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監督工作程序規定

消防監督工作程序規定

2024-07-10 閱讀 8677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正確行使消防監督職責,規范消防監督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實施消防監督檢查、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監督、建筑工程消防監督、消防產品質量監督和火災調查處理。

第三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在履行消防監督職能時,應當依法監督,保障安全,促進生產。

第二章消防監督檢查

第四條實施消防監督檢查時,可以事先通知被檢查單位,必要時可要求其上級主管部門派人參加。公安消防監督員實施監督檢查時,應當主動出示證件。

第五條公安消防監督員在監督檢查時,對發現的火險隱患,應按下列要求填發法律文書:檢查出的不安全因素,應當作出詳細記錄,由被檢查單位防火負責人和公安消防監督員簽字,一式兩份,分別存檔備查。重大火險隱患,填寫《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由當地公安消防監督機構負責人審核簽發,視情況抄送被檢查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檢察院、保險公司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責令停產停業整改的,填寫《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由當地公安機關負責人審核簽發,視情況抄送被檢查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檢察院、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安全生產委員會。在緊急情況下,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有權責令被檢查單位對危險部位立即停產停業。停產停業對生產、生活有重大影響的,發出通知后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

第六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發出的《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和《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的執行情況,應當進行監督檢查,并于整改期限屆滿時進行復查驗收。復查驗收后,填發《復查驗收意見書》,并抄送有關部門。

?第七條對被檢查單位在整改火險隱患中,提出變通防范措施,或者要求延期整改的,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應當于五日內作出決定。

第八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轄區內的重大火險隱患應當建立檔案。

第三章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監督

第九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應當按照《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生產、儲存、經營、購買、運輸、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嚴格履行審核、審批制度。

第十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生產、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申報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申報表》和有關防火資料,應當自接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核完畢,并簽發《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意見書》。

?第十一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申請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審核其主管部門的證明以及車輛年檢證、駕駛員證和押運員證、船舶運輸許可證等是否齊全、準確、有效,然后決定辦理或者不辦理準運手續。

?第十二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申領經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許可證的單位,應當按照商業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化學危險物品經營許可證發放辦法》的規定程序辦理。

?第十三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單位申請變更生產、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種類、數量的,應當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第四章建筑工程消防監督

第十四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新建、擴建、改建建筑工程的防火設計、施工、驗收,應當按照普遍審查、重點審查和專項抽查相結合的原則,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第十五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建設和設計單位申報的《建筑設計防火審核申報表》和防火設計圖紙等有關資料,應當及時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審查。重點工程應當于三十日內、一般工程應當于二十日內審核完畢,并填發《建筑設計防火審核意見書》,

第十六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未經防火審核而擅自施工或施工中擅自改變防火設計的工程,應當監督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予以整改,并填發《違反建筑設計防火審核通知書》。

第十七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重點工程應當參加工程竣工驗收,并于驗收后十五日內向建筑單位填發《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驗收意見書》。

第五章消防產品質量監督

第十八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應當對本地區生產、維修消防產品的單位進行驗證檢查,并對其產品實行抽樣檢測。

第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申請生產、維修消防產品的單位,應當在接到《生產消防產品申報表》、《維修消防產品申報表》和有關技術資料后三十日內,對其生產技術條件(含檢測手段)、質量保障體系以及產品質量進行檢查,并填發《生產消防產品審核意見書》、《維修消防產品審核意見書》。

第二十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進口的消防產品,應當登記注冊,審查進口手續并送省級以上消防產品檢測中心復檢,經復檢合格后,于五日內填發《消防產品安裝使用意見書》。

第二十一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發現消防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時,按照監督管理權限向有關生產、維修、銷售單位填發《消防產品質量整改通知書》,并監督這些單位停止生產、維修、銷售不合格產品。

篇2:消防監督工作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正確行使消防監督職責,規范消防監督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實施消防監督檢查、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監督、建筑工程消防監督、消防產品質量監督和火災調查處理。

