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框架施工過程成品保護措施
工程框架施工過程成品保護
1)鋼筋工程保護
(1)鋼筋加工制作時,焊接接頭冷卻時不得接觸積水或雨水,以防鋼筋成品存在接頭隱患。
(2)加工成型的鋼筋在存放和吊運過程中,選擇合理的擱墊點或吊點,以防發生較大變形。
(3)鋼筋綁扎完工后將多余的鋼筋、扎絲及垃圾清理干凈,嚴禁踩踏已綁好的鋼筋,在部分易踩踏部位的板面筋設置支撐筋擱墊。
(4)接地及預埋等焊接不能有咬口、燒傷鋼筋現象,梁柱節點等鋼筋密集區在鋼材加工制作前編制詳細的節點綁筋指導書,嚴禁私自烤彎及割斷鋼筋。
(5)后道工序模板支設不能隨意割斷及拆除鋼筋。涂刷隔離劑不能污染鋼筋,模板支設過程中及時清理作業面的垃圾。鋼管、模板堆放時不得直接壓在成型鋼筋上。
(6)現澆板面鋼筋綁扎完后,運輸車及澆混凝土接泵管設置腳手板擱置于底模板上,不得踩壓鋼筋。
2)模板工程保護
(1)表面離層脫皮的膠合大模板不得使用。
(2)墻板及框架梁柱模板支設前需先畫出模板圖,并由項目總工根據澆混凝土側壓計算確定模板加固方案。
(3)模板支設時不得在承重架和平臺模板上集中堆放重物。模板支模成型后及時清理干凈板面多余材料。
(4)安裝預留、預埋在支模時配合進行,不得隨意在模板上開孔穿管。
(5)梁板底模板拆除時經土建工程師核算混凝土強度符合規范要求后方能進行。不得從高空往下投擲,已組裝好的模板不得受拋擲物或吊件沖擊。
(6)澆混凝土時,不準用振搗棒或扛撬動模板,以防模板變形或松動。
(7)模板安裝成型后派專人保護,并在澆混凝土前檢查復核模板安裝質量,澆混凝土時水平運輸道不得擱置在側模上。
(8)采用泵送混凝土時活動泵管不得直接靠壓于框架模板上,連接泵管在管路彎折處加強支撐和拉結,以防過大沖擊力撞壞模板。
(9)模板一律采用脫模劑,不得漏刷積液,在鋼筋綁扎前涂刷均勻。
3)混凝土成品保護
(1)混凝土澆搗完成后及時清理模板上及下層樓面散落的混凝土或砂漿。
(2)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時不得上人作業。
(3)混凝土終凝后達到規定強度,樓面堆放材料應分散均勻,盡量輕放。
(4)混凝土強度達到規范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5)混凝土施工時遇到雨天需及時做好防范措施。
(6)夏季施工時防止混凝土水份蒸發,收縮產生裂縫,必須及時敷蓋草袋,進行濕潤養護,且養護時間不少于7d。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
篇2:框架工程總包管理:成品保護管理
框架工程總包管理:成品保護管理
――成品保護管理
(1)建立成品保護制度
各分包單位在現場交叉作業,成品保護工作是重點。各分包單位必須嚴格按《成品保護方案》進行施工和保護,并有嚴格的監督和獎懲制度。在裝修前期,由各分包成立成品保護小組對自己的成品進行維護;裝修后期,由專業的成品保護公司和保潔公司進行維護。任何單位進房間必須有入戶施工申請單和出入證,如需要破壞其他單位的成品,分包單位必須填寫成品破壞申請單上報項目總承包部,經總承包部與其他專業分包協調后方可施工,施工完后恢復成品,由責任方承擔費用。
成品保護方案按專業、作業層、作業間進行劃分,具體到每一個分包單位及分項工作。編制成品保護計劃及分階段編制成品保護措施方案和實施細則。根據項目管理制度匯編,制定成品保護的檢查制度、交叉施工管理制度、交接制度、考核制度,把項目人員的責任與績效考核及工資掛鉤,建立對分包單位的獎罰制度。
(2)成品保護措施
施工組織設計中制定成品保護措施,項目工程協調部根據施工組織計劃及本工程的特點編制成品保護方案,成品保護方案分為:基礎、主體施工階段,粗裝修施工階段,精裝修施工階段。方案編制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內容齊全。
工程根據成品保護方案,落實成品保護措施。材料在現場進樓之前由物資部負責組織進行成品保護,進樓后的材料及工程成品保護工作由工程管理部組織實施。
粗裝修階段實行工序成品保護和作業面成品保護兩種辦法。如墻體施工時按砌筑、電工槽、水工開洞、抹灰、涂料5個工序進行,各個工序相互錯開,誰施工由誰負責。如果一個作業面同時有多個工種在進行作業,為了明確責任,則按作業面進行劃分進行成品保護,即采用每個分包單位負責一定樓層或房間作業面的成品保護,按作業面劃分時注意劃分的界線明確,不留死角。每個分包單位對其負責的范圍內不分專業全權負責。
在精裝修階段,主要按作業面劃分進行成品保護。成品保護按工序劃分進行交接或按作業面劃分需要進行變更時,必須辦理交接手續,填寫《中間檢查交接記錄》單,在交接時如有成品破壞的,交接方必須修整到位后方可進行交接,并且按照項目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項目工長和專業工稱師負責的成品保護主要按專業進行劃分,即土建工長負責土建的成品保護、水電專業工程師分別負責水電專業的成品保護。工種經理統一協調各個專業的成品保護工作。
在精裝修、設備安裝階段特別是收尾、竣工階段的成品保護工作尤為重要段,成品保護工作按作業面進行劃分,在作業面上施工的精裝單位必須設專門的成品保護員,負責本層作業面的成品保護工作。成品保護員必須24小時值班。其它專業分包隊伍進入施工時,必須根據項目經理部規定,填寫"入室作業申請單",并在填報手續齊全經項目經理部批準后,方準進入作業,否則成品保護員有權拒絕進入作業。施工完成后要經成品保護員檢查確認沒有損壞成品,簽字后方準離開作業區域,若由于成品保護員的工作失誤,沒有找出成品損壞的人員或單位,這部分損失將由成品保護責任單位及責任人負責賠償。
在施工中,不管按何種劃分方式,誰的責任區內出現成品破壞,就由誰來負責。責任施工隊及責任工長擔負負責本責任區內各種工序、工種施工時的成品保護協調工作及成品保護監督工作,如發現其他專業人員破壞其責任區內的成品保護,有責任進行糾正,并交項目部,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在所有分包單位進入現場施工前必須交納一定的保證金,并把成品保護工作寫入施工合同里,項目經理部對所有分包單位都要進行定期的成品保護意識的教育工作。依據合同、規章制度、各項保護措施,使分包單位認識到做好成品保護工作是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從而保證分包自身的榮譽和切身的利益。如果分包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有違反規定的,從其保證金中扣除。使成品保護工作與其切身利益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