,火苗會立即噴出,容易把人燒傷。這時候就帶上手套,將前引擎蓋打開一條逢,將滅火器的噴嘴對準起火冒煙的位置先連續短射幾次,然后觀察起火部位情況。如果發現沒有明火或者沒有黑煙冒出,在點射幾下后最好找旁人打開引擎蓋,再打開的同時對準起火位置的根部連續噴射。

(6)車輛被淹自救措施

①車輛被淹自救措施:在一旦發現車子駛入了深水區時,立刻開車門逃生,而車輛進水后,這時可以用座椅靠背的尖插頭插入玻璃下方的玻璃與門的接縫處(就是玻璃的邊緣處),然后利用杠桿原理向下壓,一點集中施力后,玻璃很快就會粉碎。玻璃打破后車外的水壓就可以解除,門就可以打開了。

②溺水者搶救措施:將溺水者抬出水面后,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后抱起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或者抱起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使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頭部下垂,并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7)發生盜竊的處理措施

①保護好現場,立即拔打報警;

②對現場情況進行偵察確認,向主管領導報告;

③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工作;

④對現場進行了解和筆錄及財物損失預估;

⑤公安人員到達現場時應配合公安人員進行勘察工作;

⑥對發生的盜竊情況進行記錄并向上級領導匯報

(8)火災事故的搶險措施

在火災發展變化中,初起階段是火災撲救最有利的階段,將火災控制和消滅在初起階段,就能顯著減少事故損失。

①發生電器設備著火時,首先要將電器設備的電源切斷后再采取滅火措施;

②機房設備著火時,首先及時關閉空調,切斷著火機架電源,若是機架個別電路板剛剛著火,可以當機立斷將著火電路板拔出,若幾塊電路板及電線都已著火,應一方面有人拔著火的電路板,同時有人用絕緣滅火器對準著火處噴灑滅火劑;

③發生車輛著火時,如果是看見黑煙,煙濃度不大,要馬上停車,最短的時間拿滅火器滅火

(但是要注意,這種情況的火災蔓延極其迅速),如果煙很大,千萬不要隨便打開前蓋,無論是前置發動機,還是后置發動機,無論是柴油機,還是汽油機。因為火勢仍然控制在發動機蓋下燃燒,沒有形成熱對流,可燃物也相對不多,火勢燃燒較為緩慢,對撲救有利,一旦開啟前蓋,新空氣會迅速進入,火苗會立即噴出,容易把人燒傷。這時候就帶上手套,將前引擎蓋打開一條逢,將滅火器的噴嘴對準起火冒煙的位置先連續短射幾次,然后觀察起火部位情況。如果發現沒有明火或者沒有黑煙冒出,在點射幾下后最好找旁人打開引擎蓋,再打開的同時對準起火位置的根部連續噴射;

④普通物質火災發生時,可采取冷卻法、隔離法、窒息法、抑制法(化學滅火劑)滅火;

(9)雷擊事故的搶救措施。

首先對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其進行搶救。如果傷者雖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和心跳,應讓傷者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院治療。如果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查看傷者身體是否出現紫藍色斑塊,如果沒有,說明處于“假死”狀態,應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搶救。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千萬不要放棄急救,并迅速通知醫院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還要及時向當地氣象局和防雷機構報告,以便第一時間實施雷災調查。

七、安全生產的培訓和演練

加強應急宣傳和培訓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或督促有關單位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安全生產堅持和應急救援隊伍的演練。演練前應當制訂包括演練對象、地點、參加人員、操作規程、使用設備等在內的方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演練結束后,對演練情況進行評估、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