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基墊層淺層處治施工規范要求
軟基墊層及淺層處治施工規范要求
1墊層與淺層處治應達到增加地表強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變形的目的。
2軟土、泥沼地區采用換填地基時,其填筑、施工及檢驗應遵照部頒《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J033-95)的規定。
3拋石擠淤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3.1使用不易風化石料擠淤,片石大小隨泥炭稠度而定。對于容易流動的泥炭或淤泥,片石宜稍小些,但不宜小于30cm,且小于30cm粒徑含量不得超過20%。
3.2當軟土地層平坦時,拋投應沿路中線向前拋填,再漸次向兩側擴展。軟土地層橫坡徒于1:10時,應自高側向低側拋投,并在低側邊部多拋投,使低側邊部約有2m寬的平臺頂面。
3.3片石拋出軟土面后,應用較小石塊填塞墊平,用重型機械碾壓緊密,然后在其上設反濾層,再行填土。
4砂(礫)墊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4.1砂墊層材料宜采用潔凈中、粗砂,含泥量不應大于3%,并將其中植物、雜質除盡。
4.2攤鋪后適當灑水,分層壓實,壓實厚度宜為15cm~20cm。如采用砂礫石,應無粗細粒料分離現象。
4.3砂墊層寬度應寬出路基邊腳2m,兩側端以片石護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護,以免砂料流失。
4.4對砂墊層、砂樁、砂井用砂要求:
進場砂要求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粗砂,大于0.5mm的砂含量占總重量的50%以上,含泥量小于3%,滲透系數不小于5×10-3cm/s。砂在進場前,承包人必須自檢,進行以下試驗:
①砂篩分試驗,砂料必須為中粗砂,大于0.5mm的砂含量占總重量的50%以上;
②砂含泥量試驗,含泥量小于3%;
③砂的滲透試驗,滲透系數不小于5×10-3cm/s;
④砂的最大干密度試驗。
達不到以上標準,不得使用。
4.4.1砂墊層用砂,每個砂場的砂必須在進場前進行試驗檢查,合格才能進場,在同一砂場進的同一批砂,每5000m3檢查一次,監理再按以上頻率的20%抽檢,如監理工程師對承包人進的砂直觀性差,可要求承包人一起抽檢。合格方可使用,否則要求承包人清理不合格砂出場。
4.4.2砂樁及砂井用砂,每個砂場進場前必須檢查,合格才能進場,在同一砂場進的同一批砂,每2000m3檢查一次,監理工程師再按以上頻率的20%抽檢;監理工程師對承包人進場砂外觀上檢查有懷疑的,應同承包人一起抽檢,抽檢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則要求承包人將不合格砂清出現場;監理工程師對承包人進場外觀差、含泥量超標的砂,應立即通知承包人將其清出現場:對含有泥團進場砂,監理工程師立即通知承包人無條件將不合格砂清出現場,若承包人現場管理人員不執行,則從嚴處罰承包人,并對承包人進行必要整改。
4.5砂墊層實測項目
表4.6砂墊層實測項目
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規定分
1砂墊層厚度不小于設計每200m檢查4處40
2砂墊層寬度不小于設計每200m檢查4處30
3反濾層設置符合設計每200m檢查4處30
4.6砂墊層外觀鑒定:表面坑洼不平時,每處減1~2分。
篇2:軟基處理項目分項工程施工方法
住宅軟基處理項目分項工程施工方法
一、場地清理和平整、測量放樣
拆除、遷移場內現有建筑物、設施和障礙物;清除場內塊石、樹木、根植物和塘埂;抽干場內積水,使場地平順,無雜物,無積水。
對應現有圖紙及現場測量控制點進行小區內道路測量放樣,重點測放出路基邊線、中心線、轉角連接位置、標高等,為方便后面工序施工,用竹簽(桿)標出路基邊輪廓線,并在路基外埋設相對永久性控制點,以便于隨時復核。
二、沉降標設置
