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九)
一、目的:
為了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掌握固定資產的構成與使用情況,確保公司財產不受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項下的所有固定資產管理。
三.責任人:財務部制定此制度并頒布執行。
四.內容
1.為了更好的利用固定資產,實行固定資產歸口管理,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維修與保養,建立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范,按照集中領導、歸口管理的原則以固定資產的類別確定分工管理如下:
1.1財務部作為固定資產的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的明細帳卡。
1.2公司機器設備全部由生產部門歸口管理.
1.3.生產部門負責生產車間設備的購建、安裝、修理和使用管理。
1.4生產部門負責生產廠區動力設備的購建、安裝、修理和使用管理。
1.5.公司儀器儀表設備應由技術中心歸口管理。技術中心負責公司的儀器儀表的購置、修理和使用管理。
1.6公司的電子設備及廠房建筑物由綜合部進行統一管理。
1.7綜合部負責公司的通用電子計算機及附屬設備購置、安裝、維護和使用管理。
1.8綜合部負責公司廠房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購置、安裝、維護和使用管理。
1.9辦公室負責公司運輸工具的購置、維護和使用管理。
2主管部門的職責
2.1隨時掌握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
2.2負責監督配合使用單位做好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備完好提高利用率,并定期組織設備的清點,保證帳、卡、物三相符。
2.3負責固定資產的管理,搞好固定資產的分類,統一編號,建立固定資產檔案,登記賬卡,負責審批并辦理驗收、調撥、報廢、封存、啟用等事項。
2.4根據使用部門的使用情況,組織編制設備大中修維修計劃,按期編報設備更新計劃。
2.5嚴肅財經紀律,對違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擅自贈送、變賣、拆除固定資產的行為和破壞固定資產的現象,要嚴格追查責任,視情節給予處罰。
3使用部門職責
3.1各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負責本單位的設備管理工作,應設置專職或兼職的設備管理員,各生產班組要設置工人設備管理員,每臺設備要明確使用、保管、維護的責任者。
3.2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和維護保養制度,確保設備的完好、清潔、潤滑和安全使用。
3.3建立固定資產明細帳,固定資產的領用、調出、報廢必須經主管部門及總經理批準,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調動、報廢,更不能自行外借和變賣。
3.4根據主管部門的要求定期組織固定資產的盤點,做到帳、卡、物三相符。
4固定資產的購置、驗收、領用
4.1由于生產、研制需要,各單位購置固定資產必須提前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報經總經理批準后,由相關部門負責購置。
4.2購設備進廠后,由相關單位開箱檢查、驗收,設備安裝完畢后填“設備使用單”報主管部門。主管部門根據“設備使用單”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并通知使用單位。
4.3基本建設項目完工時,由基建部門辦理“基建項目完工單”,報主管部門。
5固定資產的調撥與轉移
5.1凡列入公司的固定資產未經公司主管領導和總經理,任何單位不得擅自調拔、轉移、借出和出售。
5.1.1公司內部設備的調撥與轉移,必須通過主管部門辦理資產轉移手續,同時由調出、調入單位的雙方領導及經辦人簽字后,由財務部門辦理轉帳手續,并通知相關的會計進行帳、卡交接。
5.2公司對外的設備調撥和轉移一般實行有償價調撥方式,設備主管部門根據設備的使用年限、折余價值、新舊程度按質論價,原則上調出設備的價值不得低于設備的折余價值,對外處理設備必須由主管部門提出處理價值,報總經理簽字方可處理,辦理有關財務手續。
5.3未經主管部門同意,各使用部門無權辦理設備轉移及處理,一經發現,將追究部門及經辦人的責任。
6固定資產的報廢與封存
6.1公司的固定資產報廢處理時,須使用部門提出申請,填寫設備報廢單一式三份由財務部門將其凈損失上報總經理批復后,辦理報廢相關手續。
6.2凡符合下列條件可申請報廢:
6.2.1超過使用年限,主要結構陳舊,精度低劣生產率低,耗能高,而且不能改造利用的。
6.2.2不能動遷的設備,因工房改造或工藝布置改變必須拆除的。
6.2.3腐蝕嚴重無法修復或繼續使用要發生危險的。
6.2.4絕緣老化,磁路失效,性能低劣無修復價值的。
6.2.5因事故或其他自然災害,使設備遭受損壞無修復價值的。
6.3凡經批準報廢的固定資產不能繼續在生產線上使用,主管部門與使用部門要及時作價處理。處理后的固定資產由主管部門和使用部門一起辦理固定資產的注銷手續,對外處理報廢固定資產時由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總經理批準,變價收入上交財務部。
6.4凡停用三個月以上的固定資產由使用部門封存、保管。
6.5閑置設備和封存設備啟封后,由使用部門填寫啟封單,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使用。
7.固定資產的清查
7.1為了保護固定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各部門必須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清查、盤點,以掌握固定資產的實有數量,查明有無丟失、毀損或未列入帳的固定資產,保證賬實相符。在清查時發現固定資產毀損和盤盈、盤虧,要查明原因,由責任部門寫出書面情況,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后,報知總經理,待批復后,作相應的帳務處理.
