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裝置安全運行規定
第一條?空分裝置是指煉化企業所用各種類型的空分裝置。第二條?對主冷凝蒸發器液氧中乙炔及其它碳氫化合物的有關指標均執行《空分設備液氧中乙炔及其它碳氫化合物控制指標的規定》[中石化(1989)生字56號](見附件)。第三條?空分裝置操作人員應進行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的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操作人員應熟悉并嚴格遵守本崗位操作法。第四條?空分裝置空氣吸入口安全要求1、空分裝置應在空氣吸入口附近設風向標,監視風向變化帶來空氣質量的變化。2、每周至少應對吸入口空氣分析1次;周圍空氣質量發生變化時,隨時進行分析。當吸氣條件超標時,應及時查清原因,消除污染源或采取其他安全運行措施。3、加強與周圍裝置的聯系,當有大量碳氫化合物排放或緊急放空時,應及時通報并立即采取防范應急措施。第五條?防止碳氫化合物進入液氧系統和積聚。1、分子篩吸附應嚴格做到:裝入的分子篩質量應保證;空氣溫度應控制準確,分子篩再生應徹底;再生切換周期應按操作規程準時進行,特殊情況應縮短再生切換周期。2、硅膠吸附器應按規定定期切換,保證硅膠的再生溫度和時間。3、分離裝置液面和工況禁止大幅度波動。分子篩流程的主冷凝蒸發器應采取全浸式操作,即讓主冷換熱器浸沒在液氧中,減少乙炔等碳氫化合物在換熱翅片等部位濃聚。4、保持主冷凝蒸發器液氧連續排放,不能連續排放時要求每班排液氧1次,排放量等于或大于1%氣氧產量。當液氧中碳氫化合物超標時應增加排放量,嚴重超標時,應及時采取措施直至停車。5、循環液氧泵應保持連續運轉,停運檢修時主冷凝蒸發器應每班排液3次,每次1%左右,同時盡快恢復運轉。6、1000m3/h以上大中型空分設備應安裝在線氣相色譜分析儀,連續監測液氧中的總烴化合物單項組分的含量,液氧系統的在線監測色譜分析儀應完好投用、分析準確。7、大中型空分設備應采用濃縮氣相色譜法分析液氧中乙炔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的含量,分析頻次:每天至少1次,遇有特殊情況增加分析次數。8、1000m3/h以下小型空分設備及純氮空分設備采用比色法或濃縮氣相色譜法分析液氧中乙炔機總烴含量,分析頻次,至少每天1次,遇有特殊情況增加分析次數。第六條?嚴格忌油和油脂?1、所有和氧接觸的部件和零件應進行脫脂清洗,做到絕對無油和油脂。2、使用銅制專用工具。3、空壓機、膨脹機等機組密封應好用不漏油。4、空氣冷卻塔的冷卻水應嚴防帶油,宜單獨使用循環水。?第七條?防止、減少二氧化碳帶入空分裝置。對采用自清除裝置空分裝置,過濾器、吸附器應完好投用,嚴格控制蓄冷器或板式溫度,必要時縮短切換周期。第八條?排放液氧的安全要求。1、液氧應排入氧蒸發器,不應在室內亂排亂放。2、嚴格控制液氧排放速度,避免發生燃燒爆炸事故。3、液氧分析采樣和處理液態氣體時,應做好勞動保護,避免液態氣體觸及皮膚。?4、空分裝置用火屬一級動火,嚴格按安全動火管理制度進行。5、嚴禁在泄漏氧氣的設備周圍動火。第九條?空分裝置停車安全要求。1、空分裝置應減少開停車次數,短期停車應分析主冷凝蒸發器液氧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如超標或液面過低,應將流體排放干凈。2、當發生凈化系統堵塞、板式換熱器或精餾塔阻力增大等不正常現象時,應及時安排系統冷吹或加熱。3、檢修冷箱時,應做冷箱中氧含量分析,打開人孔自然升溫,待氧含量下降后再扒珠光砂,并應注意防止珠光砂快速下塌發生空間爆炸。??第十條?人員應避免在氧氣、氮氣濃度增高區域停留。進入氧氣、氮氣容器或管道前,應嚴格執行《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液氧應排放干凈,經取樣分析確認氧含量正常后才能進入,防止氧氣傷害和氮氣窒息事故。第十一條?如有未盡事宜或與國家標準不符時,按國家標準執行。