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任務識別分析制度
1基本要求
1.1企業應建立關鍵任務識別與分析制度,完成關鍵任務風險分析。
1.2企業應根據關鍵任務風險分析結果,編寫作業指導書。指導書應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突出安全步驟。
2工作票與許可任務管理
2.2.企業應認定需要工作票和經許可方可進行作業的范圍,并對工作票和許可的簽發人員進行培訓和能力評估。
2.3企業應定期對工作票和許可作業的范圍進行評審與更新。
3任務觀察
3.1企業應建立任務觀察制度,并對從事任務觀察工作的人員進行觀察方式、方法的培訓。
3.2企業應保存任務觀察記錄。
篇2:關鍵任務識別分析觀察管理制度
根據《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為確保關鍵傻觀察與分析過程的有效性,提高控制作業風險的效力,防止事件、事故的發生,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關鍵任務識別與分析制度,完成關鍵任務風險分析,編制作業指導書,確定工作票與許可證任務管理,建立關鍵觀察制度。
二、建立關鍵任務識別與分析制度
通過對關鍵任務存在危險源的識別與分析,做出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結束,編寫作業指導書。確保下列活動有作業指導書:采掘作業,員工培訓、角色分配,與員工溝通,小組會議等,完成的風險分析要用于作業人員培訓、生產預算、分析、事故調查物料評價等到。執行任務分析人員,應接受相關培訓。
三、建立關鍵任務制度,確保在此需現場按照計劃執行完任務觀察與局部任務觀察。
執行觀察的人員,應接受觀察方法的培訓,根據觀察結果確定訓練與培訓的特殊需求。觀察人員應按計劃執行觀察任務。針對觀察發現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正意見。任務觀察時對好的行為給予贊譽與強化。在觀察的同時,辨識危險源和評估風險,及時指出觀察中發現的可能導致傷損的行為,了解員工的工作習慣,檢查現有的工作方法與制度,跟蹤當前培訓效果。
四、實施關鍵任務分析,并編任務清單
關鍵任務分析與關鍵任務清單,可按相對獨立的采礦工藝系統及各系統中相對獨立的工工藝環節劃分單元,用表清列。
五、編寫與使用關鍵任務作業指導書
編寫作業指導書由創辦標準化系統工作小組成員完成編寫人員應具有相應的能力,并充分吸收具體作業操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依據關鍵任務分析和作業操作實際情況編寫作業指導書。
作業指導書簡明扼要,步驟清楚,完整,危險辨識全面,強調關鍵步驟確定準確,安全措施齊全,以及執行效果。
作業指導書應旋轉在使用部門和工作現場。
作業指導書應在下列活動中使用:員工培訓、一對一溝通、小組會議、作業場所執行關鍵任務。
六、建立強制性授權工作流程識別制度
當需要許可時,其制度可保證:申請與批準許可的人員已確定,許可申請正確完成并遞交、許可需求與最后期滿足要求并文件化、建立并滿足報告和通知的要求、保持報告、監測數據與其他外部相關的溝通記錄、識別并滿足新的或修訂的許可要求等。
依據關鍵八分析,認定需許可的范圍。、
將認定許可的范圍清單發放給受其影響的部門。
為確保許可分配的一致與正確,確定識別分配許可的責任人,并提供培訓和進行能力評估。
七、關鍵任務識別與分析及培訓記錄
關鍵任務識別與分析、培訓按標準化系統記錄要求進行記錄和保存。
八、關鍵任務識別分析責任部門
關鍵任務識別與分析由企業案值環部門負責,并具體組織指導企業標準化系統工作小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