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檢維修能量隔離上鎖掛牌制度

檢維修能量隔離上鎖掛牌制度

2024-07-10 閱讀 1839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防止檢維修期間能量意外釋放和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進行檢維修活動時,應當對可能意外釋放的能量、誤操作進行上鎖并懸掛警示牌,為了規范上鎖掛牌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及所屬企業、以及在集團及所屬企業作業的所有單位。

本制度不代替作業前、后安全確認制度、工作票制度。

第三條術語及定義

一、危險能量

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物料、設備含有的能量,主要是指電力、液壓、氣動、化學、熱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包括電能、重力能、液壓、彈簧力、氣體壓力、蓄能器儲能、動能、熱力、化學反應熱、風力、風力造成的粉塵、化學物質燃燒性、毒性、腐蝕性、輻射能等。

二、隔離

借助特定的隔離裝置使得設備不能運轉或危險能量、物料不能釋放的措施和活動。

三、安全鎖

用來控制危險能量(或物料)傳遞(或釋放)的安全器具,包括個人鎖、集體鎖、集體鎖箱、上鎖設施。

1、個人鎖

由作業者本人專用,用于鎖住鎖箱或單個隔離點的、標有本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的安全鎖。個人鎖每人一鎖一匙。

2、集體鎖

用于鎖住隔離點,保護參加檢維修所有人員不受能量意外釋放傷害的安全鎖。

一個檢修項目有多個能量源的,每個能量源都要切斷上鎖,一把鎖鎖住一處能量源。集體鎖一把鎖一把鑰匙。

3、集體鎖箱

存放集體鎖鑰匙,讓參與檢維修的員工用個人所鎖住集體鎖鑰匙的專用箱。

集體鎖箱上可懸掛警示牌并附標簽,提示上鎖原因、上鎖的系統或設備名稱、編號、日期等信息。

4、上鎖裝置

為了實現有效上鎖的輔助器材,包括鎖扣、鎖套、鏈條等。

四、能量隔離警示牌

標明控制危險能量和物料隔離點、作業信息,警告他人不得操作的提示牌,懸掛于集體鎖箱和隔離點上。警示標牌應標明上鎖日期、隔離點及理由、上鎖人姓名、聯系方式、“危險,禁止操作”、“禁止操作有人工作”字樣。

五、特許操作人

經專門培訓具備某項技能、從事專門作業的人員,如電工、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等。例如電器柜上鎖只能由電工進行,起重設備能量隔離上鎖由起重工進行等。

六、作業人員

參與檢維修作業的人員。

第二章管理要求及工作程序

第四條管理要求:

一、進行檢維修作業時,為避免設備設施或系統內蓄積危險能量或物料意外釋放,對所有危險能量和物料必須進行風險辨識、隔離并上鎖掛牌。確保參與檢修的任何人只要不打開個人鎖,就無法解除隔離點鎖定。

二、能量隔離上鎖掛牌后,應通過檢測和驗證,確認危險能量和物料已去除、釋放或已被隔離,否則所有危險能量和物料的來源都應認為是沒有被消除的。

三、充分溝通。作業前、作業中維修與現場作業人員應充分溝通;作業完成后、恢復能源前應充分溝通;團隊作業應充分溝通;交叉作業應充分溝通;換班必須換鎖并充分溝通。

四、正常解鎖必須先確認,后解鎖;特殊解鎖,必須經過確認、審批。

五、參與檢維修作業項目的所有人員必須人人上鎖,整個作業期間(包括交接班),應始終保持上鎖掛牌,上鎖必掛牌。

人員替換時,被替換人監督新加入者完成風險辨識并經作業項目負責人考核合格,按上鎖掛牌制度從頭檢查并上鎖、重新填寫警示牌信息掛牌;經項目負責人同意,被替換人方可取下個人鎖離開現場。

增加人員時,作業項目負責人組織新加入者完成風險辨識并經作業項目負責人考核合格,按上鎖掛牌制度從頭檢查并上鎖、重新填寫警示牌信息掛牌。

換班時,交班負責人應將能量隔離的原因、隔離方案詳細告知接班人員,接班負責人確認每一名接班人員了解了本次檢維修作業的風險和防范措施后,換鎖并重新填寫警示牌標簽掛牌。換班必換鎖。

