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消防要則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災害事故不斷增多,消防部隊滅火救援任務日趨繁重,滅火救援安全形勢更加嚴峻。近年來,全國消防部隊官兵傷亡已敲響警鐘,我們必須認真分析滅火救援安全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加強滅火安全訓練,提高指戰員技、戰術水平,落實搶險救援勤務規程,嚴格遵守各類災害事故處置程序,健全滅火救援行動安全長效機制,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指戰員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損失。
關鍵詞: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行動安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類新工藝、新材料不斷增加,地質災害不斷增多,加之消防部隊職能拓展,基層中隊滅火救援能力與當前災害形勢復雜性不相適應,滅火救援安全工作形勢更加嚴峻。近年來,全國消防部隊官兵傷亡已敲響警鐘,值得各級指戰員的深思和研究。我們一定要在這些血的教訓中警醒自己,切實提升各級指戰員的業務素質,提高安全意識,強化安全訓練,最大限度的減少和避免官兵傷亡。
一、當前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嚴峻形勢
(一)基本情況
據資料統計,20**年至2006年六年間,全國公安消防部隊共有86名官兵在滅火救援和訓練中犧牲,1222名官兵不同程度受傷。在過去的5年間,全國消防部隊平均每年有20多名官兵因公或滅火救援英勇犧牲。2013年1-7月份,官兵在滅火救援任務*犧牲10人,受傷27人。其中,在救援中發生交通事故共9起,造成消防部隊6人死亡,14人受傷,占傷亡人數的54%;在滅火救援中爆炸犧牲1人,受傷13人,占傷亡人數的38%;在滅火救援中埋壓犧牲3人,占傷亡人數的8%。
(二)造成官兵滅火救援傷亡的主要因素
1.安全意識淡薄。一是業務理論知識薄弱,存在本本主義,停留在學習的表面上,學習和研究不深不細,導致中隊官兵掌握不能很好的掌握規程和要則的內涵,不能很好的將業務知識應用到實戰中去;二是參加滅火救援行動比較少,經驗不足,對安全隱患的感性認識不足,對危險的風險意識判斷不到位;三是少數官兵急功近利,想盡快處置完畢,而忽視了安全問題。
2.防護措施不到位。主要體現在個人防護裝備防護攜帶不到位。有的官兵取掉戰斗服的襯里,戰斗服失去了應有的隔熱作用;有的官兵滅火救援時沒有使用面罩的習慣,無法在發生轟燃、爆燃等突發性強熱輻射時及時保護面部;有的中隊配備的特種防護裝備放在庫房,沒有及時訓練和檢查裝備的完好性,為滅火救援行動埋下安全隱患。
3.裝備運用不熟練。主要表現在:一是保養不到位。滿足于擦擦灰塵、刷刷漆,不按說明書進行維護保養,器材裝備表面看起來依舊如新,實際上在使用性能方面大打折扣。二是檢查不到位。空氣呼吸器達不到規定壓力,總認為少一點沒關系,甚至進入火場不知道檢查空氣呼吸器氣壓,在什么樣的條件下使用多長時間也不清楚。三是應用不到位。部分基層中隊仍存在不會用、不懂用的問題,停留在表面發得響、看著新,而不知道性能、參數和使用范圍。
4.災情現場不清楚。災情現場不清楚往往會導致人員傷亡。一是火情偵察不細,現場情況不明。如2000年1月,某市一居民樓地下室發生火災,消防隊到場后,面對火勢兇猛、濃煙滾滾,迅速展開戰斗。滅火戰斗剛持續了10分鐘,地下室內一個容量為300升的汽油桶突然發生爆炸,1名戰士當場犧牲,2名戰士被燒傷。二是火情偵察不全。2008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北湖中隊在撲救一起居民樓火災中,住戶私藏炸藥發生爆炸,造成2名戰士重傷,4名戰士輕傷。三是火情偵察失真。部分火災嫌疑人為逃避責任,不向指揮員報告真實情況,而報告現場的存在隱患和危險性,導致救援官兵人員傷亡。
5.災情研判不到位。在每次滅火救援的任務中都有潛在的危險,諸如爆炸、中毒、腐蝕、倒塌、觸電等危險性存在于戰斗的始終,如果指揮員沒有對災害現場抱有高度的警惕,或對滅火救援現場客觀存在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加之參戰人員思想麻痹,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意外。
6.不按程序指揮。主要表現在:一是隨意指揮。該設置觀察哨的沒有設置觀察哨,該進行警戒的沒有實施警戒。在沒有安全防護的情況下讓消防隊員進入濃煙、有毒或缺氧的環境進行滅火救援戰斗,造成人員中毒、窒息等傷亡。二是盲目指揮。到達現場后,不知道該怎么辦,處于盲然。在不了解建筑結構的情況下,設立水槍陣地不當或進攻路線選擇不當,導致建筑物坍塌造成傷亡。三是慌亂指揮。在較大的火場,指揮員對現場情況不清楚,心中沒有底數,程序不清楚,或對事故現場情況判斷有誤,所作的決策和行動方案不符合客觀實際,導致越慌越亂、越亂越慌,造成指揮失誤,甚至人員傷亡。
7.不按規程操作。在滅火救援現場,不按照規定隨意停放車輛;到現場未搜集到現場情況,就盲目進入;沒有對車輛加固就進行破拆;未對災害現場進行檢測,就進入現場施救;在處置易燃易爆場所事故時,沒有實施檢測和禁絕火源就盲目進入易燃易爆危險區,未關閥斷料就將明火撲滅,導致二次爆燃造成傷亡。如果不按規程操作,不遵循客觀規律,可能會帶來人員傷亡。