篇2: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十)
第一節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固定資產的保管及使用管理、特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本規則所稱固定資產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機械設備、馬達、儀表、工具、什項設備(各公司自分事務性什項設備及機電什項設備)。
第三條會計科目列賬原則。
前項固定資產,耐用年數在兩年以下,非出產性,未超過一定金額者(各公司自定)應以用度科目列賬,而不得以固定資產科目列賬。
第四條管理部分
固定資產按以別,由各公司指定部分負責管理,其管理及保養細則由各公司管理部分會同使用部分自行制定。
(一)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事務性什項設備由總務部分負責管理。
(二)機械設備、馬達、儀表、機電性什項設備由公務部分負責管理,但得視實際需要歸由性質相關部分管理。
(三)工具由資材倉負責管理,
第五條編號。
固定資產取得后,即歸管理部分管理,并會同會計部分依其種別及會計科目統馭關系,予以分類編號并粘貼樣簽。
第六條移交。
職員調動時,對于固定資產應依人事管理規則第十一條的劃定詳列清冊辦理移交。
第七條增減講演。
會計部分應于次月十五日前就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機械設備、機電性什項設備等項目編制"固定資產增減表"(附件表3-1)一式三聯送管理部分核對,并填列異常或更正內容,第一聯管理部分自存,第二聯送返會計部分,第三聯送使用部分保存,采用電腦處理的部分以電腦報表代替。
第八條清點。
固定資產管理部分應會同會計部分每年清點一次(不含工具、馬達、儀表、事務性什項設備)。另應于每季就固定的項目中根據登記卡冊,每一種別至少抽點十項,清點后應填"盤存單"(附件表3-2)一式三份,注明盈虧原因,一份自存,兩份呈報(總)經理核決后一份送會計部分,一份送總管理處總經理室備查。管理部分對于盤盈和盤虧除應專案敘明原因呈核外,并應依增置或減損的劃定辦理手續。
第九條增置、營造、修繕處理。
固定資產的增置、營造、修繕應分別依照"材料管理辦法""工程修造發包事務處理規則"及"營建工程管理辦法"等有關劃定辦理。
第二節增置及登記
第十條增置手續。
土地、房屋及建筑運輸設備、機械設備、機電性什項設備等固定資產于增置驗收后,使用部分(土地、房屋及建筑物由總務部分)應即填寫"固定資產增加單"(附件表3-3)一式三聯經會管理部分簽章后,送會計部分填注購置金額、耐用年限、月折舊額,第一聯送管理部分轉記"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二聯由會計部分自存轉記入"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三聯送使用部分保存。會計部分一般每月與管理部分核對"固定資產登記卡"的記載事項,如出罅漏事項立刻通知補正。
第十一條受贈處理。
固定資產因其他公司撥入,損贈而取得者,應填明價格,如原價無法查得或根本無價者,得由管理部分會同會計部分予以估列,并按第十條固定資產增置手續辦理。
第十二條登記。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等不動產取得所有權后,由總務部分同一辦理產權登記后轉記入"房屋、土地登記卡"。變更時亦同。
第十三條保險。
固定資產應依"關于企業財務保險事務處理程序"的劃定辦理保險。
第三節移轉、閑置及減損的處理
第十四條資產移轉處理。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機械設備、機電什項設備等固定資產在公司內相互撥轉時應由移出部分填寫"固定資產移轉單"(附件表3-4)一式三聯會同管理部分簽章后,送移入部分簽認(假如管理部分不同,要加印一聯,會同移入管理部分同時簽認),第一聯送管理部分(假如管理部分不同,影印聯送移入管理部分,轉讓入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二聯送會計部分,第三聯送移入部分,第四聯送移出部分。其出入廠區應另填"移交運單",一式六聯第一聯托運部分自存,第二聯托運部分轉送會計部分暫存憑核對第三聯;第三聯至六聯出廠時經守衛簽注時間、車重以后,第三聯由守衛暫存,于翌日轉送托運部分的會計部分,經與第二聯核對無誤,于一日內轉送收料部分會計單位憑以核對收料;第四、五六聯由承運商隨同物品出廠、入廠時經守衛簽注入廠時間、車重以后入廠,經點收后第五聯由承運商暫存憑以申請運費,第六聯由守衛暫存,于翌晨轉送收料部分的會計部分與第三聯核對。
第十五條資產送修處理。
固定資產因故送廠商修復時,應依照"工程修造發包事務處理規則"的有關劃定辦理,于送修時由工務部分或管理部分開具"料品交運單"一式六聯,第一聯經辦部分自存,第二聯送會計部分,第三聯由守衛暫存,于越日轉送會計部分,第四、五、六聯承運商運送物品出廠,第四聯交收料廠商暫存作物品回廠交貨的憑證,經辦部分驗收后轉交會計部分核銷,第五聯供申請運雜費,第六聯由收料廠商簽收并送回經辦部分。
