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安全管理辦法
1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集團公司各分、子公司的發電、供電及用電安全管理工作,同時適用于外單位在集團公司內部基建安裝等項目的用電管理。
2術語和定義
2.1電氣工作
是指直接從事電氣設備安裝、運行、試驗、維護、檢修工作。
2.2供電
是指提供給用電設備電力的輸電、變電、配電的全過程。
2.3用電
是指電氣裝置在安裝、驗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的整個操作、使用、檢查和維護過程。
3職責
3.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
3.1.1組織貫徹國家電氣安全法規、標準、規定,制定集團公司電氣安全管理規定。
3.1.2對集團公司各分、子公司貫徹執行電氣安全法規、標準、規定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
3.2分、子公司
3.2.1貫徹電氣安全法規、標準、規定。
3.2.2負責本公司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
3.2.3編制本單位的電氣安全管理制度和電氣安全操作規程。
4工作內容和要求
4.1電氣安全基本要求
4.1.1電氣安全管理工作應由有關電氣業務部門主管,并設有專人負責,電氣安全管理人員應具有電氣專業安全知識和管理能力,承有電氣工作的車間(站、隊、所)班組,日常電氣安全管理事項應由電氣工作負責人擔任。
4.1.2要建立電氣安全監察、檢查制度,對電氣作業、電氣防護設施及電氣設備安全狀況,進行日檢、巡檢、特殊檢查和專項預防性測試檢查。電氣安全主管部門,每年應組織兩次群眾性的電氣安全檢查活動,及時修正、消除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在執行過程中的遺漏和偏差,消除電氣事故隱患、杜絕違章行為。
電氣安全檢查內容:
a)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責任是否健全落實;
b)安全操作規程是否已執行、人員無違章;
c)設備安全狀況是否符合技術標準規定;
d)電氣場所安全防護裝置、設施、警示標志等是否齊全、完好可靠;
e)電氣作業人員的個體安全防護是否符合規程規定等。
4.2電氣工作人員要求
4.2.1從事電氣工作的人員應具有相當于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經醫療部門(醫院)的身體檢查,身體狀況應符合電氣工作條件要求,凡有視覺(雙目視力校正后在0.8以下、色盲)、聽覺障礙,高、低血壓病,心臟病,癲癇病,神經官能癥,精神分裂癥,嚴重口吃者不能從事電氣工作。
4.2.2新從事電氣工作的工人、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過電氣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規程學習,見習或學徒期滿考取《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從事相應技術等級的電氣工作。
4.2.3安全主管部門應向每名電氣工作人員提供學習和參照執行操作的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主管部門每年應組織兩次安全操作規程培訓、學習考試,凡未參加培訓和考試不合格的人員不得從事電氣工
作;因故間斷電氣工作連續三個月以上者,須重新溫習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參加電氣工作。
4.2.4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的電氣工作人員,必須按照當地安全管理部門要求,參加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復審培訓,未進行復審或復審不合格者不得從事電氣工作。
4.2.5供電系統的生產主管領導、工程技術人員、變配電站(所、室)的負責人、值班長、檢修、試驗班組長等人員,應按當地業務主管部門要求,按時參加當地部門組織的安全培訓學習。
4.2.6參加電氣實習人員和臨時參加電氣勞動的人員(干部、臨時工等),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電氣安全知識、注意事項的培訓教育,在電氣人員的嚴格監護下參加指定工作;外單位派來支援電氣工作的電氣工作人員必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由電氣設備主管部門介紹與工作有關的電氣系統運行方式和設備狀況,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項,在完成安全組織措施、安全技術措施后方可從事電氣工作。