8.現場安全措施不到位。在滅火救援工作中,一是官兵未設置警戒。未設置現場安全觀察員,或者設置了安全觀察員不會觀察,不懂觀察;二是未落實保護措施。如高空或危險區域作業未采取安全繩雙保護的措施;進入有毒、濃煙、高溫等危險區域偵察時,未設置導向繩,未明確聯絡信號,也未用水槍進行掩護。三是未落實撤退措施。在救援行動中,未指定安全撤離的措施或明確安全撤離的信號,沒有采取緊急避險措施,在危險的部位為設置專人看管守或危險提示。四是少數指揮員存在僥幸心理,總認為不會出現安全問題,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無法撤離,導致人員傷亡。
二、滅火救援工作中最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幾個階段
(一)接警出動階段和返回歸隊階段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一是接警出動階段,官兵為了搶救人民生命財產,急于趕赴現場處置,而忽視車輛安全,沒有正確的認識到救援行動與車輛行駛安全的關系,特別是可以行駛一些特殊路段時危險性更大,如:單行線規定和平時不準機動車輛進入的路段。一旦造成車輛事故,反而影響的整個救援行動,甚至導致人員傷亡,對家庭和親屬帶來巨大的傷害,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二是返回歸隊階段。官兵都為圓滿的完成救援任務而自豪,安全行車意識弱化,或因長時間的作戰,身心疲憊,安全意識淡化,導致歸隊后發生交通事故。
(二)到場展開階段容易發生爆炸、倒塌而導致人員傷亡
執勤中隊到達現場后,對現場情況不清或現場突發異常情況,突然發生了爆炸、倒塌等情況造成人員傷亡。2013年6月,朔州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朔州市開發區安泰東街與招遠路交叉口東北角小南國飯店有煙冒出。中隊指揮員帶領中隊官兵到場,就在全體戰斗員準備戰斗時,突然發生爆炸,當場造成13名官兵受傷。
(三)內攻處置階段容易發生人員中毒、迷失、坍塌、摔傷、爆炸、觸電等傷亡
內攻階段,情況復雜,危險因素增多,現場容易發生異常或突變,一旦預警研判不到位,防護和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按程序組織指揮,往往會導致人員的傷亡。
(四)后期處置階段容易發生坍塌、摔傷等傷亡
在救援后期,災情已得到控制,參戰人員容易放松警惕,加之人員疲憊,安全意識淡化,導致人員傷亡。
根據不同事故類型發生危險類別也不一樣。如火災主要建筑坍塌、中毒、迷失、觸電、爆炸;化學危險品主要的危險是爆炸、中毒、凍傷、燙傷;地質災害容易發生埋壓的危險;洪澇災害容易發生被洪水卷走的危險。
三、影響滅火救援行動安全的幾個環節
(一)車輛行進。車輛行駛安全主要與駕駛員的技術、應急處置能力、車輛性能、跟車干部監督等因素有關。基層中隊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行車安全警示教育,強化帶車干部監督能力,增強駕駛員行車安全意識,確保行車安全。
(二)車輛停靠。滅火救援中,指戰員必須了解現場情況,科學判斷車輛停靠位置。第一輛主戰車的停靠必須便于進攻,便于撤退,確保車輛安全,停靠不科學將會影響到整個救援行動。如: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主戰車輛必須與著火建筑物保持足夠安全距離,防止建筑坍塌造成人員傷亡;山體滑坡救援,車輛停靠必須遠離山體二次滑坡危險路段;化學危險品處置,根據化學危險品種類和風向的不同,車輛停靠位置距事故點距離和方向也不同。
(三)組織指揮。組織指揮得當與否不僅關系到救援成敗,更關系到參戰人員的生命安全,特別是在地方黨委政府組織的救援中,指揮員盲目服從命令,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現場指揮員應當給地方領導當好參謀,及時匯報救援情況以及存在的安全風險,科學制定方案。在情況復雜的滅火救援現場,要進行現場推演,查找滅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便于指揮部做出決策,以防不測。在緊急情況下,一個敢于并正確下達撤退命令的指揮員才是優秀的指揮員。
(四)作戰行動。滅火救援行動中,要把安全工作貫穿于全過程。必須加強個人防護,實施有效的預警,科學設置警戒,選準停車位置,全面搜集現場情況,科學設置陣地,采取有效技戰術措施,控制災情發展,嚴格遵守勤務規程,確保戰斗行動安全。特別是在滅火戰斗中,要把邊掩護邊進攻作為保護戰斗員生命安全的一條重要措施。
(五)現場通信。在一些較大滅火救援行動中,多個中隊參戰,涉及到上級的指令是否有效下達到參戰官兵。同時,偵察的官兵是否有效將現場的信息及時反饋給上級,一旦信息中斷,指揮員無法了解現場情況,勢必會導致指揮混亂或指揮失誤。如果救援人員發出求救信號后發生通信不暢,極有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因此,中隊必須正確使用通訊器材,弄清無線通信器材的弱點和盲區,如在地下室、密閉的混凝土房間等,對講機會因為信號屏蔽而失效。在易燃易爆場所,嚴禁使用非防爆型通信器材。在平時訓練工作中,要強化通信組網訓練,防止在較大滅火救援現場發生通訊混亂或通訊中斷問題。
