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臨床合理用藥監督規定
醫院臨床合理用藥監督管理規定
根據“河南省醫療機構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管理辦法”、“河南省臨床用藥督導制度”、“河南省衛生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為了真正將醫院藥學從傳統的購銷供應型轉變到“以病人為中心”,以“安全、高效、經濟、合理用藥”為核心的技術服務型上來,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藥學服務;同時采取有力措施,糾正藥品購銷活動中的不正之風,堅決查處以“吃回扣”為目的的“大處方”等不正當用藥行為,特制定以下規定:
第一條應嚴格掌握抗生素及各種藥品的適應征、禁忌證,以及藥物的配伍禁忌,臨床用藥應有依據,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減少醫療差錯及糾紛的發生。
第二條藥劑科應定期統計各種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類型。按規定對某些抗生素實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據本院常見病原菌的耐藥譜,調整用藥,以保證抗生素的活力和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
第三條醫務科或臨床用藥督導小組定期檢查門診和住院病人的用藥情況,對臨床使用頻率高、可能有回扣的藥品要重點督查,對科室及每個臨床醫生的藥費比率每月進行統計公布。
第四條臨床科室個別醫師的用藥比率最高限額:手術科室0.42,非手術科室0.52,感染科、中醫科0.56,如果連續三個月或連續一年內有三個月超過上述限額的,取消處方權,下崗學習合理用藥的理論知識,三個月后經考核合格,方重新上崗,下崗期間發基本生活費。
第五條臨床科室的藥費比率應每年有所降低,如果連續或一年內有三個月超過去年同期水平,給予科室全年獎金分配比率在原來的基礎上下降5個百分點的處罰(即內科系統、外科系統、感染五官、急診在17%、12%、20%、25%的基礎上下降為12%、8%、15%、20%)。
第六條臨床各科的出院帶藥經科主任及藥劑科主任簽字后,可不計入科室藥費比率統計。
第七條臨床各科室主任負責本科室合理用藥的監督管理工作,各科要根據相關文件及法規制定合理用藥制度。對醫務科或督導小組的反饋意見要認真負責整改,科室應組織有關業務學習,并定期進行合理用藥相關知識的考試考核工作。對價格昂貴或新藥以及可能有回扣的藥物(具體品種由藥劑科每月定期公布),須經科主任或上級醫師核準簽字方可應用。
第八條年終各類評先藥費比率實行一票否決制,違犯上述規定的個人及科室,取消評先的資格。
該通知自2003年9月1日起執行。
篇2:市民醫院臨床用藥動態監測超常預警制度
人民醫院臨床用藥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院藥品臨床應用監測,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提高醫療質量,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預防過度使用,控制藥品費用的異常增長,特制訂本制度。
1、藥劑科每月/每季度對使用金額或使用數量前20名藥品的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上報主管院長或醫務部門或醫院紀委等。
2、由醫務部門隨機抽取藥學及臨床醫學等專業專家,對上報數據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對發現不合理用藥的醫師可結合專業特點、工作量進行綜合評價。
3、統計和評價分析原則上每季度組織一次,特殊情況可隨時對個別病例用藥情況進行評價,對用量異常波動品種(環比增幅超過30%),發出預警通告,并作重點跟蹤,對發現的嚴重問題須及時反饋至有關科室主任并與績效考核掛鉤。
4、對存在不合理用藥的醫師和科室與績效考核掛鉤,并對相關醫師進行警示談話;對用藥明顯不合理或不合理比例較高的醫務人員,應根據具體情況予以相應處理。
5、對抽查中的共性問題以及使用金額或使用數量前20名的藥品情況,不定期在院周會或院內網上公布。
6、院紀檢監察部門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有關違規行為的,可對有關藥品給予警示或作出停藥意見,對有關臨床科室和醫務人員進行警示談話,并與績效考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