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突發安全事故預防處理措施
工程項目突發安全事故預防及處理措施
針對本工程所處的水文地質條件、施工特點及周邊環境特點,結合我公司在類似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經驗,對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突發事故,如塌方、停電、涌水、管線破壞等,從施工一進場就成立突發安全事故預案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副經理任副組長,編制切實可行的預案,設置嚴密有效的監測系統,作好預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隱患的防范能力。作好預案物資準備,所有預案物資專物專用,嚴禁挪做它用。一旦出現苗頭,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故的發展擴大。
1管線溝槽失穩
開挖前做好溝槽周邊截、排水溝,暢通排水系統,確保避免水流沖刷邊坡或進入溝槽。
合理安排挖土順序,防止產生過大側向壓力,并及時架設支撐。
嚴禁在溝槽周邊停放大型施工機械、車輛,搭設臨時建筑物、庫房,集中堆土、堆放材料。加強地表沉降監測,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作業,及時增加支撐,確保穩定。
2管線破壞
施工前認真核實地下管線資料,調查清楚各管線的類型、規格、埋深,做好詳細的保護方案,經監理批準后實施管線保護。
加固保護管線前,與管線管理單位建立聯系,向管理單位咨詢保護的技術要點,對可能破壞的各類管線,結合施工現場及工程施工階段分別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并取得相應管理單位的認可。
根據管線的分布及特點,建立各自的安全區域,掛牌標志,嚴禁機械設備碰撞。
確保各類管線閘閥始終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一旦出現滲水、漏水等異常情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與管理單位取得聯系,確保管線安全。
3平板拖車運輸
大型預制構件平板拖車運輸,時速宜控制在5km/h以內。
運輸超高、超寬、超長構件時,必須向有關部門申報,經批準后,在指定路線上行駛。牽引車上應懸掛安全標志。超高的部件應有專人照看,并配備適當工具,保證在有障礙物情況下安全通過。
平板拖車運輸構件時,除一名駕駛員主駕外,還應指派一名助手,協助嘹望,及時反映安全情況和處理安全事宜。平板拖車上不得坐人。
重車下坡應緩慢行駛,并應避免緊急剎車。駛至轉彎或險要地段時,應降低車速,同時注意兩側行人和障礙物。
在雨、雪、霧天通過陡坡時,必須提前采取有效措施。
裝卸車應選擇平坦、堅實的路面為裝卸地點。裝卸車時,機車、平板車均應剎閘。
4木工機械
(1)開機前必須添加潤滑油脂,先試機,待各部機件運轉正常后,方可開始工作;
(2)機械運轉中,如有不正常的聲音或發生故障時,應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檢修;
(3)操作人員工作時,要扣緊衣扣和袖口,理好衣角,嚴禁戴手套作業;留長發的必需戴工作帽,長發不得外露;
(4)木工機械上的轉動部分,要裝設防護罩或防護板;工作中更換刨刀、鋸片、鉆頭或刃具時,必須切斷電源,停止轉動后方可拆裝;
(5)使用鐵夾鉤吊運送木材時,應將鐵夾鉤鉤牢,防止木材掉下。
5暴雨
由于本工程工期跨越雨季,特別是三季度,暴雨或大暴雨時常出現,為確保工程安全,減小暴雨對工程的影響,擬采取以下措施:
⑴注意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在暴雨來臨前,停止受暴雨影響較大的土方開挖,混凝土灌注等作業,做好妥善安排。
⑵采用可靠的措施圍護水泥庫房,變、配電設備等;施工機械設備停放在地勢較高,排水順暢的地方。
⑶檢查排水設備及管網的可靠性,疏通排水通道,根據天氣預報的雨量大小,必要時設置排水溝槽和抽水設備。
⑷降雨過程中,停止室外作業,由專人巡回檢查施工便道、料庫、施工區段和生活區段,并及時將水引至邊溝或排水管道。
⑸對變、配電設備設置可靠的防雷裝置,并派專人看守。
6停電
加強電纜線路的檢查、維修和保護,對存在問題或老化的電線線路及時維修和更改,確保不因線路問題導致停電。
在施工現場配備一臺發電機,一旦停電,立即啟動發電機臨時供電,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7火災
⑴第一火災發現人及時報告項目部并報火警;
⑵組織的兼職消防人員用備好的滅火器和現場的注水管進行滅火,其余工作人員撤離。
篇2:交通運輸突發事故信息報告處理辦法制度
為了規范車站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運輸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處理,根據交通部安全監督司交應急發(2010)84號《交通運輸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處理辦法》規定,制定本辦法:
一、本辦法適用于:
1、出現線路客運班車集體罷運,影響社會出行,在24小時內不能平息的事件。
2、車站遭受恐怖襲擊或極端暴力襲擊的事件。
3、在車站發現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疫情或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的事件。
