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肩施工邊坡質量通病防治方法
路肩、邊坡質量通病及防治方法
一、路肩、邊坡的作用及質量要求
路肩的作用是保護路基穩定和路面完整,對邊坡進行防護和加固,可以保護路肩的穩定,防止水侵蝕路基。要求路肩要碾壓密實,橫坡適度,邊緣順直平整。不允許出現積水、沉陷等問題。由于路肩是道路的備用通行空間。因此,不允許有堆積物。
邊坡要求坡面平整、堅實、穩定,不允許邊坡出現沖溝、缺口、及坍陷等現象。
二、路肩、邊坡的質量通病及防治
(一)路肩、邊坡松軟
1.現象:路肩松軟,一經車輪碾壓,即下陷出車撤。邊坡呈松散狀態,稍觸外力,邊坡土下溜。
2.原因分析:
(1)填方路基碾壓不到位,使路肩和邊坡未達到要求的密實度。
(2)填方寬度不夠,最后以松土貼坡。松土填墊路肩,又不經壓實。
(3)路基填方屬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邊坡穩定性差。
3.危害:
(1)路肩松軟,會危及路面邊緣結構的穩定性,路面易造成掰邊損毀。
(2)路肩松軟,會使走在路肩上的機動車輪下陷。嚴重時會造成翻車。
(3)邊坡松散易造成沖刷、風蝕,使路基變窄。
(4)路肩邊坡松散,高填方路段,易發生滑坡。
4.治理方法:
(1)填方路堤分層碾壓,兩側應分別有20~30cm的超寬,最后路基修整時施以削坡,不得有貼坡現象,如有個別嚴重虧坡,應將原邊坡挖成臺階,分層填補夯實。路肩的密實反應達到輕型擊實的90%以上。
(2)路基填方如屬砂性土或松散粒科,其邊坡應予護砌或栽種草皮、灌木叢以保護,或加大邊坡坡率,一般應大于1:2。
(3)路面完工后,所填補的路肩虧土,必須碾壓或夯實,密實度應達到輕型擊實的90%以上。
(4)采用石灰土或礫料石灰土穩定路肩。
(5)在路肩外側,用塊石或混凝土預制塊鋪砌護肩帶。其最小寬度>200mm。
(6)鋪條形草皮或全鋪方塊草皮進行邊坡植被防護。前者用于一般路堤邊坡,后者用于坡長8m以上的高填方邊坡。
(7)采用片石,卵石或預制塊鋪砌在邊坡表面,用以加固邊坡。
(二)邊坡過陡
1.現象:主要指填土路堤邊坡坡度小于設計坡率,即土質邊坡小于1:1.5。
2.原因分析:受拆遷占地等因素影響,下層路基填筑寬度窄于路基下口設計寬度,而路基頂面又要滿足路基總寬度,便形成了邊坡小于設計坡率。
3.危害:不能保證邊坡的穩定性;易于滑坡。見下面圖1-2-2。
4.治理方法:
(1)要按照設計邊坡坡率施工,使用坡度尺檢查控制坡度,不小于設計規定。如無設計規定,一般不得小于1:1.5。
(2)如受條件限制,邊坡小于1:1.5時,要護砌磚石護坡。邊校直立時要砌筑擋土墻。
(三)路肩積水
1.現象:即路肩橫向反坡,或路肩與路面接茬處形成溝糟,造成積水。
2.原因分析:
(1)路肩碾壓不實,與路面接茬處的路肩經右側車輪反復走壓下沉,形成溝槽。
(2)或雖經碾壓,但未經修整,高低不平或路肩橫向反坡。
3.危害:路肩下沉或反坡,會造成路面邊緣部位積水,經因滲浸泡路基和路面結構,引發路面結構從路邊開始逐步擴大沉陷和損毀范圍。
4.治理方法:
(1)重視路肩工序的質量控制,按設計橫坡進行碾壓修整,使密實度不低于輕型擊實的90%,橫坡偏差不大于±1%。
(2)要求路肩不得有積水現象。
(3)如為防止路府邊坡沖刷,也可將路肩作成反坡,將雨水順縱向匯集一處通過水簸箕排出路外。
篇2:路肩施工邊坡質量通病防治方法
路肩、邊坡質量通病及防治方法
一、路肩、邊坡的作用及質量要求
路肩的作用是保護路基穩定和路面完整,對邊坡進行防護和加固,可以保護路肩的穩定,防止水侵蝕路基。要求路肩要碾壓密實,橫坡適度,邊緣順直平整。不允許出現積水、沉陷等問題。由于路肩是道路的備用通行空間。因此,不允許有堆積物。
邊坡要求坡面平整、堅實、穩定,不允許邊坡出現沖溝、缺口、及坍陷等現象。
二、路肩、邊坡的質量通病及防治
(一)路肩、邊坡松軟
1.現象:路肩松軟,一經車輪碾壓,即下陷出車撤。邊坡呈松散狀態,稍觸外力,邊坡土下溜。
2.原因分析:
(1)填方路基碾壓不到位,使路肩和邊坡未達到要求的密實度。
(2)填方寬度不夠,最后以松土貼坡。松土填墊路肩,又不經壓實。
(3)路基填方屬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邊坡穩定性差。
3.危害:
(1)路肩松軟,會危及路面邊緣結構的穩定性,路面易造成掰邊損毀。
(2)路肩松軟,會使走在路肩上的機動車輪下陷。嚴重時會造成翻車。
(3)邊坡松散易造成沖刷、風蝕,使路基變窄。
(4)路肩邊坡松散,高填方路段,易發生滑坡。
4.治理方法:
