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程序

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程序

2024-07-18 閱讀 9818

1、消防監督檢查人員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應當著制式警服,并出示《公安消防監督檢查證》。

2、消防監督檢查人員在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填寫《消防監督檢查記錄表》中的相關內容,并將記錄表存檔備查。

3、公安消防機構依法受理下列場所使用、開業或者舉辦活動的申請,并在收到《消防安全檢查申報表》后3日內應當前往檢查,檢查2日內應當發出《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

(1)歌舞廳、影劇院等公共娛樂場所;

(2)賓館、飯店;

(3)商場、集貿市場;

(4)舉辦大型*、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活動;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由公安消防機構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開業的場所。上述場所屬于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內部裝修和用途變更工程項目,其使用或者開業檢查內容與消防驗收內容一致時,前款規定的消防安全檢查可與建筑工程消防驗收同時辦理。

4、消防監督檢查時發現有下列違反消防法律、法規行為之一的,消防監督檢查人員應當責令其當場改正通知書》;

(1)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的;

(2)違法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違反禁令,吸煙、使用明火的;

(3)公共場所在營業時將安全出口鎖住,疏散通道不暢通的;

(4)消火栓、滅火器材被挪作它用的;

(5)常閉式防火門經常處于開啟狀態;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影響使用的;

(6)違章關閉消防設施的;

(7)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消防安全巡邏人員脫崗的;

(8)舉辦大型*、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隱患的;

(9)違反生產、使用、儲存、銷售、運輸或者大量銷毀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

(10)其他應當當場改正的行為。

5、新建、擴建、建筑"內部裝修和用途變更的工程項目,未經消防設計審核或者經審核不合格,擅自開工的;未經消防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一經發現,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依法予以處罰。對現行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實施以前的建筑物,發現其缺少消防設計或者消防設計不符合現行標準的,應當通知建筑物的產權或者管理單位限期改正。

6、消防監督檢查時發現有下列違反消防法律、法規行為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

(1)本程序第三條所列場所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開業的;

(2)違反規定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

(3)違章搭建臨時建筑,影響安全布局,占用防火間距,阻塞消防車通道的;

(4)違章改變防火分區,防火門、防火卷簾、防火閥等防火分隔設施缺少、損壞或者故障的;

(5)建筑內安全出口、樓梯、疏散通道被封堵、占用的;

(6)疏散指示標志缺少、損壞或者標識錯誤,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

(7)消防水源、消火栓、滅火器材不足或者損壞的;

(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或者防煙排煙設施等自動消防系統發生故障、缺損,不能正常運行的;

(9)室外消防設施被埋壓、圈占、損壞,影響使用的;

(10)消防安全責任人不明確,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防火檢查不落實的;

(11)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或者線路、管路的敷設不符合安全技術規定,危及消防安全的;

(12)電工、焊接工等具有火災危險的作業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未經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的;

(13)單位職工缺乏消防安全基本知識,本崗位消防安全職責不落實的;

(14)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不履行法律規定的消防安全職責的;

(15)其他應當責令限期改正的行為。

7、對于責令限期改正的行為,應當填發《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在檢查后4日內發出;構成重大火災隱患的,填發《重大火災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在檢查后3日內送達被檢查單位;限期改正、整改時間屆滿時,應當在5日內進行復查,填發《復查意見書》。

8、公安消防機構督促整改火災隱患或者依法實施處罰時,根據需要可以傳喚有關人員。傳喚時,應當使用《傳喚證》;不接受傳喚者或者逃避傳喚的,可以強制傳喚。

9、違反規定舉辦大型*、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且當場不能改正,需要責令停止舉辦的,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填發《責令停止舉辦通知書》,于2日內送達舉辦活動的單位,情況緊急的應當立即送達。

10、對于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產停業或者停止舉辦后,單位經整改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由單位提出恢復施工、使用、生產、營業或者舉辦的申請。公安消防機構在收到書面申請后3日內應當進行復查,填發《復查意見書》。當確認單位已經改正違反消防法律、法規行為,并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同意恢復施工、使用、生產、營業或者舉辦。

11、公安消防機構依照本規定制發的各類法律文書,其內容必須嚴格依照消防法律、法規填寫,并按照規定程序簽發,加蓋公安消防機構印章。

12、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監督檢查職責時,發出的各類消防監督檢查法律文書和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以主管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名義作出。

篇2:安全消防監督檢查管理制度

為了全面提高集團的安全消防管理工作,及時消除安全消防隱患,落實各項安全消防規章制度和安全消防措施,在確保安全生產的情況下正常地進行生產(施工);實行逐級安全消防監督檢查;最終全集團實現安全生產。因此,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安全消防監督檢查的類型

1.1定期監督檢查。集團每季度進行一次綜合性監督檢查,由集團主管領導組織帶隊;公司(廠)每月監督檢查一次,由經理(廠長)組織帶隊;車間(相同級別的單位)每周檢查一次,由主任帶隊;班組每日按班次檢查,由班組長主持。

1.2經常性監督檢查。是采取個別的、日常的巡視方式來實現的。在生產(施工)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預防檢查,能及時發現新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以保證生產正常進行。

1.3季節性及節假日前檢查。由各公司(廠)根據季節、節假日變化,按事故發生的規律對易發的潛在危險,突出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

1.4專業(項)監督檢查。是對某個專業問題或在生產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消防問題進行的單項定性檢查。