(六)安全措施。滅火救援中要強化預警預判,落實安全措施,隨時掌握官兵救援動態及其安全情況,預防意外發生。同時,要特別注意避免官兵急功近利,盲目冒險行動,導致人員傷亡。在落實安全措施時,一定要明確一條撤退信號、撤離方式、路線、方法,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立即撤離。同時,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加強哨音、消防車喇叭聲等撤退信號的訓練,或組織開展撤離的演習,讓官兵充分掌握撤離信號、方式、方法和路線,以應對突發情況。
(七)戰勤保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器材裝備在滅火救援中發揮的作用更加凸顯,一旦裝備維護保養不到位或器材裝備準備不到位,可能影響到整個滅火救援行動,甚至導致官兵傷亡。如在較大火場,現場空氣呼吸器的填充、滅火劑的準備、現場照明等;在化學危險品處置中,重型防化服等個人防護裝備的維護與保養等問題,都關系到滅火救援的成敗,關系到官兵的生命安全。
四、滅火救援安全工作應注意的主要方面
(一)強化官兵的安全意識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前提
在滅火救援指揮中,指揮員只考慮如何滅火或救援,而對事故現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觀察的少、考慮的少、搜集的少、評估的少,意外情況突發時官兵毫無準備,加之戰斗員缺乏實戰經驗,對滅火救援現場客觀存在的危險性認識不足,思想麻痹,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意外。個別滅火救援長時間作戰,參戰人員體力消耗大,無意識地放松了警惕,安全意識淡化,極易發生人員傷亡。只有安全意識到位,解決好安全意識的源頭問題,才能有效確保整個救援行動的安全。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利用業務學習、訓練、六熟悉、演練、戰評總結、滅火救援作戰等時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參戰官兵的安全意識,避免官兵傷亡。
(二)搞好自身安全防護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基礎
在滅火救援中,如果連自身防護都做不到位,就無法去營救別人,甚至導致自身的人員的傷亡,影響整個作戰行動。因此,安全防護必須從點滴抓起,強化安全防護理論學習和警示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平時督導,抓好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要強化日常演練,及時發現和糾正作戰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真正掌握安全防護的前因后果,做到舉一反三,常抓不懈。
(三)嚴格按程序處置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關鍵
不同災害事故有不同處置程序,《公安消防部隊作戰安全要則》對進入各類災害都有明確的要求,如進入濃煙、高溫、有毒、密閉區域、船舶機艙、地下室等危險環境偵察時都有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對陣地設置和滅火進攻都提出了要求。在化危品災害事故處置過程中,不同化危品處置程序也有所不同,一般要按照防護、詢情、偵檢、警戒、救生、控險、救護、洗消、清理、警示等程序進行處置,一旦違反救援程序,往往會導致人員傷亡。
(四)強化戰術措施運用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重點
戰術措施運用得當與否是滅火救援成敗的關鍵,必須強化日常的學習和應用,科學選擇戰術措施。如在處置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中,如何選擇關閥堵漏、輸轉導灌、放空點燃等戰術措施,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戰術措施應用不當,很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和人員傷亡。
(五)抓好制度的落實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根本保障
消防部隊必須認真學習《公安消防部隊執勤戰斗條令》、《搶險救援勤務規程》、《公安消防部隊作戰訓練安全要則》等業務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落實搶險救援勤務規程等各項規定,確保制度的落實。同時,要抓好指令的落實,一旦確定救援方案,參戰必須服從命令,不折不扣的執行。如果違反指令,同樣會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五、做好滅火救援行動安全工作十點建議
(一)主動認識,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搞清部隊自身的作戰能力,掌握人員、裝備及班組的作戰效能,了解和掌握中隊每一名官兵的作戰能力,能完成什么樣的任務。知彼就是作戰對象的事故特點、性質、規律、作戰程序、方法和措施。平時的訓練中,要結合轄區的災害事故特點和自身作戰實力,主動思考,通過開展業務訓練和實地演練,深入研究“知己知彼”,全面論證“知己知彼”,只有積極主動作為,找問題,想辦法,才能很好的做到知己知彼。
