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公司倉庫管理制度
F公司倉庫管理制度
發料作業管理辦法
第一條領料
1、使用部門領用材料時,由領用經辦人員開立"領料單"經主管核簽后,向倉庫辦理領料。
2、領用工具類材料時,領用保管人應拿"工具保管記錄卡"到倉庫辦理領用保管手續,該工具類材料為需要歸還類材料;一次性消耗材料要用相應已經磨損不可用材料抵換。
3、進廠材料檢驗中,因急用而需領料時,其"領料單"應經主管核簽,并于單據注明,方可領用。
第二條發料
由生產管理開立的發料單經主管核簽后,轉送倉庫經倉庫主管安排為發料日期備料,并送至車間現場點交簽收;分廠上門領料,需在廠內點交簽收。
第三條材料的轉移
凡經常使用或體積較大須存于使用單位者,由使用單位填制"材料移轉單"向倉庫辦理移轉,并每日下班前依實際用量填制"領料單",經主管核簽后送材料庫沖轉出帳。
第四條退料
1、使用部門對于領用的材料,在使用時遇有材料質量異常,用料變更或用余時,使用單位應注記于"退料單"內,再連同料品繳回倉庫。
2、材料質量異常欲退料時,應先將退料品及"退料單"送副總經理以上領導審批,并將檢驗結果注記于"退料單"內,再連同料品繳回倉庫。
3、對于使用部門退回的料品,倉庫人員應依檢驗退回的原因,研究判斷處理對策,如原因系由于供應商所造成者,應立即與采購人員協調供應商處理;客供料的與貿易部人員協調客戶處理;如為用余剩料,倉庫亦要整理入庫,以便后來使用方便。
進料驗收管理辦法
第一條本公司對物料的驗收以及入庫均依本辦法作業。
第二條待收料倉庫收料人員于接到采購部門和貿易關聯部門轉來已核準的"采購單或客供到料單"時,按客戶、物料別及交貨日期分別依序排列存檔,并于交貨前安排存放的庫位以利收料作業。
第三條收料
(一)自采收料
1、材料進廠后,收料人員必須依"采購單或客供到料單"的內容,并核對供應商或客戶送來的物料名稱、規格、數量和送貨單并清查數量無誤后,將到貨日期及實收數量填記于"到料單",辦理收料。
2、如發覺所送來的材料與"采購單"上所核準的內容不符時,應即時通知采購或貿易部處理,并通知主管,原則上非"采購單或客供到料單"上所核準的材料不予接受,如采購部門要收下該等材料時,收料人員應告知主管,并于單據上注明實際收料狀況,并會簽采購部門或貿易部。
(二)客供收料
1、材料進廠后,倉庫人員依"裝箱單"及"客供到料單"開柜(箱)核對材料名稱、規格并清點數量,并將到貨日期及實收數量填于"收料單"。
2、開柜(箱)后,如發覺所載的材料與"裝箱單"或"客供到料單"所記載的內容不同時,通知辦理進口人員及業務關聯部門處理。
3、其發覺所裝載的物料有破損、變質、受潮……等異常時,經初步計算損失將超過5000元以上者(含),收料人員即時通知貿易關聯部聯絡公證處前來公證或通知客戶前來處理,并盡可能維持現場狀態以利公證作業,如未超過5000元者,則依實際的數量辦理收料,并于"收料單"上注明損失數量及情況。
4、對于由公證或客戶確認之后,短缺物料由貿易關聯部盡快溝通客戶予以補足或將相應的交期順延。
第四條材料待驗
進廠待驗的材料,必須于物品的外包裝上貼材料標簽并詳細注明料號、品名規格、數量及入廠日期,且與已檢驗者分開儲存,并規劃"待驗區"以為區分,收料后,收料人員應將每日所收料品匯總填入"進貨日報表"以作為入帳清單的依據。
第五條超交處理
交貨數量超過"訂購量"部分應提請采購部、貿易關聯部做相應處理,但屬買賣慣例,以重量或長度計算的材料,其超交量的3%(含)以下,由倉庫部門于收料時,在備欄注明超交數量,經提請采購部或貿易關聯部同意后,始得收料。
第六條短交處理
交貨數量未達訂購數量時,以補足為原則,但經采購部或客戶同意者,可免補交;短交如需補足時,倉庫應通知采購部門或貿易關聯部聯絡供應商或客戶處理。
第七條急用品收料
遇車間或分廠緊急用料,若倉庫未能及時檢驗時,收料人員應先咨詢采購部門或貿易部,確認沒問題后,緊急驗收用于生產作業。
第八條材料驗收規范
為利于材料檢驗收料的作業,杜絕帶病物料流入車間,質檢部門就材料重要性及特性等,適時召集使用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依所需的材料質量及技術要求研討制定"材料驗收規范",呈總經理核準后公布實施,以為采購及驗收的依據。驗料同時由倉庫人員依據相關“材料驗收規范”進行相應驗收。
第九條材料檢驗結果的處理
(一)檢驗合格的材料,檢驗人員于外包裝上貼合格標簽,以示區別,物料管理人員再將合格品入庫定位。
(二)不合格驗收標準的材料,檢驗人員于物品包裝貼不合格的標簽,并于"材料檢驗報告表"上注明不良原因,經主管核示處理對策并轉采購部或業務擔當簽署處理意見,再送回倉庫憑此以辦理退貨或暫存處理或收料處理。
第十條退貨作業對于檢驗不合格的材料需退貨時,應開立"退料單"并附有關的"材料檢驗報告表"呈主管簽認后,憑此異常材料出廠。
第十一條實施修正本辦法修正及增加部分制度呈總經理核準后實施。