第五條上鎖掛牌程序:

作業前安全風險辨識-編制能量隔離方案并告知-隔離上鎖掛牌—驗證—檢維修作業—解鎖。必須按順序進行,不得打亂或越過任何一個程序。

一、風險辨識分析。檢維修作業前,檢維修項目負責人應當召集全體作業人員和屬地人員對檢修項目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辨識和分析確定作業區域內設備、系統或環境內所有的危險能量和物料的來源、類型及防控措施。

二、編制能量隔離方案。檢維修項目負責人組織對辨識出的危險能量和物料及可能產生的危害,編制隔離方案,明確隔離方式、隔離點及上鎖點清單。隔離點的辨識、隔離及隔離方案制定應由屬地人員、作業人員或雙方共同確認,隔離措施應告知受影響的所有人員。編制隔離方案,選擇隔離裝置時應控制以下問題:

(一)按鈕、選擇開關和其它控制線路裝置不能作為危險能量隔離裝置。

(二)控制閥和電磁閥不能單獨作為物料隔離裝置,如果必須使用控制閥門和電磁閥隔離,應制定專門的操作規程確保安全。

(三)應采取措施防止因系統設計、配置或安裝等原因,造成能量可能再積聚(如有高電容量的長電纜)。

(四)系統或設備已儲存了能量(如彈簧、飛輪、重力效應或電容器)時,應釋放貯存的能量或使用組件阻塞。

(五)在復雜高能電力系統中,應考慮安裝防護性接地。

(六)可移動的動力設備(如燃油發動機、發動機驅動的設備)應采取可靠的方法(如去除電池、電纜、火花塞電線或相應措施)使其不能運轉。

三、隔離上鎖掛牌。根據上鎖點清單,對已完成隔離的隔離設施選擇合適的安全鎖具,對不同種類的能量進行隔離,填寫警示標牌,對上鎖點上鎖掛牌。不同情況下上鎖方式規定:

(一)單人作業單個隔離點上鎖:作業人員用個人鎖對隔離點進行上鎖掛牌;需要特許操作人操作方可隔離的,斷電或隔離工作由特許操作人實施,作業人員在特許操作人指定的地方上鎖并掛牌。

(二)單人作業多個隔離點上鎖:特許操作人隔離能量,作業人員在特許操作人指定地方使用集體鎖對多個隔離點上鎖,集體鎖鑰匙放置于同一鎖箱內,作業人員個人鎖上鎖于鎖箱。

(三)多人共同作業對單個隔離點上鎖方式有兩種:(1)所有作業人員將個人鎖鎖在隔離點上;(2)使用集體鎖對隔離點上鎖,集體鎖鑰匙放置于鎖箱內,所有作業人員將個人鎖上鎖于鎖箱。斷電上鎖只能采取方式(2),不得采用方式(1)。

(四)多人共同作業對多個隔離點上鎖:使用集體鎖對每個隔離點上鎖,多個集體鎖鑰匙放置于同一鎖箱內,所有作業人員個人鎖上鎖于鎖箱。

四、驗證。上鎖掛牌后要驗證危險能量和物料已被隔離、釋放或去除,可通過以下方式驗證:

(一)觀察壓力表、視鏡或液面指示器,確認容器或管道等貯存的危險能量已被去除或阻塞。

(二)目視確認連接件已斷開,轉動設備已停止轉動。

(三)對于暴露于電氣危險的工作任務,應檢查電源斷開點明顯且經測試無電壓存在。

(四)有條件進行試驗的,應通過正常啟動或其他非常規的運轉方式對設備進行試驗。在進行試驗時,應屏蔽所有可能會阻止設備啟動或移動的限制條件(如聯鎖)。對設備進行試驗前,應清理該設備周圍區域的人員和設備。