(二)認真研究,查找方法。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要認真研究當前訓練工作難點和重點。通過訓練和演練,探索當前訓練工作中與實戰不相匹配的問題,摸清是否存在理論掌握和實踐運用脫節、技戰術應用不到位、通信和戰勤保障能力差等問題。處置過程中要善于廣泛應用社會資源,搜集掌握現場情況,找出主要問題,科學制定救援方案。如處置化學危險品災害事故中要合理利用化學危險品決策指揮箱或通過手機上網查找信息,掌握處置方法和程序,通報參戰官兵。
(三)刻苦訓練,業務精湛。通過平時滅火救援行動,找準訓練方法,改進訓練措施,發揚“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大力開展執勤崗位練兵活動,通過刻苦學習和訓練,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掌握處置程序和方法,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才可以做到藝高人膽大,圓滿完成救援任務。
(四)仔細對比,權衡利弊。通過災害現場和自身作戰人員作戰實力的對比,抓住重點,抓住火場的主要方面,科學研判災情,重點保住某一個主要或重要方面,舍棄次要,尋找最科學、最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五)命令準確,意圖明確。在救援現場,指揮員的命令準確與否關系到參戰人員的生命安全,一旦確定救援方案后,下達的命令一定要準確,不能含糊或產生歧義,要讓全體參戰人員準確掌握指揮部的作戰意圖,才能有效戰斗。因此,要通過日常的學習培訓和實戰演練,提高指揮的指揮能力和水平,強化官兵的協同作戰能力,確保指令暢通,科學施救。
(六)規范組織,杜絕無序。滅火救援行動中,一旦確定作戰方案,就必須嚴格按照程序進行處置,嚴格遵守作戰行動安全要則和搶險救援勤務規程,明確任務和要求,交待注意事項,確保救援規范有序。
(七)合理冒險,以人為本。要全面分析救援過程中的風險,預判災害險情,準確把握火場中的“度”,將救援的風險降到最低點,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抓住有利時機,合理進行冒險,科學組織施救。
(八)敢于下手,抓住時機。要科學分析現場災情變化,把握重點和難點,全面掌握災害現場和部隊自身的作戰實力,抓住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及時下手,圓滿地完成作戰任務。
(九)舍得放棄,舍小保大。掌握災害現場主要方面,把握火場的重點和關鍵點,必須要根據火場形勢而定。主要方面包括可能造成重大損失、影響到整個救援行動或導致火災向更高層次發展等情況,要把力量部署到主要方面,保護好重點。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放棄一些相對不重要方面,保住重點,科學選擇戰術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損失。
(十)善于總結,提煉經驗。堅持每戰必評,對每一次滅火救援行動要認真進行分析總結,不斷改進滅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開展戰評總結時,把安全防護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及時發現和糾正作戰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真正做到舉一反三,不斷提升科學處置能力。
滅火救援安全直接影響參戰人員的生命安全,關系救援成敗!災害現場情況千變萬化、復雜異常,沒有特定的規律,沒有單一的模式,但安全工作始終貫徹滅火救援的全過程,必須通過刻苦學習和嚴格訓練來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消防官兵要進一步強化救援安全意識,加強滅火安全訓練,提高指戰員技、戰術水平,落實搶險救援勤務規程,嚴格遵守各類災害事故處置程序,健全滅火救援行動安全機制,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指戰員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損失。(孟吳恒)
篇2:安全消防要則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災害事故不斷增多,消防部隊滅火救援任務日趨繁重,滅火救援安全形勢更加嚴峻。近年來,全國消防部隊官兵傷亡已敲響警鐘,我們必須認真分析滅火救援安全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加強滅火安全訓練,提高指戰員技、戰術水平,落實搶險救援勤務規程,嚴格遵守各類災害事故處置程序,健全滅火救援行動安全長效機制,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指戰員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損失。