(1)填方路堤分層碾壓,兩側應分別有20~30cm的超寬,最后路基修整時施以削坡,不得有貼坡現象,如有個別嚴重虧坡,應將原邊坡挖成臺階,分層填補夯實。路肩的密實反應達到輕型擊實的90%以上。
(2)路基填方如屬砂性土或松散粒科,其邊坡應予護砌或栽種草皮、灌木叢以保護,或加大邊坡坡率,一般應大于1:2。
(3)路面完工后,所填補的路肩虧土,必須碾壓或夯實,密實度應達到輕型擊實的90%以上。
(4)采用石灰土或礫料石灰土穩定路肩。
(5)在路肩外側,用塊石或混凝土預制塊鋪砌護肩帶。其最小寬度>200mm。
(6)鋪條形草皮或全鋪方塊草皮進行邊坡植被防護。前者用于一般路堤邊坡,后者用于坡長8m以上的高填方邊坡。
(7)采用片石,卵石或預制塊鋪砌在邊坡表面,用以加固邊坡。
(二)邊坡過陡
1.現象:主要指填土路堤邊坡坡度小于設計坡率,即土質邊坡小于1:1.5。
2.原因分析:受拆遷占地等因素影響,下層路基填筑寬度窄于路基下口設計寬度,而路基頂面又要滿足路基總寬度,便形成了邊坡小于設計坡率。
3.危害:不能保證邊坡的穩定性;易于滑坡。見下面圖1-2-2。
4.治理方法:
(1)要按照設計邊坡坡率施工,使用坡度尺檢查控制坡度,不小于設計規定。如無設計規定,一般不得小于1:1.5。
(2)如受條件限制,邊坡小于1:1.5時,要護砌磚石護坡。邊校直立時要砌筑擋土墻。
(三)路肩積水
1.現象:即路肩橫向反坡,或路肩與路面接茬處形成溝糟,造成積水。
2.原因分析:
(1)路肩碾壓不實,與路面接茬處的路肩經右側車輪反復走壓下沉,形成溝槽。
(2)或雖經碾壓,但未經修整,高低不平或路肩橫向反坡。
3.危害:路肩下沉或反坡,會造成路面邊緣部位積水,經因滲浸泡路基和路面結構,引發路面結構從路邊開始逐步擴大沉陷和損毀范圍。
4.治理方法:
(1)重視路肩工序的質量控制,按設計橫坡進行碾壓修整,使密實度不低于輕型擊實的90%,橫坡偏差不大于±1%。
(2)要求路肩不得有積水現象。
(3)如為防止路府邊坡沖刷,也可將路肩作成反坡,將雨水順縱向匯集一處通過水簸箕排出路外。
篇3:高速公路高邊坡滑坡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
為保證高速公路建設安全,吸取近年來高邊坡設計、施工的經驗和教訓,重點解決目前存在勘察深度不夠、設計理念禁錮、設計方案不盡合理、治理措施單一、與沿線景觀不協調、施工質量不高、病害較多、抗災能力低等問題,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總體品質,省廳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高速公路高邊坡(滑坡)專項整治活動。
一、整治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六個樹立、六個堅持”公路勘察設計新理念,強化建設管理,構建長效機制。高邊坡(滑坡)治理要突出安全性和耐久性,確保邊坡安全穩定,杜絕發生邊坡跨塌,發生質量安全事故。
二、整治范圍
全省所有在建高速公路項目高達20米以上路塹高邊坡,包括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邊坡,以及不良地質、特殊巖土地段邊坡、隧道邊仰坡、橋頭邊坡等。
三、整治主要內容
(一)工程責任不明確、落實不到位,重視程度不高,往往當作附屬工程,出現質量安全管理漏洞。
(二)地質勘察深度不夠,勘察手段單一,地勘報告錯誤較多。
(三)路線設計方案優化深度不足,高填深挖缺少與橋隧方案的比選,采用了本可優化取消的高邊坡工程。
(四)高邊坡、滑坡穩定性評價結果準確性差。
(五)對高邊坡(滑坡)地下水影響重視不夠,綜合排水系統不完善。
(六)過多采用錨索、錨桿防護方案,或錨索、錨桿防腐措施不到位,造成過早腐蝕損壞,邊坡失穩。
(七)防護措施不盡合理,圬工混凝土或漿砌工程過多,防護形式單一,防護效果差,工程病害多,與周圍景觀不協調。
(八)設計方案未能提供工程監測、安全生產等專項施工方案。動態設計理念不強,不能根據地質條件變化及時完善設計。
(九)施工技術交底工作不到位,現場管理粗放,施工不規范,施工質量控制不嚴,易埋下邊坡安全隱患。
四、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整治責任
1、各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管理機構負責本項目高邊坡(滑坡)專項整治工作。組建專門機構、專人負責,明確設計單位負責領導和技術負責人,對施工階段的項目還要明確施工、監理單位的負責人,明確參建各方工作內容、責任和要求。針對工程特點,制定詳細的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認真組織部署整治工作,并及時上報工作情況。