五、解鎖。解除能量隔離鎖具的過程稱為解鎖,解鎖分為正常解鎖和非正常解鎖兩種情形,必需嚴格按照如下程序進行:

(一)正常解鎖:作業完成后,確認設備、系統符合運行要求,由上鎖者本人解鎖,為正常解鎖。

正常解鎖,作業人直接在隔離點上鎖的,作業人確認無誤后,直接解鎖。使用集體鎖隔離的,作業項目負責人確認設備、系統符合運行要求,所有人員解鎖后,特許操作人按照上鎖清單逐一確認并解除集體鎖及標牌。

(二)非正常解鎖:上鎖者本人不在場或沒有解鎖鑰匙時,他人解開、移除、或者拆除其鎖具,均為非正常解鎖。

非正常解鎖具有較高危險性,必須與鎖的所有人取得聯系并取得其允許,或者經專業人員、上鎖著所在部門雙方主管對下述事項確認后方可解鎖。

(1)確知上鎖的理由

(2)確知目前的工作狀況

(3)檢查過相關設備

(4)確知解除該鎖及標牌是安全的

(5)該員工回到崗位,告知其本人

第三章能量隔離鎖具及警示牌的管理

第六條上鎖、掛牌設施應在相應工作環境中足夠經久耐用。

第七條鎖具應足夠牢固,除非用強力機械破壞外不至于被移除或失效。

集體鎖、上鎖裝置應集中保管,存放在便于取用的場所。集體鎖應在鎖箱的上鎖清單上標明上鎖的設備名稱及編號、日期、上鎖原因等信息。鎖和鑰匙應有唯一對應的編號。

個人鎖和鑰匙歸個人保管并標明使用人姓名,個人鎖不得相互借用。

第八條能量隔離警示牌的設計應與其它標牌有明顯區別,警示語、顏色和圖形應符合國家標準。警示牌應標明上鎖人姓名、聯系方式、上鎖日期、隔離點及理由。警示牌標注的信息不能涂改,一次性使用,并滿足上鎖使用環境和期限的要求。

第九條使用后的警示信息標簽應集中銷毀,避免誤用。能量隔離危險警示牌除了用于指明控制危險能量和物料的上鎖掛牌隔離點外,不得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第十條為了減少因非正常解鎖拆毀鎖具造成的損失,安全鎖具可以有備用鑰匙,如果保存有備用鑰匙,應制定備用鑰匙控制程序,原則上備用鑰匙只能在非正常拆鎖時使用,其他任何時候,除備用鑰匙保管人外,任何人都不能接觸到備用鑰匙。

第十一條禁止私自配制安全鎖具備用鑰匙。

第四章例外事項的管理

第十二條為確保作業安全,作業人員可要求增加額外的隔離、上鎖掛牌措施。作業人員對隔離、上鎖的有效性有懷疑時,可以要求對所有的隔離點再做一次測試。

第十三條在特殊情況下,如特殊尺寸的閥門或電源開關無法上鎖時,經確認,并獲得書面批準后,可只掛上警示標牌而不用上鎖,但應采用其它輔助手段,達到與上鎖相當的要求。

第十四條上鎖設施的選擇,除應適應上鎖要求外,還應滿足作業現場的安全要求。

第五章罰則

第十五條檢維修作業前,作業項目負責人未組織屬地人員、全體檢維修人員進行作業項目風險辨識,或者風險辨識走形式、走過場的,未編制能量隔離方案并經屬地人員、作業人員共同確認的,屬違章指揮,立即撤職并予以通報。

第十六條檢維修作業人員未參加風險辨識熟知本項目存在的安全風險和預防控制措施即進行作業的,為違章作業,任何人有權制止違章作業,項目負責人應立即糾正其違章行為,對其批評教育并將其違章事實記錄在案,并由違章者簽字。

第十七條拒不使用個人鎖具、執行上鎖規定,即為不服從用人單位工作安排,根據情節輕重,按照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處罰。

第十八條檢修設備所在單位人員拒不參與風險辨識、能量隔離方案確認的,即為不服從工作安排,根據情節輕重,按照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處罰。