關鍵詞: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行動安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類新工藝、新材料不斷增加,地質災害不斷增多,加之消防部隊職能拓展,基層中隊滅火救援能力與當前災害形勢復雜性不相適應,滅火救援安全工作形勢更加嚴峻。近年來,全國消防部隊官兵傷亡已敲響警鐘,值得各級指戰員的深思和研究。我們一定要在這些血的教訓中警醒自己,切實提升各級指戰員的業務素質,提高安全意識,強化安全訓練,最大限度的減少和避免官兵傷亡。
一、當前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嚴峻形勢
(一)基本情況
據資料統計,20**年至2006年六年間,全國公安消防部隊共有86名官兵在滅火救援和訓練中犧牲,1222名官兵不同程度受傷。在過去的5年間,全國消防部隊平均每年有20多名官兵因公或滅火救援英勇犧牲。2013年1-7月份,官兵在滅火救援任務*犧牲10人,受傷27人。其中,在救援中發生交通事故共9起,造成消防部隊6人死亡,14人受傷,占傷亡人數的54%;在滅火救援中爆炸犧牲1人,受傷13人,占傷亡人數的38%;在滅火救援中埋壓犧牲3人,占傷亡人數的8%。
(二)造成官兵滅火救援傷亡的主要因素
1.安全意識淡薄。一是業務理論知識薄弱,存在本本主義,停留在學習的表面上,學習和研究不深不細,導致中隊官兵掌握不能很好的掌握規程和要則的內涵,不能很好的將業務知識應用到實戰中去;二是參加滅火救援行動比較少,經驗不足,對安全隱患的感性認識不足,對危險的風險意識判斷不到位;三是少數官兵急功近利,想盡快處置完畢,而忽視了安全問題。
2.防護措施不到位。主要體現在個人防護裝備防護攜帶不到位。有的官兵取掉戰斗服的襯里,戰斗服失去了應有的隔熱作用;有的官兵滅火救援時沒有使用面罩的習慣,無法在發生轟燃、爆燃等突發性強熱輻射時及時保護面部;有的中隊配備的特種防護裝備放在庫房,沒有及時訓練和檢查裝備的完好性,為滅火救援行動埋下安全隱患。
3.裝備運用不熟練。主要表現在:一是保養不到位。滿足于擦擦灰塵、刷刷漆,不按說明書進行維護保養,器材裝備表面看起來依舊如新,實際上在使用性能方面大打折扣。二是檢查不到位。空氣呼吸器達不到規定壓力,總認為少一點沒關系,甚至進入火場不知道檢查空氣呼吸器氣壓,在什么樣的條件下使用多長時間也不清楚。三是應用不到位。部分基層中隊仍存在不會用、不懂用的問題,停留在表面發得響、看著新,而不知道性能、參數和使用范圍。
4.災情現場不清楚。災情現場不清楚往往會導致人員傷亡。一是火情偵察不細,現場情況不明。如2000年1月,某市一居民樓地下室發生火災,消防隊到場后,面對火勢兇猛、濃煙滾滾,迅速展開戰斗。滅火戰斗剛持續了10分鐘,地下室內一個容量為300升的汽油桶突然發生爆炸,1名戰士當場犧牲,2名戰士被燒傷。二是火情偵察不全。2008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北湖中隊在撲救一起居民樓火災中,住戶私藏炸藥發生爆炸,造成2名戰士重傷,4名戰士輕傷。三是火情偵察失真。部分火災嫌疑人為逃避責任,不向指揮員報告真實情況,而報告現場的存在隱患和危險性,導致救援官兵人員傷亡。
5.災情研判不到位。在每次滅火救援的任務中都有潛在的危險,諸如爆炸、中毒、腐蝕、倒塌、觸電等危險性存在于戰斗的始終,如果指揮員沒有對災害現場抱有高度的警惕,或對滅火救援現場客觀存在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加之參戰人員思想麻痹,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意外。
6.不按程序指揮。主要表現在:一是隨意指揮。該設置觀察哨的沒有設置觀察哨,該進行警戒的沒有實施警戒。在沒有安全防護的情況下讓消防隊員進入濃煙、有毒或缺氧的環境進行滅火救援戰斗,造成人員中毒、窒息等傷亡。二是盲目指揮。到達現場后,不知道該怎么辦,處于盲然。在不了解建筑結構的情況下,設立水槍陣地不當或進攻路線選擇不當,導致建筑物坍塌造成傷亡。三是慌亂指揮。在較大的火場,指揮員對現場情況不清楚,心中沒有底數,程序不清楚,或對事故現場情況判斷有誤,所作的決策和行動方案不符合客觀實際,導致越慌越亂、越亂越慌,造成指揮失誤,甚至人員傷亡。
7.不按規程操作。在滅火救援現場,不按照規定隨意停放車輛;到現場未搜集到現場情況,就盲目進入;沒有對車輛加固就進行破拆;未對災害現場進行檢測,就進入現場施救;在處置易燃易爆場所事故時,沒有實施檢測和禁絕火源就盲目進入易燃易爆危險區,未關閥斷料就將明火撲滅,導致二次爆燃造成傷亡。如果不按規程操作,不遵循客觀規律,可能會帶來人員傷亡。
8.現場安全措施不到位。在滅火救援工作中,一是官兵未設置警戒。未設置現場安全觀察員,或者設置了安全觀察員不會觀察,不懂觀察;二是未落實保護措施。如高空或危險區域作業未采取安全繩雙保護的措施;進入有毒、濃煙、高溫等危險區域偵察時,未設置導向繩,未明確聯絡信號,也未用水槍進行掩護。三是未落實撤退措施。在救援行動中,未指定安全撤離的措施或明確安全撤離的信號,沒有采取緊急避險措施,在危險的部位為設置專人看管守或危險提示。四是少數指揮員存在僥幸心理,總認為不會出現安全問題,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無法撤離,導致人員傷亡。
二、滅火救援工作中最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幾個階段