第十條出租名外借處理
固定資產出租或外借,管理部分應先會同會諸部分后按序呈(總)經理核準后辦理,應制定契約,副本送會計部分以備核對,契約內容包括修繕保養及稅捐負擔、房錢、運什費、歸還期限、保持原狀、附屬設備明細等,其出入廠區另填"料品交運單"一式六聯,并依第十條流程的劃定辦理。
第十七條減損處理。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機械設備、機電性什項設備因減損已報廢者,應由使用部分填具"固定資產減損單"(附件表3-5)一式四聯。注明減損原因,送管理部分及會計部分簽注處理意見后呈報(總)經理,經核準后,第一聯管理部分轉記入"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二聯連同有關資料送會計部分據以向主管機關辦理報備,典質權變更及解除保險等手續,第三聯自存,該減損資產因體積巨大必需就地處理或拆除時,則第四聯送委托部分憑以辦理,惟減損資產于拆移前,或拆移后無法繳庫時,管理部分或使用部分應妥為保管,上項減損資產已繳庫而決定標售時,其處理流程依第十八條劃定辦理。
第十八條閑置固定資產處理。
固定資產的管理部分至少每三個月應將經營上以為無利用價值的閑置固定資產予以收拾整頓,填具"閑置固定資產明細表"(附件表3-6),擬定處理意見呈報(總)經理,經核定標售者須按下列劃定辦理:
(一)管理部分的資產應即按"閑置固定資產明細表"所列經批示讓售部門開具"固定資產讓售比價單"(附件表3-7)一式四聯由(總經理)指派專人或由采購部分負責招商比價,并將比價結果轉記于"標售比價單"后,第三聯自存,第四聯送資管科,第一、第二聯呈報(總)經理核決后,由經辦人將第二聯送會
計部分以憑核對,第一聯送管理部分以便發貨。
(二)發貨時,由標售經辦人填寫"物品交運單"一式六聯(承運商聯勿填)憑以入廠提貨,經守衛簽注出入廠時間及過磅記實后,送回標售經辦人開具"繳款單"向出納解繳貨款,并于"料品交運單"備注欄填寫"固定資產讓售比價單"號碼,發票號碼,第一聯送資材部分,第四聯交承購商收執,第二、三聯送守衛查對放,地翌日轉會計部分復核。
(三)提貨出廠后管理部分應即填具"固定資產減損單"一式四聯(資材倉庫聯免填),第一聯自存轉記入"固定資產登記卡",第二聯送會計部分,第三聯送使用部分保存。
第十九條典質資產的減損出租、外借處理。
經提供典質借款的固定資產如有發生減損,出租或外借時,會計部分應事前備函寫典質編號及資產名稱、數目向總管理處財務部報備,由財務部向貸款及典質權登記機構辦理標的物增減變更手續。
第四節工具、附屬設備、事務性雜項設備處理
第二條馬達、儀表處理。
(一)本項資產經驗收后使用部分每件填具"固定資產增加半日"加蓋"附屬設備管理"章(馬達或儀表如附屬于機械中驗收時,除比照第十條的劃定外,仍應按本條劃定處理),第一聯送管理部分轉記入"固定資產登記卡"(馬達、儀表專用卡片自訂),第二聯送會計部分,第三聯歸使用部分自存。
(二)移轉時應通知管理部分于"固定資產登記卡"上記載移轉情況,其出入廠區應填寫"移轉交運單"辦理交運。
(三)需送廠外修理者、應比照第十五條的劃定辦理。
(四)其保養細則由管理部分會同使用部分自行制定。
(五)每年必需全面清點一次,其閑置部門應比照第十八條的劃定處理。
(六)各公司必需自訂管理對象的尺度(如寒氣機里的馬達不列入管理或幾馬力以上的馬達始列入管理的對象等)。
(七)減損的部門比照第十七條的劃定處理,減損單應加蓋"附屬設備管理"章以資區別。
第二十一條工具處理。
(一)本項資產的購置全部經過資材倉庫收料,未領用前由倉庫保管,歸入物料賬。
(二)本項資產系指物料的工具類,但各公司得訂出各項品名并追加非消耗品部門。
(三)本項資產列為人個保管時應依個人分別(共同使用者以部分設立,經理為當然保管人,得指定專人負責實際保管工作)設立"財產保管卡"二份(以不同顏色區分),一份存發料部分(倉庫),一份保存入各科保中保管。
(四)領用時,由領用人開具"材料領料單"連同該科保存的卡片向倉庫領料,并在"財產保管卡"上簽認。
(五)領用本資產時,如系新領或追加者領料單須經總經理核準,如系以舊換新者,憑經理核準的領料單辦理。
(六)移交時有關本項資產的保管清冊須增寫一份送管理部分,據以轉記"財產保管卡"。
(七)本項資產于不用擬退回時,須呈請總經理核準后方能辦理退庫,資材倉庫對該退回品得例外管理。
第二十二條事務性雜項設備處理。
(一)本項資產的購置勿需經過物料賬處理,于驗收以后直接以設備或用度列賬。
(二)本項資產各公司應列出品別,于請購時由資材倉庫在請購單上加蓋"列入財產管理"章并會總管理部分后辦理請購。于辦理驗收后"請購單"的會計聯及倉庫聯同送會計部分收拾整頓付款,倉庫聯并于傳票開制后,由會計部分轉送管理部分轉記"財產保管卡"。
(三)本項資產列為個人保管時應依個人分別設立"財產保管卡。"其作的自訂項目及保有的期限,超過保有期時免辦報廢或繳還。
(四)對于非消耗性文具用品的保持期限及對象,各公司得自訂項目及保有的期限,超過保有期限時免辦報廢或繳還。
(五)移交時有關本資產的移交清冊須一并送管理部分,據以轉記于"財產保管卡"。于不用或報廢時,應編制保管清冊視情況轉呈總經理核準后,送交管理部分點收(報廢部門免辦點收)及轉記于"財產保管卡"。