2、本次活動目的重在通過活動全面提升高速公路高邊坡、滑坡治理的設計、施工以及管理水平。為確保治理效果,無論是設計階段還是施工階段項目,設計單位要主動投入足夠的精力開展好整治工作。對在建項目在項目法人的統一組織下積極開展高邊坡(滑坡)專項整治活動,管理、施工、監理、檢測、設計等單位高度重視,做到逐一排查絕不遺漏,發現一處,整治一處,堅決不留隱患。活動取得的成功經驗要形成設計質量要點和施工標準工法。
3、嚴格執行質量終身制。在通車運營后,凡因高邊坡跨塌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二)創新設計理念,優化設計方案
1、路線設計應盡量合理選用線位、合理確定縱平橫指標,避免高填深挖。當路塹挖深超過30m時,與隧道方案比較并優先采用隧道方案;當路堤填高超過20m時,與橋梁方案比較并優先采用高架橋方案。
2、高邊坡設計、滑坡治理要堅持區別對待,采用多種手段綜合勘察,勘察范圍應涉及可能影響邊坡穩定的區域,地勘深度一定要滿足工程要求。
3、選用合理高邊坡防護以及滑坡治理方案措施,確保治理后邊坡和滑坡安全可靠、耐久性好。以工程防護與植物防護相結合的治理措施為優。
4、設計單位必須提交合理的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項,以及詳細的設計文件及地勘資料。
(三)科學管理,精細化施工,保證整治質量和效果
1、高邊坡施工、滑坡治理要作為關鍵性工程。施工前準備階段設計單位要給施工單位技術交底。施工單位專人負責,施工開挖過程中隨時進行地質核查,并按《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30-*)附錄b或設計要求對邊坡穩(滑坡)定性進行施工監測。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時,及時提出書面意見,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研究,對原設計及時進行校核、修改和補充。
2、加強施工精細化管理,建設單位要督促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層層落實責任人,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按照批復的施工方案,科學組織施工,對涉及高邊坡工程質量、安全和耐久性的關鍵工藝、關鍵工序、關鍵部位必須嚴格執行質量標準。
3、加強高邊坡開挖控制,確保開挖后邊坡坡面平整,石質邊坡開挖必須采用光面、預裂爆/破技術。凡是有防護的挖方邊坡,開挖均應按照自上而下,邊挖邊護的工序組織施工,特別是風化泥頁巖、千枚巖或膨脹土邊坡開挖后,更要及時護砌封閉,做好排水設施,防止坍塌。
五、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全面排查(12月10日-15日)
以現場踏勘、核查設計、查找問題為主,逐一排查高邊坡(滑坡)質量安全隱患。各項目法人進行動員部署,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全面排查,完成高速公路高邊坡(滑坡)專項整治情況匯總表(見附表)相關內容。同時,設有高邊坡(滑坡)的各建設項目要確定不同類型高邊坡(滑坡)整治典型示范工程,每條高速公路至少確定1處。6月30日前將實施方案和納入整治范圍的項目及高邊坡工程(注明典型示范工程)匯總后報廳質監站。
(二)第二階段:整治落實(12月16日-12月31日)
以補充地勘、完善設計、解決問題為主,逐一整治高邊坡(滑坡)質量安全隱患。建設管理機構根據第一階段排查情況,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必要時邀請專家,針對各個高邊坡(滑坡)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分析研究,提出高邊坡(滑坡)變橋、隧方案或具體的治理防護措施,并督促認真落實。整治落實后,完成高速公路高邊坡(滑坡)專項整治情況匯總表(見附表)。
(三)第三階段:經驗總結(1月1日-1月15日)
認真總結整治活動,驗收整治結果,進行評價獎罰,對整治效果差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并提出專項整治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