第十九條檢維修完畢,未及時解鎖影響生產的,初次違反,給與批評教育,再次違反,扣罰工資50元。

第二十條未嚴格按照本制度審批、確認,擅自非正常解鎖的,為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予以開除。造成安全事故的,開除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追償其造成事故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第二十一條私自配制安全鎖具鑰匙未造成事故后果的,罰款1000元;造成不良后果的,開除并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借用他人個人鎖的,發現一次,罰款100元。

第二十三條備用安全鎖鑰匙保管人未履行或未恰當履行職責,造成備用鑰匙流失未造成不良后果的,發現一次,罰款100元;備用鑰匙被用來非法解鎖的,對保管人、解鎖人各罰款1000元。備用鑰匙被用來非法解鎖造成事故或不良后果的,追究保管人及其管理部門負責人的管理責任,追究使用人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未經許可擅自移除能量隔離警示牌的,罰款100元。

第二十五條違章指揮人的上級單位未對違章指揮者進行處罰的,按照包庇違章違紀行為,給與其單位負責人降職并追究其單位負責人管理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第二十七條本制度由集團安全環保部負責解釋。

篇2:鉆井二公司上鎖掛牌安全管理規范

1目的

為強化能量和物料隔離管理,防止危險能量和物料意外釋放,避免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范。

2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以及為公司服務的承包商。

3參考文件

長城鉆探工程公司上鎖掛牌安全管理規范

4術語和定義

4.1危險能量

不加控制,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電、機械、水力、氣動、化學、熱或任何其它形式的能量。

4.2隔離

將閥件、電器開關、蓄能配件等設定在合適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設施使設備不能運轉或危險能量和物料不能釋放。

4.3貯存能量

在設備隔離后能繼續存在的能量。如:包含在彈簧、飛輪、壓力流體或氣體、電容器或重物中的能量。

4.4隔離裝置

防止危險能量和物料傳遞或釋放的機械裝置。如:電路隔離開關、斷開電源或保險開關、管道閥門、盲板、機械阻塞或用于阻塞、隔離能源的類似裝置。

4.5安全鎖

用來鎖住隔離裝置的器具。

4.6上鎖設施

保證能夠上鎖的輔助設施。如:鎖扣、閥門鎖套、鏈條等。

4.7危險警示標牌

標明何人、何時上鎖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鎖或隔離點上的標牌。

4.8試驗/測試

驗證系統或設備隔離的有效性(如驗證聯鎖裝置或其它妨礙隔離的因素已解除)。

5職責

5.1公司裝備科負責組織制定、管理和維護本規范,負責上鎖掛牌作業的HSE管理與考核工作。

5.2公司質量安全環保科為本規范的執行提供監督、咨詢和支持。

5.3各單位負責上鎖掛牌作業程序的日常HSE管理工作,并提供資源保障。

6管理要求

6.1基本要求

6.1.1在進行作業時,為避免設備設施或系統區域內蓄積危險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釋放,對所有危險能量和物料的隔離設施均應上鎖掛牌。

6.1.2隔離或控制危險能量和物料的方式主要包括:

——斷開電源或對電容器放電;

——隔離壓力源或釋放壓力;

——停止轉動設備并確保其不再轉動;

——釋放(容器、管線等)貯存的能量和物料;

——放低設備,確保其不因重力而移動;

——固定設備,防止平面移動。

6.1.3在開始工作前,參與作業的所有人員都有責任確認隔離已到位并執行本規范。與隔離點有關的人員應及時溝通上鎖掛牌的動態,在跨班作業的整個工作期間應始終保持上鎖掛牌。

6.1.4上鎖掛牌應由作業者本人進行操作,并保證安全鎖和標牌置于正確的位置。特殊情況下,本人上鎖有困難時,應在本人目視下由他人代為上鎖(如上鎖點在管架上)。

6.1.5為確保作業安全,作業人員可要求增加額外的隔離與上鎖掛牌。作業人員對隔離、上鎖的有效性有懷疑時,可要求對所有的隔離點再做一次測試。

6.1.6使用安全鎖時,應隨鎖附上危險警示標牌,上鎖必須掛牌。在特殊情況下,如特殊尺寸的閥門或電源開關無法上鎖時,經確認,并經書面批準后,可以只掛警示標牌,不用上鎖,但應采用其它輔助手段,達到與上鎖相當的要求。

