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和打磨作業安全管理辦法
1.總則
1.1建立本程序目的是為了加強焊接操作和打磨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保護公眾和從事該作業人員的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
1.2本程序適用于施工現場、預制廠的承包商的焊接操作和打磨作業管理。
1.3本規定未盡事宜或與上級法律法規相抵觸時,按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執行。
2.管理規定
2.1從事現場切割、焊接作業的焊工應取得當地政府部門頒發的焊工資格證,焊工焊接時只能從事相應資格范圍內的焊接作業。打磨作業人員也應有相應的從業資格。
2.2從事焊接及打磨作業的人員開始工作前應經過安全教育與培訓。
2.3焊接及打磨作業人員應穿戴合格的工作服、絕緣鞋、護目鏡、口罩、安全帽等勞保用品。焊接作業人員還應戴專用的絕緣手套。
2.4焊接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氣瓶按相應的規定期限進行檢驗,并于合格后貼上檢驗合格標識。其他的要求參見氣瓶安全管理規定。
2.5焊機必須平穩安放在通風良好、干燥的地方。安放于現場的焊機必須有防雨雪的棚罩等設施。
2.6焊接電源滿足使用要求,必須有獨立而容量足夠的保護裝置。保護裝置應能可靠地切斷設備最大額定電流,以保證安全。
2.7焊炬點火前必須檢查其射吸性能是否正常,連接部位、調節手輪的針閥等處是否漏氣,氧氣膠管必須與焊炬接頭連接牢固,乙炔膠管與接頭的連接不宜太緊,以不漏氣并容易插上又容易拔下為準。焊炬停止使用后,應掛在適當的地方,或拆下膠管,將焊炬存放在工具箱內。
2.8焊機的所有外露帶電部分必須有完好隔離防護裝置,每臺焊機及打磨使用的電纜線應確保完好無損,中間不得有裸露的接頭,并且要具備良好的導電能力和絕緣外層,較好的抗機械型損傷能力及耐油、耐熱和耐腐蝕等性能。
2.9開始焊接及打磨作業前,應對周圍設備及成品進行安全隔離,加強成品保護。
2.10進入容器管道內或地溝施焊作業和打磨作業時,應有專人看護,在狹窄的空間從事焊接作業及打磨作業時應加強機械通風,保證作業環境的適宜性。
2.11高空焊接及打磨作業時,作業人員應使用標準的防火安全帶防止高處墜落,設置專人監護,同時在作業點周圍及下方地面上火星所及的范圍內,必須徹底清除可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災、電擊和物體打擊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2.12登高作業時,應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梯子,梯腳需包橡皮防滑,上下端均應放置牢靠。腳手架應事先經過檢查,不得使用有腐蝕或機械損傷的木板或鐵木混合板。
2.13焊接及打磨作業周圍,除了利用施工完畢的消防設施外,還應配備便攜式滅火器材,所用滅火器材應經檢驗合格并貼上合格標識。
2.14焊接和打磨作業后,清理作業區域,避免留下火種。
篇2:焊接與切割打磨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規定明確了大慶石化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建設現場焊接、切割和打磨的相關要求。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大慶石化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建設的所有項目。
第二章一般要求
第三條焊接、切割作業的電焊工、氣焊工屬特種作業工種,必須持政府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
第四條焊接、切割、打磨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如護目鏡、阻燃服、面罩等。
第五條作業前由專業人員檢查確認焊接、切割、打磨設備完好,使用中遵守相應設備的操作規程。
第六條應有專人負責焊接、切割、打磨設備的維護、保養,經常對所有焊接及切割設備進行檢查。
第七條焊接、切割作業應遠離可燃物,并有可靠的防火措施,高處焊接、切割作業要有防火花飛濺措施,并在適當的地方放置滅火器。
第八條當作業區域有其他人員時,應在作業區周圍采取遮擋措施,避免弧光直接照射他人。
第九條作業前需要申辦《用火作業票》;進入有限空間作業還需要申辦《有限空間作業票》;高處焊接作業還需要辦理《高處作業票》。
第十條不允許在有可燃介質的儲罐或金屬容器上進行切割或焊接作業。