(一)接警出動階段和返回歸隊階段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一是接警出動階段,官兵為了搶救人民生命財產,急于趕赴現場處置,而忽視車輛安全,沒有正確的認識到救援行動與車輛行駛安全的關系,特別是可以行駛一些特殊路段時危險性更大,如:單行線規定和平時不準機動車輛進入的路段。一旦造成車輛事故,反而影響的整個救援行動,甚至導致人員傷亡,對家庭和親屬帶來巨大的傷害,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二是返回歸隊階段。官兵都為圓滿的完成救援任務而自豪,安全行車意識弱化,或因長時間的作戰,身心疲憊,安全意識淡化,導致歸隊后發生交通事故。
(二)到場展開階段容易發生爆炸、倒塌而導致人員傷亡
執勤中隊到達現場后,對現場情況不清或現場突發異常情況,突然發生了爆炸、倒塌等情況造成人員傷亡。2013年6月,朔州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朔州市開發區安泰東街與招遠路交叉口東北角小南國飯店有煙冒出。中隊指揮員帶領中隊官兵到場,就在全體戰斗員準備戰斗時,突然發生爆炸,當場造成13名官兵受傷。
(三)內攻處置階段容易發生人員中毒、迷失、坍塌、摔傷、爆炸、觸電等傷亡
內攻階段,情況復雜,危險因素增多,現場容易發生異常或突變,一旦預警研判不到位,防護和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按程序組織指揮,往往會導致人員的傷亡。
(四)后期處置階段容易發生坍塌、摔傷等傷亡
在救援后期,災情已得到控制,參戰人員容易放松警惕,加之人員疲憊,安全意識淡化,導致人員傷亡。
根據不同事故類型發生危險類別也不一樣。如火災主要建筑坍塌、中毒、迷失、觸電、爆炸;化學危險品主要的危險是爆炸、中毒、凍傷、燙傷;地質災害容易發生埋壓的危險;洪澇災害容易發生被洪水卷走的危險。
三、影響滅火救援行動安全的幾個環節
(一)車輛行進。車輛行駛安全主要與駕駛員的技術、應急處置能力、車輛性能、跟車干部監督等因素有關。基層中隊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行車安全警示教育,強化帶車干部監督能力,增強駕駛員行車安全意識,確保行車安全。
(二)車輛停靠。滅火救援中,指戰員必須了解現場情況,科學判斷車輛停靠位置。第一輛主戰車的停靠必須便于進攻,便于撤退,確保車輛安全,停靠不科學將會影響到整個救援行動。如: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主戰車輛必須與著火建筑物保持足夠安全距離,防止建筑坍塌造成人員傷亡;山體滑坡救援,車輛停靠必須遠離山體二次滑坡危險路段;化學危險品處置,根據化學危險品種類和風向的不同,車輛停靠位置距事故點距離和方向也不同。
(三)組織指揮。組織指揮得當與否不僅關系到救援成敗,更關系到參戰人員的生命安全,特別是在地方黨委政府組織的救援中,指揮員盲目服從命令,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現場指揮員應當給地方領導當好參謀,及時匯報救援情況以及存在的安全風險,科學制定方案。在情況復雜的滅火救援現場,要進行現場推演,查找滅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便于指揮部做出決策,以防不測。在緊急情況下,一個敢于并正確下達撤退命令的指揮員才是優秀的指揮員。
(四)作戰行動。滅火救援行動中,要把安全工作貫穿于全過程。必須加強個人防護,實施有效的預警,科學設置警戒,選準停車位置,全面搜集現場情況,科學設置陣地,采取有效技戰術措施,控制災情發展,嚴格遵守勤務規程,確保戰斗行動安全。特別是在滅火戰斗中,要把邊掩護邊進攻作為保護戰斗員生命安全的一條重要措施。
(五)現場通信。在一些較大滅火救援行動中,多個中隊參戰,涉及到上級的指令是否有效下達到參戰官兵。同時,偵察的官兵是否有效將現場的信息及時反饋給上級,一旦信息中斷,指揮員無法了解現場情況,勢必會導致指揮混亂或指揮失誤。如果救援人員發出求救信號后發生通信不暢,極有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因此,中隊必須正確使用通訊器材,弄清無線通信器材的弱點和盲區,如在地下室、密閉的混凝土房間等,對講機會因為信號屏蔽而失效。在易燃易爆場所,嚴禁使用非防爆型通信器材。在平時訓練工作中,要強化通信組網訓練,防止在較大滅火救援現場發生通訊混亂或通訊中斷問題。
(六)安全措施。滅火救援中要強化預警預判,落實安全措施,隨時掌握官兵救援動態及其安全情況,預防意外發生。同時,要特別注意避免官兵急功近利,盲目冒險行動,導致人員傷亡。在落實安全措施時,一定要明確一條撤退信號、撤離方式、路線、方法,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立即撤離。同時,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加強哨音、消防車喇叭聲等撤退信號的訓練,或組織開展撤離的演習,讓官兵充分掌握撤離信號、方式、方法和路線,以應對突發情況。
(七)戰勤保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器材裝備在滅火救援中發揮的作用更加凸顯,一旦裝備維護保養不到位或器材裝備準備不到位,可能影響到整個滅火救援行動,甚至導致官兵傷亡。如在較大火場,現場空氣呼吸器的填充、滅火劑的準備、現場照明等;在化學危險品處置中,重型防化服等個人防護裝備的維護與保養等問題,都關系到滅火救援的成敗,關系到官兵的生命安全。
