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噴吹煙煤安全規定

噴吹煙煤安全規定

2024-07-09 閱讀 5659

噴吹煙煤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因為煙煤揮發份高,爆炸性強,準備不足、操作不當,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為此暫定此安全相關規定:一、噴吹用煙煤技術標準(GB/T188-20**)項目符號單位技術要求煤類別貧煤、貧瘦煤、氣煤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粒度mm<50<50灰份Ad%特級<8.00一級8.00~10.00二級10.01~12.00三級12.01~13.50<6.506.50~8.508.51~10.5010.51~12.00含SSt,d%特級≤0.50一級0.51~0.75二級0.76~0.90特級≤0.50一級0.51~0.75二級0.76~0.90哈磨HGI一級>70二級50~70>50發熱量QMJ/kg≥25.10≥23.40含水Mt%一級≤8.00二級8.10~10.00三級10.10~12.00≤12.0012.10~14.0014.10~16.0鉀和鈉K+Na%一級<0.12二級0.12~0.20<0.120.12~0.20注:技術條件煤粉細度控制-200目在75-80%水份<1%二、安全通則1、噴吹煙煤時,儲煤時間不應超過8小時。在充入N2的情況下,可視罐內溫度適當延長。2、噴吹煤粉時,分配器壓力應比高爐熱風爐壓力高出≥50KPa。3、正常中速磨工作時,進口溫度≤260℃,出口溫度控制在70~85℃;布袋收粉器的溫度應控制在70~80℃;煤粉倉、噴吹罐內溫度應低于80℃。系統內CO濃度≥400ppm報警,向該處吹入N2,并認真檢查排除。4、噴吹煙煤時,磨機出口溫度<70℃,制粉先投入無煙煤進行作業,正常運行30分鐘后改投煙煤。制粉系統尾部排放氣體含O2量≤12%,非正常停機后重新啟動含O2量不大于8%。5、磨機出口溫度控制:全煙煤作業時≯70%混合煤作業,揮發份≯20%時≯80~85℃混合煤作業,揮發份20%~25%時<80℃6、煤粉倉內煤粉溫度超過85℃,應改為N2輸粉和噴吹。7、正常停機:a、磨機停機前2小時應改為無煙煤生產;b、應將噴吹罐內煤粉排空,壓力降至常壓;c、停機超過8小時,應將煤粉倉內煤粉排空;超過8天,應將原煤倉內煙煤排空。d、用惰化氣體保護噴吹罐,維持罐壓高于熱風壓力50~100Kpa,停機超過2小時,應將噴吹罐內煤粉排空。e、吹掃布袋收粉器和輸粉、噴吹管道。8、非正常停機:a、各檢測儀表應保持正常運行,出現異常應立即處理。b、宜用N2吹掃吹掃制粉系統內部各處積粉,并檢查消除管道、設備內火種。c、保證各閥門處于正常安全位置。d、磨機出口溫度<70℃,制粉系統排放尾氣含O2量≤8%,制粉、噴吹煤粉倉和常壓狀態下儲煤罐內含O2量≤12%,高壓狀態下儲煤罐內含O2量≤8%。三、安全措施:1、原煤進煤棚之前,必須先有包括著火溫度范圍,爆炸性測定等詳盡全分析。日常備有煙煤常規檢驗設備,特別是煙煤爆炸性檢測儀和長管式返回火焰測定性,定期進行煤粉常規分析。2、原煤進倉前,設置雙除鐵器,并檢查確認工作良好。3、磨煤機進出口,布袋收塵器出口、煤分倉等處設有O2、CO在線檢測儀及溫度檢測點。4、各在線檢測點超限狀況下能自動報警,磨機、布袋、粉倉,噴吹罐等危險部分報警信號與事故充N2連鎖。5、為減少環境溫度影響,各種主要設備及管道應進行保溫。6、嚴密監視原煤倉、煤粉倉貯料情況,設定磨機入口斷煤信號、堵煤信號,防止磨機空轉,導致溫度升高或發生火星引起自燃。7、在制粉和噴吹系統及管道拐角等有可能積煤處設泄爆孔,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準。8、靜電、明火的預防與控制:(1)系統電氣、儀表和管道法蘭、軟連接要接地保護,布袋必須采用防靜電材料,儀表、照明、開關要采用防爆型。(2)噴吹壓力大于高爐熱風壓力50~100KPa,罐壓、混合器出口壓力與高爐熱風壓力壓差,實行安全連鎖,具有報警和自動切斷功能。(3)壓縮空氣和N2管道上設置逆止閥。四、日常控制1、設置移動或固定式真空吸塵器或用水沖洗地面,嚴禁用壓縮空氣吹掃廠房和設備表面。2、用煙氣和熱風爐廢氣作干燥介質時,必須嚴格控制制粉系統尾氣排放含氧量小于10%,盡量避免兌冷風操作,超限時要充N2保護。3、控制倒罐時間1~1.5小時左右。4、輸粉噴吹系統中煤粉倉噴吹罐等壓力容器的加壓流化介質必須采用N2。5、用壓縮空氣作噴吹載氣時,要保證管路暢通,避免罐內含氧量超高,要確保緊急狀態下能立即轉為N2,為確保安全,可采用N2作載氣輸送。五、應急操作:1、磨機斷煤時,調整干燥介質溫度,使出口溫度≤80℃,系統排放尾氣含O2量≤8%,超過85℃無法控制,充N2停機。2、布袋收塵器著火時,應立即停機,切斷布袋下星型給料機,通入N2或用滅火器滅火,不得打水。

