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設備異常對人身造成傷害規定

防止設備異常對人身造成傷害規定

2024-07-11 閱讀 882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保證工作人員在生產中的人身安全,依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電氣事故處理規程》、《遼寧電網調度運行規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各部門、各單位必須明確保障人身安全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將確保人身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在復雜、危險的環境下,為員工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護措施。

第三條本暫行規定適用于公司系統內電氣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時的處理。自下發即日起試行。

第二章異常設備處理原則

第四條迅速限制異常的發展,查找和消除異常的根源。(流程圖見附錄)

第五條在不影響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運行人員應盡一切可能使設備繼續運行。用科學合理的手段監視異常發展趨勢,做好設備異常情況記錄,并及時將設備處理情況和異常發展情況逐級上報有關部門。各部門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制定相關的措施和停電計劃。

第六條當設備發生對人身安全有嚴重威脅的緊急情況(類似以下條件之一者),運行人員已來不及取得上級調度員的許可,可按規程規定進行操作和處理(緊急停電)。處理后應立即報告上級調度員。

(一)變壓器、電容器、避雷器類

1)器身冒煙、著火或內部出現爆裂聲。

2)套管嚴重炸裂或嚴重放電。

(二)互感器類

1)互感器持續發熱、溫度過高、膨脹器發生異常。

2)互感器內部有嚴重噼啪聲或其它噪聲,有冒煙現象。

(三)斷路器、隔離開關類

1)斷路器內部有爆裂聲,并持續加重。

2)斷路器內部嚴重漏油或漏氣,且操作機構沒有可靠閉鎖。

3)隔離開關瓷柱嚴重斷裂,隨時可能出現端子脫落而造成短路故障。

第三章異常設備檢查

第七條異常設備檢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沉著果斷,在不明異常原因的情況下,應運用遙視、望遠鏡等設備,觀察后臺監控、表計、信號指示等情況,也可運用紅外測溫工具作為輔助手段,對異常設備作出快速、正確的判斷。

第八條若設備發出強烈聲響,應立即遠離設備,并負責警戒其他人員遠離危險地域。

第九條若必須要近距離檢查設備異常的情況時,為保證人身安全,應盡可能在遮擋物體后觀測設備異常情況。工作人員到室外開關場檢查時,應與異常設備保證一定的安全可靠距離。到室內高壓室檢查時應找到一處可觀測到異常設備的較遠一點,必要時應穿防護服裝和拿有效遮擋物品。

第十條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室外不準接近故障點8m以內。室內高壓設備發生接地,運行人員在不明情況下嚴禁進入高壓室。應先進行接地選擇,將接地線路停電后,方可進入高壓室進行檢查。進入上述范圍人員應穿絕緣靴,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

第四章異常設備停電操作

第十一條操作異常設備應盡可能采用遠方遙控方式,如現場條件不能實現遠方遙控操作而必須采用就地操作時,在操作前應認真檢查有關設備的運行狀況(如開關壓力、充油充氣設備狀態、瓷柱情況等),確保設備對人身沒有傷害后再進行操作。

第十二條變壓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運行人員不得靠近,可投入備用變壓器后,立即對故障變壓器停電。

第十三條斷路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且有爆炸危險,不能正常操作時,運行人員不能擅自進行檢查處理,應盡快使該開關脫離電源。

第十四條母線電壓互感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禁止用隔離開關就地拉合故障電壓互感器。

第十五條電流互感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不易進行倒側路操作。為確保人身安全,可直接將該回路開關停電。

第五章異常設備處理

第十六條斷路器嚴重漏油或漏氣,無法滅弧時,在未確定斷路器操動機構可靠閉鎖前,工作人員不得靠近設備。

第十七條隔離開關發生瓷柱斷裂時,嚴禁操作該隔離開關。若隨時可能脫落而造成短路,工作人員應立即遠離該設備,不得使用絕緣工具進行輔助處理,并盡快使異常設備脫離電源。

第十八條處理故障電容器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用短路線將電容器殘余電荷放盡,直至無火花和聲音為止。

第十九條處理SF6設備異常時,應嚴格按照《安規》第八章有關內容執行。

第二十條設備發生著火,必須在設備停電后進行處理。如火勢較大,救火必須慎重,不得擅自靠近,應積極與消防部門取得聯系,嚴防燒傷、窒息或煙霧中毒傷害。

第二十一條在異常處理過程中,如突然遭受颶風、暴雨等極其惡劣的天氣,應立即撤離現場,不得在強風、暴雨中冒險進行作業,防止發生人身傷害。

篇2: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分析報告審批制度

地質工作直接服務生產,為了保證在特殊條件、重大異常情況下及時提供準確的地質資料,避免無計劃揭露,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情況范圍

1、掘進工作面出現滲水、淋水、涌水量突然增大;

2、掘進工作面10m范圍內出現煤層頂板嚴重破碎、片幫;

3、掘進工作面超前鉆探過程中,發現新的地質異常;

4、煤層傾角發生突然變大,超出掘進工作面10m范圍內平均傾角3°以上;

5、采煤工作面出現底板鼓起;

6、煤層頂板破碎范圍超過5m以上,或工作面片幫范圍超過15m以上;

7、工作面超前鉆探出現新的異常;

8、工作面涌水量突然增大,超出12小時的排水能力;

二、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情況匯報

1、有以上情況發生時,各采、掘、開施工隊組必須當班及時向地測科和礦調度室匯報;

2、匯報內容應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變化情況及對安全生產的影響,盡可能把現場情況敘述清楚。

三、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分析報告的編寫與審批

1、地測科在接到礦調度室的通知或施工單位的匯報情況后,立即組織技術人員開展調查;

2、根據調查情況,組織特殊條件、重大異常地質分析會,編制分析報告。

3、分析報告要求所有參加人員簽字、科長審核、礦總工程師批準。

4、分析報告報送礦總工程師和相關業務科室。

篇3:瓦斯異常及時匯報調度工作制度

一、瓦斯檢查員對井下通風巷道及采掘工作面巡回檢查時,發現下例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向礦井口調度室電話匯報,由礦主任工程師統一指揮,通風安全、采掘技術部門立即進入現場,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一)礦井總回風巷或一翼回風巷風流中瓦斯及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75%時,必須立即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二)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三)采掘工作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爆破。

(四)采掘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查明原因,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二、瓦斯檢查員根據年度瓦斯等級鑒定情況結合日常檢測有害有毒氣體涌出情況,掌握涌出規律,對個別作業點位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濃度出現異常情況時,向通風隊報告,通風隊采取加強復測,加強局部通風管理,及時調度局部通風機功率和其他通風器材。

三、嚴格執行瓦斯檢測交接班制度,重點對井下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異常的作業面進行交接班,加強檢測、復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