附件:空分設備主冷液氧中乙炔及其它碳氫化合物控制指標單位:ppm設備類型控制指標控制項目1000m3/h及以上空分設備1000m3/h以下小型空分設備純氮空分設備警戒值停車值警戒值停車值警戒值停車值乙?炔0.11.00.25注③1.00.61.0總?烴100.0250.0/500.0注①100.0250.0100.0250.0單項組分含量甲?烷——————乙?烷15.040.0————乙?烯10.025.0————丙?烷10.025.0————丙?烯2.05.0————正丁烷合計1.5合計4.0————異丁烷————丁?烯————丁二烯————含油量mg/L液氧0.2—0.2———含氮氧化物mg/L液氧0.5—0.5———注:①如果各單項碳氫化合物含量均在警戒值以下,總烴停車值允許提高至500ppm。②本規定控制指標中,總烴含量已折合為甲烷計,各單項指標則不折合為甲烷。③此值僅適用于管式主冷的小型空分設備,若是板式主冷的小型空分設備則執行1000m3/h及以上空分設備的有關規定。?
篇2:化工裝置生產運行調度管理規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公司生產運行調度的管理職責、管理內容與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生產運行調度管理。
2?術語和定義
2.1生產事故:由于違反操作規程、違章指揮及管理等原因造成停(減)產、跑料、串料、油氣泄漏、危險品化學泄漏,但沒有人員傷亡的事故。
2.2非計劃停車:公司正常生產運行調整范圍以外的裝置受機電儀設備故障、操作失誤及公用工程(水、電、汽、氮氣、空氣)系統波動等各種主客觀原因影響造成主生產線或主反應器切斷進料(含公用工程類裝置停供水、電、汽、氮氣、空氣)24小時以上(含24小時)的停工。
2.3生產波動:公司正常生產運行調整范圍以外的裝置受機電儀設備故障、操作失誤及公用工程(水、電、汽、氮氣、空氣)系統波動等各種主客觀原因影響造成主生產線或主反應器切斷進料(含公用工程類裝置停供水、電、汽、氮氣、空氣)不足24小時的停工。
2.4生產異常:公司正常生產運行調整范圍以外的裝置受機電儀故障、操作失誤及公用工程(水、電、汽、氮氣、空氣)系統波動等各種主客觀原因影響造成的非穩定運行狀態。
3?管理職責
3.1公司總調度室是公司生產運行調度管理的職能部門,負責日常生產運行調度管理、檢查及考核工作。
3.2在分管副總經理領導下,總調度室負責各種生產要素的綜合平衡。包括公用工程的協調、產供銷的協調、機電儀維護力量、工機具的協調,以及協調各部門之間生產配合,在生產上行使指揮權。
4管理內容與要求
4.1?各裝置在業務上服從總調度室的指揮。
4.2?生產運行調度管理依據
4.2.1?公司綜合計劃。
4.2.2?各裝置工藝規程及操作法。
4.2.3?安全技術規程。
4.2.4?其它有關制度及規定。
4.3?調度會議管理
4.3.1?生產調度會
4.3.1.1?**部、**部、**部根據各部具體時間安排分別在各自會議室召開。
4.3.1.2?會議由分管副總經理主持,部門二級主管及相關人員參加。
4.3.1.3?副總經理傳達上級指示、協調解決相關工作、并就下階段工作做好安排。
4.3.1.4?各參會人員必須準時到會,不得遲到、缺席或無故早退。各參會人員要認真記錄,會后要認真傳達會議精神,迅速落實會議決定。生產調度會會議紀要各部門存檔并報總調度室備案。
4.4?調度匯報管理
a)裝置各生產線及工段投料負荷。
b)主要原料消耗、產品產量完成情況。
c)本班裝置運行及生產異常情況,各公用工程使用變化情況。
d)產品質量情況。
e)產品中間罐區庫存情況。
f)主要工藝條件執行和變化情況。
g)主要設備開停車及運行、檢修情況。
4.4.1.2?遇有下列情況立即向公司總調度室進行調度電話匯報:
a)發生火災、水災、危險化學品泄漏、爆炸、重大人身傷亡及關鍵設備損壞事故。
b)裝置間公用工程、燃料及物料不足或異常中斷、管線脹管或凍堵、原料及產品質量不合格。
c)出現生產事故、非計劃停工、生產波動及生產異常。
d)影響全公司穩定生產的其它情況。
4.4.1.3?裝置在以下調整操作前,必須向總調度室進行請示(危急情況下可以邊調整邊匯報):
a)裝置非事故臨時停車。