對危險性較大的車輛、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環境條件的管理性或監督性定量檢測檢驗則屬于專業性監督檢查。專業檢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專業要求,用于檢查難度較大的項目。通過監督檢查,發現潛在的問題,研究整改對策進行技術改造,及時消除隱患。

1.5綜合性監督檢查。是由集團、公司(廠)領導組織各職能部門對本單位進行的全面綜合性監督檢查?;驅ιa安全消防等工作進行的安全性系統評價。

1.6推廣企業民主管理的理念,組織員工代表對安全消防工作進行不定期的巡視監督檢查。認真聽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筑起堅不可摧的安全生產基礎堡壘。

1.7自行檢查。是作業人員在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對自身(崗位)所處的作業環境、作業過程和作業后進行的安全消防檢查,以隨時消除不安全因素;實現“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2、安全消防監督檢查的內容

2.1各公司(廠)、部門、車間的各項安全消防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及貫徹落實。

2.2各公司(廠)、部門、崗位(個人)的安全消防責任制,貫徹落實執行情況。

2.3各級安全消防保障體系的運作實施及改進。

2.4車間、班組的安全消防活動開展情況。

2.5現場的安全用電、防火設施器材、機械設備、作業環境、安全操作、安全(個人)防護、安全警示標志及安全消防措施到位等情況。

3、安全消防監督檢查的方法

3.1檢查表法。是一種初步的定性分析方法,對安全消防管理情況進行初步的診斷和控制。

3.2一般檢查法。主要是通過“看、聽、嗅、問、查、測、驗、析等手段進行監督檢查。

3.2.1看:就是看現場環境和作業條件,看實物和實際操作,看記錄和資料等;通過看來發現不安全因素。

3.2.2聽:聽匯報、聽介紹、聽反應、聽意見或批評、聽機械設備的運轉聲響或承重物發出的微弱聲音等,通過聽來判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2.3嗅:通過嗅來發現有無不安全因素或影響作業人員健康的因素。

3.2.4問:詳細詢問不安全問題,尋根究底。

3.2.5查:安全隱患問題,對發生的未遂事故要查清原因,追究責任。

3.2.6測:對影響安全的有關因素、問題,進行必要的測量、測試、監測等。

3.2.7驗:對影響安全的有關因素,進行必要的試驗或化驗。

3.2.8析:分析資料、試驗結果等,查清原因,清除安全隱患。

3.3安全消防系統評價法

運用國家或行業的標準,對各單位進行系統的達標督促性評價。通過系統評價發現存在的問題,能夠有計劃地進行落實整改措施;使之盡快達到標準要求,進入國家標準化企業行列。

4、事故隱患的整改和處理

4.1對檢查出來的隱患和問題分門別類的進行登記、統計和分析,以便對生產安全消防進行動態管理。

4.2查清產生安全隱患的原因。要進行細致分析,并對各個單位存在的問題進行縱、橫向的比較,找出“通病”和“個例”,發現“頑癥”;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分清原因、制定對策,盡快解決。

4.3下發整改通知書。各單位接到通知書后,必須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則進行整改。對重大安全隱患危及作業人員生命安全的,檢查人員應責令停止作業,待消除危險后方可作業。

4.4進行責任處理。對造成隱患的責任人要進行處理,特別是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要嚴肅處理。對于違章指揮、違章冒險作業行為,必須批評指正并納入考核范圍。

4.5整改復查。安全隱患整改完成后要及時申請復查,經復查合格后,進行銷案。

5、安全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應逐步實現“規范化、系統化、標準化”;廣泛推行現代安全科學管理手段;不斷提高集團的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篇3:建設工程工地消防監督檢查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避免在工程建設中出現擅自改變消防設計,降低消防安全標準等情形,確保建設工程不存在先天性火災隱患,依據《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消防技術規范,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按照《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支隊對屬于消防設計審核范圍的建設工程施工工地,進行消防監督檢查,重點對通過消防設計審核的高層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建設工程施工工地,進行消防監督檢查,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工程建設消防安全和質量責任。

第三條按照《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轄區大隊對屬于消防設計備案抽查的建設工程施工工地,進行消防監督檢查;重點對備案未抽中的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支隊對各大隊的監督檢查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并定期通報情況。

第四條對建設工程的施工工地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應當重點檢查施工單位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

(一)是否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制定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制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二)是否建立健全化學危險物品管理、用火電安全管理、用火審批以及人員出入、巡邏值班、消防安全檢查等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三)對電焊、氣焊等明火作業是否有相應的消防安全防護措施;

(四)是否設置與施工進度相適應的臨時消防水源、安裝消火栓并配備水帶水槍,消防器材是否配備并完好有效;

(五)是否設有消防車通道并暢通;

(六)是否組織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和消防演練;

(七)員工集體宿舍是否與施工作業區分開設置,員工集體宿舍是否存在違章用火、用電、用油、用氣。

第五條對建設工程工地進行消防施工檢查,應填寫《消防監督檢查記錄》(其他形式消防監督檢查適用),發現的違法行為及火災隱患應當注明處理情況。

第六條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消防監督檢查采取抽查形式,每月抽查在建工地數量不得少于5個。重點對高層建筑、地下工程、人員密集場所、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施工工地以及消防設計備案抽查未抽中的施工工地進行監督檢查。

第七條對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消防監督檢查的結果,可以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告;對檢查發現的影響公共安全的火災隱患應當定期公布,提示公眾注意消防安全。

第八條建設工程施工工地存在消防違法行為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依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