篇3: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某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1、固定資產的標準和分類
a.固定資產的標準
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及建筑物、運輸工具、機械、器具工具等。
b.固定資產的分類
公司的固定資產按自然屬性和經濟用途分為以下七大類:
房屋及建筑物;運輸設備;家用電器;電腦設備;辦公設備;機械設備;
其他。
c.說明
房屋及建筑物是指用于公司辦公及員工生活的永久性房屋及建筑物,不包括發展商無償提供的管理用房,管理處利用架空層、地下室改造等管理用房。運輸設備是指汽車和摩托車等機動車輛。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機和音響設備等。電腦設備包括計算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包括照相機、通訊設備、復印機、保險柜和儀器儀表、電話機、傳真機、傳呼機和對講機等。機械設備包括清潔、綠化機具、維修機具等。
2、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
a.固定資產的主管部門
(1)公司機關各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實物主管部門為公司辦公室;專業公司
使用的固定資產實物主管部門為各專業公司辦公室;各分公司(管理處)使用的固定資產實物主管部門為分公司(管理處)辦公室。
(2)公司有關部門、子公司對公司范圍內專業設備實行專業管理,包括審批、選型、采購等環節的管理。
b.主管部門的主要責任
(1)審核固定資產的購置申請書;
(2)電腦、對講機、大型機具等固定資產由公司有關部門或子公司集中采購,其他小型低值固定資產經公司有關部門和專業公司同意,可由使用部門、管理處自行采購。
(3)固定資產主管部門應建立固定資產卡片,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表。
(4)固定資產的修理。
(5)固定資產內部調撥及轉移登記。
(6)固定資產報廢的申報。
(7)固定資產的清查。
c.固定資產的保管
(1)在用的固定資產由使用單位負責保管,使用單位應向主管部門負責,其
中職工宿舍由入住者負責保管。
(2)未使用的固定資產由主管部門負責保管。
d.固定資產的配置原則
主管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配置固定資產,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功能,在無法實現內部調劑的情況下,方可購置固定資產。
c.固定資產配置的程序
(1)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填寫《固定資產配置申請表》(見附表二),報主管部門審批。
(2)主管部門根據固定資產的內部配置情況,作出處理意見,或進行內部調配或批準購買,并將《固定資產配置申請表》送交財務部門。
(3)內部調劑時財務部門根據《固定資產配置申請表》及有關固定資產轉移憑證,辦理固定資產內部轉移手續。如需采購,財務部門根據審批權限呈報公司主管領導或董事會審批。
(4)財務部門將批復后的《固定資產配置申請表》轉主管部門。
(5)主管部門按批文執行,申請未獲批準時,主管部門將結果通知使用部門。申請獲準后,主管部門負責購買,或委托公司專業管理部門購買(其中:房屋由公司辦公室負責購買)。
(6)固定資產購入后,主管部門應建立《固定資產卡片》,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表》,并將固定資產移交使用部門,辦理移交手續。
(7)辦理報銷手續。主管部門填寫報銷憑證,經分公司(管理處主任)經理(部門經理)、主管領導簽字后,附帶發票、申請表等到財務部編號、登記后方予報銷。
3、固定資產購置、報廢的審批權限
a.辦公及生產用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低于50000元以下的由總經理審批,
單位價值超過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的報公司董事會審批。
b.生活康樂用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低于10000元以下的由公司總裁審批,單位價值超過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的報公司董事會審批。
c..自用房屋、轎車、大屏幕電視機必須報公司董事會審批。
d.固定資產的編碼方法:固定資產由財務部統一編碼。
e.固定資產的內部轉移: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撥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內部轉移必須通過主管部門,使用部門不得自行轉移。
