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保溫層施工工藝措施技術交底
屋面保溫層施工工藝及措施技術交底
本技術交底適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松散、板狀保溫材料和現澆整體保溫的屋面保溫層工程施工。
1.材料要求
所用材料的表觀密度、含水率、導熱系數等技術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應有質量證明文件。松散的保溫材料應使用無機材料,如選用有機材料時,要先做好材料的防腐處理。
(1)松散材料:爐渣或水渣粒徑一般為5~40mm,不得含有石塊、土塊、重礦渣和未燃盡的煤塊,表觀密度為500~800kg/m3,導熱系數為0.16~0.25W/m.k。
(2)板狀保溫材料:外觀整齊,厚度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使用前應按設計要求檢查其表觀密度導熱系數,含水率及強度。
A.泡沫混凝土板:表觀密度不大于500kg/m3,抗壓強度應不低于0.4Mpa。
B.加氣混凝土板:表觀密度為500~600kg/m3,抗壓強度應不低于0.2Mpa。
C.聚苯板塊:表觀密度為≤45kg/m3,抗壓強度應不低于0.18Mpa,導熱系數為0.043W/m.k。
2.主要機具
一般應備有鐵鍬(平鍬)、木刮杠、水平(準)尺,手推車、木拍子等。
3.作業條件
(1)鋪設保溫材料的基層施工完,將預制構件的吊鉤、拖拉繩等清除干凈,殘留在構件外表的痕跡
應磨平,抹入砂漿層內,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2)有隔氣層要求的屋面,應先將基層清掃干凈,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鋪設隔氣層。
(3)鋪設隔氣層的基層表面,應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開裂、起鼓等缺陷。
(4)穿過屋面和墻面等結構層的管根部位,應用豆石混凝土填塞密實,將管根固定。
(5)松散、板狀保溫材料的運輸、存放應注意防潮,防止損傷和污染,雨天作業要防止水浸或雨淋。
4.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管根堵孔、固定→彈線找坡度→鋪設隔氣層→保溫層鋪撒(設)→拍(刮)平→填補板縫→檢查驗收→抹找平層
(1)基層清理:預制或現澆混凝土的基層表面,應將塵土、雜物等清理干凈。
(2)鋪設隔氣層,應按設計要求或規范規定鋪好油氈隔氣層。
(3)鋪設松散保溫層:
1)松散保溫層如采用爐渣或水渣,應經篩選,嚴格控制粒徑,鋪水泥焦渣要加水預悶。
2)松散保溫材料應分層鋪設,并進行適當壓實,每層鋪設的厚度,應不大于150mm,其壓實的程度及厚度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完工后保溫層的允許偏差為+10%或-5%。
3)鋪設水泥焦渣層前,應根據設計要求的厚度拉線找出2%的泛水坡;鋪設1:6水泥焦渣,最薄處為30mm;鋪設順序應從一端開始退著向另一端進行,要振搗密實,表面用木杠刮平,用木抹子粗抹一遍。
4)干鋪加氣混凝土板或聚苯板塊等保溫材料,應先將接觸面清掃干凈,板塊應鋪平墊穩,分層鋪設的板塊,其上下兩層的接縫應錯開,各層板間的縫隙,應用同類材料的碎屑嵌填密實,表面應與相鄰兩板的高度一致。
5)已鋪完的松散、板狀保溫層要平整,不得在其上面行走運輸小車和堆放重物。
如設計要求采用倒置式屋面,其防水層要平整,不得有積水現象,保溫層使用憎水性膠結材料,要用機械攪拌均勻;對于檐口抹灰、薄鋼板檐口安裝等項,應嚴格按照施工順序,在找平層前完成。
5.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保溫材料的強度、表觀密度、導熱系數和含水率以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2)基本項目:
1)松散的保溫材料: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2)板狀保溫材料應緊貼基層,鋪平墊穩,找坡正確,上下層錯縫碰嵌填密實。
3)整體保溫層應拌合均勻,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3/1。
6.成品保護
(1)油氈隔氣層鋪設前,應將基層表面的砂粒、硬塊等雜物清掃干凈,防止鋪貼時損傷油氈。保溫(隔熱)層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
項目允許偏差1
整體保溫層
表面平整度
無找平層5mm
有找平層7mm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2保溫層厚度
松散材料整體+10δ/100-5/100
板狀材料±5δ/100且不大于4mm
用鋼針插入和尺量檢查
3隔熱板相鄰高低差3mm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注:指保溫層厚度。
(2)在已鋪好的松散、板狀或整體保溫層上不得直接行走運渣(塊)小車,行走線路應鋪熱墊腳手板。
(3)保溫層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鋪抹水泥砂漿找平層,以減少受潮和進水,尤其在雨季施工,更要及時采取措施。
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保溫隔熱層功能不良:保溫材料表觀密度過大,顆粒和粉末含量不均勻,鋪設前含水量大,未充分涼干。使用前的材料應嚴格按照有關標準選擇,加強保管和處理,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2)鋪設厚度不均勻:松散材料鋪設時移動堆積,找坡不勻;抹砂漿找平層的方法不當,壓實過程中擠壓了保溫層,分層鋪設時,應掌握好各層的厚度,認真進行操作。
篇2:小區屋面保溫層施工方法措施
小區屋面保溫層施工方法
1、工藝流程基層清理→管根固定→保溫層鋪設→抹找平層。
2、基層清理
結構層表面雜物、灰塵應清理干凈,表面應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開裂、空鼓等缺陷。
3、管根固定
穿屋面結構的管道(包括通風道)均已安裝完畢,在保溫層施工前,管根應用細石混凝土塞堵密實。
4、保溫層鋪設
70mm厚聚苯板保溫層采用1∶3水泥砂漿點粘法固定,砂漿點距1m,澆筑60mm厚CL7.5陶粒混凝土,基層應清理干凈、剔鑿平整,鋪貼時應緊貼基層鋪設,鋪平墊穩,拼縫嚴密,不得有晃動現象。雨期施工時,若遇雨,保溫層應采用塑料布遮蓋。
篇3:(隔熱層)保溫層工程施工工藝監理細則
保溫(隔熱)層工程施工工藝及監理細則
1、松散保溫材料、板狀保溫材料、整體保溫材料保溫層
1.1準備階段
⑴施工單位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應在進場后經監理人員見證取樣送檢合格后填報《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監理工程師審核后予以簽返。
⑵保溫層的原材料強度、容重、導熱系數和含水率以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GB50207-20**《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