b)裝置生產方案及負荷調整。
c)裝置間公用工程及燃料用量的增、減調整。
d)影響全公司穩定生產的其它情況。
4.5?生產調度令管理
4.5.1?公司生產調度令以調度電話形式下達,并留有電話錄音記錄。
4.5.2?各部值班長及其他各部門管理人員和主管接到公司生產調度令后,必須按照調度令要求立即執行,同時要向各自主管匯報。
4.5.3?總調度室當班調度要跟蹤所下達生產調度指令的執行情況,確保指令按時準確執行。
4.5.4?接到公司生產調度令的單位要將生產調度令記錄到當班操作紀錄臺賬的記事欄中存檔,作為日后生產分析及檢查的依據。
4.6?生產事故、非計劃停車及生產波動管理
4.6.1每月制定生產計劃時要根據生產實際需要考慮裝置檢維修計劃,凡已納入公司當月計劃的裝置檢修、技改、換劑停車等均屬正常停車。
4.6.2?裝置需停車消除安全隱患,要及時向總調度室上報停車請示報告,經公司主管領導同意后可視為計劃停車。
4.6.3?總調度室建立生產事故、非計劃停車及生產波動臺賬,并根據臺賬記錄對各裝置進行考核,生產異常由總調度室根據調度日報紀錄進行匯總后進行考核。
4.6.4?凡列入公司年度停車檢修計劃、月度停車檢修計劃的裝置停車,以及因公司整體優化需要或完全受外界影響的裝置停車和波動均不列入考核范圍。
4.6.5?總調度室對發生生產異常、生產波動、非計劃停車、而隱瞞不報的單位在加大考核力度的同時,還要對其單位領導和責任人進行嚴肅的處分。
4.7?其它工作管理
4.7.1?各級調度及值班長要認真學習掌握裝置工藝流程、物料平衡、產品走向等有關知識,高標準做好外部物料及公用工程銜接工作。
4.7.2?各級調度及值班長要認真對待公司內外各方面的反映情況,并負責將信息及時通報給有關單位及部門,屬生產管理范疇的要負責組織協調處理。
4.7.3?各級調度要按時完成公司領導及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各項臨時工作。
4.7.4?總調度員在下達調度令時語言要文明,態度要友善,安排及匯報工作既要嚴肅又要有禮貌。
4.7.5?生產異常狀態時,總調度人員在做好通知的同時,需及時到達現場協調,直至現場各項措施到位后方可離開。
4.7.6?對于因總調度室調度組織協調工作不力、組織不當,造成裝置停車、裝置開車延期、車船裝卸受影響的,由公司考核小組負責對總調度室進行考核。
救助站制度
篇3:化工裝置電氣運行管理制度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氣管理部門的職責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全廠電氣運行管理。
2.?管理職責
電氣管理部門根據區域劃分負責各自區域電氣設備的日常運行和維護。確保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
3.?管理內容與要求
3.1.?值班人員的交接班制度
3.1.1.?交接班制度是銜接生產,了解情況,保證連續不斷安全經濟運行的一項重要制度。運行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制度。
3.1.2.?接班人員上班前不得喝酒,交班人員如發現接班人員有醉酒者拒絕交班,并向有關領導報告。
3.1.3.?接班人員應提前十五分鐘到達現場,查看運行日志,及專用記錄,全面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和檢修情況,系統運行方式,檢查試驗信號裝置,并按職責劃分詳細檢查設備,檢查后向當班值班長匯報情況。
3.1.4.?交班人員應在交班前一小時做好交班準備工作,包括設備,記錄工作票,文明衛生工作等。
3.1.5.?處理事故或進行重大操作時不得進行交接班,但接班人員應在當班值班長統一指揮下協助工作,等處理事故或操作告一段落,雙方值班長同意后進行交接班。
3.1.6.?交接班中發現的問題,接班者應及時提出,凡能迅速處理好的,交班人員應立即處理好,如在短時間內不能處理好的經雙方班長協調處理方法后,可進行交接班,但需將情況詳細記錄在運行日志上,并向值班長匯報。