f.固定資產的調入:主管部門根據需要將固定資產移交使用部門時,應辦理以下手續:
(1)登記《固定資產分布情況登記簿》,使用部門蓋章簽;
(2)登記《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登記簿》主管部門蓋章簽字;
(3)登記《固定資產卡片》,隨同固定資產移交使用部門;
(4)主管部門持《固定資產分布情況登記簿》到財務部門登記,以便財務部門作帳務調整。
4、固定資產的調出
固定資產因不需用或報廢而調出使用部門時,應辦理以下手續:
a.登記《固定資產分布情況登記簿》,使用部門蓋章簽字;
b.登記《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登記簿》,主管部門蓋章簽字;
c.登記《固定資產卡片》,隨同固定資產移交主管部門;
d.主管部門持《固定資產分布情況登記簿》到財務部門登記,以便財務部門作帳務調整。
5、固定資產的使用和日常維護
使用部門應正確使用固定資產,并妥善保管,應做好日常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固定資產因使用或保管不善而發生的毀損或損失,有關責任人應負擔賠償責任,按情節從工資或獎金中扣除原價的10%-50%。違章駕駛車輛造成的罰款由當事人負責。
6、固定資產的保險
固定資產的保險、續保工作一律由財務部負責。固定資產被盜或丟失,或遭受不可抗力的原因毀壞,主管部門應及時報案追查并負責索賠,同時辦理固定資產的清理手續,財務部協助主管部門完成此項工作。
7、固定資產的修理
固定資產發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時,在經濟合理情況下,應盡可能修復使用。使用部門應及時通知主管部門,不得擅自修理,主管部門接到通知后,應及時到現場查明原因,指定有關部門或單位負責修理。固定資產修理發生的費用,由負責修理的部門填寫報銷單。
8、固定資產的清理報廢
固定資產因出售、轉讓或因正常和非正常原因不能繼續使用時,主管部門應查明原因,并辦理固定資產清理報廢手續。辦理固定資產清理報廢手續:主管部門填寫《固定資產報廢申請表》,一式兩份,詳細說明報廢原因及處
理意見,交財務部;財務部根據審批權限,呈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經批準后的《固定資產報廢申請表》返回財務部門;財務部門將已作批復的申請表一份轉發主管部門,另一份留作固定資產報廢帳務處理的憑證。
9、固定資產清查
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清查。年度終了前,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的盤點清查。主管部門日常應不定期地對所管固定資產進行抽查,檢查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和完好程度,發現問題要及時反映并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固定資產年終全面清查工作由公司財務副總裁負責,具體工作由財務部牽頭,會同各主管部門和單位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點。清查盤點后,主管部門、單位填寫〈固定資產清查盤點表〉,報財務部門進行帳實核對。對帳實不符、有帳無物、有物無帳的情況,必須查明原因,主管部門、單位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填制〈固定資產盤盈表〉、〈固定資產盤虧(報廢)表〉,交由財務部門按照固定資產的審批權限,上報公司董事會審批。主管部門、單位根據審批結果辦理有關手續。
10、固定資產的核算
a.固定資產核算的內容:正確及時地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表〉,以反映固定資產增減變動、結存以及清理報廢情況,并定期進行清查,,協助主管部門合理調配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正確計算固定資產的入帳價值,及時作出帳務處理;正確計算固定資產折舊,合理分配固定資產折舊。
b.固定資產的計價應當以原價為準。固定資產的原價,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1)購入的固定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或售出單位的帳面原價(扣除原安裝成本)、包裝費、運雜費、保險費和安裝成本等記帳;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照建造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全部支出記帳;
(3)投資轉入的固定資產,按照評估確認或者合同、協議約定的價格加運雜費、包裝費、安裝成本、保險費和安裝成本等記帳;
