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綠化各分項工程綠化施工順序
公路綠化工程各分項工程的綠化施工順序
公路綠化施順序:
測量放線--綠化地整理--苗木采購--挖樹坑--苗木起挖--苗木土球包扎--苗木運輸--苗木種植--苗木養護--竣工驗收
非常規綠化施工
常規綠化施工一般是在正常情況下進行的。而在有些特殊情況下,由于具體條件所限,常常要進行非常規的綠化施。在這方面表現最突出的就是突破季節限制的綠化施工和大樹移植的施工。
突破季節限制的綠化施工
一般綠化植物的栽種時間,都在春季和秋季。但有時為了一些特殊目的而要進行突擊綠化,就需要突破季節的限制進行綠化施工。而為了施工獲得成功,就必須采取一些比較特殊的技術方法,來保證植物栽植成活。
1.苗木選擇
在非適宜季節種樹,需要選擇合適的苗木才能提高成活率。選擇苗木時,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a.選移植過的樹木
最近兩年已經移植過的樹木,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根蔸部位,樹木再移植時所受影響較小,在非適宜季節中栽植的成活率較高。
b.采用假植的苗木
假植幾個月以后的苗木,其根蔸處開始長出新根,根的活力比較旺盛,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植也較容易成活。
c.選土球最大的苗木
從苗圃挖出的樹苗,如果是用于非適宜季節栽種,其土球應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盡可能帶有新土,并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
d.用盆栽苗木下地栽種。
在不適宜栽樹的季節,用盆栽苗木下地栽種。
e.盡量使用小苗。
2.修剪整形
對選用的苗木,栽植之前進行一定程序的修剪整形,以保證苗木順利成活。
a.裸根苗木整剪
栽植之前,對根部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爛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對樹冠進行修剪,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使樹冠的蒸騰作用面積大大減少。
b.帶土球苗木的修剪
帶土球的苗木只對樹冠修剪即可。修剪時,連枝帶葉剪掉樹冠的1/3-1/2;或剪掉枯枝、病蟲枝以后,將全樹的每一個葉片都剪截1/2-2/3,以大大減少葉面積的辦法來降低全樹的水份蒸騰總量。
3.栽植技術處理
a.栽植時間確定:經過修剪的樹苗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和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多時之前或下午16時以后,在冬季則要避開最嚴寒的日子。
b.栽植: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施基肥前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疏松肥沃,把樹苗根部的包扎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填土后稍稍向上提一提,再插實土壤并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后,在樹苗周圍做出攔水圍堰。
c.灌水: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灌水時不損壞土圍堰。土圍堰中要灌滿水,讓水慢慢浸下到種植穴內。為了提高定植成活率,在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刺激新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摻進清水,配成濃度為200ppm的澆灌液,作為第一次定植水進行澆灌。
4.保證苗木質量及草坪覆蓋率措施
4-1苗木的選苗確定:
選定符合設計要求的苗木品種,做好標記。苗木具有挺直的樹干,長勢好,外形美觀;無病蟲害,不缺,不殘,無機械損傷;系發達,色正,葉綠,樹冠豐滿,無蟲蛀。