第三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在履行消防監督職能時,應當依法監督,保障安全,促進生產。

第二章消防監督檢查

第四條實施消防監督檢查時,可以事先通知被檢查單位,必要時可要求其上級主管部門派人參加。公安消防監督員實施監督檢查時,應當主動出示證件。

第五條公安消防監督員在監督檢查時,對發現的火險隱患,應按下列要求填發法律文書:檢查出的不安全因素,應當作出詳細記錄,由被檢查單位防火負責人和公安消防監督員簽字,一式兩份,分別存檔備查。重大火險隱患,填寫《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由當地公安消防監督機構負責人審核簽發,視情況抄送被檢查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檢察院、保險公司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責令停產停業整改的,填寫《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由當地公安機關負責人審核簽發,視情況抄送被檢查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檢察院、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安全生產委員會。在緊急情況下,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有權責令被檢查單位對危險部位立即停產停業。停產停業對生產、生活有重大影響的,發出通知后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

第六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發出的《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和《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的執行情況,應當進行監督檢查,并于整改期限屆滿時進行復查驗收。復查驗收后,填發《復查驗收意見書》,并抄送有關部門。

?第七條對被檢查單位在整改火險隱患中,提出變通防范措施,或者要求延期整改的,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應當于五日內作出決定。

第八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轄區內的重大火險隱患應當建立檔案。

第三章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監督

第九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應當按照《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生產、儲存、經營、購買、運輸、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嚴格履行審核、審批制度。

第十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生產、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申報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申報表》和有關防火資料,應當自接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核完畢,并簽發《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審核意見書》。

?第十一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申請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審核其主管部門的證明以及車輛年檢證、駕駛員證和押運員證、船舶運輸許可證等是否齊全、準確、有效,然后決定辦理或者不辦理準運手續。

?第十二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申領經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許可證的單位,應當按照商業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化學危險物品經營許可證發放辦法》的規定程序辦理。

?第十三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單位申請變更生產、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種類、數量的,應當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第四章建筑工程消防監督

第十四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新建、擴建、改建建筑工程的防火設計、施工、驗收,應當按照普遍審查、重點審查和專項抽查相結合的原則,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第十五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建設和設計單位申報的《建筑設計防火審核申報表》和防火設計圖紙等有關資料,應當及時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審查。重點工程應當于三十日內、一般工程應當于二十日內審核完畢,并填發《建筑設計防火審核意見書》,

第十六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未經防火審核而擅自施工或施工中擅自改變防火設計的工程,應當監督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予以整改,并填發《違反建筑設計防火審核通知書》。

第十七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重點工程應當參加工程竣工驗收,并于驗收后十五日內向建筑單位填發《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驗收意見書》。

第五章消防產品質量監督

第十八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應當對本地區生產、維修消防產品的單位進行驗證檢查,并對其產品實行抽樣檢測。

第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申請生產、維修消防產品的單位,應當在接到《生產消防產品申報表》、《維修消防產品申報表》和有關技術資料后三十日內,對其生產技術條件(含檢測手段)、質量保障體系以及產品質量進行檢查,并填發《生產消防產品審核意見書》、《維修消防產品審核意見書》。

第二十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對進口的消防產品,應當登記注冊,審查進口手續并送省級以上消防產品檢測中心復檢,經復檢合格后,于五日內填發《消防產品安裝使用意見書》。

第二十一條公安消防監督機構發現消防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時,按照監督管理權限向有關生產、維修、銷售單位填發《消防產品質量整改通知書》,并監督這些單位停止生產、維修、銷售不合格產品。

篇3: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程序

消防監督管理程序

1、消防監督檢查人員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應當著制式警服,并出示《公安消防監督檢查證》。

2、消防監督檢查人員在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填寫《消防監督檢查記錄表》中的相關內容,并將記錄表存檔備查。

3、公安消防機構依法受理下列場所使用、開業或者舉辦活動的申請,并在收到《消防安全檢查申報表》后3日內應當前往檢查,檢查2日內應當發出《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