4.2.7電氣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觸電急救(心肺復蘇法)和電氣火災撲救方法。
4.3電氣安全用具的管理和使用
4.3.1根據電氣作業性質和安全操作防護規定,必須配備齊全和足夠的電氣安全用具。
4.3.2所購置的電氣安全用具必須是國家指定檢驗機構認證的合格產品,安全主管部門應對選購的電氣安全用具生產廠家資質、產品合格證、使用等級等進行監督檢查,防止不合格產品進入電氣安全作業現場。
4.3.3自制的電氣安全用具(移動遮攔、絕緣梯臺、安全網簾等)、標志牌,其電氣性能、機械性能、安全色標和規格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經電氣安全主管部門檢查批準后方可投入使用。
4.3.4電氣安全用具要設專人管理,定置存放,絕緣用具要有專用櫥柜存放,存放地點應干燥、通風、清潔無污染,任何人不得將電氣安全用具移作它用。
4.3.5電氣安全絕緣用具要定期由具備檢驗資格的單位進行檢測,檢測標準和周期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4.3.6在用的電氣絕緣用具必須在檢驗周期內,有定期檢驗合格證書,操作時要使用安全防護等級相符,外觀檢查及性能試驗良好的合格絕緣用具。
4.4安全標識
4.4.1電氣設備和場地必須設置提示安全所必需的安全標識,如設備和回路的名稱編號、額定參數、接地標記、危險警示標志、特殊操作類型和運行條件說明等。安全標識必須清晰醒目、容易辯認并能保持長久。
4.4.2電氣操作移動標志牌必須采用硬質絕緣材料,標志牌的標示、色標、規格等應符合國家規定。
4.5特殊條件環境的電氣安全要求
4.5.1電氣設備在特殊條件環境下使用時,必須符合國家和相關行業標準,符合集團公司管理制度,確保在特殊條件環境下電氣設備的使用安全。屬于這些特殊條件、環境的有:
a)有爆炸危險或有易燃危險;
b)異常高或異常低的溫度;
c)異常潮濕;
d)特殊的化學、物理或生物作用。
4.5.2對特殊條件環境的電氣設備應加強設備巡視檢查、維修保養、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檢測工作,嚴禁設備“帶病”運行和違章使用。
4.5.3易燃易爆場所電氣設計應根據國家(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規定,按分級標準劃分爆炸、火災場所危險區域,按危險區域的危險物質選擇防暴電氣的屬類、等級和組別,易燃易爆場所電氣設計、安裝、驗收,必須經過相關防火管理部門和安全部門的審核、批準、驗收。
4.5.4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電氣安裝工程,必須按批準的設計方案施工,防爆電器型號、規格和防爆標志應符合設計要求,附件、配件、備件應齊全完好。
4.5.5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電氣的安裝與驗收,應嚴格按照國家(GB50257-9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并提交有關技術文件和資料。
4.6發電、供電安全要求
4.6.1發電、供電安全管理工作應認真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
4.6.2發電廠、變配電站、(所)必須建立有關設備擋案、技術圖紙、各種指示圖表、運行規程、檢修規程及有關記錄和制度。
4.6.3發電廠、變配電站(所)應建有以下記錄:
a)抄表記錄。按規定時間抄錄有關電壓、電流、有功和無功電能等;
b)值班記錄。記錄系統運行方式、設備檢修、安全措施布置、事故處理經過、運行調度指令等。
c)設備缺陷紀錄。記錄發現缺陷的時間、內容、類別,以及消除缺陷的人員、時間等。
d)設備檢修、試驗記錄。記錄檢修和試驗時間、內容、數據及發現問題和處理經過等事項。
4.6.4發電廠、變配電站(所)應建有以下制度:
a)值班人員崗位責任制度。
b)交接班制度;
c)倒閘操作票制度;
d)巡視檢查制度;
e)檢修工作票制度;
f)工作器具保管制度;
g)設備缺陷管理制度;
h)安全保衛制度。
4.6.5值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熟悉本站(所)的電氣系統接線方式,了解主要電氣設備技術規范,掌握倒閘操作、設備檢修、缺陷處理、事故處理等技能。
