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充氧站安全管理制度

充氧站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3120

1、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充氧站安全管理、檢查考核的內容及要求。

本制度適用于氧氣充裝站。

2、內容與要求

2.1安全生產管理:

2.1.1氧氣為無色無味的助燃氣體,化學性能異常活潑,與乙炔、氫、甲烷等可燃氣體按一定比例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壓力超過了3Mpa的氧氣與油脂接觸,能發生猛烈的燃燒與爆炸。

2.1.2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依靠技術進步,促進安全生產。

2.1.3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有站長負責,安全技術負責人具體實施,安全員全面主管,各部門、各崗位負責人共同配合,各負其責的安全管理體系。

2.1.4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做到“五同時”。

2.1.5嚴格按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做好氣瓶的收發、檢查、充裝、復驗、貯存、運輸全過程的安全管理,讓用戶用上質優安全的氧氣。

2.1.6堅持值班制度,特別是節假日安全生產值班,選擇責任

性強,工作認真負責,會處理突發故障的人參與值班,晝夜二十四小時站區不準無人。

2.1.7氧氣充瓶臺、倉庫內嚴禁存放油脂、可燃物,嚴禁氧氣瓶與其它可燃氣體及相抵觸的氣體、物資混放、混運。

2.1.8氧氣充裝貯存區域內嚴禁煙火、并要設置醒目的防火禁油標記。

2.1.9站區內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手續,并有嚴格的安全動火措施。

2.1.10氧氣充瓶臺及儲瓶區域內禁止亂接、亂拉臨時用電線路。

2.1.11站內有關設備應按規定設置防雷、防靜電裝置,并按規定周期進行測試,做好記錄。

2.1.12廠區架空氧氣管道應有防雷、防靜電接地措施,廠房內管道應有防靜電接地裝置。管道的法蘭、螺紋接口兩側應用導線作跨接,電阻值應在規定范圍內。

2.1.13防火防爆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認真執行消防部門有關規定和法規。

2.2安全教育:

2.2.1上崗前安全教育:新職工進站首先要進行安全知識、安全管理的教育,進站人員和新職工上崗前應有安全員負責安全教育。

2.2.2日常安全教育:每年對職工進行1-2次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并結合生產實際和社會上發生事故案例,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2.2.3特殊崗位安全教育:上級舉辦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培訓班時,應積極選派人員外出培訓或復訓學習。

2.2.4其它安全教育:對臨時進入作業區改造、維修人員,進站前應全面進行安全教育。

2.3安全檢查

2.3.1綜合性安全檢查:每年至少二次,由站長組織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對消防設施、設備、電器、現場文明衛生和門衛紀律等進行綜合檢查。

2.3.2季節性檢查:每年四次,由站長組織,按照季節特點,結合公司(站)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查。

2.3.3日常檢查:每天由安全技術負責人或安全員對設備、設施、及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等進行檢查。

2.3.4專業性安全檢查,壓力容器、機動車輛、消防器材、電器設備、氣瓶、安全附件,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檢查、驗證,專業性檢查可與綜合性檢查結合進行。

2.3.5凡是安全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為,都應落實到人,及時整改。

2.4勞動保護:

勞動保護用品按勞動部門的規定發放,應符合防靜電,防火花要求和有關安全技術標準,上崗操作必須穿戴好規定的勞保用品。

2.5事故處理:

2.5.1發生傷亡事故按GB641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為輕傷、重傷和死亡事故,發生傷亡事故,應積極搶救,并根據事故大小及時報告有關部門,重大傷亡事故應迅速向上級機關報告,并保護好現場,填寫事故登記表、事故報告單,事故調查期間,做好各種會議記錄等。

2.5.2發生設備事故,按《設備管理制度》和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2.5.3發生火災、燃爆事故,應按《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撲救,防止事故擴大并迅速向有關部門報告

2.5.4不論事故大小,都必須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認真調查,分析查明原因,明確責任,落實防范措施,未遂事故應一樣找出原因,吸取教訓,落實整改。

2.5.5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3、檢查考核:

3.1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由站長每月檢查一次。

3.2檢查情況列入年度獎懲考核。

篇2:充氧站安全管理制度

1、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充氧站安全管理、檢查考核的內容及要求。

本制度適用于氧氣充裝站。

2、內容與要求

2.1安全生產管理:

2.1.1氧氣為無色無味的助燃氣體,化學性能異常活潑,與乙炔、氫、甲烷等可燃氣體按一定比例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壓力超過了3Mpa的氧氣與油脂接觸,能發生猛烈的燃燒與爆炸。

2.1.2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依靠技術進步,促進安全生產。

2.1.3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有站長負責,安全技術負責人具體實施,安全員全面主管,各部門、各崗位負責人共同配合,各負其責的安全管理體系。

2.1.4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做到“五同時”。

2.1.5嚴格按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做好氣瓶的收發、檢查、充裝、復驗、貯存、運輸全過程的安全管理,讓用戶用上質優安全的氧氣。