采用*Y-1型鉆機垂直鉆孔,孔徑89mm,入基巖50cm,下PVC管至基巖,然后洗孔,最后安放質量可靠的水管,水管兩端均加工好絲扣,放管時可以駁接。沉降標制作完成后,應和廣州坐標網聯網,按Ⅱ等水準精度測量其黃海高程。在沉降標上安放砼管,加以保護,并設立警示標志,防止損壞。
三、鋪設土工布
①根據設計技術要求進購土工布;
②事先將土工布加工成12m寬、50m長的一捆。土工布應采用雙排線折疊縫合連接,接縫處縫合總寬度不小于5cm;
③進購一定數量的編織袋,并裝好1/3袋的砂,以用來壓土工布;
④選擇路基拐彎較大處或直線轉角處作為起點開始鋪設,在土工布端點壓上較多數量的砂袋,防止風吹動土工布;
⑤土工布兩側及中間安排不少于4人攤鋪,將土工布逐漸鋪開,每隔3-5m即壓上幾個砂袋;
⑥對路基拐彎較大處,需要將土工布剪開再搭接縫合,縫合最窄處不小于30cm。
四、鋪砂墊層
①選擇符合要求的砂料:干凈的中粗砂,其含泥最不大于5%,細度模數不小于2.3,其干密度不小于16.5KN/m3;
②利用自卸車將中粗砂運至土工布上,為縮短工期,可在方便汽車出入的各個地段同時進行,為防止土工布受到破壞,可在進車位置土工布與路基外接觸處多鋪一些砂;
③推土機將砂不斷往前及兩側攤平,保證壓實后的厚度不小于50cm;④厚度不夠的地方補砂至符合設計要求;
⑤用碾壓機壓實,為保證效果,同時用抽水機灑水,使其干密度不小于16.5KN/m3。
五、排水溝設置
沿小區規劃道路路基兩側挖明排水溝。排水溝尺寸:底部寬1000mm×高800mm。并應保持有1%溝底縱坡。較易處用人工挖,較難處用掘機來挖。
六、塑料排水板的施工
①進購材料:塑料排水板的型號為SPB-IB型,尺寸為100mm×4mn,其抗拉強度、排水等指標均應符合規范要求,在施工前應有出廠合格證及復檢資料,抗老化強度應為1.5年以上,其要求應滿足《塑料排水板地基設計規程》(GTAG02-97);
②根據路中線布置塑料排水板樁位,其間距為1.5m,呈等邊三角形布置;
③施工時板位誤差不大于5cm,垂直允許偏差不超過板長的1.5%;
④塑料排水板深度暫定為15m,實際施工時以穿過淤泥層為前提來控制板深度;
⑤施工機械為履帶式,為防止回帶,在插機鉆桿尖部排水板處包入長約15-20cm的φ6或φ8的鋼筋。對于回帶超過1m以上的要在原板位旁補打。
⑥做好現場施工記錄,提供每條板長度的現場記錄;
⑦組織人員將排水板頭埋入砂墊層里。
七、堆載預壓、卸載
①在路基填土達到路面高程經甲方和監理驗收合格后,開始堆超載土;
②超載厚度為3m,分兩層堆載,每層厚1.5m;
③堆載選用質地較好的粉土或砂土,容重16~16.5KN/m3,每層堆載后,均需進行震動碾壓,使堆載土的干密度達到16.5KN/m3以上。檢測頻率為每層1組(3點)/1000m2,合格率為95%以上。
④超載預壓期不少于3個月并且固結度達到90%方可卸載;(固結度應通過沉階曲線確定)。
⑤卸載后進行碾壓,對卸載面用40T振動式壓路機碾壓6~8遍,其密度達到95%,并使碾壓后的高程為:路面高程-路面厚度±5cm;
⑥卸載后交工面的回彈模量應≥25MPa。
八、沉降觀測
為保證堆載預壓處理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需在施工過程和施工結束后進行檢測。
①預壓前和預壓結束時的鉆探試驗工作
鋪設砂墊層后,按每單元的小區道路布置1個鉆孔,鉆孔深度至殘積層2m終孔,每隔2m取一原狀土樣進行常規土工試驗;對于淤泥層及吹填層每2m進行一次靈敏度測試;布置兩個雙橋靜力觸探,自動記錄觸探過程中gs與fs隨深度變化關系。
在預壓臨近結束卸載前,于同一位置重復上述檢測一次,檢查地基處理效果,確定卸載時間。
②高程測量
按40×40m網格高程測量,包括:
A、處理前的場地標高;
B、砂墊層標高;
C、堆載期間的標高(頻率:15天/次);
D、卸載后交工面標高。
③沉降板觀測
在砂墊層之下,土工布之上安裝沉降板,沉降板按每單元小區道路布置一塊,板底面積1m2,板上沉降桿采用小水管,每節長度1.5m,兩端有絲扣,可以駁接。在填砂墊層前水管外套直徑稍大的PVC管(以不夾住水管為宜)并采取措施保護好,防止填砂時破壞。堆載時視情況駁接水管。沉降板自埋設之日起,前兩個月內每三天觀測一次,以后每星期一次,觀測精度為二等水準觀測精度。