4.6.6在高壓設備上工作,必須填用工作票或采用口頭、電話命令;至少應有2人在一起工作;完成保證工作人員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4.6.7工作票簽發人、工作票許可人和工作監護人,必須要經有安全主管部門的安全規程考試、批準、備案,電氣工作票簽發人需經業務主管部門同意,由熟悉規程的電氣單位領導、技術人員、班組長等人員擔任。
4.6.8發電廠、變配電系統的電氣設備、開關、線路必須按規定標有名稱和編號,電氣設備場所通道應保持暢通、警示標志醒目,并設有檢修安全遮攔和消防器材,無人值班的變配電站(所)要加鎖。
4.7用電安全要求
4.7.1用電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用電情況,遵照國家《用電安全導則》(GB/T13869-92)和相關的電氣安全技術規范,按照集團公司電氣安全管理規定要求,制定本單位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
4.7.2用電單位電工應熟知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及崗位責任制,不得隨意更改電氣設備、系統供電方式,不得擅自增大電氣設備、線路負荷容量,不得任意改動、拆除、取消保護裝置和保護元件。
4.7.3安裝和使用電氣設備必須保證安全,不得發生任何危險,所有電氣設備、裝置和部件,均應符合安全要求;如果在安全技術和經濟利益之間發生矛盾時,應該優先考慮安全技術上的要求。
4.7.4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以及修理應由電工進行,工作前應根據保證電氣工作安全的需要采取全部停電、部分停電和不停電三種方式,在低壓控制盤、配電盤、配電箱、電源干線上工作應執行工作票制度。
4.7.5全部停電和部分停電工作應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將各個可能來電方面的電源全部斷開(應具有明顯的斷開點),對可能有殘留電荷的部位進行放電,驗明確實無電后方可工作。必要時應在電源斷開處掛設標示牌和在工作線路各相上掛接保護接地線。
4.7.6停送電聯系應采用工作票、停送電申請單、停送電聯系單或電話聯系等方式,停送電聯系的時間、內容、聯系人、審批人等項目應在上述停送電憑證內寫明;電話聯系必須互通姓名,聯系內容要復頌核對無誤并詳細記錄;嚴禁非指定人員代傳停送電和約時停送電。
4.7.7電氣工作前或間斷工作恢復工作時,要檢查安全技術措施是否完好,經驗電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工。
4.7.8當有必要不停電工作時,應在電氣裝置及工作區域掛設警告標志或標示牌,使用電工個體防護用品,按低壓帶電工作要求操作,并設專人監護。
4.7.9用電設備和電氣線路的周圍應留有足夠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間。電氣裝置附近不應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物品。禁止在架空線上放置或懸掛物品。
4.7.10正常使用時會產生飛濺火花、灼熱飛屑或外殼表面溫度較高的用電設備,應遠離易燃物質或采取相應的密閉、隔離措施。
4.7.11使用的電氣線路須具有足夠的絕緣強度、機械強度和導電能力并應定期檢查。禁止使用絕緣老化或失去絕緣性能的電氣線路,導線中的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用作保護線(PE)。
4.7.12移動使用的配電箱(板)應采用完整的、帶保護線(PE)的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或護套軟線作電源線,同時應裝設漏電保護器。
4.7.13插頭與插座應按規定正確接線,插座的保護接地(PE)極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單獨與保護線可靠連接,在使用移動式低壓設備時,設備金屬外殼或安裝的構架應可靠接地,使用的插座應有保護接地(PE),同時裝設漏電保護器。
4.7.14應建有臨時用電管理制度,臨時用電應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并有專人負責管理,限期拆除。
4.7.15自備發電裝置要建立管理制度,有防止并入供電電網的隔離措施,并由專人操作。
5相關文件
無。
6相關記錄及保存期
無。
篇2:井下電氣設備防爆電器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切實加強井下機電設備防爆管理工作,杜絕失爆現象出現,結合鑫銅公司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所有使用機電設備的單位。
第二章?具體內容
第一條機運部成立電氣防爆檢查組,其職責是對井下電氣設備進行完好檢查、入井防爆性能檢查及井下日常防爆檢查。?