3.1.7.?正點辦理交接班手續,值班長在運行日志上簽名后正式接班,交班人員在未辦完交班手續前不得私自離開崗位,如接班人員末按時間到場,交班人員應及時向專責工程師匯報,并繼續值班直到有人接替為止,延時交班時,交接班手續不得從簡。
3.2.?交接班的主要內容如下
3.2.1.?本所運行方式及與本所有關的系統運行方式
3.2.2.?負荷及其變化情況。
3.2.3.?設備異常、事故處理和缺陷處理情況
3.2.4.?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運行及變更情況。
3.2.5.?倒閘操作及尚未進行的操作命令
3.2.6.?設備檢修和試驗情況,包括工作進度,安全措施的執行,使用臨時接地線的組數和編號,工作票的交接,設備交接、驗收情況
3.2.7.?各種記錄和統計報表
3.2.8.?文明生產及其他情況
3.3.?設備巡視制度
3.3.1.?巡回檢查制度是貫徹預防為主的精神,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缺陷,將事故消除于萌芽狀態的根本措施。
3.3.2.?巡檢人員必須按規定的巡檢時間,對設備進行詳細的檢查。巡檢時應攜帶必要的工具和用具,如電筒,聽棒和其它檢測工具。根據設備運行特點采用看,聽,嗅,摸等方法,但必須執行安全規程,注意設備和人身安全。
3.3.3.?檢查重點應包括:
3.3.3.1.?運行方式改變和操作過的設備;
3.3.3.2.?檢修試驗中的安全措施;
3.3.3.3.?進行消缺后的設備的運行情況;
3.3.3.4.?運行參數異常的設備;⑸高負荷生產的設備
3.3.4.?在巡回檢查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凡本班能處理的,應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匯報班長值班長開出缺陷單,通知檢修人員處理,在缺陷消除前,應加強監視。
3.3.5.?如在運行中無法處理的缺陷,應報告有關領導,并在運行日志上做好記錄,同時制定防止事態擴大的措施,加強監視。
3.4.?變電站培訓制度
3.4.1.?變電站生產人中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正式參加值班工作。一般在脫離運行崗位三個月以上者,改變工種后參加值班的人員,也應進行培訓、考試,常用的方法有規程學習、反事故演習,事故預想等。
3.4.2.?值班人員應積極堅持努力學習技術業務,通過學習提高技術業務水平,達到熟悉設備、系統;熟悉設備操作和事故處理;熟悉本崗位的規程制度。能分析運行情況,能及時發現和排隊痛掌握一般維修技能。
3.5.?運行分析制度
3.5.1.?運行分析主要是定期和不定期地對變電站的設備運行工作狀態、運行方式及技術管理狀況進行分析,找出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防止事故措施,提高運行質量。
3.5.2.?變電站的運行分析工作主要是對變電站設備運行工作狀態進行分析,摸索規律,檢查薄弱環節,從而找出問題發生的各種因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將隱患或薄弱環節消滅在萌芽狀態,它是提高變電站運行管理水平的良好方法。
3.5.3.?運行分析分為綜合分析、專題分析兩種。
3.5.3.1.?綜合分析一般每月一次。主要是分析變電站的接線方式、保護動作情況;設備完好率,兩票合格率;設備事故障礙、異常、重大缺陷、試驗數據、儀表指示、規章制度執行情況;設備運行最大、最小出力,電壓質量,母線電量不平衡率;培訓情況,記錄的填寫、資料的管理,以及文明生產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3.5.3.2.?專題運行分析一般是不定期進行。主要針對上述綜合分析中某個問題,進行專門深入的分析。并得出具有結論性的意見,將運行分析的內容結論和解決方法、意見,記入運行分析記錄中,并根據需要,呈報有各部設備管理。
3.6.?操作票管理制度
