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學校)后勤服務首問負責制規定
學院(校)后勤服務首問負責制的若干規定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首問接待服務工作的規范管理,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切實做好總公司所屬的各項后勤服務和日常接待咨詢工作,特制定本規定。
一、首問負責制是指對第一次接觸(包括接聽電話)上級領導及各服務對象需要辦理及問詢的事項落實責任制,其當事人為首問責任人。
二、首問責任人要熱情接待服務對象提出的各種問詢或交辦的各項任務,并自始至終交待或處理圓滿。
三、首問責任人要區別對待職責內外的不同任務。屬于本部門或本人職責范圍內的事,能當時辦理的應立即辦理,不能當時辦理的應告知辦理的部門或辦理的時間。
四、首問責任人要避免產生推諉、扯皮現象,對屬于學院其他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應主動說明情況,引導服務對象到相關部門辦理或轉告辦理,必要時主動與相關部門聯系,為服務對象提供方便。
五、對超出本人職責范圍并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首問責任人要及時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同時須向部門負責人或主管領導請示匯報。
六、實行首問跟蹤監督與投訴制度。首問責任人未能履行好職責,在接待服務對象或處理首問事務時,發生態度生硬、敷衍搪塞、推諉扯皮等現象,引起不良影響的,將視情節輕重參照《后勤服務職工崗位綜合考核辦法》給予適當處理。同時,首問責任人還須向首問的服務對象賠禮道歉,以彌補不良影響。
七、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2:醫院核心制度之首診負責制
醫院十三項核心制度之首診負責制
(一)首診負責制
1.各科室對非本科室范疇疾病患者和邊緣性疾病患者,首診醫師均不得拒診。
2.門診病人:首診科室在接診后,應詳細詢問病史,若判斷為非本科疾病患者,做好必要的相關檢查并認真書寫門診病歷后,再建議其應去相應科室就診。
3.急診重病危病人:重危患者如非本科室范疇,首診醫師應首先對患者進行應急處理,并馬上通知有關科室值班醫師,在接診醫師到來后,向其介紹病情及搶救措施、做好有關移交手續后方可離開;如提前離開,在此期間發生問題,由首診醫師負責。
4.本院皮膚科接待首次就診的傳染病(如性病、艾滋病、麻風病等)患者后,首診醫師應認真詢問病史,進行常規體檢,書寫門診病歷,然后作轉科處理,引導患者到相應科室就診。
篇3:鄉鎮衛生院首診負責制
鄉鎮衛生院首診負責制
一、門診首診負責制
(一)凡門診患者就診前,一般均應進行分科掛號,遇重危搶救患者,預檢護士或接診人員先通知有關科室醫師進行搶救,再辦理掛號手續。
(二)患者一經掛號,明確應診科別后,首診醫師應接診負責對患者問清病史、詳細體檢,必要的化驗及輔助檢查,明確診斷,做出處理,絕對不允許任何推諉或變相推諉現象,即使預檢、掛號有誤(包括門、急診掛錯號等),亦應在作了必要的檢查、處理及記錄后,再請他科會診作進一步處理。
(三)門診醫師遇到需要急診搶救的重危患者,應就地搶救治療;如設備、條件有限,搶救困難的,應親自護送患者到急診,并會同急診醫急診醫師。
(四)經治醫師遇重危、疑難患者處理困難時,應及時向上級醫師請示匯報或請其他科會診,以免延誤病情。
(五)凡涉及二個或二個以上科室業務的患者,原則上首診科室先處理,必要時請其他科協同處理。各有關科室經治醫師都應詳細記錄處理經過。
(六)幾門診患者因病情需要而住院或急診觀察室留觀、補液的,必須與有關科室的醫師取得聯系并作好交代,防止互相推諉和無人管理情況。
二、急診首診負責制
(一)急診病人來診時,接診護士應認真作好分、預診,并及時通知有關科室醫師進行診治和搶救。接診護士有權做出首診科的有關決定,任何科室和個人接到通知后應及時投入工作,不得拒絕。急診按科進行分診。急診病人由急診科的醫師負責首診。
(二)對危重病人或多科“臨界病人”,首診醫師必須進行必要的檢查、搶救或處理,并做好記錄,同時請有關科室會診。
(三)對病情復雜和兩種以上疾病的病員,除堅持首診制外,被邀有關科室醫師應隨叫隨到。在處理中應以影響病人生命安全的主病為依據,由有關科接診;若需共同搶救治療,應通力合作,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
(四)為了保證急診搶救工作順利進行,各有關科室均應積極配合,凡在處方和各種申請檢查單上注明有“急”或“搶救”標志的,均應及時、準確地進行處置。
(五)急診值班醫師應嚴格執行急診工作制度,對急診病人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及時、認真、準確地進行檢查、救治,對需留觀的病人應嚴密觀察病情,并做好各項記錄。
(六)急診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嚴格執行各項醫療制度。
三、重危患者轉診、住院或觀察,均需有專人護送。
四、因病情需要轉外院治療的患者,均需有專人護送。
五、患者、家屬自動要求轉院的,應把情況寫清楚并由家屬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