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6401

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十)

第一節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固定資產的保管及使用管理、特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本規則所稱固定資產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機械設備、馬達、儀表、工具、什項設備(各公司自分事務性什項設備及機電什項設備)。

第三條會計科目列賬原則。

前項固定資產,耐用年數在兩年以下,非出產性,未超過一定金額者(各公司自定)應以用度科目列賬,而不得以固定資產科目列賬。

第四條管理部分

固定資產按以別,由各公司指定部分負責管理,其管理及保養細則由各公司管理部分會同使用部分自行制定。

(一)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事務性什項設備由總務部分負責管理。

(二)機械設備、馬達、儀表、機電性什項設備由公務部分負責管理,但得視實際需要歸由性質相關部分管理。

(三)工具由資材倉負責管理,

第五條編號。

固定資產取得后,即歸管理部分管理,并會同會計部分依其種別及會計科目統馭關系,予以分類編號并粘貼樣簽。

第六條移交。

職員調動時,對于固定資產應依人事管理規則第十一條的劃定詳列清冊辦理移交。

第七條增減講演。

會計部分應于次月十五日前就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機械設備、機電性什項設備等項目編制"固定資產增減表"(附件表3-1)一式三聯送管理部分核對,并填列異常或更正內容,第一聯管理部分自存,第二聯送返會計部分,第三聯送使用部分保存,采用電腦處理的部分以電腦報表代替。

第八條清點。

固定資產管理部分應會同會計部分每年清點一次(不含工具、馬達、儀表、事務性什項設備)。另應于每季就固定的項目中根據登記卡冊,每一種別至少抽點十項,清點后應填"盤存單"(附件表3-2)一式三份,注明盈虧原因,一份自存,兩份呈報(總)經理核決后一份送會計部分,一份送總管理處總經理室備查。管理部分對于盤盈和盤虧除應專案敘明原因呈核外,并應依增置或減損的劃定辦理手續。

第九條增置、營造、修繕處理。

固定資產的增置、營造、修繕應分別依照"材料管理辦法""工程修造發包事務處理規則"及"營建工程管理辦法"等有關劃定辦理。

第二節增置及登記

第十條增置手續。

土地、房屋及建筑運輸設備、機械設備、機電性什項設備等固定資產于增置驗收后,使用部分(土地、房屋及建筑物由總務部分)應即填寫"固定資產增加單"(附件表3-3)一式三聯經會管理部分簽章后,送會計部分填注購置金額、耐用年限、月折舊額,第一聯送管理部分轉記"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二聯由會計部分自存轉記入"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三聯送使用部分保存。會計部分一般每月與管理部分核對"固定資產登記卡"的記載事項,如出罅漏事項立刻通知補正。

第十一條受贈處理。

固定資產因其他公司撥入,損贈而取得者,應填明價格,如原價無法查得或根本無價者,得由管理部分會同會計部分予以估列,并按第十條固定資產增置手續辦理。

第十二條登記。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等不動產取得所有權后,由總務部分同一辦理產權登記后轉記入"房屋、土地登記卡"。變更時亦同。

第十三條保險。

固定資產應依"關于企業財務保險事務處理程序"的劃定辦理保險。

第三節移轉、閑置及減損的處理

第十四條資產移轉處理。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機械設備、機電什項設備等固定資產在公司內相互撥轉時應由移出部分填寫"固定資產移轉單"(附件表3-4)一式三聯會同管理部分簽章后,送移入部分簽認(假如管理部分不同,要加印一聯,會同移入管理部分同時簽認),第一聯送管理部分(假如管理部分不同,影印聯送移入管理部分,轉讓入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二聯送會計部分,第三聯送移入部分,第四聯送移出部分。其出入廠區應另填"移交運單",一式六聯第一聯托運部分自存,第二聯托運部分轉送會計部分暫存憑核對第三聯;第三聯至六聯出廠時經守衛簽注時間、車重以后,第三聯由守衛暫存,于翌日轉送托運部分的會計部分,經與第二聯核對無誤,于一日內轉送收料部分會計單位憑以核對收料;第四、五六聯由承運商隨同物品出廠、入廠時經守衛簽注入廠時間、車重以后入廠,經點收后第五聯由承運商暫存憑以申請運費,第六聯由守衛暫存,于翌晨轉送收料部分的會計部分與第三聯核對。