3.6.1.?操作票制度是電業生產杜絕誤操作、嚴防操作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電氣專業各級運行人員均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
3.6.2.?電氣操作票應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要求進行。在執行電氣倒閘操作時應做到:
3.6.2.1.?倒閘操作必須根據值班長命令,受令人復誦無誤后執行。倒閘操作人填寫操作票。監護人,值班長審批簽字確認正確無誤后,才能允許執行操作任務。
3.6.2.2.?在執行操作前應對照模擬圖。按照操作票內容逐條進行模擬表演。
3.6.2.3.?執行操作任務時應嚴格執行唱票、復誦制,唱票和復誦時態度必須嚴肅,口齒清楚,聲音宏亮,做到監護人未發命令操作人不動手,操作過程中不準干其它與操作無關的事情。任何人不得催促,干攏操作人員的操作。
3.6.2.4.?監護人要切實執行監護任務,除個別操作項目操作人發生困難時可酌情幫助外,不得代替或連續幫助操作。每操作完全一項,監護人應在編號上畫“√”號。
3.6.2.5.?操作項目全部操作完畢后,應在操作票上蓋“已執行”章。并記錄操作終了時間。接地線,接地刀閘編號應在操作票內注明。
3.6.3.?操作票應由操作人填寫,嚴禁他人代替。填寫時應字跡清楚,操作任務明確,設備名稱、編號和操作順序正確。
3.7.?工作票管理制度
3.7.1.?工作票是在生產現場進行檢修,試驗或安裝工作時,為了能保證有安全的工作條件和設備的安全運行,防止發生事故的一項必要的措施。
3.7.2.?下列工作人員應負工作的安全責任:
(1)工作票簽發人(2)工作負責人?(3)工作許可人
3.7.3.?工作票簽發人必須具備檢修和運行的相關資格,由專責工程師或電氣主管擔任。
3.7.4.?工作許可人為當值值班長。
3.7.5.?工作票簽發人不得兼任工作負責人,工作負責人可以填寫工作票,工作許可人不得簽發工作票。
3.7.6.?工作票簽發人應對下列事項負責:
3.7.6.1.?工作是否必要和可能;
3.7.6.2.?工作是否安全。
3.7.6.3.?工作票上所填寫的內容能否清楚的表達檢修界限和工作目的,措施是否正確和完善。
3.7.6.4.?檢查現場工作是否正確和完善。
3.7.7.?工作負責人應對下列事項負責:
3.7.7.1.?正確和安全的組織工作,保證任務的完成。
3.7.7.2.?負責檢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完備。
3.7.7.3.?工作前對工作人員交待安全事項。
3.7.7.4.?檢查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是否遵守“安全工作規程”
3.7.8.?工作許可人應對下列事項負責:
3.7.8.1.?負責審查工作票所列內容,設備名稱,設備編號及工作特點是否填寫清楚,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是否符合現場條件。
3.7.8.2.?檢修設備與運行設備是否確已隔開或有無突然來電的危險
3.7.8.3.?安全措施已正確地執行。
3.7.8.4.?負責審查工作的必要性和檢修工作是否與批準期限相符合,以及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
3.7.9.?工作票人根據工作任務的需要和計劃工作時間,確定工作負責人。工作負責人填好工作票,一式二份并按班組編號后交工作票簽發人審核無誤后簽名,由工作負責交工作許可人辦理許可手續。
3.7.10.?事故搶修經值班長許可后可不用工作票,但搶修時間預計要超過四小時及夜間搶修工作不能完成延至第二天白班的則仍需工作票。事故必須明確工作負責人,按規定做好安全措施,工作許可人應將搶修內容,工作負責人姓名,采取的安全措施,工作開始時間,終結時間記入值班記錄本上。