第三章焊接作業
第十一條電焊機械應放置在防雨、干燥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焊接現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第十二條電焊機電源線應選用滿足載荷需要的無接頭的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其性能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電纜》(GB5013)的要求。
第十三條交流弧焊機變壓器一側電源線長度不大于5m,電源進線處須設防護罩。
第十四條電焊機應滿足“一機一閘一保護”的要求,其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S。
第十五條電焊機的二次線應采用防水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電纜長度不大于30m,不得采用金屬構件或結構鋼筋代替二次線的地線。
第十六條焊接作業相關的電纜、接頭和焊把等不得損壞,不得使用絕緣層損壞或芯子暴露的焊接電纜(導線)。
第十七條焊接作業相關的電纜、接頭和焊把等不得損壞,不得使用絕緣層損壞或芯子暴露的焊接電纜(導線),焊把3米以的電纜不得絞接。
第十八條電焊機應正確接地。始終確保接地線牢固接在接地桿,接地桿穩固地根植在地下(至少300mm),所有連接應牢固。
第十九條不要將電纜橫穿通道和樓梯,不得將電纜敷設在水中,禁止將焊機把線纏繞在身上登高或移動位置。
第二十條嚴禁露天冒雨從事電焊作業。焊接作業時,焊工不得站在水里。
第二十一條不使用時,應關閉電焊機電源。
第二十二條隨著作業進度清理作業區域,保證現場安全、整潔、文明。
第四章切割作業
第二十三條現場使用的氣瓶外表無明顯腐蝕、損傷、撞痕,氣瓶附件齊全,瓶閥無松動、瓶帽牢固。
第二十四條氣瓶運輸時:
(一)運輸工具上應有明顯的安全標記,運輸車輛應配備有滅火器材。
(二)戴好防震圈和瓶帽,妥善固定,防止暴曬。
(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四)氧氣瓶不得與盛裝可燃性物質氣瓶及其它易燃物混裝,隨車人員嚴禁車上吸煙。
(五)氣瓶運輸時,頭部應朝同一方向橫放,垛高不得超過車箱高度,且不超過五層。立裝的氣瓶,車廂壁板高度應在瓶高的2/3以上。
第二十五條氣瓶儲存時:
(一)氣瓶儲存最好采用帶蓋的鐵籠或庫房。儲存區溫度不超過39℃,干燥,通風,不受陽光直射和雷雨侵襲。
(二)氧氣瓶與可燃氣體氣瓶要分區儲存,間距10m以上。
(三)實瓶和空瓶分開擺放,有明顯區分標識。
(四)存儲區設置負責人標牌,并配備足夠、適宜的消防器材。
(五)同一存儲區的乙炔瓶數量不得超過5瓶。
第二十六條氣瓶使用時:
(一)氣瓶擺放要固定、防曬、防跌落、防外力撞擊,乙炔瓶必須直立使用。
(二)氣瓶使用時必須安裝合格的減壓閥和壓力表(檢定期內),乙炔表上必須安裝回火防止器。
(三)乙炔瓶與氧氣瓶間距不小于5m,與明火不小于10m,與熱源不小于1m。
(四)氣瓶使用時減壓表及專用氣帶必須完好無損,氣帶不得破裂、漏氣。氧氣帶為紅色膠管,乙炔帶為黑色膠管,嚴禁混用。使用專用的夾具固定氣帶,接頭不得松動、漏氣。避免氣帶接觸火星及熱源。不允許油或油脂接觸氧氣瓶和氣帶接頭。
(五)在高處切割作業時,使用防火布接住火星。防止工件墜落,如果工件存在墜落的危險應在下面設置防護欄或警告標志。
(六)氣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保留至少0.05mPa的剩余壓力。
(七)氣帶使用時要擺放整齊、整潔,不得亂拉亂拽。氣帶不用時應盤繞起來并存放在適當的地方。每次使用后應關閉氣瓶上的閥門,釋放調節閥和氣帶內的壓力。
第五章打磨作業
第二十七條使用前檢查確認磨光機和磨光輪無任何缺陷或損壞。
第二十八條磨光機使用電源線要符合《臨時用安全管理規定》,不得老化、破皮,不得有絆倒危險,不得敷設在水中,可能時應架高。
第二十九條磨光機使用滿足“一機一閘一保護”要求,其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大于0.1S。
第三十條不要站在水中使用磨光機或者不要弄濕磨光機。
第三十一條調整護罩或更換砂輪片要先切斷電源,使用合適的工具更換砂輪片。
第三十二條使用磨光機時要始終配戴面罩或護目鏡。
第三十三條盡可能使用側向手柄的砂輪磨光機。打磨時應使身體避免與抖動的磨光機接觸。
第三十四條打磨較小金屬工件,應將其固定在工作臺或其他較大的穩定物體上,如大件的金屬板、工字梁等。
第三十五條不得使用切割砂輪片打磨物件,切割砂輪片不能用于承受側向壓力。
第三十六條砂輪的最大轉速不得低于磨光機額定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