第二條機運部要不定期對井下電氣設備使用情況、完好及防爆情況進行檢查,每周至少檢查兩次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對檢查出的問題要及時下發電氣設備質量整改通知單,對失爆的按規定進行罰款,并在規定處理期限內,按時檢查落實處理情況。
第三條所有設備入井時必須有礦電氣防爆檢查組簽發的電氣設備入井許可證。運輸隊應對入井的設備嚴格把關,認真核對設備入井證,沒有入井許可證的設備,運輸隊有權拒絕該設備入井。發現沒有有效許可證而下井的,給予當班運輸隊井口把鉤負責人100元/臺的罰款。因該臺設備原因造成事故的,另行追究責任。
第四條機運部每月對全礦電氣設備防爆情況總結評比一次,對防爆工作做的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揚,對每月做的好的單位給予1000元的獎勵,并對有關領導和防爆檢查人員給予200元獎勵。
第五條所有機電設備的入井、按下列辦法執行:
(一)各隊設備管理員持設備出庫單(或調撥單)到機運部辦理防爆設備入井許可證,辦理完畢將入井證井口聯交運輸隊當班井口負責人,井口負責人按程序檢查無誤后方準設備入井。
?(二)特殊情況下急需入井的機電設備,可經機運部值班人員檢查無誤后,報請當天值班礦領導同意并由值班調度員簽字批準后,方可入井。但使用單位必須在第二天到機運部防爆檢查組補辦入井許可證。否則,罰使用單位設備管理員或經辦人100元/臺·天。
?(三)各單位設備包機人員應妥善保護設備防爆檢查合格證,以便上級領導及礦設備檢查組的檢查核對。該臺設備升井后或在設備檢查中被設備檢查組認定不得繼續使用時,書面通知該設備使用單位,防爆檢查合格證自動失效。
?(四)礦防爆檢查組應對每臺入井的機電設備進行登記入冊。檢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入井設備使用情況,發現無有效許可證的設備,對使用單位和責任人罰款100元/臺。由檢查組對該設備檢查后確定補辦許可證或停用。
(五)電焊機等非防爆設備確需入井時,憑當日有效的《井下使用氧氣、電焊施工安全措施》入井,無有效施工安全措施的,該設備拒絕入井。
第六條井下在用的防爆電氣設備和五小電器,各使用單位要加強管理維護,確保其隔爆性能良好。檢查存在失爆的單位,給予一處罰款5000元,并對單位隊長、支書、機電隊長及責任人各加罰500元,檢查每月存在兩處及以上失爆的單位,加倍處罰,機電隊長撤職、責任人調離機電崗位。
第七條井下電氣管理嚴格執行《三大保護細則》,否則,經檢查發現下列情況進行處罰。
(一)開關等電氣設備應臺臺上架,間距符合標準;小型電器應上板,否則,罰款50元/臺。
(二)電氣設備直接遭受淋水、流水侵蝕而無保護措施的罰款50/臺。
(三)接地保護裝置一處不符合要求罰款200元,缺少接地線的一處罰款200元。接地螺栓銹蝕每處罰款50元。
(四)設備標志牌填寫不清楚的罰款20元/處。
(五)擅自甩掉檢漏保護,發現一次罰責任單位500元,另罰責任人100元。
(六)檢漏保護裝置不起作用的,一臺罰款500元。
(七)不按時做檢漏試驗或記錄填寫不認真的,發現一次罰款50元。
(八)因甩掉檢漏保護而發生觸電事故的,對事故單位罰款5000元,另對主管隊長、班長各罰款1000元,對責任人罰款2000元。
(九)擅自改變設備機電保護整定值的,發現一處罰款500元。整定值內外不符的每處罰款200元。
(十)甩掉或短接繼電保護的一處罰款500元,對于因甩掉或短接保護而造成電機燒壞或其它電氣損壞的按原值賠償,并對事故單位的隊長及維護人員各處100元罰款。
(十一)發現使用不合格熔體的每處罰款200元,用金屬絲代替熔體的每處罰款1000元,將不同額定電流的熔體并聯使用的每處罰100元。
(十二)不經過機運部審批私自增加設備的罰款500元/臺,對主管隊長、直接責任人每人罰款100元。
