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垃圾處理場磚砌體分項施工方法

垃圾處理場磚砌體分項施工方法

2024-07-11 閱讀 3196

垃圾處理場磚砌體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

1、磚砌體材料要求及組砌方法

1.1本工程采用Mu10頁巖實心磚墻砌筑時,應考慮門窗洞口、圈過梁的高度及每層墻的總高,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出砌體厚度,計算并調整磚水平灰縫厚度,在柱上標出磚縫和門窗洞口的位置,水平向應先試擺磚使洞口與豎向灰縫盡量重合,不出現或少出現砍磚。在調整灰縫時,灰縫厚度控制在8~12mm之間。

1.2、砌筑用砂在強度M5以上時,含泥量應小于5%,在M5以下時含泥量也應小于10%,砌筑用石灰膏要用細網過濾,熟化時間大于7天。砂漿的施工稠度可根據現場情況控制在7~10cm之間。砂漿必須采用機拌3~5分鐘。砌筑砂漿要在拌和后3~4小時內用完

1.3、墻體砌筑方法為一順一丁,上下錯縫、內外搭砌,墻轉角處和"T"形接頭內角相交處,豎縫應錯開1/4砌塊長。

1.4、在構造柱應設拉結筋,間距沿墻500mm設2φ6,埋墻不小1000mm,末端應有900彎鉤。

2、墻體施工時應注意:

2.1、砌墻時,應拉通長準線,防止彎曲。各轉拐墻角處,必須設皮數桿。為防止拉線過長,皮數桿設置距離要小于8M。

2.2、磚墻轉角和搭接處應同時砌筑,不能同時砌筑時應留斜槎,長度為高度的2/3,留直槎必須加上拉接鋼筋。每隔500mm高加一道2Φ6,鋼筋伸進墻內大于500mm。

2.3、磚墻要做到橫平豎直,砂漿飽滿,飽滿度大于80%。磚縫厚度控制在8~12mm之間。

3、質量標準:墻體完成后,其質量檢查項目及要求應符合"磚石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GBJ203-83)"及"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的要求。

篇2:住宅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小區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0.00以下采用Mu10粘土實心磚(自行車庫室內隔墻按砼砌塊),M10水泥砂漿砌筑;±0.00以上部分:外墻、樓梯間等采用M10粘土多孔磚(240厚);內墻采用加氣砼塊(120、200、240厚);無梁處隔墻采用GRC空心板;衛生間隔墻采用粘土多孔磚(120厚)。砌體均用M5混合砂漿砌筑。(砌筑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

在施工前做好砂漿試配工作。砌塊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后應分批進行抽樣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砌筑前,將砼柱內預留拉結筋整理好,將砌墻的部位清掃干凈,并剔除浮漿結塊,按設計要求彈好墻身線和邊線,立好皮數桿,且先進行排磚。

墻體砌筑時應與水電施工相配合,按圖紙設計在墻上預留水電管槽,以免鑿墻影響結構,且此處不可采用折磚預留槽的方法。

砌筑砂漿稠度控制在70-90mm,并按磚的含水率進行調整,即磚含水率在上限15%時,砂漿稠度為下限70mm,反之磚含水率為10%時砂漿稠度為90mm。

墻體砌筑嚴禁斷磚集中使用,嚴禁干磚上墻,配備專人負責砌筑前磚的濕潤,含水率控制在10-15%(即水浸入磚四邊1.5cm)。嚴禁灰縫通光透亮。墻體應做到砂漿飽滿,橫平豎直,垂直度、平整度、十皮磚灰縫應符合GBJ300-88質評標準中砌筑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要求。

砌筑工程如遇雨、雪時,應用草包覆蓋,避免砂漿流失。

砂漿試塊的留置、養護、試塊試壓等必須按時、按標準要求進行。每一流水段應留置一組試塊,試塊制作隨機取樣,及時送試驗室標養。

篇3:某商業城砌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商業城砌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1)本工程墻體常規采用190×190×180、90×190×180二種混凝土空心砌塊,一等品質量,標號為MU10。凡磚墻與混凝土墻柱相接部位,均須設2φ6@500拉墻筋,鋼筋伸入填充墻內沿墻全長設置,鋼筋錨入柱墻內不小于350。

2)所有混凝土砌塊間墻應用經設計單位認可的鋼板網,每隔360設置,鋼板網接縫的重疊長度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