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軟基處理施工一般規定

某軟基處理施工一般規定

2024-07-11 閱讀 3183

軟基處理施工一般規定

1軟基處治的施工必須確保施工質量,科學地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加強工地技術管理,嚴格按照有關的操作規程實施,認真做好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

2軟基處治施工前,應先完成下列工作:

2.1收集并熟悉有關施工圖、工程地質報告、土工試驗報告和地下管線、構造物等資料;

2.2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大綱;

2.3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檢驗;

2.4施工機械設備的調試;

2.5必要的成樁工藝試驗。

3軟基處治施工前應做好施工期間的排水措施,對常年地表積水、水塘地段,應按設計要求先做好抽水、清淤、回填工作。

4軟土地基處治材料的選用,應貫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所有運至工地的材料必須分類堆放,妥善保管,按有關標準進行質量檢驗;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

5在施工中應遵循"按圖施工"的原則和"邊觀察、邊分析"的方法;如發現現場地質情況與設計提供資料不符或原設計的處治方式因故不能實施需改變設計時,應及時報告并根據有關規定報請變更設計。

6軟基處治施工中應認真作好原始記錄,積累資料,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軟基處治施工技術水平。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機具、新材料、新測試方法時,必須制定不低于本規范水平的質量標準和工藝要求。

7軟基處治施工,須嚴格執行有關安全、勞保和環境保護等規定。

篇2:軟基處理項目分項工程施工方法

住宅軟基處理項目分項工程施工方法

一、場地清理和平整、測量放樣

拆除、遷移場內現有建筑物、設施和障礙物;清除場內塊石、樹木、根植物和塘埂;抽干場內積水,使場地平順,無雜物,無積水。

對應現有圖紙及現場測量控制點進行小區內道路測量放樣,重點測放出路基邊線、中心線、轉角連接位置、標高等,為方便后面工序施工,用竹簽(桿)標出路基邊輪廓線,并在路基外埋設相對永久性控制點,以便于隨時復核。

二、沉降標設置

采用*Y-1型鉆機垂直鉆孔,孔徑89mm,入基巖50cm,下PVC管至基巖,然后洗孔,最后安放質量可靠的水管,水管兩端均加工好絲扣,放管時可以駁接。沉降標制作完成后,應和廣州坐標網聯網,按Ⅱ等水準精度測量其黃海高程。在沉降標上安放砼管,加以保護,并設立警示標志,防止損壞。

三、鋪設土工布

①根據設計技術要求進購土工布;

②事先將土工布加工成12m寬、50m長的一捆。土工布應采用雙排線折疊縫合連接,接縫處縫合總寬度不小于5cm;

③進購一定數量的編織袋,并裝好1/3袋的砂,以用來壓土工布;

④選擇路基拐彎較大處或直線轉角處作為起點開始鋪設,在土工布端點壓上較多數量的砂袋,防止風吹動土工布;

⑤土工布兩側及中間安排不少于4人攤鋪,將土工布逐漸鋪開,每隔3-5m即壓上幾個砂袋;

⑥對路基拐彎較大處,需要將土工布剪開再搭接縫合,縫合最窄處不小于30cm。

四、鋪砂墊層

①選擇符合要求的砂料:干凈的中粗砂,其含泥最不大于5%,細度模數不小于2.3,其干密度不小于16.5KN/m3;

②利用自卸車將中粗砂運至土工布上,為縮短工期,可在方便汽車出入的各個地段同時進行,為防止土工布受到破壞,可在進車位置土工布與路基外接觸處多鋪一些砂;

③推土機將砂不斷往前及兩側攤平,保證壓實后的厚度不小于50cm;④厚度不夠的地方補砂至符合設計要求;

⑤用碾壓機壓實,為保證效果,同時用抽水機灑水,使其干密度不小于16.5KN/m3。

五、排水溝設置

沿小區規劃道路路基兩側挖明排水溝。排水溝尺寸:底部寬1000mm×高800mm。并應保持有1%溝底縱坡。較易處用人工挖,較難處用掘機來挖。

六、塑料排水板的施工

①進購材料:塑料排水板的型號為SPB-IB型,尺寸為100mm×4mn,其抗拉強度、排水等指標均應符合規范要求,在施工前應有出廠合格證及復檢資料,抗老化強度應為1.5年以上,其要求應滿足《塑料排水板地基設計規程》(GTAG02-97);

