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寫字樓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寫字樓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2024-07-11 閱讀 9063

寫字樓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1、土方工程特點

1.1地下室地基標高為-14.8m

1.2需挖土方量約80000m3,由于施工現場狹窄,土方全部需要外運。

1.3當降水達到設計標高時,開始土方開挖。土方開挖應與護坡協調穿插施工,采取分段分層開挖和分段分層支護的原則。

1.4由于地下水位高,上層潛水埋深2m左右,靜止水位1.3m左右。因而必須進行有效降水,保證基坑開挖順利進行。

1.5基坑的北側距基坑邊線0.3m,在地下-6m的位置有一道φ1000mm的污水管道,要加強保護。

1.6本工程地下室設有車庫,在樓北側和南側設有兩條坡道,需要根據坡道的坡度進行監測開挖。

2、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2.1施工順序:平整場地→測量放線→引測水準點→基坑降水→挖土方→支護

2.2本工程土方開挖采取整體式分段分層進行施工,由于基礎部分需要地基處理,機械開挖標高控制在-14.48m。

2.3施工機械配備反鏟挖掘機3臺,自卸汽車30輛,計劃每日挖土量不少于3000m3,所有土方一律外運。(留有土層約2500m3,采用人工挖土(以防止擾動基底)。

2.4土方開挖步驟:確定±0.000=50.30m的基準點,挖至距底標高以上300mm厚土層采用人工挖土,保證基底老土不被擾動,實際挖至標高-14.58m,分五步挖土,第一步挖土至-2.58m,第二步挖至-5.58m,第三步挖至-8.58m,第四步挖至-11.58m,第五步挖至-14.58m。

2.5開挖順序及運輸坡道:從售樓處一側向西沿北側開挖線開挖,分三道開挖通道,每道寬約25m,均配合土釘墻及錨桿支護施工,第一步挖到-2.58m,根據實際情況立即進行邊坡支護,以后每步挖深3m,進行一次邊坡支護。根據坡度計算,基坑挖至第三步也就是-8.58m標高時,坡道應按設計坡度標高(注:運土車行駛的車道至設計標高以上1m,最后在清挖;不走車的坡道留至設計標高上0.3m)與基坑同步開挖。

2.6前期運土,西門為重車道,北門為空車道,循環通行,坡道坡度不大于20°,后期西門改為空車道,重車走坡道從東門出(詳見土方開挖平面示意圖)。

2.7挖土前做好主軸線的軸線控制樁,校驗合格后做永久性保護(筑混凝土樁),根據±0.000標高位置做好水平控制網。

2.8挖土時要嚴格控制基坑開挖邊線位置,隨時測定水準點標高,不允許有超挖現象,保證基底不受擾動。

2.9槽邊2m以內不準堆放物品,在坑邊0.5m處做一道300mm高,240mm寬磚砌水泥砂漿擋水臺。

2.10沿槽邊用架子管搭設1.5m高防護欄桿,作好明顯標識牌。

2.11沿槽邊1.5m內作水泥硬化地面處理,并向外圍放坡,不得有存水現象。

篇2:建筑工程土方開挖施工規定

1、應根據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施工順序及工況進行土方開挖。不得超工況開挖。

2、土方應分區、分塊、分層均衡開挖;土方分區、分塊、分層開挖后應按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及時支撐、澆筑墊層。

3、進場施工機械應由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并應有驗收記錄。

4、機械作業位置應穩定、安全,不得利用基坑支護結構體作為機械作業的支承體。

5、嚴禁挖土機械和施工人員在同一工作面作業。

6、基坑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工程樁或擾動基底原狀土。

7、應根據基坑監測數據及周圍環境情況指導土方開挖施工;當基坑及周圍環境監測數據超過設計報警值時,應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8、地下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夯實回填土施工。