四、滅火救援安全工作應注意的主要方面
(一)強化官兵的安全意識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前提
在滅火救援指揮中,指揮員只考慮如何滅火或救援,而對事故現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觀察的少、考慮的少、搜集的少、評估的少,意外情況突發時官兵毫無準備,加之戰斗員缺乏實戰經驗,對滅火救援現場客觀存在的危險性認識不足,思想麻痹,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意外。個別滅火救援長時間作戰,參戰人員體力消耗大,無意識地放松了警惕,安全意識淡化,極易發生人員傷亡。只有安全意識到位,解決好安全意識的源頭問題,才能有效確保整個救援行動的安全。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利用業務學習、訓練、六熟悉、演練、戰評總結、滅火救援作戰等時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參戰官兵的安全意識,避免官兵傷亡。
(二)搞好自身安全防護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基礎
在滅火救援中,如果連自身防護都做不到位,就無法去營救別人,甚至導致自身的人員的傷亡,影響整個作戰行動。因此,安全防護必須從點滴抓起,強化安全防護理論學習和警示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平時督導,抓好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要強化日常演練,及時發現和糾正作戰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真正掌握安全防護的前因后果,做到舉一反三,常抓不懈。
(三)嚴格按程序處置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關鍵
不同災害事故有不同處置程序,《公安消防部隊作戰安全要則》對進入各類災害都有明確的要求,如進入濃煙、高溫、有毒、密閉區域、船舶機艙、地下室等危險環境偵察時都有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對陣地設置和滅火進攻都提出了要求。在化危品災害事故處置過程中,不同化危品處置程序也有所不同,一般要按照防護、詢情、偵檢、警戒、救生、控險、救護、洗消、清理、警示等程序進行處置,一旦違反救援程序,往往會導致人員傷亡。
(四)強化戰術措施運用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重點
戰術措施運用得當與否是滅火救援成敗的關鍵,必須強化日常的學習和應用,科學選擇戰術措施。如在處置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中,如何選擇關閥堵漏、輸轉導灌、放空點燃等戰術措施,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戰術措施應用不當,很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和人員傷亡。
(五)抓好制度的落實是做好滅火救援安全工作的根本保障
消防部隊必須認真學習《公安消防部隊執勤戰斗條令》、《搶險救援勤務規程》、《公安消防部隊作戰訓練安全要則》等業務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落實搶險救援勤務規程等各項規定,確保制度的落實。同時,要抓好指令的落實,一旦確定救援方案,參戰必須服從命令,不折不扣的執行。如果違反指令,同樣會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五、做好滅火救援行動安全工作十點建議
(一)主動認識,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搞清部隊自身的作戰能力,掌握人員、裝備及班組的作戰效能,了解和掌握中隊每一名官兵的作戰能力,能完成什么樣的任務。知彼就是作戰對象的事故特點、性質、規律、作戰程序、方法和措施。平時的訓練中,要結合轄區的災害事故特點和自身作戰實力,主動思考,通過開展業務訓練和實地演練,深入研究“知己知彼”,全面論證“知己知彼”,只有積極主動作為,找問題,想辦法,才能很好的做到知己知彼。
(二)認真研究,查找方法。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要認真研究當前訓練工作難點和重點。通過訓練和演練,探索當前訓練工作中與實戰不相匹配的問題,摸清是否存在理論掌握和實踐運用脫節、技戰術應用不到位、通信和戰勤保障能力差等問題。處置過程中要善于廣泛應用社會資源,搜集掌握現場情況,找出主要問題,科學制定救援方案。如處置化學危險品災害事故中要合理利用化學危險品決策指揮箱或通過手機上網查找信息,掌握處置方法和程序,通報參戰官兵。