第十五條資產送修處理。

固定資產因故送廠商修復時,應依照"工程修造發包事務處理規則"的有關劃定辦理,于送修時由工務部分或管理部分開具"料品交運單"一式六聯,第一聯經辦部分自存,第二聯送會計部分,第三聯由守衛暫存,于越日轉送會計部分,第四、五、六聯承運商運送物品出廠,第四聯交收料廠商暫存作物品回廠交貨的憑證,經辦部分驗收后轉交會計部分核銷,第五聯供申請運雜費,第六聯由收料廠商簽收并送回經辦部分。

第十條出租名外借處理

固定資產出租或外借,管理部分應先會同會諸部分后按序呈(總)經理核準后辦理,應制定契約,副本送會計部分以備核對,契約內容包括修繕保養及稅捐負擔、房錢、運什費、歸還期限、保持原狀、附屬設備明細等,其出入廠區另填"料品交運單"一式六聯,并依第十條流程的劃定辦理。

第十七條減損處理。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機械設備、機電性什項設備因減損已報廢者,應由使用部分填具"固定資產減損單"(附件表3-5)一式四聯。注明減損原因,送管理部分及會計部分簽注處理意見后呈報(總)經理,經核準后,第一聯管理部分轉記入"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二聯連同有關資料送會計部分據以向主管機關辦理報備,典質權變更及解除保險等手續,第三聯自存,該減損資產因體積巨大必需就地處理或拆除時,則第四聯送委托部分憑以辦理,惟減損資產于拆移前,或拆移后無法繳庫時,管理部分或使用部分應妥為保管,上項減損資產已繳庫而決定標售時,其處理流程依第十八條劃定辦理。

第十八條閑置固定資產處理。

固定資產的管理部分至少每三個月應將經營上以為無利用價值的閑置固定資產予以收拾整頓,填具"閑置固定資產明細表"(附件表3-6),擬定處理意見呈報(總)經理,經核定標售者須按下列劃定辦理:

(一)管理部分的資產應即按"閑置固定資產明細表"所列經批示讓售部門開具"固定資產讓售比價單"(附件表3-7)一式四聯由(總經理)指派專人或由采購部分負責招商比價,并將比價結果轉記于"標售比價單"后,第三聯自存,第四聯送資管科,第一、第二聯呈報(總)經理核決后,由經辦人將第二聯送會

計部分以憑核對,第一聯送管理部分以便發貨。

(二)發貨時,由標售經辦人填寫"物品交運單"一式六聯(承運商聯勿填)憑以入廠提貨,經守衛簽注出入廠時間及過磅記實后,送回標售經辦人開具"繳款單"向出納解繳貨款,并于"料品交運單"備注欄填寫"固定資產讓售比價單"號碼,發票號碼,第一聯送資材部分,第四聯交承購商收執,第二、三聯送守衛查對放,地翌日轉會計部分復核。

(三)提貨出廠后管理部分應即填具"固定資產減損單"一式四聯(資材倉庫聯免填),第一聯自存轉記入"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二聯送會計部分,第三聯送使用部分保存。

第十九條典質資產的減損出租、外借處理。

經提供典質借款的固定資產如有發生減損,出租或外借時,會計部分應事前備函寫典質編號及資產名稱、數目向總管理處財務部報備,由財務部向貸款及典質權登記機構辦理標的物增減變更手續。

第四節工具、附屬設備、事務性雜項設備處理

第二條馬達、儀表處理。

(一)本項資產經驗收后使用部分每件填具"固定資產增加半日"加蓋"附屬設備管理"章(馬達或儀表如附屬于機械中驗收時,除比照第十條的劃定外,仍應按本條劃定處理),第一聯送管理部分轉記入"固定資產登記卡"(馬達、儀表專用卡片自訂),第二聯送會計部分,第三聯歸使用部分自存。

