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樓地基基礎工程安全技術要求
綜合樓地基與基礎工程安全技術要求
1.1土方工程安全技術要求:
1、挖土方應從上而下分層進行,兩人操作間距應大于2.5米。
2、基礎邊1M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及停放機具,1M外堆土,也不得超過1.5M。
3、雨季施工時,應保證基礎內排水通暢,并應注意邊坡的穩定情況。
4、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
1.2基礎施工安全技術要求:
1、使用振動棒必須有漏電保護裝置,操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穿膠鞋,濕手不得接觸開關電源線,電源線不得有破皮。
2、非機電人員不得擅自拆改電氣設備。
3、材料斗裝料不得太滿,推車時不得快跑快拐。
4、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
1.3基礎防水層:
1、配制冷底子油加瀝青應緩慢,附近不得有易燃物,明火。
2、油鍋附近應配備干火滅火器和消防設備。
3、坑內作業人員不準吸煙,作業人員要戴好安全帽。
1.4回填土
1、向基槽內回填土時,應先檢查槽壁是否安全可靠,用小車向槽內卸土時,不得撒把,槽邊應加擋橫木并招呼內操作人員躲避。
2、使用蛙式打夯機必須裝有漏電保護裝置,要有專人負責移動膠皮線,操作人中經戴絕緣手套。
3、石灰堆放地點應離開樹木、木料等易燃物。
4、篩灰應戴好防護用品,著清風向,人站在上風處操作,避免陽光強烈輻射,遇到五級以上的天氣,應停止悶篩白灰工作。
1.5鋼筋工程
1.5.1鋼筋加工
1、鋼筋加工場地外圍做好圍護工作,非施工人員不得入內,成型時要有專人操作,鋼筋調直時人員不得隨意穿越,加工現場內搬運鋼筋時注意周圍人員安全,鋼筋分類堆放整齊。
2、鋼筋、半成品等應按規格、品種分別堆放整齊、制作場地要平整、工作臺要穩固,照明燈具應加網罩。距電氣開關或配電箱不少于800
篇2:某教學樓基礎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教學樓基礎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工程地質報告,土質為角礫,按開挖→支護的順序直接施工至基底,施工時嚴格遵循施工方案,滿足安全要求后,再進行下道工序,基坑處理不到位時坑內禁止站人。開挖形式:采用機械挖土,自卸汽車運土,采用CAT挖掘機一臺,5輛10噸的翻斗車,開挖型式采用退挖,隨機配備8個工人清理余土,并設專人觀察坑邊地面狀況進行預警巡視。基坑有部分回填土,局部超深,超深部分用C20混凝土澆筑。基底有給排水管道和暖氣管道。基坑放坡系數要求等見分包單位(有專業資質)的邊坡支護方案。
(一)、安全、環保措施如下:
1、組織挖掘機手,施工工人、車輛運輸司機進行挖掘前的安全教育,施工注意事項和現場作業環境注意事項。
2、基坑開挖前按所放開挖邊線,沿周圍設置紅色警示燈,并設專人不定時察看是否有塌落跡象,基坑開挖一部分后,距基坑邊滿足邊坡支護安全要求距離處,及時搭設1.2m高臨時圍護,采用Φ48鋼管搭設并用密目網圍護。
3、夜間施工基礎開挖處及現場車輛運輸道路有充足的燈光照明。
4、基坑內清理基坑土方人員,嚴禁站在挖掘機鏟下作業,與挖掘機保持8m距離隨機清理。
5、基礎驗槽完畢,在工程基坑邊搭兩個基礎施工時上下坑臨時樓梯,采用直徑Φ48鋼管、扣件搭設,與自然地面的走道架相接,寬1.5m滿鋪鋼架板,兩側上下設兩道1.2m高護攔,并設擋腳板,架板均用12#鐵絲綁扎牢固,基礎地下砼澆筑完畢,臨時樓梯拆除。
6、為保證周圍居民夜晚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挖掘機在晚11:30應停止施工,施工作業盡量放置在白天,根據周圍情況,應停止施工或減短施工時間。
7、因場地表面土含量較大,土方開挖時運輸道經車多次碾壓,起塵土污染環境,為此采取以下的環境措施:
(1)、運輸道路上面鋪150厚石子,寬6.0m避免起塵土。
(2)、運輸道路每起一層土,清除一層,持續不斷地進行。運輸道路表面經常灑水保持濕潤。
(3)車開出工地上市政公路后,采用工人上街清理路面和灑水的方法。
(二)鋼筋運輸、砼澆筑所用跑道架搭設及拆除安全注意事項:
1、走道架搭設須經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搭設完畢經安全員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做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走道架兩邊設置防護欄桿,以防人員、運料小車墜入坑中。
3、走道架不可分段拆除,應由一端向另一端拆除,架桿應隨拆隨放,在堆放時,距基坑邊不少于邊坡支護方案的規定,也不可留置在基坑內。