(十三)井下無計劃停電,發現一次罰款100元(試驗檢漏除外),不按照停送電制度停送電的罰款500元。
(十四)不按操作規程操作電氣設備的發現一次罰款500元,擅自操作外單位電氣設備的發現一次罰款500元,造成設備損壞和人身事故的對責任人罰款1000元。
(十五)機電硐室值班人員不認真填寫記錄、撕記錄,發現一處罰款20元。
(十六)機電硐室供電系統圖與實際不相符的,一處罰款50元。
(十七)機電硐室設備衛生差的,一處罰款50元。
(十八)帶電移動電氣設備的,發現一次對責任人罰款300元。
(十九)設備電機被物料等埋住底部的,發現一次罰款50元/臺,電機被埋一半及其以上的,發現一次罰款100元/臺并責令立即整改。
(二十)電氣設備不完好的,一處罰款100元,電氣儀表不指示或指示不準確的罰款50元/處。
(二十一)帶電檢修電氣設備的,發現一次對責任單位罰款5000元,對責任人罰款500元,造成事故的,另對隊長、支書、機電隊長罰款500元。
(二十二)電氣設備的聯鎖裝置應齊全完整、使用可靠,否則罰責任人200元。
(二十三)接線工藝不合格的每處罰款50元。
?第三章?附則
第一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第二條本辦法解釋權歸鑫銅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篇3:電氣設備及零部件管理辦法
1、本管理辦法所包括的電氣設備的范圍為:①各型電動機。②各型開關。③各型防爆接線盒。④防爆電鈴及按鈕。⑤煤電鉆及其綜保。⑥照明綜保等。⑦皮帶機綜合保護裝置。⑧潛水泵等
2、對于上述設備如使用單位使用不當造成設備損壞或報廢,應由機電運輸部、物資供應部及使用單位、機電一隊檢修人員現場共同鑒定,情況屬實后,應由機電運輸部依據《三礦采掘設備管理辦法》對使用單位進行處理。凡局部損壞的電氣設備能修復的,機電一隊要全力進行修復,修復期間所發生的一切材料、配件費用均由使用單位全額承擔。機電一隊應做好修理費用清單,經機電運輸部、物資供應部及使用單位確認后,交礦財務部,在當月使用單位工資中將費用扣除。
3、各使用單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電氣設備局部損壞而領用元件進行更換修復時,必須執行交舊領新制度。使用單位領取電氣元件時,必須先到機電運輸部審批,領取時必須在檢修單上簽字進行登記。如因使用不當造成電機風葉、護罩、開關的各種繼電器、保護插件、接觸器、接線柱、煤電鉆插頭、煤電鉆綜保插件、電鉆、按鈕等元件報廢時,所領材料、配件費應由使用單位承擔。
4、機電一隊對電氣設備的檢修應符合防爆要求,并建立專門的記錄和臺帳,在檢修臺帳上要明確檢修設備的編號、檢修人、檢修部位等,并要有驗收人的簽字。防爆電氣設備入井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五十二條規定,并由檢修單位負責人填寫入井合格證。當該電器設備由使用單位領用入井后,如因檢修質量的問題造成設備無法使用或使用達不到規定時間,檢修人員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并負擔因誤工的全部費用。驗收人應給與100-200元的罰款。
5、小型電器設備如接線盒、電鈴及按鈕等的領用和修理,由機電一隊統一負責。各隊領用的小型電器,必須負責建立專門臺帳。各隊小型電器使用完畢后應及時交回機電一隊并銷賬,如丟失、損壞而無法使用的,由使用單位承擔材料費用,其費用可沖減機電一隊材料費。各使用單位在領用上述設備時,均持有正規料單并有機電運輸部認定簽字,機電一隊見此料單后上賬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