6.1.7上鎖掛牌后,應通過試驗或檢測確認危險能量和物料已去除或已被隔離。對所有存在電氣危險的設備,斷電后應實施驗電或放電接地試驗。

6.2上鎖掛牌

6.2.1辨識

在隔離、上鎖掛牌前,應辨識所有危險能量和物料的來源及類型。需要控制的危險能量主要包括以下種類:

——電能:電流或電子流(如微電流、微電壓等);

——動能:運轉的設備等;

——勢能:蒸汽、壓縮氣體、真空、加壓液體、彈簧、張力桿、配重等;

——化學能:危險化學品;

——熱能:電熱、冷卻系統。

6.2.2隔離

任何一項非常規或危險性作業都必須考慮能量源的隔離。如果存在需要隔離的能量源,必須編寫和實施能量隔離方案。隔離方案應明確隔離方式、隔離點及上鎖點清單。“能量隔離方案”參見附錄1。根據危險能量和物料性質及隔離方式選擇相匹配的斷開、隔離裝置。隔離裝置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內容:

——滿足特殊需要的專用危險能量隔離裝置;

——安裝上鎖裝置的技術要求;

——按鈕、選擇開關和其它控制線路裝置不能作為危險能量隔離裝置;

——控制閥和電磁閥不能單獨作為流體隔離裝置;

——應使用合適的方法確認危險能量或物料已被去除或完全隔離。在試驗不能完全確認的情況下,應進行測試確認;

——因系統設計、配置或安裝的原因,能量可能再積聚(如有高電容量的長電纜),應采取相應措施;

——系統或設備包含貯存能量(如彈簧、飛輪、重力效應或電容器)時,貯存的能量應被釋放或使用組件阻塞;

——在復雜或高能電力系統中,應考慮安裝防護性接地;

——可移動的動力設備(如燃油發動機、發動機驅動的設備)應采取可靠措施(如去除電池、電纜、火花塞電線或相應措施)使其不能運轉。

6.2.3上鎖掛牌

6.2.3.1根據上鎖點清單,對已完成隔離的隔離設施選擇合適的鎖具、填寫警示標牌,對上鎖點上鎖掛牌。

6.2.3.2公司采用個人上鎖的方式上鎖掛牌。

6.2.4確認

6.2.4.1上鎖掛牌后要確認危險能量和物料已被隔離或去除。如,釋放能量或物料,觀察壓力表、視鏡或液面指示器,確認貯存的危險能量已被去除或已適當地阻塞;目視確認組件已斷開、轉動設備已停止轉動;對暴露于電氣危險的工作任務,應檢查電源導線已斷開,上鎖必須實物斷開且經測試無電壓存在。

6.2.4.2在釋放危險能量或物料前,應當先觀察壓力表或液面指示器等以確認儀表處于工作狀態,確認危險能量或物料隔離及釋放有效。在確認過程中,應避免產生其它的危害。

6.2.5試驗

6.2.5.1為確認危險能量或物料被有效隔離,應對設備進行試驗。試驗方法應考慮正常啟動方法和其它非常規的運轉方式。在進行試驗時,應解除所有可能會阻止設備啟動或移動的限制條件(如聯鎖)。對設備進行試驗前,應清理該設備周圍區域內的人員和設備。