(三)刻苦訓練,業務精湛。通過平時滅火救援行動,找準訓練方法,改進訓練措施,發揚“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大力開展執勤崗位練兵活動,通過刻苦學習和訓練,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掌握處置程序和方法,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才可以做到藝高人膽大,圓滿完成救援任務。
(四)仔細對比,權衡利弊。通過災害現場和自身作戰人員作戰實力的對比,抓住重點,抓住火場的主要方面,科學研判災情,重點保住某一個主要或重要方面,舍棄次要,尋找最科學、最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五)命令準確,意圖明確。在救援現場,指揮員的命令準確與否關系到參戰人員的生命安全,一旦確定救援方案后,下達的命令一定要準確,不能含糊或產生歧義,要讓全體參戰人員準確掌握指揮部的作戰意圖,才能有效戰斗。因此,要通過日常的學習培訓和實戰演練,提高指揮的指揮能力和水平,強化官兵的協同作戰能力,確保指令暢通,科學施救。
(六)規范組織,杜絕無序。滅火救援行動中,一旦確定作戰方案,就必須嚴格按照程序進行處置,嚴格遵守作戰行動安全要則和搶險救援勤務規程,明確任務和要求,交待注意事項,確保救援規范有序。
(七)合理冒險,以人為本。要全面分析救援過程中的風險,預判災害險情,準確把握火場中的“度”,將救援的風險降到最低點,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抓住有利時機,合理進行冒險,科學組織施救。
(八)敢于下手,抓住時機。要科學分析現場災情變化,把握重點和難點,全面掌握災害現場和部隊自身的作戰實力,抓住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及時下手,圓滿地完成作戰任務。
(九)舍得放棄,舍小保大。掌握災害現場主要方面,把握火場的重點和關鍵點,必須要根據火場形勢而定。主要方面包括可能造成重大損失、影響到整個救援行動或導致火災向更高層次發展等情況,要把力量部署到主要方面,保護好重點。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放棄一些相對不重要方面,保住重點,科學選擇戰術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損失。
(十)善于總結,提煉經驗。堅持每戰必評,對每一次滅火救援行動要認真進行分析總結,不斷改進滅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開展戰評總結時,把安全防護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及時發現和糾正作戰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真正做到舉一反三,不斷提升科學處置能力。
滅火救援安全直接影響參戰人員的生命安全,關系救援成敗!災害現場情況千變萬化、復雜異常,沒有特定的規律,沒有單一的模式,但安全工作始終貫徹滅火救援的全過程,必須通過刻苦學習和嚴格訓練來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消防官兵要進一步強化救援安全意識,加強滅火安全訓練,提高指戰員技、戰術水平,落實搶險救援勤務規程,嚴格遵守各類災害事故處置程序,健全滅火救援行動安全機制,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指戰員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損失。(孟吳恒)
篇3:鄉鎮消防安全考核細則
鄉鎮消防安全考核細則
各村、街、社區,企事業單位、學校:
消防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gg開放,社會穩定大局,事關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責任重于泰山。為扎實推進全鎮消防安全生產工作,經鎮政府研究,決定將20*年消防安全工作列入20*年“雙文明”百分考核,具體考核意見如下:
一、考核分值
消防安全在全鎮精神文明建設考核中占1分,實行百分考核,考核積分計入精神文明建設總分。20*年消防安全管理考核突出基礎管理、消防監管和防范兩個重點。嚴格火災事故責任追究,凡發生重大火災致一人死亡的實行一票否決,凡考核得分低于80分的和一票否決的單位,不得參加本年度評先評優。
二、考核內容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組織建設、消防管理、基礎管理、火災隱患整改、社會化消防宣傳等5個方面。具體見《鎮消防安全管理考核細則》。
三、考核方法
消防安全考核堅持消防軟件與硬件并舉的原則,考核方法采取“一看二聽三座談四評議”的方法。
1、看軟件資料(組織機構建設、消防責任制的落實、消防管理制度、會議記錄、基礎臺帳)。
2、聽取消防安全工作匯報。
3、召開座談會,了解消防宣傳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了解全員消防安全意識。
4、對照考核細則,逐項逐條評議記分。
四、考核工作由鎮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轄區派出所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