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項目砌體工程施工方法措施
搬遷項目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0.000以下采用MU10機制黏土磚,M10水泥砂漿,±0.000以上MU10機制黏土磚,一、二、三、四層采用M10水泥砂漿砌墻,余為M7.5混合砂漿砌墻;砌筑施工要求如下:
(1)砌筑砂漿強度等級應根據設計要求,嚴格按實驗室做的配合比進行配料、攪拌使用,并按規定留出試塊。所使用的砌體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復驗合格證,否則不得使用。
(2)砌筑前,進行試擺,合理布置,放出墻中心線及邊線,事先繪制好砌塊排列圖,設置皮數桿,將砌筑材料灑水濕潤。填充墻應在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后砌筑,未經設計許可,不得改變填充墻的位置和增加填充墻,填充墻砌至梁、板下時,應待砌體沉實(約5d)后,在砌體與上部梁、板之間用磚斜砌填實。
(3)加氣混凝土塊砌筑時,盡量不鑲磚,需要鑲磚的地方要盡量分散和對稱,使砌體受力均勻。填充墻長度大于5m時,墻頂部與梁應設拉結鋼筋,拉結筋沿墻長方向按2ф6@500mm布筋伸入墻體長度為1000mm。
(4)加氣混凝土塊應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三分之一,并不小于150mm,當上下皮錯縫長度小于150mm時,在水平灰縫中應設置2ф6鋼筋或ф4鋼筋網片加強,加強筋長度不應小于500mm。
(5)墻體中的洞口、管道和予埋件等,要在砌筑時,正確留出洞口或予埋,空心砌塊,不準敲鑿大于100mm×100mm的孔洞,砌塊的主肋不準鑿擊。切鋸砌塊應使用專用工具,不得用斧子或瓦刀任意砍劈,洞口兩側應選用規則整齊的砌塊砌筑。
(6)空心砌體的砌塊內孔洞均應對齊,上下皮豎縫錯開不少于一孔,承重部位不允許同縫,在非承重部位當不可避免要產生同縫時,可加放聯結鋼絲點焊網片,以加強聯結。
(7)加氣混凝土塊采用無榫法操作,當使用本法操作困難時,采用退榫法,待砂漿強度達到能承受上層砌體時方可取出木榫,嚴禁用進榫法進行砌塊施工。
(8)水平灰縫鋪筑時應均勻平坦,一次鋪灰一般以不超過1m長為宜,炎熱夏期和嚴寒冬天適當縮短。加氣混凝土砌塊豎縫灌漿應插搗密實,并在當天完成。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加氣混凝土砌塊垂直縫宜用內外臨時夾板灌縫,水平縫厚度不得大于15mm,垂直灰縫寬不得大于20mm。
(9)加氣混凝土填充墻在門窗洞口兩側,是否采用黏土機磚砌筑,按設計和規范執行。
(10)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時的含水率不宜大于15%,堆放在室外時應覆蓋以防雨雪淋壞,砌筑前應將加氣混凝土塊充分濕潤,并將預砌墻與原結構相接處,灑水濕潤,以保證砌體粘接牢固。砌筑外墻時,不得留腳手眼,門窗框安裝宜采用后塞法施工。
(11)在墻的轉角或交接處豎皮數桿,在皮數桿之間拉準線。
(12)在構造柱部位應先砌墻后澆筑構造柱混凝土,墻體按規定要留出馬牙槎,并加設拉結筋。砌體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縫厚度及砂漿飽滿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13)加氣混凝土塊墻與框架結構連接的構造、配筋的設置與構造等應符合設計圖紙規定。
砌筑工程安全施工技術:
(1)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和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才能施工。
(2)砌基礎時,應注意基坑邊坡土質變化情況,有無坍塌現象,如有應及時采取措施,經處理好后才能繼續施工。堆放磚石等材料應離開基坑邊坡上口邊線1m以上。當基坑較深時,應設梯子上下,不得攀登。運料不得踩蹋砌體和支撐上下,也不得碰擋土板支撐。
(3)墻身砌筑高度超過地面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在一層以上或高度超過4m時,采用腳手架砌墻時,必須搭設安全網,采用外腳手架應設護身欄桿和擋腳板后主可砌筑。
(4)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堆磚高度不得超過3皮側磚,同一塊腳手架上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二人。
(5)在樓層施工時,堆放機具、磚塊等物品不得超過使用荷載。
否則,應經驗算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堆放和施工。