篇3:土方工程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一.依據標準

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二.基本要求

1.場地平整,排水溝坡度在設計無要求情況下應向排水方向作不小于2‰的坡度,按每20m的檢查點逐點檢查,且每邊不應少于1點。

2.施工區域及施工周圍的上下障礙物已作好折遷處理,防護措施。

3.施工機械試運轉正常,道路、排水溝暢通,路面應高于施工場地地面。

4.工程軸線控制樁離建筑物距離應大于兩倍挖土深度。

5.挖土機挖土接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時,應預留20~30cm厚土層,用人工開挖或修坡。

6.超挖時不得用土回填,應用砂、碎石或低強度混凝土填實至設計標高

7.挖土邊坡坡度嚴禁陡于設計要求

8.使用人工降水時,地下水位必須降至設計要求(一般使地下水位低于本次開挖坑底0.5m)時方可開挖。

9.坡頂棄土時,棄土堆坡腳到挖方上邊緣距離應根據挖土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性質確定,土質干燥密實時距離不得小于3m,土質松軟時距離不得小于5m

10.保證基坑(槽)基底土質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

控制點

1.防止挖方邊坡塌方⑴控制開挖過程各土層中邊坡度,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

⑵地下水位變化活躍時,加強井點降水和排水措施,嚴密監視地下水位

⑶控制邊坡頂部附加荷載

⑷經常檢查開挖土層地質情況,防止因土層疏松造成塌方2.防止滑坡⑴嚴禁地表水滲入邊坡體內或沖刷掏空坡腳,增加斜坡陡度,引起滑動

⑵地下水位上升時,加強同設計方聯系和監測防止因土體自重增大引起滑坡

⑶控制挖方邊坡陡度,在坡體堆土高度,防止破壞土體平?引起滑坡3.防止基坑泡水⑴開挖基坑(槽)周圍應設排水溝擋水堤或外斜坡,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⑵挖土放坡時,坡頂、坡腳至排水溝保持一定距離。一般為0.5~1.0m

⑶逐層開挖,逐層放坡,并隨之開挖排水溝、集水井,保證開挖面,排水溝、集水井之間有一定高差,地下水位在開挖面以下不少于0.5m4.防止邊坡超挖⑴機械開挖應預留200mm厚土,采用人工修整。

⑵加強測量、復測,嚴格定位,在坡頂、坡腳處設明顯標志和邊線,并設專人檢查。風險分析:

由于地下情況復雜多變,勘察數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基坑施工必須小心謹慎,現有機械設備能力完全可以加快常規施工進度,但管理不當將帶來眾多不安全因素。大面積塌方,滑波不僅對本工程是災難性事故,而且給周圍環境和建筑物帶來巨大影響,過快施工進度不可避免超挖,如果回填工程沒有完全到位,結構將發生設計外附加沉降,大多這種沉降是差異沉降,也就意味著給結構構件施加了附加荷載,降低了整個建筑安全系數。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和水的關系十分密切,施工過程必須嚴密注視降雨和地下水位變化、土中含水量大時,要加強監測,必要時輔以保護措施,保證施工順利完成。預檢項目:

1.施工方案

(1)人員、設備配備情況

(2)挖土順序

(3)降、排水方案

(4)監測方案

(5)事故應急措施

2.復核紅線圖紙要求3.復核灰線,軸線圖紙要求4.開挖前文件及準備工作符合要求(注意政府要求)試驗項目:

土工試驗根據設計要求

旁站檢查:

1.開挖面距設計標高20cm左右

人工開挖

2.填土施工分層壓實3.接近紅、灰線減少施工誤差4.意外事故處理方法正確性、可靠性實測檢查:

1.邊坡坡度,開挖面標高

符合設計要求

2.挖方堆土高度符合設計要求隱蔽工程驗收:

基底土層會同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共同驗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提供資料:附表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

-50+300

-100+500

-150+100—經緯儀,用鋼尺量3邊坡設計要求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一般項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基底土性設計要求觀察或土樣分析注:地(路)面基層的偏差只適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層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挖土、降水施工方案降水記錄隱蔽工程驗收單技術核定單沉降、變形監測報告事故處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