(二)移轉時應通知管理部分于"固定資產登記卡"上記載移轉情況,其出入廠區應填寫"移轉交運單"辦理交運。

(三)需送廠外修理者、應比照第十五條的劃定辦理。

(四)其保養細則由管理部分會同使用部分自行制定。

(五)每年必需全面清點一次,其閑置部門應比照第十八條的劃定處理。

(六)各公司必需自訂管理對象的尺度(如寒氣機里的馬達不列入管理或幾馬力以上的馬達始列入管理的對象等)。

(七)減損的部門比照第十七條的劃定處理,減損單應加蓋"附屬設備管理"章以資區別。

第二十一條工具處理。

(一)本項資產的購置全部經過資材倉庫收料,未領用前由倉庫保管,歸入物料賬。

(二)本項資產系指物料的工具類,但各公司得訂出各項品名并追加非消耗品部門。

(三)本項資產列為人個保管時應依個人分別(共同使用者以部分設立,經理為當然保管人,得指定專人負責實際保管工作)設立"財產保管卡"二份(以不同顏色區分),一份存發料部分(倉庫),一份保存入各科保中保管。

(四)領用時,由領用人開具"材料領料單"連同該科保存的卡片向倉庫領料,并在"財產保管卡"上簽認。

(五)領用本資產時,如系新領或追加者領料單須經總經理核準,如系以舊換新者,憑經理核準的領料單辦理。

(六)移交時有關本項資產的保管清冊須增寫一份送管理部分,據以轉記"財產保管卡"。

(七)本項資產于不用擬退回時,須呈請總經理核準后方能辦理退庫,資材倉庫對該退回品得例外管理。

第二十二條事務性雜項設備處理。

(一)本項資產的購置勿需經過物料賬處理,于驗收以后直接以設備或用度列賬。

(二)本項資產各公司應列出品別,于請購時由資材倉庫在請購單上加蓋"列入財產管理"章并會總管理部分后辦理請購。于辦理驗收后"請購單"的會計聯及倉庫聯同送會計部分收拾整頓付款,倉庫聯并于傳票開制后,由會計部分轉送管理部分轉記"財產保管卡"。

(三)本項資產列為個人保管時應依個人分別設立"財產保管卡。"其作的自訂項目及保有的期限,超過保有期時免辦報廢或繳還。

(四)對于非消耗性文具用品的保持期限及對象,各公司得自訂項目及保有的期限,超過保有期限時免辦報廢或繳還。

(五)移交時有關本資產的移交清冊須一并送管理部分,據以轉記于"財產保管卡"。于不用或報廢時,應編制保管清冊視情況轉呈總經理核準后,送交管理部分點收(報廢部門免辦點收)及轉記于"財產保管卡"。

篇2:工貿油品調運分公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

工貿油品調運分公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zz石油(集團)工貿有限公司油品調運分公司(以下簡稱“油品調運分公司”或“公司”)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根據國家有關規定、《zz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以及《zz石油(集團)工貿有限公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結合本單位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機關各部門、各駐站(以下簡稱)。

第三條固定資產管理遵循統一管理、分級核算、分級負責和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卡相符。

第四條本辦法所指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在人民幣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過1個會計年度的為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且成本能夠可靠計量的資產。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五條公司設立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相適應的部門,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財務資產部門及使用部門共同負責公司固定資產的相關管理工作。

(一)公司根據資產的不同經營性質確定不同的固定資產的管理部門。歸口管理固定資產的增加、減少、調撥、盤盈、盤虧等業務工作,歸口負責組織固定資產的報廢、鑒定、上報審批等管理業務。

(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為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和保養部門。

(三)財務資產部門為固定資產各類賬務的處理部門。

第六條公司非經營性固定資產實行分級歸口管理,即綜合辦公室是油品調運分公司非經營性固定資產主管部門。

綜合辦公室對非經營性固定資產的主要管理職責為:

(一)負責組織機關各部門和油品調運分公司辦公室編制公司年度非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二)負責公司所有非經營性固定資產的采購,組織機關財務資產部、資產使用部門及相關專業部門進行入庫驗收,并建立實物臺賬,按要求定期編制有關統計報表;