(6)不準在墻頂上做劃線、刮縫及清掃墻面或檢查大角垂直工作。
(7)砍磚時,應面向內打,注意碎磚挑出傷人。
(8)垂直運輸的吊籠、滑車、繩索、剎車等,必須滿足負荷要求,牢固無損,吊運時不得超載,并須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好。
(9)用塔吊吊磚時要用磚籠,吊砂漿的料斗不能裝得過滿,吊件回轉范圍內不得有人停留,吊車落到卸料地點時,人員要停止作業并避開,吊運加氣混凝土砌塊時,如發現有部分加氣混凝土塊破裂且具有脫落危險時,嚴禁起吊。
(10)運磚、石車輛前后,要保持安全距離,裝磚先取高處后取低處,防止垛倒傷人。
(11)在同一垂直面內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12)人工垂直上下轉遞磚石時,架子的站人板寬度應不小于60cm。
(13)冬期施工時,應在施工前將機械、腳手板和作業范圍內的積雪、冰霜清除,嚴禁起吊同其他材料凍結在一起的磚、砌塊和構件。
篇2:砌體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砌體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質量要求目標:砌筑質量的具體要求做到符合施工操作規程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質量目標為: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組砌得當、接搓可靠。學生宿舍的砌體工程量較大,在施工時要充分重視。
2、具體措施如下:砌筑前將基礎找平,砌筑時嚴格按皮數桿拉線,將每皮磚砌平。采用魚尾板線錘檢查砌體表面的垂直度。砂漿是砌體間的粘結材料,其飽滿度對砌體強度影響很大。本工程中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0%,砌體施工采用鋪灰擠磚法,同時保證砂漿的和易性,磚的適當濕潤程度。此外,本工程擬采取規范規定的組砌形式和接搓方式。
3、砌筑用腳手架:結合工程特點,本工程采用內外腳手,外腳手架上的磚體堆放應按規范要求。即將腳手架搭設在各層樓板上進行砌筑。每個樓層只搭設兩步,待砌完一個樓層的墻體后,再將腳手架全部翻到上一樓層。由于裝拆頻繁,擬采用輕便靈活的型號及尺寸,力求裝拆方便。
4、材料運輸:由于砌體工程的材料均需運到各層的施工面上,而且材料用量非常大,因此材料的運輸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本工程中垂直運輸主要通過井架,水平運輸采用膠輪車。為保證材料運輸與砌體施工不沖突、不脫節,磚塊運輸全部安排夜班,白天主要運輸砂漿。
5、砌體工程大約在4~5月進行,氣溫逐步升高,這時對磚塊要隔夜澆水濕潤,以保證砌體質量。
篇3:住宅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小區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0.00以下采用Mu10粘土實心磚(自行車庫室內隔墻按砼砌塊),M10水泥砂漿砌筑;±0.00以上部分:外墻、樓梯間等采用M10粘土多孔磚(240厚);內墻采用加氣砼塊(120、200、240厚);無梁處隔墻采用GRC空心板;衛生間隔墻采用粘土多孔磚(120厚)。砌體均用M5混合砂漿砌筑。(砌筑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
在施工前做好砂漿試配工作。砌塊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后應分批進行抽樣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砌筑前,將砼柱內預留拉結筋整理好,將砌墻的部位清掃干凈,并剔除浮漿結塊,按設計要求彈好墻身線和邊線,立好皮數桿,且先進行排磚。
墻體砌筑時應與水電施工相配合,按圖紙設計在墻上預留水電管槽,以免鑿墻影響結構,且此處不可采用折磚預留槽的方法。
砌筑砂漿稠度控制在70-90mm,并按磚的含水率進行調整,即磚含水率在上限15%時,砂漿稠度為下限70mm,反之磚含水率為10%時砂漿稠度為90mm。
墻體砌筑嚴禁斷磚集中使用,嚴禁干磚上墻,配備專人負責砌筑前磚的濕潤,含水率控制在10-15%(即水浸入磚四邊1.5cm)。嚴禁灰縫通光透亮。墻體應做到砂漿飽滿,橫平豎直,垂直度、平整度、十皮磚灰縫應符合GBJ300-88質評標準中砌筑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要求。
砌筑工程如遇雨、雪時,應用草包覆蓋,避免砂漿流失。
砂漿試塊的留置、養護、試塊試壓等必須按時、按標準要求進行。每一流水段應留置一組試塊,試塊制作隨機取樣,及時送試驗室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