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規范工會票據審計工作規定

規范工會票據審計工作規定

2024-07-09 閱讀 7983

規范工會票據審計工作的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工會票據審計工作,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遏制涉票違法違規事項的發生,維護工會正常的經濟秩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指票據包括發票和財政票據。發票按照稅收征管范圍劃分為國稅、地稅發票。財政票據分為政府非稅收入票據和其他財政票據。

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經營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

財政票據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經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其他組織機構在依法履行或代行政府職能、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向管理和服務對象開具的由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收款憑證。

第三條各級工會和工會企事業單位在采購貨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時應索取國稅機關監制的發票;在接受交通運輸、建筑安裝、金融保險、郵電通信、文化體育、餐飲娛樂等服務和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時應索取地稅機關監制的發票;支付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非稅收入和其他收入時,應取得財政部門批準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和其他財政票據。

第四條不合規票據和假票據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關于清理整合中央財政票據的通知》等法規印制、領購、開具、取得的票據。不合規票據和假票據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非正式票據;

(二)私自印制、偽造、變造、過期作廢的票據;

(三)內容不真實,虛構經濟業務;

(四)以其他憑證代替;

(五)擴大使用范圍;

(六)未加蓋財務印章或發票專用章;

(七)項目填寫不全,字跡不清楚,自行涂改;

(八)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票據。

第五條按照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經審會應將工會機關及工會企事業單位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費用、工程建設、物資采購等方面的票據作為票據審計的重點范圍。

第六條在票據審計工作中,一方面要發現和查處票據違法違規問題,另一方面要對是否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健全相關內部控制制度予以關注。對于沒有建立票據審核、報銷等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或者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未落實的,應當在審計報告中予以披露并提出改進意見或建議。

第七條在票據審計工作中應當并督促財務人員充分利用下列手段鑒別票據的真偽:

(一)稅務機關提供的票據網絡查詢、電話查詢;

(二)票面防偽信息;

(三)工商管理機關提供的出票企業基本信息網絡查詢;(四)提請稅務機關鑒定。

第八條應當根據被審計單位原始憑證的數量和審計資源合理確定抽查票據的比例和金額起點,提高審計效率。

第九條進行票據審計時,應當適當抽取部分發票,檢查該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對于發現的假票據,應當對其經濟業務的真實性進行審計。

第十條應當根據《中國工會審計條例》的有關規定,充分考慮違法違規票據的金額和性質,根據情節輕重提出相應的審計意見。

(一)對使用不合規票據和假票據(未虛構經濟業務的)報銷的,被審計單位應當改正錯誤做法。同時要建立健全相關內部控制制度,責成財務部門有關業務人員嚴格票據管理,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出現。對經教育、培訓仍不能嚴格執行國家票據管理規定的,被審計單位應選派具有職業能力的人員從業。

(二)對使用假票據并虛構經濟業務,情節較輕的,被審計單位對當事人應進行批評教育及經濟處罰;情節嚴重的,被審計單位對當事人應進行經濟處罰或紀律處分。

(三)構成犯罪的,按有關程序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第十一條本規定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附屬醫院收款票據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收款票據管理制度

1、貫徹落實執行《江西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管理規定》。

2、在財務部門負責人的領導下,保障收費票據的保管供應工作。對所購的票據進行分類、排列,保證清潔、整齊。

3、做好票據的定額管理。憑領購證向當地財政部門領購、核銷,并接受管理部門的檢查,如有遺失,向核發收費票據的財政部門書面報告,并聲明作廢。

4、每年及時注冊年檢,如遇合并、分設、撤銷時,應向財政部門繳銷收費票證和領購證,對收費資金做好"專戶儲存"和"及時解交"等記錄工作。

5、認真填寫收費票據,注意票據的種類、數量和使用范圍。不得轉借、代開或違章填開。

6、票據專管員應做好實物賬,保證賬務清楚、賬實相符。對收費人員使用完的收款票據應及時核銷,保證收款金額及時、如實上交醫院賬戶。票據專管員調動應及時辦理交接手續。

7、保證收費票據的安全。注意防水、防潮、防霉、防蟲和防盜。

8、收集各科室對票據的式樣、質量的使用意見,及時向票據的核發部門進行信息反饋。

篇3:附三醫院有關記錄票據憑證管理制度

第三醫院有關記錄、票據和憑證管理制度

1.為加強醫院藥品購進記錄、票據和憑證管理,根據《藥品管理法》、《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山東省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范》、《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制度。

2.記錄是指與藥品有關的各種記錄,如購進藥品驗收記錄;藥品拆零記錄;麻醉、精神藥品相關記錄;處方等。票據和憑證指證明所使用藥品購進、銷售合法性的原始證明材料,包括發票、隨貨同行單據等。

3.各種記錄的內容應真實、完整。

4.票據和憑證的索取:在購進藥品時,應當及時索取相應的藥品發票和隨貨同行單。發票應為統一增值稅發票(微機打印)且與隨貨同行聯及結算聯相一致。

5.票據和憑證的內容:應標明供貨單位名稱、藥品名稱、規格、劑型、包裝數、包裝單位、數量、單價、金額、藥品批號、有效期、批準文號、生產廠家等。

6.票據和憑證的核對:藥庫保管人員每筆藥品入庫后要及時與發票認真核對,核對無誤后方可上報。

7.記錄、票據和憑證的儲存:藥品驗收記錄保存至超過藥品有效期1年,不得少于3年;麻醉、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保存3年;毒藥、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保存2年;普通藥品處方保存1年;麻醉、精神藥品消耗登記本保存3年;藥品拆零記錄保存1年。票據應當保存至超過藥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