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礎靜壓預應力樁施工方法
建筑基礎靜壓預應力樁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基礎設計采用C80RC預制樁,樁管徑500毫米,樁長20米,樁總數371根,打樁的施工機械采用300靜壓樁機,使用2臺樁機,以滿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工期考慮30天完成。
一、管樁預制砼碎石應干凈,粒徑5-400MM,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及外加劑的加量,預制樁的混凝土應自樁頂向樁尖連續澆筑嚴禁中斷,樁預制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在距樁機15米以上存放時,一般不宜超過四層,底層必須設墊木,按兩點支法墊木,一般按樁長L/5在樁的兩端支設。多節管樁焊接后的吊運和起豎應重新計算最佳吊點位置和吊點數量。吊運一單節管樁吊運應用兩頭鉤吊法,豎起時可采用單點法(樁全長設L/5吊點)
二、垂直度控制:管樁施工時,應在樁機正面和側面按正交方向分別架設經緯儀,監控下樁垂直度,整樁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200L(L為樁長)。對于首節樁施工,尤應特別注意,發現偏差位移或傾斜時,應及時校正,力糾偏心。由于環形截面對于偏心受壓較為敏感,在施工過程中,應最大限度避免偏心施壓或偏心錘擊的產生。當壓樁時遇到下列情況應暫停壓樁并及時與有關單位研究處理;①初壓時樁身發生較大幅度的移位,傾斜,壓力過程中樁身突然下沉或傾斜;②樁頂混凝土破壞或壓樁阻力劇變
三、墊層靜壓法送樁施工過程中,樁頭和送樁器之間也應設置厚度適當的墊層。接樁鋼板宜用低碳鋼,焊條宜用結422。預埋鐵件表面應保持清潔,上下節樁之間的間隙應用墊鐵填實焊牢。接樁可采用手工電弧焊接或粉芯焊絲自保護半自動焊,焊縫應連續飽滿,焊接后至少自然冷卻8分鐘再繼續施工。
四、靜載試驗試驗設備安裝必須穩定牢固,試驗時不應產生傾斜或偏心,千斤頂墊應以試樁頂全部接觸貼合,均勻受力,若試樁樁頂經過砍樁處理,應采取在樁內壁澆注砼或樁頭用鋼套箍加固的方法加固樁頂,其頂面必須處理平整。
五、砍樁采用割樁機切割;或用手錘鑿子人工鑿除,鋼筋用氣割法割齊。嚴禁用大錘橫向敲擊或機械力強行推斷。
六、打單樁施工工藝流程:
樁機調整--吊裝定位--垂直檢查--打入(壓入)--吊上上樁--垂直檢查--焊接接樁--打入(壓入)--收錘(停壓)--測定記錄--樁機移位這樣往復循環,直至施工完畢,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及其施工與驗收規范進行施工。
篇2:靜壓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
靜壓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
1、樁身斷裂:
主要原因:一是樁制作時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要求,管壁厚薄不均勻,樁身彎曲超過規定,樁尖偏離樁的縱軸線較大,樁在堆放、吊運過程中產生裂紋或斷裂未被發現;二是沉樁過程中樁身發生傾斜或彎曲,或是接樁焊縫不飽滿,焊后自然冷卻時間不夠,接樁時兩節樁不在同一軸線上,產生了曲折;三是地質土層軟硬變化或有堅硬障礙物時,把樁尖擠向一側;四是施工場地不平、爛泥、積水多,造成壓樁時機身不平穩。
防治措施:一是對樁身質量進行全面檢查,樁的堆放、吊運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二是在壓樁過程中應經常觀測樁身的垂直度。當樁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時,應找出原因并及時糾正;接樁時要保證上下兩節樁在同一軸線上,接頭處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三是施工前應對樁位下的障礙物進行清理;四是應保證施工場地平整堅實。
2、沉樁達不到設計要求: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地質勘察報告中未能特別強調淺層障礙物及局部的土層分布深度和性質,導致沉樁時遇到老基礎、大孤石,硬塑老粘土和非常密實砂層、沙礫石層等無法施工;二是樁機及配重太小或太大,使樁沉不到或沉過設計要求的控制標高。
防治措施:一是探明工程地質情況,必要時應作補勘,正確選擇持力層或標高;二是選用的樁機大小應與設計要求、樁徑、樁長及地質情況相匹配。
3、樁頂位移:
主要原因:一是測量定位放線不準,樁位偏差較大;二是樁數較多、樁間距較小,或是壓樁線路選定不合理,產生擠土效應土體向上隆起,引起相鄰的樁身上浮;三是土方開挖方法及順序不正確,引起樁身傾斜。
預防措施:一是認真按設計圖紙放好樁位,設置明顯標志,并做好復查工作;二是選擇合理的壓樁路線,出現樁身上浮情況應對樁進行復壓;三是制訂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基坑開挖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壓樁期間不得同時開挖基坑,待壓樁完畢后相隔適當時間方可開挖;基坑開挖注意有一定排水措施,留置邊坡;基坑邊緣頂部地帶不得堆土及其他重物,基坑較深應分層開挖。
4、小結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工程質量主要取決于二個方面:一是管樁本身制作質量,二是壓樁施工質量。只要我們嚴格把握住管樁進場質量關,遵守壓樁施工操作規程,精心施工,就一定能夠減少和避免出現工程質量問題,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