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檢員崗位操作規范范本
一、操作準備:
1、準備儀器:下井要帶齊瓦斯檢測儀、檢查棍、膠皮管、溫度計、手冊及其他規定的儀器、用具。
2、對要攜帶的瓦斯檢測儀的各部件進行檢查,要求做到部件完整、電路暢通、光譜清晰。
3、檢查藥品是否失效:檢查吸收管內裝的氯化鈣或硅膠以及附加吸收管內裝的鈉石灰的吸收力,藥品顆粒直徑約為3~5毫米。如發現藥品變色、失效應該立即更換藥品。
4、氣密性檢查:
首先檢查吸氣球:用右手捏扁吸氣球,左手捏住吸氣膠管。如果吸氣球不膨脹還原,說明吸氣球不漏氣。
其次檢查儀器是否漏氣:將吸氣球膠皮管與瓦斯檢測儀吸氣孔連接,一手堵住進氣孔,另一氣捏扁吸氣球,松手后1分鐘內不漲起還原,說明瓦斯檢測儀不漏氣。
檢查氣路是否暢通:放開進氣孔,捏、放吸氣球,氣球癟起自如時,說明完好。
如果漏氣、氣路不暢通,需要查明原因,進行處理,重新征得上述程序。
5、檢查干涉條紋是否清晰:由目鏡觀察,按下按鈕,同時旋轉保護玻璃座調整視度,使得觀察數字最清晰,再看干涉條紋是否清晰。
6、對儀器進行校正:簡單的校正辦法是,將光譜的第一條黑紋對在"0"位上,如果第1條正對在"7%"的數值上,表明條紋寬窄適當。否則應對儀器的光學系統進行調整。
7、用新鮮空氣清洗氣室;每班在進入工作地點前,必須在和零位與指標線復合,然后按下按鈕,轉動粗手輪,從目鏡中觀察,把干涉條紋中最黑的一條或兩條黑線中的任意一條與分劃板上的零位線對準,并雇對準零位的這條黑線,旋上護蓋。
二、操作順序:
本工種操作應遵照以下順序進行:
安全檢查—取樣—記錄—現場班組長簽字—填牌板—填報表
三、正常操作:
1、將調整零位瓦斯檢測儀背在身上,把連接瓦斯入口的橡膠管或瓦斯檢查棍伸入氣體進入氣室。
2、測定地點一般應在巷道靠近棚梁以下20厘米的位置,在有冒頂的巷道中,要將橡膠管伸入冒頂高處,由低到高逐漸向上檢查,檢查人員的頭部不得伸入冒頂高處,以防缺氧窒息。
3、按動粗計數按鈕,觀看目鏡,查看原來零位黑線移動位置,讀出整數。
4、按動精數按鈕,轉動測微手輪,將零位黑線移動到整數位置,再查看刻度盤上的讀數,即為小數位。
5、整數和小數相加,即為該地點的瓦斯濃度。
6、檢查二氧化碳濃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按上述操作檢查混合氣體的濃度(即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濃度)。
7、用溫度計檢查測點的溫度。
8、用多種氣體檢定器檢查其他氣體;在待測地點先將活塞往復抽送2~3次,使檢定器內原來的氣體被待測氣體完全轉換,然后抽取現場氣樣,把檢查該氣體的檢定管兩端的玻璃封口打開,將進氣端插入到檢定器的插孔中將三通閥門撥到通氣位置,推動活塞把,按照檢定管上要求的通氣量和時間,均勻地將氣樣送到檢定管里,根據檢定管上產生的變色圈的刻度,讀出該氣樣的濃度。測量一氧化碳時,要避開放炮時間,防止炮煙中的一氧化碳的干擾。
9、檢查完瓦斯、二氧化碳等氣體及溫度后,瓦斯檢查員要將檢查結果及時廢瓦斯檢查員手冊,然后未老先衰檢查地點的瓦斯檢查牌板上,并將檢查結果通知現場作業人員并由班組長或帶班組長在瓦斯檢查員手冊上簽字。
10、瓦斯檢查員還應對沿途的通風設施、防塵設施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11、巡回檢查其他地點,具體操作按照上述規定執行。
12、上井后,要根據瓦斯檢查員手冊填寫的數據,填寫瓦斯報表,做到"牌板"、"手冊"、"班報"三對口。
四、特殊操作
1、煤倉內的瓦斯檢查及煤倉堵塞后的瓦斯檢查與處理,應按礦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的措施進行,由礦監護隊負責。
2、采煤工作面采空區放炮放頂時,采空區瓦斯濃度的檢查范圍應按礦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的措施中的有關規定執行,當瓦斯濃度超限時應立即停止放炮。
3、在臨時停工地點檢查瓦斯時,必須兩人同行,攜帶氧氣檢測儀,并且相距4~6米,從外向里隨時檢查瓦斯和氧氣濃度;瓦斯濃度達到3%或其他氣體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100條規定時,必須停止前進,并要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141條規定排放有害氣體,不能及時處理的要在24內進行密閉。