6.2.5.2對安裝有測試按鈕的設備,應在切斷電源箱開關之前,先按測試按鈕以確認按鈕正常,上鎖后,再進行確認測試,以確保電源確實被切斷。

6.3個人上鎖

6.3.1個人上鎖是指用個人鎖對隔離點進行鎖定。

6.3.2實施上鎖時,應在作業許可證簽發前停機(泵)、沖洗、排空并執行上鎖掛牌測試程序。

6.3.3屬地主管根據隔離方案在每個上鎖點上鎖,同時,每一名在該設備上作業的人員在相應的上鎖點鎖上個人鎖,同時掛上危險警示標牌。

6.3.4上鎖掛牌后,上鎖者應親自或目視進行測試,確認隔離效果,如:再次確認泵不能啟動、檢查接地、檢查壓力、氣體檢測等。

6.3.5測試結束后,所有上鎖人員需在能量隔離方案上簽字確認。

6.3.6上鎖時,若作業人員需要在工作完成前離崗,應告知接班人員或其直線主管,接班人員先上鎖掛牌,交班人員才可解除其個人鎖。

6.4電氣個人上鎖

6.4.1在進行電氣設備維修工作時,由電氣工作人員對電氣隔離點進行上鎖、掛牌及測試后,由維修作業人員確認并上鎖、掛牌。屬地主管在現場的啟動按鈕/開關處掛警告標識。

6.4.2主電源開關是電氣驅動設備主要上鎖點,附屬的控制設備(如現場啟動/停止開關)不可作為上鎖點。

6.4.3若電壓低于220V,拔掉電源插頭可視為有效隔離。若插頭不在作業人員視線范圍內,應對插頭上鎖掛牌,以防止他人誤插。

6.4.4如回路采用保險絲/繼電器控制供電,無法上鎖時,應拆下保險絲并加警示標牌。

6.4.5如必須在裸露的電氣導線或組件上工作時,上一級電氣開關應由電氣工作人員斷開或目視確認開關已斷開,若無法目視開關狀態,可以將保險絲拆除或斷開線路。

6.4.6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用電設備,不能僅依靠現場的啟動按鈕來測試確認電源是否斷開,遠程控制端必須置于“斷開”狀態并上鎖掛牌。

6.5解鎖

6.5.1解鎖分為正常解鎖和非正常拆鎖。

6.5.1.1正常解鎖即由上鎖者本人進行的解鎖。

6.5.1.2非正常拆鎖指上鎖者本人不在場或沒有解鎖鑰匙時,且其警示標牌或安全鎖需要移去時的解鎖。

6.5.2正常解鎖

作業完成后,屬地主管確認設備、系統符合運行要求,每個上鎖掛牌的人員應親自解鎖,他人不得替代。

6.5.3非正常拆鎖

上鎖掛牌的人員不在上鎖現場或沒有解鎖鑰匙時,在獲得正式授權后可以拆鎖。拆鎖程序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

1.與鎖的所有人聯系并取得其允許;

2.經屬地主管和維修人員雙方確認下述內容后方可拆鎖:

——上鎖的理由;

——目前工作狀況;

——設備已完成檢查;

——解除該鎖及標牌符合安全條件。

6.6安全鎖具、危險警示標牌管理

6.6.1個人鎖和鑰匙歸個人保管并標明使用人姓名。個人鎖不得相互借用。

6.6.2各單位要建立安全鎖具發放回收記錄。“安全鎖具及危險警示標牌發放回收記錄”參見附錄2。

6.6.3危險警示標牌的設計應與其它標牌有明顯區別。警示標牌應包括標準化用語(如“危險,禁止操作”或“危險,未經授權不準去除”)。危險警示標牌應標明員工姓名、上鎖日期、崗位及理由。

6.6.4使用中危險警示標牌不能涂改,并滿足上鎖使用環境和期限的要求。使用后的標牌應集中銷毀,避免誤用。“安全鎖、上鎖設施、危險警示標牌(示例)”參見附錄3。

6.6.5危險警示標牌除了用于上鎖掛牌隔離點外,不得用于其它目的。

6.6.6一把鎖只能有一把鑰匙。如果有備用鑰匙,則應制定備用鑰匙控制程序。原則上備用鑰匙只能在非正常拆鎖時使用,其它任何時候,除備用鑰匙保管人外,任何人都不得接觸備用鑰匙。嚴禁私自配制鑰匙。

6.6.7上鎖設施除應適應上鎖要求外,還應滿足作業現場防火防爆等安全要求。

7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