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地暖工程施工流程
水地暖工程的施工流程
一、施工準備
1.材料要求
(1)管材
管材的外徑、最小壁厚及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規定的相關要求。
(2)管件的質量要求。
1)管件與螺紋連接部分配件的本體材料,應為鍛造黃銅。
2)管件的外觀應完整、無缺損、無變形、無開裂。
3)管件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規范規定的要求。
(3)絕熱板材的質量要求。
1)絕熱板材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物理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
密度35kg/m3以上
注:當采用其他絕熱材料時,除密度外的其他物理性能應滿足上述要求。
2)為增強絕熱板材的整體強度,可以鋪設低碳鋼絲網。
2.作業條件
1)設計圖紙齊全。
2)精裝修工程的吊頂標高、樓地面、墻面做法及其厚度是否與本系統安裝設計有沖突。
3)地板輻射采暖系統施工前,應了解建筑物的結構,著重熟悉設計圖紙、施工方案及其與土建工種間的配合要求。
二、操作工藝
施工準備→材料準備→安裝分水器→連接主管→鋪設保溫層、邊界膨脹帶→鋪設反射鋁箔層→鋪設盤管→連接分水器→中間驗收(一次水壓試驗)→細石混凝土填充層施工→完工驗收(二次水壓試驗)→運行調試
⑴地暖施工前,樓地面找平層應檢驗完畢。
⑵分集水器用4個膨脹螺栓水平固定在墻面上,安裝要牢固。
⑶邊角保溫板沿墻粘貼,要求粘貼平整,搭接嚴密。
⑷在找平層上鋪設保溫層(如2cm厚聚苯保溫板、保溫卷材或進口保溫膜等),板縫處用膠粘貼牢固,在地暖保溫層上鋪設鋁箔紙或粘一層帶坐標分格線的復合鍍鋁聚脂膜,保溫層要鋪設平整。
(5)按地暖設計要求間距將加熱管(PERT管),用塑料管卡將管子固定在擠塑板上,固定點的間距,彎頭處間距不大于300mm,直線段間距不大于600mm,大于90°的彎曲管段的兩端和中點均應固定。管子彎曲半徑不宜小于管外徑的8倍。安裝過程中要防止管道被污染,每回路加熱管鋪設完畢,要及時封堵管口。
(6)檢查地暖鋪設的加熱管有無損傷、管間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后,進行水壓試驗,從注水排氣閥注入清水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2倍,但不小于0.6Mpa,穩壓1小時內壓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滲不漏為合格。
(7)加熱管驗收合格后,回填細石混凝土,加熱管保持不小于0.4Mpa的壓力;墊層應用人工抹壓密實,不得用機械振搗,不許踩壓已鋪設好的管道,細石混凝土接近初凝時,應在表面進行二次拍實、壓抹,以防止順管軸線出現塑性沉縮裂縫。表面壓抹后應保濕養護14天以上,墊層達到養護期后,管道系統方允許泄壓。
(8)地暖分水器進水處裝設過濾器,防止異物進入地板管道環路,水源要選用清潔水。
(9)抹水泥砂漿找平,做地面。
(10)竣工驗收后,應對整個供水環路水溫及水力平衡進行調試。采暖向地板供水時,應選用預熱方式,供熱水溫不得驟然升高,初始供水溫度應為20℃~25℃,保持3天,然后以最高設計溫度保持4天,并以≤50℃水溫正常運行。
三、檢驗和驗收
1、檢驗
1)中間驗收
地輻射供暖系統,應根據工程施工特點進行中間驗收。中間驗收過程,從加熱管道敷設和熱媒分、集水器裝置安裝完畢進行試壓起,至混凝土填充層養護期滿再次進行試壓止,由施工單位會同監理單位進行。
2)水壓試驗
澆搗混凝土填充層之前和混凝土填充層養護期滿之后,應分別進行系統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水壓試驗之前,應對試壓管道和構件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養護措施。
②試驗壓力應為不小于系統靜壓加0.3MPa,但不得低于O.6MPa。
③冬季進行水壓試驗時,應采取可靠的防凍措施。
3)水壓試驗步驟
①經分水器緩慢注水,同時將管道內空氣排出。
②充滿水后,進行水密性檢查。
③采用手動泵緩慢升壓,升壓時間不得少于15min。
④升壓至規定試驗壓力后,停止加壓,穩壓1h,觀察有無漏水現象。
⑤穩壓1h后,補壓至規定試驗壓力值,15min內的壓力降不超過0.05MPa無滲漏為合格。
2、竣工驗收
①竣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本規程的有關規定。
②填充層表面不應有明顯裂縫。
③管道和構件無滲漏。
④閥門開啟靈活、關閉嚴密。
五、質量標準
1、一般規定
適用于以不超過60℃的熱水作熱媒,將加熱管埋設在地板中的室內采暖系統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
2、主控項目
(1)地面下敷設的盤管埋地部分不應有接頭。
檢驗方法:隱蔽前現場查看。
