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總則
1.1為了進一步強化和規范技術管理,科學組織和管理生產、推進全礦井技術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實現安全生產和長治久安,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2《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是明確各級安全技術管理權限責任和具體實施方法的一個管理制度,要明確審批的內容、時間、層次、審批人等。
1.3《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不得越權越限。
1.4各級審批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素質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審批程序,嚴把安全技術關,確保各種安全技術措施周密、準確、齊全,具有嚴肅性和有效性。
?2.安全技術審批內容
2.1礦井實施通風系統改造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核后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2.2改變礦井主要通風系統和采區以上通風系統時,其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核后報總工程師審批。
2.3礦井年度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鑒定報告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審核匯總,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和董事長簽批后上報焦煤集團公司復核,最后上報省局進行批復。
2.4礦井必須制定主扇停電停風應急預案并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核,報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2.5礦井年度反風演習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提前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核后報總工程師審批。
2.6礦井主扇風機因故不能按期進行反風時,必須上報集團公司,由通風、機電部門共同審查后報總工程師批準。
2.7礦井主通風機因故單機運轉時間超過一周的,其安全技術措施必須上報集團公司,由機電、通風部門共同審查后報總工程師批準,有計劃長時間停運主扇及啟運新主扇時,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機電、通風部門共同審查后報總工程師批準。
2.8掘進巷道瓦斯積聚或貫通已封閉的停采區,瓦斯濃度超過3%,排放路線長,影響范圍大,排放瓦斯風流切斷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出口,其排放瓦斯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審查后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查并報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實施。
2.9排除封閉的瓦斯尾巷、情況不明的巷道、老空區、火區等處的瓦斯時,其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后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組織審查并報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執行。
2.10礦井改變瓦斯抽放工藝和抽放方法時,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審查并報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實施。
2.11采煤工作面在特殊情況下不能實行煤體注水時,必須報集團公司,由通風處審查后報總工程師批準。
2.12礦井啟封已熄滅的火區,報廢原有的防滅火系統時,必須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2.13采煤工作面結束后,因故不能在45天內撤出一切設備并對采空區進行永久封閉的,必須制定防火安全技術措施并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2.14其它施工作業過程中涉及“一通三防”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
2.15重要的貫通施工,必須編制測量設計,由礦總工程師審核并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后執行。
2.16采區設計和綜采工作面設計的地質說明書,由礦總工程師審查后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2.17探查水壓大于2MPa的探放水工程設計,須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后,報集團公司地測部門審核,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2.18礦井生產能力發生變化時,必須完善能力核定的各種資料,報集團公司審核后上報焦煤集團公司復核,最后上報省局進行批復。
2.19地面建筑物、水體、鐵路以及礦井主要大巷設計保安煤柱時,必須進行相關測量,并編寫設計上報集團公司,由地測處審查后報山西省煤炭工業局批準。
2.20煤礦必須編制年度災害預防處理計劃,報集團公司安監局審核備查。
2.21主要機電設備的檢修及改造工程,其安全技術措施和方案應由單位分管機電的負責人和礦總工程師審批后,上報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分管機電的副總經理、機電技術負責人、機電處、安監局審批后方可施工。
2.22防爆設備主體結構的改造,必須上報集團公司并通過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審批后方可進行。
2.23煤礦機電設備各項目的檢修和改造工程,應嚴格實行審批制度。
2.24煤礦單項建設工程由建設單位負責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集團公司,集團公司組織有關部門共同會審,由分管基建的副總經理簽發批復后執行。
?3.規程措施編制與審批規定
3.1單項工程、單位工程開工前必須編制作業規程。
3.2工作面出現地質變化,掘進開口貫通,回采安裝,初采初放,末采回收以及對原規程內容做修改時,必須編寫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3.3規程及措施編制前,技術員應積極收集圖文及現場資料,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必要時由總工或生產技術部門組織現場辦公確定方案,力求使規程、措施符合實際。
