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電動機械手持工具安全要求規程
施工電動機械手持工具安全要求:
(1)各類施工機械的電氣裝置應實行專人負責制,必須按規程定期檢查,未經動力(機具)部門檢查,確認合格的設備,不得使用。
(2)現場使用的各類低壓電器設備應銘牌清晰,其絕緣電阻不得低于0.5兆姆。露天使用的電氣設備應有良好的性能和防雨措施。
(3)各類電氣設備的電源線(負荷線),必須按其容量選用無接頭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對于潛水電機的負荷線應采用防水護套電纜,長度不得小于1.5m。
(4)手持電動工具應配用漏電保護器,平板振動器、磨石子機、打夯機、水泵等頻繁移動機具的操作扶手,必須采用絕緣措施,電源線不得超過50m,并設專人調整,嚴禁纏繞扭結使用。
(5)焊接設備應放置防雨,干燥通風處,其外殼應完好。一、二次側的接線柱應有防護罩保護。一次側電源線使用的橡皮電纜長度不得超過5m;二次側使用的橡膠銅芯軟電纜,長度不宜超過30m,均不得絞繞使用。
(6)施工現場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開關電源線、插頭等必須完好無損,其電源線長度不得超過5m。
(7)各類手持電動工具必須執行國標GB3787-82,GB3883-12-83,一般場所可選用Ⅱ類工具;在潮濕場所和金屬構架上作業,采用Ⅲ類工具,并配有額定漏電電流不大于30毫安,動作時間小于0.1秒的漏電保護器下使用。
(8)在易燃、易爆或腐蝕性氣體的場所,應采用防爆型手持電動工具和電器。
(9)在多灰塵和潮濕地區或易觸及人體的場所,應采用封閉型低壓電器。
篇2:施工電動機械手持工具安全要求規程
施工電動機械手持工具安全要求:
(1)各類施工機械的電氣裝置應實行專人負責制,必須按規程定期檢查,未經動力(機具)部門檢查,確認合格的設備,不得使用。
(2)現場使用的各類低壓電器設備應銘牌清晰,其絕緣電阻不得低于0.5兆姆。露天使用的電氣設備應有良好的性能和防雨措施。
(3)各類電氣設備的電源線(負荷線),必須按其容量選用無接頭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對于潛水電機的負荷線應采用防水護套電纜,長度不得小于1.5m。
(4)手持電動工具應配用漏電保護器,平板振動器、磨石子機、打夯機、水泵等頻繁移動機具的操作扶手,必須采用絕緣措施,電源線不得超過50m,并設專人調整,嚴禁纏繞扭結使用。
(5)焊接設備應放置防雨,干燥通風處,其外殼應完好。一、二次側的接線柱應有防護罩保護。一次側電源線使用的橡皮電纜長度不得超過5m;二次側使用的橡膠銅芯軟電纜,長度不宜超過30m,均不得絞繞使用。
(6)施工現場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開關電源線、插頭等必須完好無損,其電源線長度不得超過5m。
(7)各類手持電動工具必須執行國標GB3787-82,GB3883-12-83,一般場所可選用Ⅱ類工具;在潮濕場所和金屬構架上作業,采用Ⅲ類工具,并配有額定漏電電流不大于30毫安,動作時間小于0.1秒的漏電保護器下使用。
(8)在易燃、易爆或腐蝕性氣體的場所,應采用防爆型手持電動工具和電器。
(9)在多灰塵和潮濕地區或易觸及人體的場所,應采用封閉型低壓電器。
篇3:電動機械修理安全操作規程
一.規定了電動機械修理的安全操作要求;適用于局屬各單位從事電動機械修理作業人員。
二.從事電動機械修理的人員,應掌握一定電氣知識,身體健康,適于維修工種作業的人員。
三.工作前應嚴格檢查各種工具是否完整,牢固可靠,使用手錘、大錘、銼刀等應有牢固的木把,被打擊面不準淬火,不準有裂紋,卷邊和飛刺。
四.登機作業,應首先通知值班司機切斷電源,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開車”表示牌,放準作業。
五.登兩米以上無防護措施的高處作業,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并執行“高處作業安全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六.機械運轉中不準進行修理工作。
七.拆裝較大機件時,應選擇牢靠的起重工具和捆吊繩扣,專人指揮并執行“起重安全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八.兩人或多人共同從事同一維修工作,應互相照應,呼答一致。
九.修理電氣設備需要帶電作業時,必須是持證電工,并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執行帶電作業有關規定,專人監護。
十.修理完畢,清除作業面的工具,備件和雜物后試車。
十一.試車必須是持操作證的正式司機。
十二.試車前,應檢查各部正常,確認閃開人,清除障礙后,由掛派人摘掉標示牌,然后送電試車。
十三.試車完畢,修理工應向值班司機說明維修情況,填寫修理記錄,并由值班司機在修車日志上簽字方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