2.1.6堅持值班制度,特別是節假日安全生產值班,選擇責任

性強,工作認真負責,會處理突發故障的人參與值班,晝夜二十四小時站區不準無人。

2.1.7氧氣充瓶臺、倉庫內嚴禁存放油脂、可燃物,嚴禁氧氣瓶與其它可燃氣體及相抵觸的氣體、物資混放、混運。

2.1.8氧氣充裝貯存區域內嚴禁煙火、并要設置醒目的防火禁油標記。

2.1.9站區內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手續,并有嚴格的安全動火措施。

2.1.10氧氣充瓶臺及儲瓶區域內禁止亂接、亂拉臨時用電線路。

2.1.11站內有關設備應按規定設置防雷、防靜電裝置,并按規定周期進行測試,做好記錄。

2.1.12廠區架空氧氣管道應有防雷、防靜電接地措施,廠房內管道應有防靜電接地裝置。管道的法蘭、螺紋接口兩側應用導線作跨接,電阻值應在規定范圍內。

2.1.13防火防爆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認真執行消防部門有關規定和法規。

2.2安全教育:

2.2.1上崗前安全教育:新職工進站首先要進行安全知識、安全管理的教育,進站人員和新職工上崗前應有安全員負責安全教育。

2.2.2日常安全教育:每年對職工進行1-2次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并結合生產實際和社會上發生事故案例,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2.2.3特殊崗位安全教育:上級舉辦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培訓班時,應積極選派人員外出培訓或復訓學習。

2.2.4其它安全教育:對臨時進入作業區改造、維修人員,進站前應全面進行安全教育。

2.3安全檢查

2.3.1綜合性安全檢查:每年至少二次,由站長組織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對消防設施、設備、電器、現場文明衛生和門衛紀律等進行綜合檢查。

2.3.2季節性檢查:每年四次,由站長組織,按照季節特點,結合公司(站)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查。

2.3.3日常檢查:每天由安全技術負責人或安全員對設備、設施、及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等進行檢查。

2.3.4專業性安全檢查,壓力容器、機動車輛、消防器材、電器設備、氣瓶、安全附件,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檢查、驗證,專業性檢查可與綜合性檢查結合進行。

2.3.5凡是安全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為,都應落實到人,及時整改。

2.4勞動保護:

勞動保護用品按勞動部門的規定發放,應符合防靜電,防火花要求和有關安全技術標準,上崗操作必須穿戴好規定的勞保用品。

2.5事故處理:

2.5.1發生傷亡事故按GB641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為輕傷、重傷和死亡事故,發生傷亡事故,應積極搶救,并根據事故大小及時報告有關部門,重大傷亡事故應迅速向上級機關報告,并保護好現場,填寫事故登記表、事故報告單,事故調查期間,做好各種會議記錄等。

2.5.2發生設備事故,按《設備管理制度》和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2.5.3發生火災、燃爆事故,應按《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撲救,防止事故擴大并迅速向有關部門報告

2.5.4不論事故大小,都必須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認真調查,分析查明原因,明確責任,落實防范措施,未遂事故應一樣找出原因,吸取教訓,落實整改。

2.5.5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3、檢查考核:

3.1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由站長每月檢查一次。

3.2檢查情況列入年度獎懲考核。

篇3:單病種質量管理制度

單病種質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強化醫療質量監管,通過評價病種診療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開展對比,分析,達到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質量精細管理化管理的目的。

二.范圍

  適用于全院臨床科室。

三.內容

  1、嚴格按照衛生部發布的單病種質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對公布的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開展單病種質量監控。

  2、醫院成立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業務副院長擔任,成員由醫務管理、護理管理、藥事管理、信息統計、臨床醫技、病案管理等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定期檢查全院單病種質量控制的實施情況,并進行效果評價和考評獎懲。

  3、單病種質量管理工作在醫院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指導下,由科室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具體實施,科室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任組長,組員包括科內醫療人員、護理人員、臨床藥師和其他相關責任人。

  4、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要組織科室相關人員學習單病種質量管理相關知識,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崗。

  5、各實施小組設定專人負責網上信息上報,使用衛生部統一分配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單病種質量管理控制系統”上報相應病種信息,并由本小組副高以上的專職人員最后對網上直報的信息進行審核確認。

  6、臨床科室的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每月對本科室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進行評價,醫院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進行評估分析,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各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督促整改落實,保證質量持續改進。

  7、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

  (1)診斷質量指標:出入院診斷符合率、手術前后診斷符合率、臨床與病理診斷符合率;

  (2)治療質量指標:治愈率、好轉率、未愈率、并發癥發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3)效率指標:平均住院日、術前平均住院日;

  (4)經濟指標:平均住院費用、手術費用、藥品費用、耗材費用。

  8、實施單病種質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單病種管理登記本,詳細記錄患者單病種管理的相關信息。

  9、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對每個納入單病種管理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每季度匯總分析,上報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對實施單病種管理的相關衛生工作人員進行滿意度調查,結合實施小組上報的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綜合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實。

  10、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定期對患者進行單病種管理依從性檢查,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定期對衛生工作人員進行實施單病種管理的依從性檢查,每個季度分析評價依從性檢查結果,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落實。

  11、獎罰:醫院將單病種質量考評結果納入醫療質量檢查考評體系,并與相關責任人的職稱晉升、評優選先、績效考核等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