3.4編制規程措施需要有關資料時,生產技術部門提前給有關單位下達委托書,被委托單位必須在規定時間將資料提供給技術員,所提供的資料必須做到準確可靠。
3.5規程、措施編制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規定,做到科學合理,符合客觀條件,內容齊全,圖文清晰。
3.6作業規程必須于投產(或開工)前半個月編寫完畢。工作面遇特殊情況時,補充措施必須在當日完成。
3.7作業規程編寫結束后,先由專業技術負責人認真審核,修改補充后方可會審。
3.8規程初審結束后,由生產技術部門牽頭,總工程師等有關領導參加,組織安監部等業務部門進行會審,會審意見作為規程內容單獨列出。采、掘開作業規程及重要的施工措施不準以傳閱方式審批,必須組織會審。
3.9規程會審必須有生產技術科、地測科、調度、機電區、運輸區、通風區、標準化、供應、勞資、運銷、安監部、計劃、企管、施工隊長、副總、總工及其它有關公司領導參加,要嚴格把關,堅持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
3.10采、掘施工措施必須有審核,生產技術科、調度、安監部、總工程師簽字,涉及通風、機電、運輸等部門時,必須有上述單位負責人簽字。
3.11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總工程師簽字后方可生效,總工程師外出時由總經理指定人員審批。部門審批人員外出時由總工指定人員負責審批。
3.12作業規程、技術措施審批后,任何人不得隨意修改。
3.13生產技術科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安全、調度、施工單位、副總、總工)參加每月召開一次規程復審會,對在規程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施工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分析,并補充相應措施,保證正確指導生產。復審意見報總工程師審閱,由組隊貫徹執行。
3.14施工中遇特殊情況技術員要及時匯報有關部門,以便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
3.15生產技術部門、安監部要定期與不定期組織人員到現場檢查規程、措施執行情況。
篇2:安全技術措施審批管理制度
1、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明確施工時間、施工地點、工程總負責人、施工內容以及影響區域等內容;施工方要在施工前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
2、施工前,施工安全技術負責人要組織參與施工作業人員就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相關安全管理規定等進行強制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培訓。通過筆試、復述等針對性措施落實,使每名參與施工作業的人員都熟知掌握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相關安全管理規定。參與施工作業人員在安全技術措施貫徹登記表上簽字率必須達到百分之百。
3、各項工程施工必須嚴格執行一項工程一項措施規定。外委工程施工,必須與施工單位簽定外委工程安全協議書。開工前,施工方必須按規定足額交納安全質量保證金,提交開工報告及安全技術措施,報甲方備案;施工中,要按照安全措施和施工標準以及操作程序組織施工;由于施工方未履行安全措施而導致人身傷害問題,甲方不予承擔安全責任。
4、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審批、執行是確保施工安全的重要環節。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必須嚴格按規定的格式、程序進行,審批意見不全面、未程序報批視為無措施嚴禁施工。
5、安全技術措施要規范管理。經過審批后的各項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方、施工管理部門及安監處要規范留存。留存時間根據工程性質、影響范圍等情況酌定,原則上至少保存3年;特殊情況,要規范存檔,長期留存。
篇3: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貫徹復審制度
一般規定
1、嚴格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進行安全技術申報和審批。
2、編制地質說明書、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
3、審批人員必須是從事各專業多年,具有一定專業學歷的技術管理人員。
二、地質說明書審批制度
1、地質說明書由地質工程師或地質技師進行編制。
2、地質說明書編制完畢首先由地質負責人審批。
3、地質負責人簽字后的地質說明書由地測科負責人審批后上報總工程師審批。
三、設計審批制度
1、礦井水平設計由公司設計院設計。
2、采區設計由生產技術科設計,并由技術科技術主管和科長進行初審。
3、初審合格后的設計,報采掘、機電、通風副總復審。
4、復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公司審批。
四、采掘修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采掘修作業規程由采掘修技術負責人或技術員(機、運、通部分由機、運、通技術員或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
2、作業規程編制完畢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規程,上報生產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進行復審。
4、復審后的規程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作業規程必須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貫徹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五、機電、運輸安全、技術審批制度
1、機電、運輸安全、技術措施由機電、運輸系統工程技術人員或單位技術負責人進行編制。
2、編制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機電科復審。
4、復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安全科和機電副總工程師進行終審。
5、與井下其它系統有關的安全、技術措施,機電副總工程師終審后,還必須上報總工程師進行審批。
六、“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一通三防”專項措施必須由通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編制。
2、措施必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措施,必須經安全科和通風副總工程師進行復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