(三)負責收集整理公司所有非經營性固定資產的檔案、資料,及時歸檔;

(四)負責監督、檢查公司所有非經營性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審核或提出調撥、更新、檢測、維修和報廢鑒定等計劃,經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及時辦理驗收;

(五)參與公司所有非經營性固定資產盤點工作,定期與財務資產部、非經營性固定資產協管部門、資產使用單位進行賬實核對。

第七條公司經營性固定資產由資產使用部門進行管理。大車隊是公司所有經營性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部門。

大車隊對經營性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職責為:

(一)負責組織編制、匯總、審核公司年度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并匯總公司年度固定資產投資總計劃,做好與工貿公司對接工作;

(二)負責組織公司經營性固定資產的采購,組織財務資產部門、資產使用部門及相關專業部門進行入庫驗收,并建立實物臺賬;

(三)負責收集、管理公司所有經營性固定資產、工程項目的檔案、資料,及時歸檔、保管;

(四)負責監督、檢查公司經營性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審核調撥、更新、維修、改造、報廢等計劃,經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及時辦理驗收;

(五)參與公司經營性固定資產盤點工作,定期與財務資產部門、資產使用部門進行賬實核對。

第八條財務資產部是固定資產的價值管理部門,負責固定資產價值的管理和核算。

(一)參與入庫驗收,及時備案固定資產臺賬,并及時制作固定資產卡片;

(二)參與審核固定資產購置、維修、報廢和處置等計劃,準確確認資產價值、報廢價值、維修費用等,并及時作出賬務處理;

(三)負責組織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

(四)負責固定資產的分析與管理,負責資產報表的編制、上報,確保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報送及時。

第三章固定資產的分類、折舊及殘值

第九條公司固定資產的分類、編碼執行集團公司制定的《固定資產編碼規則》及《固定資產目錄》的規定。

第十條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折舊年限、凈殘值率執行集團公司統一規定。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第十一條必須按月足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若需要采用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方法,由公司財務資產部統一上報工貿公司財務資產部門核準,并報經當地稅務部門批準。

第四章固定資產的增加與計價

第十二條固定資產的增加包括:購置、自行建造、投資者投入、融資租入、接受捐贈、更新改造、盤盈、抵債、非貨幣性交易、無償調入等增加的固定資產。

第十三條根據固定資產增加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計價方式,具體如下:

(一)外購固定資產的價值,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投資該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必要支出作為入賬價值。完工的在建工程,應及時辦理結算及驗收手續,轉入固定資產;因故未能及時辦理的,財務資產部門在工程竣工驗收或投入使用后,應按工程概算、造價或者實際成本暫估入賬。

(三)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確定。

(四)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雙方簽訂租賃合同,以實際上已經轉移了與固定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認定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在租賃開始日,租賃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上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中發生的、可直接歸屬于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作為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五)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捐贈方提供的憑據金額加上相關稅費確認價值。沒有提供憑據的,一是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確認;二是按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確認。如受贈的是舊的固定資產,除按照上述方法確認外,減去該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后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六)更新改造的固定資產,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原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改建、擴建發生的必要支出,扣除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減去改建、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作為入賬價值;不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

(七)盤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該項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后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固定資產盤盈應作為前期差錯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八)接受債務人以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或以應收債權換入固定資產的,按應收還在勸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涉及補價時,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確認;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確認。

(九)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固定資產,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涉及補價時,收到補價的,按換出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后的余額確認;支付補價的,按換出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相關稅費和補價確認。

(十)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按調出單位的賬面價值加上發生的運輸費、安裝費等相關費用,作為入賬價值。

第五章固定資產的購置

第十四條公司固定資產購置必須納入本年度綜合計劃和財務預算,在預算范圍內購置。

第十五條固定購置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固定資產購置申請、審核、審批

1.油品調運分公司根據生產經營計劃和固定資產購置預算,填寫油品調運分公司固定資產購置申請表,經固定資產協管部門、主管領導審核后提交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審核。