②根據路中線布置塑料排水板樁位,其間距為1.5m,呈等邊三角形布置;

③施工時板位誤差不大于5cm,垂直允許偏差不超過板長的1.5%;

④塑料排水板深度暫定為15m,實際施工時以穿過淤泥層為前提來控制板深度;

⑤施工機械為履帶式,為防止回帶,在插機鉆桿尖部排水板處包入長約15-20cm的φ6或φ8的鋼筋。對于回帶超過1m以上的要在原板位旁補打。

⑥做好現場施工記錄,提供每條板長度的現場記錄;

⑦組織人員將排水板頭埋入砂墊層里。

七、堆載預壓、卸載

①在路基填土達到路面高程經甲方和監理驗收合格后,開始堆超載土;

②超載厚度為3m,分兩層堆載,每層厚1.5m;

③堆載選用質地較好的粉土或砂土,容重16~16.5KN/m3,每層堆載后,均需進行震動碾壓,使堆載土的干密度達到16.5KN/m3以上。檢測頻率為每層1組(3點)/1000m2,合格率為95%以上。

④超載預壓期不少于3個月并且固結度達到90%方可卸載;(固結度應通過沉階曲線確定)。

⑤卸載后進行碾壓,對卸載面用40T振動式壓路機碾壓6~8遍,其密度達到95%,并使碾壓后的高程為:路面高程-路面厚度±5cm;

⑥卸載后交工面的回彈模量應≥25MPa。

八、沉降觀測

為保證堆載預壓處理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需在施工過程和施工結束后進行檢測。

①預壓前和預壓結束時的鉆探試驗工作

鋪設砂墊層后,按每單元的小區道路布置1個鉆孔,鉆孔深度至殘積層2m終孔,每隔2m取一原狀土樣進行常規土工試驗;對于淤泥層及吹填層每2m進行一次靈敏度測試;布置兩個雙橋靜力觸探,自動記錄觸探過程中gs與fs隨深度變化關系。

在預壓臨近結束卸載前,于同一位置重復上述檢測一次,檢查地基處理效果,確定卸載時間。

②高程測量

按40×40m網格高程測量,包括:

A、處理前的場地標高;

B、砂墊層標高;

C、堆載期間的標高(頻率:15天/次);

D、卸載后交工面標高。

③沉降板觀測

在砂墊層之下,土工布之上安裝沉降板,沉降板按每單元小區道路布置一塊,板底面積1m2,板上沉降桿采用小水管,每節長度1.5m,兩端有絲扣,可以駁接。在填砂墊層前水管外套直徑稍大的PVC管(以不夾住水管為宜)并采取措施保護好,防止填砂時破壞。堆載時視情況駁接水管。沉降板自埋設之日起,前兩個月內每三天觀測一次,以后每星期一次,觀測精度為二等水準觀測精度。

④孔隙水壓力觀測

每單元小區道路安裝一組孔隙水壓力計,僅在淤泥中安裝。從淤泥面下1m起,每2m安裝一支孔隙水壓力計,直至淤泥底面。

⑤分層土沉降觀測

在鉆孔中安設鋼弦式分層沉降觀測元件。在排水與堆載期間,觀測分層土沉降情況,觀測頻率為6天/次。

⑥卸載試驗

堆載至某一程度后可卸載,卸載標準為:

A、地面總沉降量大于預壓荷載下最終計算沉降量的80%;

B、地基總固結度大于80%;

C、地面沉降速率小于0.5~1.0mm/d,沉降變化曲線趨于平緩。

卸載采用挖掘機挖土地方,自卸車運輸。同樣,為縮短工期,可在多個地段開始卸載。

卸載完成后,在交工面上進行載荷板試驗,載荷板面積3×3m2,每單元小區道路每千米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