3.7.11.?同時有二個以上班組工作時檢修時,可以簽發一張總的工作票,指定一個總的工作領導人,并注明每個班組的工作負責人,總的工作領導人負責統一辦理工作許可和終結手續,協調各班組的工作,每個工作負責人應對其工作成員及工作范圍的安全負責。
3.7.12.?生產現場禁火區進行動火操作,應同時執行明火工作票制度。
3.7.13.?凡進行各項計劃性檢修工作的工作票應在開工前一天送交運行。
3.7.14.?工作票不得任意涂改,若個別字有改動應有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許可人)簽名,但下列內容不得涂改:(1)工作內容(2)設備名稱和編號(3)計劃工作時間?(4)設備的開,停狀況。
3.7.15.?根據工作票的檢修時間,安全措施內容,由當班值班長布置值班人員,按要求執行,對重要的安全措施,需有人監護。
3.7.16.?安全措施全部完畢,當班值班長了解無誤后,可聯系工作負責人辦理開工手續,如因故不能如期開工,需在許可開工時間欄里將許可開工時間填明,并在備注欄里注明原因。如開工時間延期超過當天或在此期間運行方式有所變化影響安全措施時,應重新辦理工作票。
3.7.17.?辦理開工手續,工作許可人和工作負責人,雙方應到現場,工作許可人向工作負責人詳細交待安全措施執行情況及安全注意事項,工作負責人對照工作票檢查無誤后,雙方在工作票上簽名各留一份,作為允許開工的憑證。
3.7.18.?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不允許在簽名后單方面變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員如發現檢修人員違反安全規程或任何危及人身安全的情況,應向工作提出改正意見,必要時可暫停終止其檢修工作,并立即向電氣主管報告。
3.7.19.?工作間斷時,檢修人員應從工作現場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動工作票仍由工作負責人收執,間斷后繼續工作。無需通過許可人,每日收工應清掃工作地點,開放封閉的道路。并將工作票交回值班員,次日復工時,應得值班員許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負責人必須重新檢查安全措施后方可工作。
3.7.20.?工作需延期時,工作負責人應事先向值班長申明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的理由,同意后辦理延期手續,但延期手續只能辦一次,否則需重新辦理工作票。
3.7.21.?設備檢修后的試運轉:
3.7.21.1.?當設備檢修具備試運轉條件后,檢修人員應清掃現場,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將工作票交給工作許可人要求送電試轉。
3.7.21.2.?若使用一張總的工作票,或系統上有兩個檢修班同時工作時,必須會同有關班組工作負責人共同同意后方可進行設備試轉。
3.7.21.3.?工作許可人應認真檢查,確認可以試轉后,將有關的安全措施撤除并聯系送電,進行試轉。
3.7.21.4.?試轉后應認真驗收,如不合格,需繼續檢修,此時工作許可人應按原來的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工作負責人應重新辦理許可手續,然后,繼續工作。如需改變原工作票的安全措施范圍的應重新簽發工作票。
3.7.22.?試運轉合格,工作許可人驗收后,可辦理終結手續。
3.7.22.1.?工作負責人應再次全面檢查,并全面清理工作現場,撤離現場。
3.7.22.2.?工作負責人向工作許可人和工作票簽發人匯報檢修情況及存在問題,必要時作出書面說明。
3.7.22.3.?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雙方簽字,值班長簽字,辦理終結,工作票雙方各保留一份,統一分廠收取保存。
3.7.22.4.?工作票由設備技術管理室每月對當月工作票進行統計分析,工作票應保留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