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管道管線安全巡查巡檢管理制度
目的
為規范管道安全巡查人員的行為,以及巡查發現管道周圍存在的不安全行
為及事故隱患能及時有效的得到處理,按照巡線工作“早發現、早溝通、早預防”的原則,確保公司的天然氣管道安全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范圍
?適用于燃氣經營分公司的天然氣管線、附屬設施及閥室的安全巡查管理。
職責
3.1健康安全環保部負責本制度的編寫和修訂,并對管道安全巡查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和考核,不定期的進行管道安全巡查和管道安全大檢查,牽頭組織公司力量解決管道安全問題。
3.2生產運行部是管道安全巡查的直接實施部門,負責管道的日常安全巡查工作和對管道安全巡查人員的管理,對危害管道安全的行為有現場制止、報告及采取防范措施的職責。對管道附近的施工負責安排人員進行現場監護管理。
3.3工程技術部負責審批外單位穿跨越管道和影響管道安全的施工技術方案,提供、現場確定管線位置、埋深等技術參數,配合生產運行部搞好管道的施工監督管理工作。
3.4專職管道安全巡查人員負責管道的日常巡查,發放宣傳資料,制止可能危害管道安全的施工,記錄并報告現場發現的問題;根據工作安排進行現場監護。
工作程序
4.1管道安全巡查的頻率
專職管道安全巡查人員每天至少一次進行管道的安全巡查工作,站場每天一次抽查,生產運行部每周組織一次線路安全巡查;公司由健康、安全、環保部牽頭,每月組織一次線路巡查和檢查工作。
4.2安全巡查人員的巡查報告
4.2.1站場應對巡查人員進行正規化管理。專職管道安全巡查人員在起點站開始巡查時,必須在起始點向站長或站場巡查人員報告,報告內容包括開始巡查的時間、預計到達目的地時間或特殊區段的碰頭匯報時間等。
4.2.2巡查人員到終點站,應提交當天的巡查記錄(見附錄一:管道安全巡查檢查記錄表),報告巡查發現的問題,獲取站長的指示。生產運行部應考慮設立巡查人員巡查記錄的提交收集地點,定期收集巡查人員的巡查記錄,檢查其記錄情況并指導其改進。
4.3現場巡查
4.3.1巡查準備。所有進行管道安全巡查人員的人員在進行管道安全巡查時,必須根據天氣狀況先穿戴好勞保用品,背上背包,攜帶《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通訊工具、記錄表格和圓珠筆等。
4.3.2在管線巡查過程中應做好危害識別,注意道路交通安全,乘坐車輛應系好安全帶,并做好防毒蛇、防中暑、防跌倒等預防措施。在下大暴雨時和發山洪時,應停止危險區域巡查工作,等大雨過后,應立即組織線路檢查。
4.3.3生產運行部在雨季應增加巡查人員和加強巡查的密度。
4.4重點線路巡查
4.4.1生產運行部應建立重點檢查區域臺帳(附錄二:管道重點巡查區段統計和巡查人員安排表),發放給相關人員進行重點管理,并上報到健康安全環保部留存。重點檢查區域應確定專職巡查人員和站場負責人員,重點檢查區域包括埋深較淺的稻田、魚塘和蕉林區、河流穿越區、人員稠密區和施工活動頻繁區等,這些地區交通不方便,有可能受到耕作、清塘和其他施工損壞管道。
4.4.2專職管道安全巡查人員和站場巡查人員應非常清楚自己巡查線路的重點巡查區域,巡線時應堅持重點巡查和徒步檢查,并將重點巡查區域的巡查情況填寫在巡查記錄上。
4.4.3對已經發現的在管道附近100米外的施工納入重點巡查區域。對于可能交叉通過管道或在管道中心線5米范圍內的施工應提前告知健康安全環保部和工程技術部,以便采取對應措施。
4.4.4站場每周至少一次對重點巡查區域進行檢查。
4.4.5生產運行部應對“管道重點巡查區段統計和巡查人員安排表”每月更新一次并報告到健康安全環保部及時更新。
4.5?外界施工活動預防管理
4.5.1預防性協調與溝通
巡查人員在進行線路巡查,發現在管道100米外有施工時,就應詢問施工人員其施工是否可能擴展到管道保護范圍,如果可能,應告知管道保護法規的要求,獲取聯絡人員的聯系電話,確定進一步協調解決的方式和步驟,并將此情況報告生產運行部。施工活動距離管道間距不同,其管理措施及相關要求可見下表:
?施工活動距離管道間距與管理措施要求
施工活動距離
管理措施
其他要求
距管道中心線
<5米
安排專人,現場全天安全監護
如果有動火作業必須健康安全環保部同意批準。動土作業應確定管道、光纜位置走向、埋深等基礎數據,必須人工開挖不允許機械開挖。審批施工方案,簽定安全生產協議。
距管道中心線
5米—50米
專職巡查人員每天查看,報告其施工進度
1.不允許爆破作業
2.在管道周圍應建立隔離區域,設置警戒標識
距管道中心線
50米-100米
詢問施工人員其施工進度及可能的擴展范圍
告知管道保護法規的要求,獲取聯絡人員的聯系電話,報告生產運行部
4.5.2危害告知
生產運行部應派人到現場提前了解情況,做好如下工作:
講清楚天然氣管道的潛在危害、后果及法律責任發放《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告知我方管道保護的要求交換相互的聯系方式和聯系人員
4.5.3方案審批
對于穿跨越管道的施工或在管道中心線5米范圍內的施工,應要求施工單位編制細致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得到工程技術部的審批認可。
4.5.4?簽定安全生產協議
對于穿跨越管道的施工或在管道中心線5米范圍內的施工,由健康安全環保部與對方簽定“安全生產協議”,確定施工時間,并告知生產運行部。如有可能時應要求施工單位繳納安全生產保證金。
4.5.5施工過程管理
生產運行部應加強管道周圍施工活動的監督管理。
4.5.5.1安排監護人員
施工單位在管道附件的施工時,由生產運行部安排監護人員進行監督,必要時工程技術部派人配合;對于有重要影響的施工如動火作業,健康安全環保部也應安排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對于公司沒有同意的施工應堅決制止。
4.5.5.2施工進度報告
巡查人員或現場監護人員應向施工單位了解施工進展,每天報告施工單位的進度情況及對管道的潛在影響,并在日報上反映報告,以便于公司相關部門制定措施。
4.6巡查發現問題的處理及報告
4.6.1危害行為報告
巡查人員或公司任何人員發現有危害管道安全的行為時,都應立即進行制止,并報告生產運行部。同時巡查人員應向危害活動的實施人員發放“《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宣傳手冊”,講清其危害后果,勸阻其停止危害活動。巡查人員在上報前應了解:
施工單位名稱施工內容負責人員姓名聯系電話危害實施情況
4.6.2對于巡查人員勸阻不能制止其危害活動時,應報告生產運行部值班調度,值班調度應安排站場管理人員趕往現場查看情況,并收集、獲取現場的危害活動證據,制止其危害行為。
4.6.3當站場管理人員也不能制止其危害活動時,由生產運行部負責人報告健康安全環保部,由健康安全環保部牽頭,協調公司資源進行處理。
4.6.4對于可能造成管道破裂泄露的嚴重違法行為,應立即報警“110”進行處理
4.7巡查記錄
4.7.1巡查人員對管道巡查發現的問題,應在當天填寫在“管道安全巡查檢查記錄表”上,生產運行部應在每天的日報中反映報告。
4.7.2巡查人員應定期整理“安全巡查記錄”,生產運行部應進行檢查其填寫的嚴謹性和真實性。
4.8教育培訓
生產運行部每月應組織一次專職管道安全巡查人員的安全學習和業務培訓,包括公司規章制度、線路危害識別和風險預防、記錄填寫等方面的內容,提高巡線人員的安全意識、巡查技能和責任心,確保巡線工作能做到“早發現、早溝通、早預防”。培訓活動應建立記錄。
4.9考核
4.9.1生產運行部每月至少一次對巡查人員的工作態度及職責履行情況進行檢查。
4.9.2生產運行部應對外聘的管道安全巡查人員進行監督考核,根據本制度的要求制訂細致的考核辦法。對于巡查工作不細致和不按要求的時間、地點巡查,或巡查發現的問題不及時報告,以及發現的問題不進行勸阻、推委職責的,應進行經濟考核。
4.9.3對于已造成管道損壞事實、存在嚴重問題的管道安全巡查人員,應報告綜合管理部給予辭退。
5記錄
5.1管道安全巡查檢查記錄表
5.2管道重點巡查區段統計和巡查人員安排表
篇2:燃氣管線工程安全動土制度
1、施工作業的部門在動土前應制定完善的管溝動土計劃,經相關城市安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后,方可實施。
2、施工作業如果在接近地下電纜及埋設物的附近施工時,注意取土方式、地下電纜和其它埋設物,以免損壞地下設施。
3、施工單位不得任意改變批準的各項內容及施工圖紙;如需變更,應向相關城市安全監督管理機構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4、在危險性較大的地域內動土時,應備足消防器材,安全技術部門應現場監護,施工人員要聽從其指揮。
5、挖掘的溝、坑、池等和破壞的道路,應設置圍欄和標志,夜間設紅燈,防止行人和車輛墜落。
6、動土作業時,若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
篇3:天然氣管線管理規定
確保天然氣管線的安全運行,消除天然氣管線運行中的隱患,防止天然氣管線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天然氣管線驗收后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竣工驗收后進行天然氣置換前管線的管理、即管線的交接、管線的置換、管線置換后的運行管理、管線周圍的施工及管線的支線連接等相關管理內容。