⑶設計圖紙齊全,有對應的施工技術資質、專業技術人員及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并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
1.2施工階段
⑴操作工藝
⑵監控要點
根據不同材料(松散、板狀、整體)控制厚度,平整度、坡度、做好排氣道、排氣口等細部處理。保溫層施工完成驗收合格后應及時進行保護層的施工。
⑶監理工程師每日將監理工作記錄于《監理日記》中,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一般不符合項,口頭指令施工單位整改,對較嚴重的不符合項,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經整改自檢合格后填報《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經監理工程師得復查確認,對需向業主專項說明的事項及需確認存證事項以《監理工作聯系單》報送相關單位。
1.3保溫隔熱層質量通病的防治:(見下表)
現象原因防治對策
松散材料保溫層厚薄不一施工控制不當采用臨時分隔控制厚度
整體保溫層強度不足配合比不準確,水泥用量不足,拌合不均勻,上層施工破壞嚴格配合比,拌合均勻,控制上層施工進入時間
1.4驗收階段
⑴質量標準執行GB50300-2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和GB50207-20**《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主控項目:
1)保溫材料的堆積密度或表觀密度、導熱系數以及板材的強度、吸水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保溫層的含水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一般項目:
1)保溫層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松散保溫材料: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板狀保溫材料:緊貼(靠)基層,鋪平墊穩,拼接嚴密,找坡正確。
.整體現澆保溫層:拌合均勻,分層鋪設,壓實適當,表面平整,找坡正確。
2)保溫層厚度的允許偏差:松散保溫材料和整體現澆保溫層為+10%,-5%;板狀保溫材料為+5%,且不得大于4MM。
3)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表面平整度無找平層為5mm,有找平層為7mm,
⑵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現場抽樣復驗報告,觀察檢查,鋼針插入和尺量檢查。
⑶檢查數量:每100m2抽查1處,每處10m2,但不少于3處。接縫密封防水,每50M檢查一處,每處5M,但不得少于3處;細部構造應全部進行檢查。按施工單位抽查數抽查其中的30%,但均不少于3處,或與施工單位共同檢查,監督施工單位的評定結果。
⑷驗收順序: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填寫《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填報《工程報驗單》向專業監理工程師申請報驗。驗收合格,簽返《工程報驗單》;驗收不合格,退返《工程報驗單》,必要時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經整改自檢合格后填報《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并重新報驗。
⑸未經檢查驗收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
2架空板隔墊層
2.1準備階段
⑴架空板的強度、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斷裂和露筋現象,架空板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應填寫《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監理工程師審核后予以簽返。
⑵設計圖紙齊全,并有相對應的施工技術資質、專業技術人員及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
2.2施工階段
⑴操作工藝
⑵監控要點
控制支墩點數及砌筑高度,鋪設平整度,板縫順直,勾縫寬度及深度一致。溫度縫留設符合要求。
變形縫的泛水高度不應小于250MM,防水層應鋪貼到變形縫兩側砌體的上部,縫內應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襯墊材料,并用卷材封蓋,變形縫頂部應加扣砼或金屬蓋板,砼蓋板的接縫應用密封材料嵌填。
⑶同1.2⑶
2.3架空板隔熱層質量通病的防治:(見下表)
現象原因防治對策
外觀質量差,厚度不足,斷裂制作質量差,強度低,運輸過程損壞進貨質量控制,施工前把關,選用合格板品。
2.4驗收階段
⑴質量標準執行GB50300-2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和GB50207-20**《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主控項目:架空隔熱制品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斷裂和露筋等缺陷。
一般項目:1)架空隔熱制品的鋪設應平整、穩固,縫隙勾填應密實;架空隔熱制品距山墻或女兒墻不得小于250MM,架空層中不得堵塞,架空高度及變形縫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2)相鄰兩塊制品的高低差不得大于3MM。
⑵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構件合格證或試驗報告、尺量檢查。
⑶檢查數量:每100m2抽查1處,每處10m2,但不少于3處。接縫密封防水,每50M檢查一處,每處5M,但不得少于3處;細部構造應全部進行檢查。按施工單位的抽查數抽查其中的30%,但均不少于3處,或與施工單位共同檢查,監督施工單位的評定結果。
⑷驗收順序: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填寫《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填報《工程報驗單》向專業監理工程師申請報驗。驗收合格,簽返《工程報驗單》;驗收不合格,退返《工程報驗單》,必要時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經整改自檢合格后填報《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并重新報驗。
⑸未經檢查驗收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