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后安全生產管理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后安全生產管理

2024-07-09 閱讀 2405

我國經過24年的深化改革,已基本完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云南煤炭行業按照省政府對十個行業的整合思路,建立起以后所煤礦為“龍頭企業”的云南東源煤業集團公司,完成了云南煤炭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創立。云南煤炭將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和謀求盈利最大化的目標運作。企業內部過去行使(政府)安全監察職能將分離出去。政府部門已經不直接管理企業生產經營,對企業安全的管理也轉換為監督執法,這種監督主要是運用法律手段,查處安全生產中的違法行為。然而,煤礦是一個自然災害嚴重、事故易發的行業,在政企分開,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如何搞好安全生產,這是煤炭企業所必須解決好的問題。

一、提高認識,增強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感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黨和國家的一貫方針。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黨和國家的社會主義本質的集中體現,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確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近年來,*等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關注安全生產工作,先后作出了i00多條有關指示批示。*明確指出: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企業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日程上,加強領導,采取有力措施預防和遏制住事故,減少人民群眾生產財產損失,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煤礦事故的發生,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影響正常生產,更為重要的是造成人員傷亡,給傷亡家屬造成失去親人的精神痛苦和心靈上的創傷,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生命安全是職工最基本的生存權利,維護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對職工權益的最大維護。在煤礦,搞好安全生產是落實“三個代表”精神的具體體現,要把它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二、建立和落實企業內各級管理人員及全體職工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本質特征。這里的“權責”包含現代企業制度里的生產、經營、安全各方面,包含著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普通員工各層次的權力和責任。只有權責明確了,才能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消除權責不清的傳統管理模式帶來的推諉扯皮現象。因此,建立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搞好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安全生產責任制必須將不同的安全生產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級管理人員、職能部門、技術人員、班組長以及每個崗位工人身上。只有明確安全責任,人人分工負責,才能形成比較完整的安全管理體系,激發員工的安全責任感,遵章守規,搞好安全生產。

三、增強全體員工的法律知識和意識,依法治礦,搞好安全生產

目前我國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工業企業推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家加入世貿組織后,為保障形成開放的、與世貿成員國接軌的投資與外貿環境,國家正大力健全法律法規,《礦產資源法》、《煤炭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繼出臺并生效。然而,很多人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自我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這些單位的負責人或者不懂法,或者明知故犯,沒有依法為從業人員提供必要的安全生產條件和勞動保護,使從業人員在十分惡劣和危險的條件下作業,以至發生事故而鐺瑯入獄。自從《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出臺后,所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單位均有人被判刑入獄。因此,增強法制觀念,依法治礦,依法搞好安全生產,這是趨勢也是必然。

煤礦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嚴格管理,狠反三違,又要保證必要的投入、更新裝備,還要加強職工的安全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和保安能力。只有認真落實“管理裝備培訓并重”原則,依法治礦,嚴格管理,發揚深嚴細實安全工作作風,才能確保煤礦安全生產。(

篇2:企業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業防止事故、減少職業病的有效方法。

1.安全檢查的分類

安全檢查可分為日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和不定期檢查。

(1)日常性檢查,企業一般每年進行2至4次;車間工程每月至少一次;班組每天進行檢查;專職安全人員的日常檢查。

(2)班組長和工人應嚴格履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檢查;

(3)專業性檢查是針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特種場所進行的檢查,如電焊、起重設備、運輸車輛、爆破品倉庫、鍋爐等。

(4)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季節特點,為保障安全生產的特殊要求所進行的檢查。如冬季的防火、防寒防凍;夏季的防汛、防高溫盛暑、防臺風。

(5)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包括節前的安全生產檢查,節后的遵章守紀檢查。

(6)不定期檢查是指在設備裝置試運行檢查、設備開工前和停工前檢查、檢修檢查等。

2、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的類型有:

(1)公司級安全檢查表,供公司安全檢查時用。其主要內容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情況;現場作業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各重點危險部位;主要設備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危險性倉庫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

(2)車間工地安全檢查表,供工地定期安全檢查或預防性檢查時使用。其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工人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安全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電器裝置和電纜電線安全性;作業條件環境的危險部位;事故隱患的監控可靠性;通風設備與粉塵的控制;爆破物品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工人的安全操作行為;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到位等。

(3)專業安全檢查表,指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檢測。危險場所、危險作業分析等。

3、安全檢查表的制定

1.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

2.確定檢查標準和要求;

3.確定檢查進間;

4.設計檢查表式;

5.檢查表應充分依靠職工討論,提出建議,多次修改,由安全技術部門審定后實施。

篇3: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形式

一、企業法定代表人

經理(廠長)是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建立的是以經理(廠長)為首的生產經營管理系統。經理(廠長)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他對企業的人員、物資、資金等各方面均在最高指揮權和調度權。因此,企業法定代表人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負有全面責任。

二、企業分級管理

分級管理就是把企業從上至下分為若干個安全生產管理層次,明確各自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責任,有效地實現全面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層次與企業規模有關。一般企業的管理層次可分為三層:總公司(公司)、車間(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班組。無論何種規模企業,安全管理層次都可歸納為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

決策層主要起決策、指揮作用,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根據法律法規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落實制定安全生產規劃、計劃;建立健全安全機構、配備人員;保證安全資金和物資投入;為職工提供安全衛生的工作場所。

管理層主要對安全生產進行日常管理,貫徹落實企業生產規章制度,并負責檢查落實。

操作層應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遵守操作規程,杜絕違章,防止事故發生。操作層是安全生產的基礎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