篇2:高爐噴吹煙煤安全技術規程

1煙煤是爆炸性煤種,制粉系統要用熱風爐廢氣,煤粉噴吹罐要用氮氣充壓,崗位人員要特別注意防火、防爆、防窒息中毒。

2所有受壓容器的設計、制造、安裝都要符合國家勞動部“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

3煤粉系統一切設施都應按“國家建筑規范”乙類防火、防爆、防毒車間標準建筑和驗收。

4所有管道、閥門都必須經過耐壓試驗和氣密試驗合格后準使用。

5所有受壓容器都要定期進行技術檢驗:每半年一次外部檢查、每三年進行一次測厚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維修和更換。

6各種壓力容器的防爆膜都必須進行定期檢查和更換:負壓、常壓系統每年檢查一次,每二年更換一次;受壓系統每年檢查一次并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更換。

7煤粉系統的檢測儀表必須按照規定期校正:溫度表每周校正一次,誤差不大于3℃;壓力表每月校正二次,誤差不大于0.02MPa;氧分析儀每月校正一次,誤差不大于0.5%。

8環境空氣中氧氣含量小于18%時,人員在其環境中工作不準超過1小時。

9進入氮氣危險區作業,必須二人以上而且要拉開一定距離,需要時間長的作業必須經過氧測定儀測定氧含量是否合格之后方可進行工作。

10制粉系統使用熱風爐廢氣時,中速磨機入口氧含量必須小于12%;布袋箱入口氧含量必須小于13%;布袋煙囟氧含量必須小于16%。

11嚴格控制各系統的溫度,不準超過技術規程所規定的范圍。

12煙煤原煤貯存時間:原煤槽不超過四天;原煤倉不超過二天。

13煙煤煤粉貯存時間:煤粉倉不大于8小時;各煤粉罐不大于2小時。

14煤粉各系統都要防止積粉,水平管道、布袋箱等積粉點必須定期吹掃。

15噴吹罐所有漏嘴都要噴吹,如果做不到,可以采用輪換噴吹。

16需動火時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動火作業過程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7當發生氮氣導致人員窒息或者煤氣中毒等事故時,應馬上把患者轉移到空氣流通的地方并及時通知衛生所和報告作業區有關部門。