(1)歌舞廳、影劇院等公共娛樂場所;

(2)賓館、飯店;

(3)商場、集貿市場;

(4)舉辦大型*、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活動;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由公安消防機構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開業的場所。上述場所屬于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內部裝修和用途變更工程項目,其使用或者開業檢查內容與消防驗收內容一致時,前款規定的消防安全檢查可與建筑工程消防驗收同時辦理。

4、消防監督檢查時發現有下列違反消防法律、法規行為之一的,消防監督檢查人員應當責令其當場改正通知書》;

(1)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的;

(2)違法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違反禁令,吸煙、使用明火的;

(3)公共場所在營業時將安全出口鎖住,疏散通道不暢通的;

(4)消火栓、滅火器材被挪作它用的;

(5)常閉式防火門經常處于開啟狀態;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影響使用的;

(6)違章關閉消防設施的;

(7)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消防安全巡邏人員脫崗的;

(8)舉辦大型*、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隱患的;

(9)違反生產、使用、儲存、銷售、運輸或者大量銷毀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

(10)其他應當當場改正的行為。

5、新建、擴建、建筑"內部裝修和用途變更的工程項目,未經消防設計審核或者經審核不合格,擅自開工的;未經消防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一經發現,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依法予以處罰。對現行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實施以前的建筑物,發現其缺少消防設計或者消防設計不符合現行標準的,應當通知建筑物的產權或者管理單位限期改正。

6、消防監督檢查時發現有下列違反消防法律、法規行為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

(1)本程序第三條所列場所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開業的;

(2)違反規定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

(3)違章搭建臨時建筑,影響安全布局,占用防火間距,阻塞消防車通道的;

(4)違章改變防火分區,防火門、防火卷簾、防火閥等防火分隔設施缺少、損壞或者故障的;

(5)建筑內安全出口、樓梯、疏散通道被封堵、占用的;

(6)疏散指示標志缺少、損壞或者標識錯誤,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

(7)消防水源、消火栓、滅火器材不足或者損壞的;

(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或者防煙排煙設施等自動消防系統發生故障、缺損,不能正常運行的;

(9)室外消防設施被埋壓、圈占、損壞,影響使用的;

(10)消防安全責任人不明確,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防火檢查不落實的;

(11)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或者線路、管路的敷設不符合安全技術規定,危及消防安全的;

(12)電工、焊接工等具有火災危險的作業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未經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的;

(13)單位職工缺乏消防安全基本知識,本崗位消防安全職責不落實的;

(14)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不履行法律規定的消防安全職責的;

(15)其他應當責令限期改正的行為。

7、對于責令限期改正的行為,應當填發《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在檢查后4日內發出;構成重大火災隱患的,填發《重大火災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在檢查后3日內送達被檢查單位;限期改正、整改時間屆滿時,應當在5日內進行復查,填發《復查意見書》。

8、公安消防機構督促整改火災隱患或者依法實施處罰時,根據需要可以傳喚有關人員。傳喚時,應當使用《傳喚證》;不接受傳喚者或者逃避傳喚的,可以強制傳喚。

9、違反規定舉辦大型*、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且當場不能改正,需要責令停止舉辦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填發《責令停止舉辦通知書》,于2日內送達舉辦活動的單位,情況緊急的應當立即送達。

10、對于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產停業或者停止舉辦后,單位經整改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由單位提出恢復施工、使用、生產、營業或者舉辦的申請。公安消防機構在收到書面申請后3日內應當進行復查,填發《復查意見書》。當確認單位已經改正違反消防法律、法規行為,并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同意恢復施工、使用、生產、營業或者舉辦。

11、公安消防機構依照本規定制發的各類法律文書,其內容必須嚴格依照消防法律、法規填寫,并按照規定程序簽發,加蓋公安消防機構印章。

12、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監督檢查職責時,發出的各類消防監督檢查法律文書和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以主管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名義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