2.機關各部門根據生產經營計劃和固定資產購置預算,填寫機關固定資產購置申請表,提交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審核。

3.固定資產主管部門根據工貿公司下達的投資計劃及工貿公司固定資產使用部門需求,提出購置意見(購買資產或從其他部門進行調撥等),判斷是否需要購置,如需購置時,匯總形成公司固定資產購置計劃,經部門負責人、主管領導、財務資產部門負責人審核后提交公司經理辦公會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上報工貿公司進行審批。

(二)固定資產的購置

1.根據工貿公司的批復,需要招標的,應依據公司招標管理相關規定組織招標采購,不需要進行招標的,應遵循比質比價原則進行購置。固定資產的采購由公司大車隊、綜合辦公室負責。經公司授權后,油品調運分公司非經營性固定資產可由油品調運分公司辦公室組織實施。

2.租賃資產的,按照第十一章規定執行。

3.在公司內部進行資產調撥的,按照第九章規定執行。

(三)固定資產的驗收及領用

固定資產購買到貨后,由公司固定資產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由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填寫《固定資產驗收單》、《固定資產領用單》(各一式三份)、財務資產部門填寫《固定資產卡片》(各一式三份),由資產主管部門、使用部門、財務資產部門各留存一份:

1.驗收合格后,填寫《固定資產領用單》、《固定資產卡片》,與固定資產一并移交至使用部門。固定資產領用單需經固定資產主管部門負責人、主管領導簽署意見后方可辦理移交手續。

2.《固定資產驗收單》中應詳細填寫固定資產名稱、固定資產編號、規格型號、出廠日期、金額、生產廠家,驗收內容、驗收意見,并由驗收部門和驗收人簽字;財務資產部門根據驗收單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并錄入資產管理系統。資產主管部門按照固定資產的類別、購置或投產先后順序統一進行編號,各項固定資產編號唯一。

3.其中固定資產領用單應詳細填寫固定資產名稱、生產廠家、出廠編號、規格型號、移交數量、移交時間、使用部門等信息,固定資產卡片應詳細填寫固定資產名稱、生產廠家、出廠編號、規格型號、原值、折舊年限、預計殘值、使用部門等信息。

第六章固定資產的保管與盤點

第十六條固定資產的保管遵循“誰使用誰保管”的原則,由使用部門負責。使用部門或使用人是第一保管人和日常保養人,在使用部門或使用人發生更替時,應及時辦理固定資產移交手續。

第十七條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應建立固定資產臺賬,并與實物相符,對所管轄固定資產的保管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

第十八條公司固定資產盤點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盤點時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公司級固定資產盤點,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如資產保管人員離任時還應進行專項盤點。油品調運分公司可根據自身管理需要,進行固定資產盤點,機關相關部門可協助盤點。

(二)盤點組織及職責:財務資產部門負責制定盤點計劃和方案,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具體參與實施,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及人員配合盤點,其他相關部門協助盤點。

(三)盤點工作應逐項清點實物,將實物與賬、卡相對照,查清固定資產的數量、質量和技術狀況,填制《固定資產盤點表》(一式三份),分別留存于財務資產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固定資產使用部門。

(四)在財產清查中,對固定資產盤盈要查明原因,由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填寫書面報告,經參與盤點的相關部門會簽后報主管領導審核、經理辦公會審批。

固定資產清查盤虧和毀損,由固定資產主管部門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對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經經理辦公會審批后書面上報工貿公司批準。

(五)財務資產部門根據盤點結果和申請報告的批準結果,及時進行賬務處理,調整賬務結存數,并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

第七章固定資產的維修

第十九條為了保持固定資產良好的工作狀態,充分發揮其效能,應做好固定資產的修理和維護工作。

第二十條固定資產的日常維修由使用部門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發生的經常性修理費用作為損益性支出處理,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第二十一條公司大修理費用按照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及技術狀態,確定大修理間隔期,由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編制年度大修理計劃和預算,報公司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審核并逐級上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應按照確定的年度大修理費用預算總額,嚴格控制大修理費用。

