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皮膚病專科醫(yī)院護理交接班制度

皮膚病專科醫(yī)院護理交接班制度

2024-07-11 閱讀 5782

皮膚病醫(yī)院護理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分集體交接班和個別交接班。集體交班一般一日二次,即晨間交班和晚間交班。晨間交班主要由夜班者向病區(qū)醫(yī)護人員匯報夜間病區(qū)患者的情況;晚間交班是由各組醫(yī)師和護士向夜間值班人員交待本組危重患者及夜間需注意的事宜等。個別交接班主要是早班與中班,中班與夜班之間的交接。

2.交接班內容:患者總數,重點監(jiān)護患者的病情、治療、護理、心理、精神及特殊檢查治療的患者、新患者、當日手術者、搶救儀器、貴重藥品、麻醉藥品等。

3.各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履行職責,保證各項治療、護理工作準確、及時完成,未經護士長批準,任何人不得私自調班或擅自離開崗位。

4.各班必須按時交接,接班者一般提前10-20分鐘到崗,做好接班前準備工作。交班者事先必須完成本班各項工作,書寫好交班記錄,整理好需交班的藥品、物品,整理辦公場所等,做好交班準備。如接班者因故未到,交班者必須繼續(xù)堅守崗位,超過30分鐘接班者仍未到崗,交班者按程序上報護理部值班人員。

5.交接應嚴肅、認真,做好一巡、二看、三清、四查、五明白、六不交接。

5.1一巡:交接雙方巡視病房,重癥患者床邊交接。

5.2二看:看護理記錄,看患者實際情況。

5.3三清:患者病情、治療交接清,物品交接清(特別是搶救物品),藥品(毒、麻、貴重、精神類藥品)交接清。

5.4四查:查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查患者皮損、手術傷口等情況,查危重患者生命體征、出入量、排泄物量、性質等情況,查各類導管引流、輸液等情況。

5.5五明白:明白本班重點監(jiān)護患者,明白重點患者現存護理問題與潛在護理問題,明白重點患者治療、護理措施,明白重點患者及家屬心理、精神狀態(tài)及對護理治療態(tài)度,明白各監(jiān)護儀目前運轉及各參數變化情況。

5.6六不交接:本班任務未完成,重癥護理治療未落實,急救物品、藥品未齊全,用過物品、污物未處理,辦公環(huán)境不清潔,儀表儀容不整潔的均不交接。

篇2:醫(yī)院醫(yī)療護理交接班制度

醫(yī)院醫(yī)療護理交接班制度

一、目的

保證臨床醫(yī)療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預防事故的發(fā)生。

二、要求

(一)交接班要求

1.交班者在交班前應完成本班的各項工作,按護理文書書寫規(guī)范要求做好護理記錄。

2.交班者整理及補充常規(guī)使用的物品,為下一班做好必需用品的準備。

3.交接班必須按時。接班者提前到科室,完成各種物品清點、交接并簽名,閱讀重點病人(如危重、手術、新病人)的病情記錄。

4.交接班必須做到書面寫清、口頭講清、床前交清。接班者如發(fā)現病情、治療、器械、物品交待不清,應立即詢問。接班時如發(fā)現問題應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發(fā)生問題應由接班者負責。

5.交接雙方共同巡視病房,注意查看病人的病情是否與交班相符,重病人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病室是否達到管理要求等。

6.對特殊情況者,如情緒、行為異常和未請假外出的病人,應及時與主管醫(yī)生或值班醫(yī)生聯(lián)系,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必要時向院部匯報。除向接班護士口頭交班外,還應做好記錄。

(二)交班方式

1.書面交班:每班書寫護理記錄單,進行交班。

2.口頭交班:一般患者采取口頭交班。

3.床邊交班:與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重點交接危重病人及大手術者、老年與小兒患者及異常心理狀態(tài)的患者。

(三)交班內容

1.病人動態(tài):包括病人總人數,出入院、轉科、轉院、分娩、手術等人數,重危病人、搶救病人、一級護理病人、大手術前后或者有特殊變化的病人及死亡等情況。

2.病人病情:包括病人的意識、生命體征、癥狀和體征、與疾病密切相關的檢查結果,治療、護理措施及效果(如各種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色、性狀、量;輸液的內容及滴速;注射部位有無紅腫、滲漏);病人的心理變化,病人對疾病的態(tài)度,家庭、單位的態(tài)度和支持情況等。

3.物品:包括常備毒、麻藥品、搶救物品、器械、儀器等數量及完好。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護理工作護理交接班制度

護理工作核心制度:護理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是護理工作連續(xù)性的重要保證。

(2)各班護士應嚴格遵照護理管理制度,服從護士長安排,堅守工作崗位,履行職責,保證各項治療護理工作準確及時地進行。

(3)交班前,組長和當班責任護士應檢查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和危重患者護理記錄,重點巡視危重患者和新入患者,在交班時安排好護理工作。

(4)每班必須按時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min到科室,交接患者、護理記錄、醫(yī)囑執(zhí)行和物品(急救車、麻醉藥品等)。對患者情況和病情觀察、護理要交接清楚。

(5)上一班責任護士必須在交班前盡量完成本班各項護理工作,處理好用過的器械物品和床邊各種引流物品,為接班者做好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及用物準備,如消毒敷料、試管、標本瓶、注射器、常備器械、被服等,以便于接班者工作。遇有特殊情況,必須做詳細交代,與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離去。

(6)早交班的方式可以是在護士之間進行,也可以是全病區(qū)醫(yī)護聯(lián)合交班。為減少夜班護士持續(xù)工作時間,醫(yī)護早交班內容,可以由日班組長接班后傳達。醫(yī)護聯(lián)合交班時,日班組長或夜班護士報告病情,全體人員應嚴肅認真地聽取,之后由護士長或組長帶領A班和N班護士共同完成床邊交接班。床邊交接班要避免走過場。

(7)其余班次除詳細交接班外,均應共同巡視病房,進行床邊交接班。

(8)交接班內容。

1)患者總數,出人院、轉科、轉院、分娩、手術、死亡人數,以及新人院、患者、搶救患者、大手術前后或有特殊檢查處理、有行為異常、自殺傾向的患者情變化及心理狀態(tài)。

2)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重癥護理記錄,各種檢查標本采集及各種處置完成情況,未完成的工作,應向接班者交代清楚。

3)查看重點患者,如新入、當日手術或術后3天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檢查治療用藥患者、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等,昏迷、癱瘓等危重患者有無壓瘡,以及基礎護理完成情況,各種導管和通暢情況。

4)貴重、毒、麻、精神藥品及搶救藥品、器械、儀器的數量、技術狀態(tài)等,并簽全名。

5)交接班者共同巡視檢查病房是否達到清潔、整齊、安靜的要求,檢查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9)交班中如發(fā)現病情、治療、器械、物品交代不清,應立即查問。接班時如發(fā)現問題,應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發(fā)生差錯事故或物品遺失,應由接班者負責。

(10)責任護士或組長填寫“病房護理交接班日志”。“病房護理交接班日志”的書寫應當

字跡整齊、清晰,重點突出。護理記錄內容客觀、真實、及時、準確、全面、簡明扼要、有連貫性,運用醫(yī)學術語。進修護士或實習護士書寫護理記錄時,由帶教護士負責修改并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