1.天然氣管線在工程竣工后,需經總公司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天
然氣工程竣工驗收由公司安全部組織,項目組、相關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有關單位、部門共同進行。對工業戶、4噸以上的鍋爐戶、天然氣干線、小區總戶數超過500戶的民用戶,驗收組織單位應通知有關領導參加。
2.對管線驗收后需立即投入帶氣運行的管線,投運前需專題研究,并建立管線交接制度,管線帶氣前由安全部組織管線的現場交接工作,管線的交接也可與管線的驗收同時進行。管線交接清楚后,由管道巡線隊進行帶氣之前的準備工作。
3.天然氣管線的管理監護以管線通氣為分界點,管線帶氣前由安全部負責管理,管線帶氣后由管道巡線隊負責管理,并辦理文字交接手續。
4.管線竣工驗收后的管線投運前需重新進行氣密試驗,試驗壓力與施工檢驗的試驗壓力相同。
5.新建管線的帶氣作業管理規定。管線帶氣前由安全部組織搞好帶氣作業方案的編制,批準后由生產運行部下達指令方可進行作業,同時加強新投入運行管線的組織管理,對該項工作涉及到的各項工作要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有記錄,同時有關部門把好作業方案的審批關。
6.對新帶氣管線涉及的支線(無論是否已驗收)由安全部負責向生產運行部提出管線狀況,由生產運行部組織有關部門確認應采取的措施,確認其安全后方可組織主干線的帶氣作業。
7.重大帶氣作業生產部門要加強協調,必要情況下召集專題會研究,同時及時通知總公司領導及有關部門參加。重大作業總公司有關領導及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到現場督導管理,重大作業的參與人員要認真分析觀察作業中出現的任何異常問題,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發生問題的細節,不留事故隱患。
8.建立新帶氣管線當日檢漏制度,做到當日帶氣作業管線當日檢查完成,并在帶氣的第一周內不得少于三次儀器檢漏,對檢漏結果及時報總公司安全部,一周后納入正常帶氣管線的管理。
9.實行管線的巡線制度,對竣工后移交我公司的管線實行巡線管理,未帶氣管線一般情況下由安全部負責,帶氣運行管線由巡線隊負責。巡線員對管轄范圍內的管線正常情況下每日的檢查不得少于一次,檢查內容主要是管線有無破壞的隱患,有無正在形成的占壓,管線上方有無塌陷,有無可能發生及正在發生的施工,已帶氣線有無泄漏等,管線的具體巡線方法按各單位的具體制度執行。因作業需起閉管線閥門或動用其它設施時均由管線管理單位負責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動用。
10.實行燃氣管線附近有施工作業期間專職人員旁站監護管理制度。對燃氣管線附近有施工作業時特別是有機械施工作業時,各管理單位應派專職人員全程監護管線,及時制止可能危害管線安全的作業,防止管線遭到破壞。
11.建立燃氣管線附近施工作業前的技術交底制度。施工前明確告知燃氣管線的準確位置,破壞后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及施工時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并履行技術交底手續。
12.公司內部施工人員在燃氣管線上方或其附近動用機械施工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動用機械開控水泥瀝青路面(嚴禁超挖),但作業前需由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審批后方可進行,方案需注明作業目的、時間、位置及作業范圍,采用機械開挖的嘗試及采取的技術安全措施,同時作業需在管線管理人員旁站監護下進行,以確保管線不遭到破壞。
13.當燃氣管線外界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管道巡線隊應及時向總公司報告,由安全部組織有關單位進行現場勘察,了解可能對管線帶來的影響,制定需要采取的預防性技術安全措施。
14.實行燃氣管線附近有機械施工作業前旁站監管人員編制應急處置突發事件預案制度。繪制旁站人員管轄范圍內發生突發事件時需緊急關閉的閥門示意圖,并附應急處理文字說明,報上一級主管領導批準后作為應急的具體措施執行。
15.管線突發事件的應急搶險按搶險預案的組織體系進行
16.當違反上述規定而釀成燃氣安全事故的,將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警告、嚴重警告、待崗、下崗及除名的處理,并給予100-500元的經濟處罰。造成嚴重后果觸犯刑法的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