第二十二條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根據固定資產使用狀況提出維修申請及維修費用預算,根據維修費用預算金額大小填寫不同的固定資產維修申請表,并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機關固定資產維修和油品調運分公司維修費用預算超過10000元(含本數)的維修申請執行以下審批程序:

1.油品調運分公司維修申請表提交本單位固定資產協管部門、主管領導審核后,上報固定資產主管部門負責人、主管領導、財務資產部負責人、總會計師、經理依次審核、審批。

2.機關維修及各駐站申請表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后,提交固定資產主管部門負責人、主管領導、財務資產部負責人、總會計師、經理依次審核、審批。

(二)油品調運分公司維修費用預算低于10000元時,提交維修申請表至固定資產協管部門、財務資產部審核、主管領導審批。

第二十三條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根據審批后的意見,組織維修工作,維修結束后須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

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將維修發票報財務資產部門進行賬務處理。

第二十四條固定資產維修屬于集團公司《招標管理辦法》規定范圍之內,應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招標。

第八章閑置固定資產的管理

第二十五條固定資產閑置的認定:

(一)已連續停用一年以上或購進二年以上不能投產的固定資產;

(二)變更計劃后不使用,但仍有使用價值的固定資產;

(三)工程項目竣工投產后一年不需使用的固定資產。

第二十六條固定資產閑置的申報、審批程序:

(一)分公司有符合固定資產閑置認定條件的固定資產,填寫《閑置固定資產申報表》,上報固定資產主管部門;

(二)固定資產主管管理部門根據上報的《閑置固定資產申報表》,會同相關部門進行審定,結合設備利用情況進行綜合平衡;

(三)固定資產主管部門根據會審平衡情況提出意見,經主管領導審核,報請公司經理審批后實施。

第二十七條閑置固定資產的保管

(一)經申報批準后的閑置固定資產,小型設備應集中保管,由申報單位按通知送到閑置庫,送庫前必須進行保養、完好配套并辦理入庫手續。

(二)對于大型設備,一般存放在各申報單位,申報單位應作好維修保養工作,不得隨意拆卸設備附件,保證設備完好,并加蓋防塵防濕罩,以確保隨時能夠調出使用。

(三)閑置固定資產重新啟用時,在本單位使用的經主管領導審批即可使用;調出本單位使用的,遵照固定資產內部轉移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八條閑置固定資產的處理

(一)固定資產的處理是指對閑置、不需要、達不到技術要求的固定資產的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等;在本單位已無利用價值,在整個單位也無調劑利用價值,但尚有市場價值的固定資產,通過市場進行變現的一種行為;

(二)閑置固定資產的處置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平等自愿、誠實信用的原則;

(三)分公司固定資產主管部門至少每季度應將經營上認為無價值的閑置固定資產予以整理,填制《閑置固定資產明細表》,擬定處理意見后呈報主管領導、經理審批后上報工貿公司審查。

(四)固定資產變價處理收入應上繳本單位財務資產部門做賬務處理,任何人不得私自挪作他用。

第二十九條閑置固定資產處置的程序

(一)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對將要處置的固定資產提出處理方案,固定資產協管部門做好協助配合工作;

(二)機關財務資產部提出審核意見;

(三)經理辦公會審核同意,并形成會議紀要;

(四)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上報工貿公司資產管理部門;

(五)經工貿公司批準后由固定資產主管部門會同固定資產協管部門、財務資產部門、黨群工作部等部門組織實施。

第九章固定資產內部轉移

第三十條為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在必要的情況下,工貿公司機關及內部各單位之間可進行固定資產調拔轉移。工貿公司與集團公司其他相關單位進行固定資產調撥時,按照工貿公司《固定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執行。

第三十一條固定資產公司內部轉移程序:

(一)經審批同意進行內部調撥的,由固定資產主管部門開具《固定資產內部調撥單》,由調入、調出單位/部門負責人簽字后,由財務資產部門更改固定資產卡片信息,調入、調出雙方按調撥所列內容進行現場交接。調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辦理或借故拖延。