第十二條倉庫主管工作職責
1、負責倉庫整體日常工作的安排(倉庫的物料保管、驗收、入庫、出庫等工作)。
2、倉庫
3、與公司其他部門的溝通與協調。
4、參與公司宏觀管理和策略制定。
5、現場管理的督導、6S推行情況、目視化管理執行情況。
6、審訂和修改倉庫的工作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7、對下屬員工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和考核,提高員工素質和工作效率。
8、與貿易部及生產部門溝通確認例外事情。
9、與相關部門確定工作接口和業務交接標準。
10、接受并完成上級交代的其它工作任務。
11、簽發倉庫各級文件和單據。
篇2:劇毒危險化學品倉庫管理制度
劇毒品應嚴格按照專庫儲存、專人保管和“五雙”(雙人收發、雙人入帳、雙人雙鎖、雙人運輸和雙人使用)制度執行。
嚴格五廣人員進入劇毒品專用倉庫,保管員對進入劇毒品倉庫的人員進行登記。
保管員應對劇毒品的流向、儲存量和用途如實記錄,每月定期向
生產科長報告劇毒品的領用和庫存情況。
液氯倉庫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入庫時要注意驗收品名和驗瓶日期,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
氯乙酸倉庫需要保持干燥通風,墊好墊板。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防護,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保管員應對入庫的液氯鋼瓶號碼和返回的空瓶號碼作好記錄,對使用過的氯乙酸包裝袋統一回收,經用堿水洗凈,檢驗合格后方可賣出,并告訴顧客不準存放食品。
保管員如發現劇毒品被盜、丟失或誤用時,必須立即向廠長匯報,并同時上報本地公安部門。
劇毒品倉庫內不準辦公、休息、住人。每日工作結束后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打開防盜監控報警系統方可離開。
篇3:化工廠倉庫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圍
為了加強對倉庫的安全管理,杜絕安全責任事故,保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倉庫的安全管理。
2.編制依據
依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試行)》制定本制度。
3.職責
3.1危險化學品庫保管負責對庫存物資入庫、貯存和發放的整個過程和管理。
4.工作程序
4.1.倉庫配備足夠的與危險化學品性質相適應的消防器材,并由專人維護和保養。
4.2.在倉庫、堆垛設立明顯的防火等級標志,通道、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設施的道路應保持暢通。
4.3.危險化學品倉管部門根據物品的危險性,為保管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器具。
4.4.危險化學品入庫時,保管員應按公司《倉儲管理程序》進行。
4.5.危險化學品發放,應嚴格執行發放管理制度。倉庫主管負責人應經常檢查核準。
4.6.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倉庫要采取杜絕火種的安全措施。經批準進入倉庫的機動車輛必須安裝阻火器作業人使用的工具、防護用品應符合防爆要求。
4.7.加強對防爆電氣設備、避雷、靜電導除設施的管理,選用經國家指定的防爆檢驗單位檢驗合格的防爆電氣產品。
4.8.易燃、易爆品倉庫內的各種安全設施,必須經常檢查、定期校驗、保持完好狀態,做好記錄。
4.9.儲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倉庫、堆垛附近,不準私自動火作業,如因特殊需要,應由倉庫負責人上報,經企業有關負責人批準,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進行上述作業。作業結束后,檢查確無火種,才可離開現場。
4.10.物品儲存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的配裝規定,對不可配裝的危險物品必須嚴格隔離。
5.相關制度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6.記錄
6.1安全檢查記錄。
6.2出入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