④孔隙水壓力觀測
每單元小區道路安裝一組孔隙水壓力計,僅在淤泥中安裝。從淤泥面下1m起,每2m安裝一支孔隙水壓力計,直至淤泥底面。
⑤分層土沉降觀測
在鉆孔中安設鋼弦式分層沉降觀測元件。在排水與堆載期間,觀測分層土沉降情況,觀測頻率為6天/次。
⑥卸載試驗
堆載至某一程度后可卸載,卸載標準為:
A、地面總沉降量大于預壓荷載下最終計算沉降量的80%;
B、地基總固結度大于80%;
C、地面沉降速率小于0.5~1.0mm/d,沉降變化曲線趨于平緩。
卸載采用挖掘機挖土地方,自卸車運輸。同樣,為縮短工期,可在多個地段開始卸載。
卸載完成后,在交工面上進行載荷板試驗,載荷板面積3×3m2,每單元小區道路每千米一組。
篇3:軟基加固土樁施工規范要求措施
軟基加固土樁施工規范要求
1材料:
1.1水泥宜采用普通水泥或礦渣水泥,嚴禁使用過期、受潮、結塊、變質的劣質水泥。對每批進場水泥,應分批提供有關標號、安定性等試驗報告。
1.2.施工圖設計對水泥的要求:
采用標號32.5,嚴禁使用過期、受潮、結塊、變質的劣質水泥,對每批進場水泥,應分批提供水泥出廠合格證、質檢報告、批號等,所有水泥均應經過抽檢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抽檢頻率為:1次/200噸
進場水泥嚴格做好防潮工作,承包人對進場的水泥編好批號,做好存放時間記錄,以便監理工程師檢查,一旦發現水泥受潮、結塊、變質立即清出現場。。
2成樁試驗
加固土樁施工前必須進行成樁工藝試驗,應達到下列要求,并取得以下技術參數:
2.1滿足設計噴入量的各種技術參數,如鉆進速度、提升速度、攪拌速度、噴氣壓力、單位時間噴入量等;
2.2確定攪拌的均勻性;
2.3掌握下鉆和提升的阻力情況,選擇合理的技術措施;
2.4全樁范圍內進行二次復拌,成樁工藝性試驗樁數不宜少于5根。
3室內配方試驗
施工實際使用的固化劑和外摻劑,必須通過室內試驗的檢驗,符合設計要求后方能使用。
4施工工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整平原地面鉆機定位鉆桿下沉鉆進上提噴粉強制攪拌復拌提桿出孔鉆機移位。
5施工機械應按固化劑噴入的粉體形態,采用以下施工機械組合:主要為鉆機、粉機發送器、空氣壓縮機、攪拌鉆頭。
6施工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1采用粉體固化劑時
(1)粉噴樁施工應根據成樁試驗確定的技術參數進行;操作人員應隨時記錄壓力、噴粉量、鉆進速度、提升速度等有關參數的變化。
(2)嚴格控制噴粉標高和停粉標高,不得中斷噴粉,確保樁體長度;嚴禁在尚未噴粉的情況下進行鉆桿提升作業。
(3)當鉆頭提升到地面以下不足50cm時,送灰器應停止噴灰,并用人工回填粘性土壓實。
(4)全樁范圍內進行二次復拌,使固化料與地基土均勻拌和。
(5)施工中,發現噴粉量不足,應整樁復打,復打的噴粉量應不小于設計用量。如遇停電、機械故障等原因,噴粉中斷時,必須復打,復打重疊孔段應大于1m。
(6)施工機具設備的粉體發送器必須配置粉料自動計量裝置,并記錄水泥的瞬時噴入量和累計噴入量。嚴禁無粉料噴入自動計量裝置的粉體發送器投入使用。
(7)儲灰罐容量應不小于一根樁的設計用灰量加200kg;當儲量不足時,不得對下一根樁開鉆施工。
(8)鉆頭直徑的磨損量不得大于1cm。
7粉噴樁實測項目符合表8.7要求。
表8.7粉噴樁實測項目
項次檢查項目單位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規定分
1樁距mm±100抽查2%15
2樁徑mm不小于設計抽查2%15
3樁長m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20
4豎直度%1.5查施工記錄10
5單樁噴粉量%符合設計查施工記錄20
6強度kPa不小于設計抽查5%20
注:應在樁體三等分段各鉆取芯樣一個,一根樁取三個試塊進行強度測試。
8粉噴樁外觀鑒定:粉噴樁間距均勻。不符合要求時,每處減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