(二)《固定資產內部調撥單》一式四份,調入、調出單位各保留一份,固定資產主管部門、財務資產部門各保留一份。如調入、調出部門中涉及油品調運分公司時,固定資產主管部門應及時向固定資產協管部門通報調撥結果。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及時調整固定資產臺賬、檔案等信息,財務資產部門及時調整固定資產賬務的相關信息。

第三十二條固定資產調撥后,由調入單位做好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

第十章固定資產的報廢

第三十三條固定資產報廢條件

(一)已超過使用年限,折舊已提足且喪失使用價值的固定資產;

(二)技術性淘汰,性能達不到使用要求,且無法恢復性能或論證后改造價值不高的固定資產;

(三)因遭受自然災害或事故造成嚴重損壞,無法修復其使用價值(因事故造成報廢,必須附有災情和事故處理報告)的固定資產;

(四)因規劃變更、改造擴建要拆除的建筑物或系統工程。

第三十四條固定資產報廢程序:

(一)符合報廢條件的固定資產,由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填寫《固定資產報廢申請表》,詳細說明報廢理由;

(二)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對所申請報廢的資產,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進行鑒定和條件評定,簽署意見后報財務資產部門。

(三)財務資產部門確認資產報廢賬面價值、已提折舊、資產凈值,固定資產主管部門根據財務資產部門提供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已提折舊、資產凈值對固定資產減損情況,分兩種情況進行處理:

1.已到報廢年限沒有形成損失的,由固定資產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公司經理辦公會審批后上報工貿公司。

2.未到報廢年限,形成資產損失的,上報工貿公司審批(其中單項資產在100萬元以下的可匯總集中報批,超過100萬元的單項資產和成套設備、主要裝備可單獨報批),待批復后再做處理。

(四)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將審批后的報廢申請,交財務資產部門做賬務處理,有殘值收入的,應將收入全額上交財務資產部門,不得私自留用。

第三十五條固定資產報廢需要上報的資料:

(一)以正式文件形式上報固定資產報廢申請,說明固定資產報廢原因、清理費用及損益、責任追究等情況;

(二)固定資產報廢明細表、卡片、明細賬頁等;

(三)固定資產報廢的依據或能夠說明該固定資產必須報廢的證據;

(四)相關專業質量檢測和技術部門出具的鑒定報告;

(五)上級單位或本單位的審批文件或會議紀要。

第三十六條處置固定資產報廢殘料時,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成立由主管領導、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及財務、審計、監察、技術等部門組成的處置領導小組,增加收入,降低資產損失。

第十一章固定資產的保險、抵押、租賃及減值

第三十七條公司主要設備、房屋、車輛等固定資產,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按照集團公司《資產保險管理辦法》辦理保險手續。

第三十八條公司固定資產的抵押,需經公司經理辦公會同意后,由公司綜合辦公室以正式文件上報工貿公司財務資產部審核、集團公司審批,經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后方可抵押。抵押事宜統一由集團公司負責辦理,公司不得私自抵押。

第三十九條固定資產的租賃參照集團公司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固定資產減值參照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由財務資產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自頒發之日起施行。

篇3:固定資產管理員安全生產職責

1、遵守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和安全生產政策,嚴格執行上級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協助制訂或修訂相關作業和本部門各工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2、負責編印裝卸機械、車間設備月度維修保養計劃并及時下發;

3、負責統計、填報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完成時間、返修率等;

4、負責辦理固定資產調撥、封存、報廢等手續;

5、審核設備資產購買合同稿,發送合同,辦理合同相關手續;

6、核對部門設備和實績表;

7、辦理特種設備的有關手續;

8、按期完成和報送各類統計報表,下發各類通知,做好公司精神上傳下達;

9、負責建立、管理公司的設備固定資產臺帳,以及固定資產增減、變動的登記、填表及造冊工作;

10、與相關部門商討設備改造處理方法,提出有效處理意見。

11、組織鍋爐、壓力容器、車間設備等設備維修和保養;

12、負責組織壓力容器的申報、驗收及年審工作;管理工作;

13、參與鍋爐、壓力容器、車間設備等設備更新、改造和報廢技術鑒定工

14、負責本崗位責任范圍內安全、防火及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