4、在臨時停風地點檢查瓦斯時,不準先開局部通風機再進入迎頭檢查,應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129條規定、141條規定的要求檢查,停風區內瓦斯濃度不超過1%、二氧化碳不超過1.5%,并且局部通風及其開頭附近10米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不超過0.5%時,方可開動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5、對于可能存在的瓦斯積聚區,要進行瓦斯檢查,發現體積大于0.5立方米濃度達到2%時,附近20米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并向有關部門匯報。
6、在瓦斯積聚區測量瓦斯濃度時,用瓦斯檢測儀取樣后,要在新鮮風流中讀數。
7、礦井因為停電和檢修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時或通風系統發生重大變化(遭到破壞)后,所有受到影響的地點,必須經過瓦斯檢查員的檢查,證實無危險后方可恢復工作。
8、反風演習時的測定工作,可以參考測風員的有關規定執行。
9、井下需要電焊、氣焊、噴燈焊時的瓦斯檢查,需按照編制的安全措施執行。
五、收尾工作
1、將儀器清理干凈,收好備用。
2、交接班要在指定地點進行,交清當班情況。
篇2:瓦檢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對本礦井瓦斯檢查負責,嚴格執行瓦斯檢驗制度,做好一炮三檢,一班三檢,嚴禁瓦斯超限作業,堅持跟班作業,嚴禁空班漏檢。做好瓦檢記錄,做好瓦檢工作"三對口"。
二、必須保證采掘工作面正常通風,風筒跟頭,嚴禁瓦斯超限作業,若工作面發現瓦斯超限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三、堅持每月一次測風。
四、當工作面有變化時,要立即調整通風系統,做到風量分配合理,保證工作面正常作業。
五、執行好現場交接班,若發現重大瓦斯隱患,當班處理不完的,要向下班交待清楚,并報告礦長。
六、參加礦組織的每周一次的安全辦公例會及每月一次的安全大檢查。
七、檢查工作面溫度(氣體、煤體)若有異常,及時處理和匯報(含CO檢測)。
八、監督規程措施的現場落實。
九、必須保證通風設施完好,風筒無破損,要吊掛平直,環環吊掛,接頭不漏風。
篇3:瓦檢員通風管理安全工作責任制
1、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三大“規程”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熟悉掌握突出預兆、一般規律和防治措施。
2、對井下通風管理安全工作措施進行監督落實,對不按通風管理安全工作措施進行施工的,要堅決予以制止。
3、負責所管轄范圍內抽采鉆孔及通風管理安全工作效果檢驗的現場監督及驗收。看管好通風管理安全工作設施。
4、掌握管轄區內瓦斯變化情況,按規定向通風工區匯報瓦斯數據,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匯報通風工區。
5、認真檢查現場通風管理安全工作隱患,對現場通風管理安全工作隱患有權提出處理意見,并督促整改。
6、監督通風管理安全工作措施中關于放炮時停電撤人及站崗等有關規定的執行情況。
7、放炮前必向礦調度室匯報停電撤人情況以及炮眼個數、深度、裝藥量等情況,做到不安全不生產。
8、監督掘進進尺及控制距離剩余情況,確保通風管理安全工作校驗超前距離。
9、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突出事故苗頭,把突出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威脅安全生產、可能造成突出事故的場所或作業場所突出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發生突出事故后,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并按突出事故搶險救援預案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