4-2苗木的起苗和包裝
苗木的起苗應根據本品種的適應性或季節需要,留置一定長度根系或上球(臺),以保證其成活率。上球一般是苗木胸徑的8倍,保證不散臺,不晾根。起苗時做到白天起苗,夜間運輸,夏季存苗時用遮陰材料遮蓋做到不傷苗不死苗。必要時由專人噴水做到不傷不曬不失水。
4-3運輸過程中的事項
運輸的工具:喬木是大型加長車,保證苗木不外露不垂地,不傷苗。運輸過程中不散落。
運輸的時間:爭取傍晚或夜間進行,夏季太陽較熱時白天不允許運輸。
運輸中的保護工作:大型喬木含水較多,苗木專人保護做到運輸中加苫蓋布,或用塑料布包裹,以防止水分蒸發,發生死苗現象發生。
運輸裝車工作:綠籬裝卸時輕裝,輕放,防止散臺。裝車時苗木較小時碼放整齊,不摔臺,保證根系土臺的完整性。
大型喬木裝車時根部朝前,尾朝后。裝車捆牢,要求樹冠擺正捆牢中途不散扣苫蓋不丟失。中途苗木不滾動。
如途中運輸路途較長時用澆水保濕,并做到中途多檢查,以防發生意外。卸車時用大型吊車卸下大型帶土臺的喬木,吊裝時允許吊裝土臺土球或者包裝物不允許捆樹、吊樹干的現象發生,做到不傷枝、干、皮。
4-4樹木栽植方法符合下列要求:
a.植入種植穴前,檢查種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修整種植穴。
b.帶土球苗木,不易腐爛的包裝物必須拆除。
c.栽植裸根苗木,根系必須舒展,填土分層踏實。栽植的深度和原根頸土痕線持平。
d.規則式栽植應保持平衡對稱,行道樹或行列栽植樹木應在一條線上,相鄰植株規格近似,樹木栽植后保持直立,樹型豐滿面迎著主要方向。
e.綠籬的株行距均勻,株型豐滿面應向外,高度一致。群植由中心向外順序栽植并留出養護通道。不同色彩植物群植,宜分區分塊栽植。
4-5草坪播種符合下列規定:
a.選擇優良種籽、含有雜質量不得超過2%,播種前做發芽實驗,根據草坪特性、草坪用途、氣候及土壤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播種量。
b.播種時先澆水浸地,保持土壤濕潤,稍干后將表層土耕細耙平,碾壓找平,進行縱橫方向播撒后,均勻覆土0.5-1CM,亦可用釘耙輕拉或掃帚輕掃,使種子與土壤混合均勻后輕壓。
播種后及時噴水,水點宜細密均勻,浸透土層8-10CM。除降雨天氣外,直至草坪發芽前噴水不得間斷。炎熱天氣,每日應增加噴水次數。為增加土壤濕度,播種后進行遮蔭。
4-6苗木管理與養護
由于是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樹,因此,苗木栽好后就更加要強化養護管理。平時,注意澆水,澆水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還要經常對地面和樹苗葉面噴灑清水,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植物蒸騰作用。在炎熱的夏天,對樹苗進行遮蔭,避免強陽光直射。在寒冷的冬季,則采取地面蓋草、樹側設立風障、樹冠用薄膜遮蓋等方法,來保持土溫和防止寒害。
篇2:綠化土方工程施工順序規程
綠化土方工程施工順序
(一)準備工作:
查勘施工現場:摸清工程場地情況為施工規劃和準備提供可靠的資料和數量。
內業計算:根據施工圖計算,確定綠帶內填挖土情況,計算出土方運輸進出方量。
編制施工方案;根據施工圖,繪制土方開挖圖,確定開挖路線、順序、范圍等。
修建臨時設施和道路。
(二)換種植土
1、整地挖土
放樣后用挖掘機挖土,分層分片清除。面土就近集中堆放作綠化種植土,深層土造地形深埋或外運。
2、綠地回填土和種植土
表層瓦礫土應回填到綠地底層,瓦礫土層平整后進種植土,對種植土的要求是通過對樣品實驗室分析,要求土顆粒均勻,以砂性為主,肥力中等以上,不結板,PH值略呈微酸性,當未達到上述要求時,應更換種植土或采取補救措施,如施肥、調整酸堿性等方法。
按設計要求造地形。種植土回填深度超過50CM時,下層土壤應分層回填夯實,防止不均勻沉降。在種植土到位完成初步造型后,讓整個地形自然下降,同時進行土層消毒,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止病蟲害與雜草再生,清除表層土的垃圾、石塊和雜草。最后進行細部平整,耙平耙細土壤,追施基肥。要求地形做到與標高相符,土層穩定,豎向曲線層次清晰,過度圓滑優美,平滑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