(2)盤管隱蔽前必須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檢驗方法:穩壓lh內壓力降不大于O.05MPa且不滲、不漏。
(3)加熱盤管彎曲部分不得出現硬折彎現象,曲率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塑料管: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8倍。
2、一般項目
(1)水表、過濾器、排氣閥及截止閥或球閥的型號、規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2)分、集水器裝置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位置應便于檢修、維護和觀察。
(3)加熱管始末端出地面至連接配件的管段,應設置在硬質套管內。加熱管與分、集水器裝置的連接,應采用專用卡套式連接件或插接式連接件。
(4)加熱盤管管徑、間距和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間距偏差不大于±l0mm。
(5)填充層強度標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6)混凝土填充層澆搗和養護過程中,系統應保持不小于0.4MPa的余壓。
(7)混凝土填充層的養護周期,應不小于48h。
六、成品保護
1、回填混凝土時,不允許踩壓已鋪設好的塑料管。防止壓壞管線和施工中破壞管線。
2、施工全過程不允許踩壓已鋪設好的塑料管,防止硬物或重物破壞管線。
3、打壓后應防臟物進入地板供暖系統中
。
篇2:工程建設地暖工程工作指引
房地產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指引之地暖工程
(二十)地暖工程
1、工作要點
(1)砌體批蕩完成后,可開始穿插進行地暖施工。
(2)清理結構面浮渣、雜物并干燥。
(3)按設計要求分別鋪設絕熱層、輻射層(可選)固定網架、加熱管。
(4)完成填充層澆搗后,安裝集水器、分水器及其調節閥門、恒溫控制裝
篇3:地暖保養維護常識規范
地暖保養與維護常識
一、地暖保養與維護
由于采暖輻射面大,供熱溫度和時間可調節,房內溫差小,節能環保不占用室內空間等優點,現在很多家庭都選擇了地熱采暖方式。隨著供暖季開始,家庭地熱采暖系統的冬季保養便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調溫要循序漸進
任何地板都具有遇熱膨脹變形的缺陷,因此使用地熱系統時,一定要循序漸進地加熱。長時間后再次啟用地熱采暖系統時,也要像第一次使用那樣,嚴格按加熱程序升溫。同樣道理,當天氣暖和起來,室內不再需要地熱系統供暖時,關閉地熱系統也要有一個過程,如果降溫速度太快,也會影響地板的使用壽命。第一次使用地熱采暖,要在供暖開始的前三天逐漸升溫:第一天水溫18℃,第二天25℃,第三天30℃,第四天才可升至水溫45℃。如果升溫太快,地板可能會因膨脹發生開裂扭曲。而且使用地熱采暖,地表溫度不應超過30℃,此時室溫在人體最適合的環境溫度22℃以下,地板的使用壽命也可以得到保障。
室溫過高要加濕
冬季氣候干燥,加上使用地熱采暖,地板長期處在高溫的情況下,容易干裂,這時業主有必要給房間加濕,以免地板干裂變形。消費者應該縮短開窗時間,在室內適當增加濕度,調整人們居住空間的濕度,對地板的保養也有很大幫助,配備一臺空氣加濕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房間的濕度最好控制在50%―60%。
由于地板表面溫度比較高,使用地熱采暖系統的房間冬天最好不要在地面直接放置盛水的玻璃器皿和瓷器,以免因受熱不均,熱脹冷縮,導致器皿破裂。
日常維護莫輕視
地板采暖造價高,一旦有一個地方漏水,就得將漏水房間的所有管道刨出重鋪,工程量大,所以日常維護至關重要。
相關專家表示,鋪設地熱系統后,地面不能釘、鉆、打眼、火烤,以防滲漏。地熱系統的分、集水器附近外露的管道最好加防護罩,防止部件開裂及采暖管中的水結冰堵塞管道。鋪設地熱管的地面也要避免放置高溫熱源,以防破壞管道系統。有條件的話,地暖系統每年應清洗一次,保證水循環的清潔暢通。
如果您家的房子地熱系統已經施工完畢,但還沒有鋪裝地板,建議您最好等兩到三個月后再動工,這樣可以使地面完全干燥。其次在鋪裝地熱地板時,最好找專業的鋪裝隊伍,因為地熱地板必須采用特殊工藝鋪設,這也能有效避免地熱采暖在使用中的問題。
二、地暖的分類
地面輻射供暖按照供熱方式的不同主要分為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和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地暖:低溫電地暖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是以溫度不高于60℃的熱水為熱媒,在加熱管內循環流動,加熱地板,通過地面以輻射和對流的傳熱方式向室內供熱的供暖方式。
發熱電纜地面輻射供暖是以低溫發熱電纜為熱源,加熱地板,通過地面以輻射和對流的傳熱方式向室內供熱的供暖方式。常用發熱電纜分為單芯電纜和雙芯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