18煙煤噴吹系統必須強化明火管理,嚴禁吸煙及其它可能產生明火的行為。

19崗位交接班時必須認真檢查安全裝置、防火裝置,重點檢查氧濃度監控裝置、氮氣閥站、容器布袋箱、粉倉、快速切斷閥和除鐵器等。

20氮氣閥門、氮氣風包必須加強檢查和管理,煙煤系統操作室、廢氣風機室要保持通風裝置良好,防止窒息。

21皮帶系統嚴禁上錯煤、混煤,系統嚴禁跑冒煤粉,系統積粉必須及時清理,防止自燃。

22煙煤系統主要電氣設備、儀表、容器和管道法蘭的接地裝置必須完好,接地電阻不小于3歐姆。

篇3:噴吹煙煤安全規定

噴吹煙煤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因為煙煤揮發份高,爆炸性強,準備不足、操作不當,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為此暫定此安全相關規定:一、噴吹用煙煤技術標準(GB/T188-20**)項目符號單位技術要求煤類別貧煤、貧瘦煤、氣煤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粒度mm<50<50灰份Ad%特級<8.00一級8.00~10.00二級10.01~12.00三級12.01~13.50<6.506.50~8.508.51~10.5010.51~12.00含SSt,d%特級≤0.50一級0.51~0.75二級0.76~0.90特級≤0.50一級0.51~0.75二級0.76~0.90哈磨HGI一級>70二級50~70>50發熱量QMJ/kg≥25.10≥23.40含水Mt%一級≤8.00二級8.10~10.00三級10.10~12.00≤12.0012.10~14.0014.10~16.0鉀和鈉K+Na%一級<0.12二級0.12~0.20<0.120.12~0.20注:技術條件煤粉細度控制-200目在75-80%水份<1%二、安全通則1、噴吹煙煤時,儲煤時間不應超過8小時。在充入N2的情況下,可視罐內溫度適當延長。2、噴吹煤粉時,分配器壓力應比高爐熱風爐壓力高出≥50KPa。3、正常中速磨工作時,進口溫度≤260℃,出口溫度控制在70~85℃;布袋收粉器的溫度應控制在70~80℃;煤粉倉、噴吹罐內溫度應低于80℃。系統內CO濃度≥400ppm報警,向該處吹入N2,并認真檢查排除。4、噴吹煙煤時,磨機出口溫度<70℃,制粉先投入無煙煤進行作業,正常運行30分鐘后改投煙煤。制粉系統尾部排放氣體含O2量≤12%,非正常停機后重新啟動含O2量不大于8%。5、磨機出口溫度控制:全煙煤作業時≯70%混合煤作業,揮發份≯20%時≯80~85℃混合煤作業,揮發份20%~25%時<80℃6、煤粉倉內煤粉溫度超過85℃,應改為N2輸粉和噴吹。7、正常停機:a、磨機停機前2小時應改為無煙煤生產;b、應將噴吹罐內煤粉排空,壓力降至常壓;c、停機超過8小時,應將煤粉倉內煤粉排空;超過8天,應將原煤倉內煙煤排空。d、用惰化氣體保護噴吹罐,維持罐壓高于熱風壓力50~100Kpa,停機超過2小時,應將噴吹罐內煤粉排空。e、吹掃布袋收粉器和輸粉、噴吹管道。8、非正常停機:a、各檢測儀表應保持正常運行,出現異常應立即處理。b、宜用N2吹掃吹掃制粉系統內部各處積粉,并檢查消除管道、設備內火種。c、保證各閥門處于正常安全位置。d、磨機出口溫度<70℃,制粉系統排放尾氣含O2量≤8%,制粉、噴吹煤粉倉和常壓狀態下儲煤罐內含O2量≤12%,高壓狀態下儲煤罐內含O2量≤8%。三、安全措施:1、原煤進煤棚之前,必須先有包括著火溫度范圍,爆炸性測定等詳盡全分析。日常備有煙煤常規檢驗設備,特別是煙煤爆炸性檢測儀和長管式返回火焰測定性,定期進行煤粉常規分析。2、原煤進倉前,設置雙除鐵器,并檢查確認工作良好。3、磨煤機進出口,布袋收塵器出口、煤分倉等處設有O2、CO在線檢測儀及溫度檢測點。4、各在線檢測點超限狀況下能自動報警,磨機、布袋、粉倉,噴吹罐等危險部分報警信號與事故充N2連鎖。5、為減少環境溫度影響,各種主要設備及管道應進行保溫。6、嚴密監視原煤倉、煤粉倉貯料情況,設定磨機入口斷煤信號、堵煤信號,防止磨機空轉,導致溫度升高或發生火星引起自燃。7、在制粉和噴吹系統及管道拐角等有可能積煤處設泄爆孔,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準。8、靜電、明火的預防與控制:(1)系統電氣、儀表和管道法蘭、軟連接要接地保護,布袋必須采用防靜電材料,儀表、照明、開關要采用防爆型。(2)噴吹壓力大于高爐熱風壓力50~100KPa,罐壓、混合器出口壓力與高爐熱風壓力壓差,實行安全連鎖,具有報警和自動切斷功能。(3)壓縮空氣和N2管道上設置逆止閥。四、日常控制1、設置移動或固定式真空吸塵器或用水沖洗地面,嚴禁用壓縮空氣吹掃廠房和設備表面。2、用煙氣和熱風爐廢氣作干燥介質時,必須嚴格控制制粉系統尾氣排放含氧量小于10%,盡量避免兌冷風操作,超限時要充N2保護。3、控制倒罐時間1~1.5小時左右。4、輸粉噴吹系統中煤粉倉噴吹罐等壓力容器的加壓流化介質必須采用N2。5、用壓縮空氣作噴吹載氣時,要保證管路暢通,避免罐內含氧量超高,要確保緊急狀態下能立即轉為N2,為確保安全,可采用N2作載氣輸送。五、應急操作:1、磨機斷煤時,調整干燥介質溫度,使出口溫度≤80℃,系統排放尾氣含O2量≤8%,超過85℃無法控制,充N2停機。2、布袋收塵器著火時,應立即停機,切斷布袋下星型給料機,通入N2或用滅火器滅火,不得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