4、由于交通中斷出現大量旅客滯留車站,而預計在24小時以上難以疏散的事件。
二、信息報告程序
一旦出現上述突發事件,現場發現人員要立即向車站站長報告。由車站站長在兩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報告局黨委和當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
三、書面信息報告內容
1、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
2、事件起因,已造成的后果,基本過程,影響范圍,發展趨勢。
3、車站已采取的措施,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4、信息報送單位,聯系人和聯系電話。
四、對于情況不夠清楚、不齊全的信息要及時核實補充,并將后續情況及時上報上級交通主部門和當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
五、突發事件處置結束后,要進行終結報告。
六、對遲報、謊報、瞞報、漏報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篇3:景區突發事故應急管理辦法
旅游景區突發事故應急管理辦法
1總則
1.1景區發生突發事故時,管理部門能有效地控制局面,迅速有序地處理突發事故。
1.2本制度適用于景區火災火警、重傷急救、大風暴雨、刑事治安事件、停電停水等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
2職責
2.1景區辦公室負責突發事故處理的總協調。
2.2場務管理部門協助處理突發事故并保護現場。
2.3景區醫務室負責突發事故中受傷人員的救護。
2.4車輛管理部門負責突發事故中的用車安排。
2.5場務管理部門負責突發事故中的水、電、氣的處理;景點設施的搶修;樹木、花草的處理等。
2.6其他部門協助處理突發事故。
3工作程序
3.1火災火警
3.1.1發生火災火警時,現場的景區員工應用就近的滅火器,進行撲救,并立即報景區消防部門。
3.1.2景區消防部門接報后,按有關規定組織力量撲救,并上報景區領導,同時撥打119報警。
3.1.3景區員工發現火情后,應取就近的滅火器材,趕赴現場滅火,并疏散游客至安全處。
3.1.4場務管理部門電工組接報后,立即關閉現場電源。
3.1.5景區醫務室醫護人員接報后,立即趕赴現場搶救受傷人員。
3.1.6車輛管理部門安排好救護或應急車輛。
3.1.7火情解除后,保安人員保護好現場,消防人員做好記錄,并協助公安消防機關調查起火原因。財務部門到現場清點財務損失情況。
3.2大風暴雨
3.2.1景區辦公室收到氣象部門的大風暴雨預報時,應立即上報有關領導并傳達到各有關部門。
3.2.2各部門員工接到通知后,應立即組織本部門員工做好防風抗洪的準備工作,并組織搶險隊伍待命。
3.2.3景區辦公室、場務管理部門及相關部門安排負責人24小時值班。景區辦公室組織成立領導小組,景區值班負責人任總指揮,各部門組織員工具體實施抗風防雨應急措施。
3.2.4場務管理部門按景區有關規定,進行應急處理。
3.2.5場務管理部門組織人員檢查景區設施,使其處于安全狀態。
3.2.6開園期間出現大風暴雨,場務管理部門接到景區辦公室通知后,立即廣播通知游客注意安全。場務管理部門的保安人員應密切關注景區游客、建筑、設施的安全,發現情況立即上報。
3.2.7景區領導根據災害情況,決定是否提前閉園。如提前閉園,場務管理部門應廣播通知閉園消息,并安排保安疏導游客離園。
3.2.8災情過后,場務管理部門應拍攝受損場面并組織人員立即清理現場,組織人員搶修損壞景點、建筑設施、花木等。
3.2.9財務管理部門應及時清點受損物資;景區辦公室辦理保險索賠事
3.2.10各部門根據災害中員工的表現,按景區獎懲條例進行獎罰。對工作嚴重失職、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后果,甚至構成犯罪者,根據情況給予懲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3.3刑事治安事件
3.3.1景區如發生打架斗毆、兇殺、搶劫、扒竊、詐騙等刑事治安事件,由場務管理部門保安人員負責處理,其他部門協助。
3.3.2景區保安人員根據事件的性質做出相應的處理。若為一般治安案件,可進行勸阻、調解,若為刑事案件,報公安機關處理,并提供必要的協助。
3.3.3廣場演出期間,如發生刑事治安事件,景區工作人員應迅速趕到現場處理,并將當事人帶離現場,盡量不影響演出活動。
3.3.4景區工作人員應將事件的處理情況記錄在案。
3.4景區停電
3.4.1景區供電部門通知的計劃停電,由場務管理部門安排電工啟用備用發電機組供電。
3.4.2景區供配電設施突發性故障停電,由電工進行故障檢修;故障在30分鐘內無法排除時,由電工啟用備用發電機組供電;局部停電時,應架設臨時線路應急供電。
3.4.3廣場演出期間突然停電,應利用備用發電機組供電并向觀眾進行解釋,維持好現場秩序;如事故短時間無法解決,場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應及時向景區領導報告,并維持好現場秩序,組織游客有秩序離場及退票工作。
3.5景區停水
3.5.1景區供水部門通知的計劃停水或景區供水主管道爆裂,場務管理部門應及時報景區領導并通知各部門緊急備水,與此同時,場務管理部門應安排水工利用景區水井抽水,供各部門應急使用。
3.5.2如局部爆管停水,由場務管理部門報景區領導并通知有關部門到景區接水備用,同時,由其安排水工搶修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