(4)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照租賃協議確定的價款、運雜費、安裝成本、保險費等記帳;
(5)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的固定資產,按照原有固定資產帳面原價,減去改建、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加上由于改建、擴建而增加的實際支出記帳;
(6)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捐贈方所提供的有關憑證記帳。接受固定資產時發生的各項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7)盤盈的固定資產,按重置完全價值記帳。
c.為取得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和有關費用,在固定資產尚未交付使用或已投入使用,但實際價值尚未確定前發生的各項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價值;在此之后發生的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已投入使用但尚無法確定實際價值的固定資產,可先按估計價值記帳,待確定實際價值后,再進行調整。購建固定資產交納的各項稅費,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e.固定資產帳面價值的調整:已經入帳的固定資產價值除發生下列情況外,不得隨意變動:
(1)根據國家規定對固定資產價值重新估價;
(2)增加補充設備或改良裝置;
(3)將固定資產的一部分拆除;
(4)根據實際價值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
(5)發現原記固定資產價值有錯誤。
e.固定資產折舊
(1)下列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房屋及建筑物;在用以及季節性停用和大修停用的其他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2)下列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房屋及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帳面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3)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律采用平均年限法,預計凈殘值率為固定資產原價的10%,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f.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詳見附表一,不得隨意變更。
g.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按月計提。月份內開始使用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月份內減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提足折舊的逾齡固定資產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其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不再補提折舊。按照規定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應根據不同的使用部門,計入相應的成本、費用。
h.固定資產的修理: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計入有關費用。修理費用發生不均?、數額較大的,可以采取待攤的辦法,分期計入有關費用。
i.固定資產的清理:固定資產的清理,應設固定資產清理專戶進行核算。固定資產有償轉讓或者清理報廢的變價凈收入以及保險公司或者責任人的賠償收入與其帳面凈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支出。固定??產變價凈收入是指轉讓或者變賣固定資產所取得的價款減清理費用后的凈額。固定資產凈值是指固定資產原價減累計折舊后的凈額。
j.固定資產的盤盈、盤虧:盤盈的固定資產,按照重置完全價值減估計折舊后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盤虧及毀損的固定資產按照原價扣除累計折舊、變價凈收入、責任人以及保險公司賠款后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